國民黨選擇哪種和平? | 江翔宇

去年縣市長選舉,國民黨贏下4個直轄市,10個縣市長,總得票率50.14%,這還不包括苗栗縣。理應情勢大好,可以乘勝追擊。但是面對明年初的中央級選舉,民調卻是大幅落後民進黨,呈現出氣勢低迷的局勢。也就是說,去年在縣市長願意投給國民黨的選民,在今年被問及「總統選舉投給哪黨」的民意調查時,有很多人回答不支持國民黨。

為什麼這些選民在地方級選舉與總統大選有完全相反的決定?國民黨一定要仔細分析這問題。

民進黨執政持續失敗,疫情期間的缺口罩、缺疫苗、擋疫苗,到疫情結束後的缺蛋、缺水、缺電…..這都是多數選民在縣市長選舉不願投給民進黨的主因。事隔幾個月,這些民進黨執政失敗的情況並沒有顯著改善,雞蛋還是缺,電力仍是吃緊,但是多數選民在民調時卻願意表達支持民進黨,這也就是說,即使選民深知民進黨不擅長內政,但是有個比內政更重要的理由,讓多數選民願意容忍民進黨的執政缺失。

這理由就是總統職權之一的國家安全。

由於縣市首長的職權,不會涉及到國防、情報、外交、兩岸,不論縣市長由哪黨來執政,國家都能很安全,選民就直接以施政成敗來做評比,而不去考量國家安全。講得難聽點,選民願意支持有能力的懦夫來當市長也無所謂。

但是在中央層級的選舉時,總統、立委都能決定國防政策,這會直接影響國家安全,多數選民在做決定總統人選時,會把施政成敗的重要性移到次要位置,而是把「有沒有勇氣對抗外敵」擺到第一順位。敢對外敵表達強硬姿態的政黨,就能得到多數選民支持。

在10多年前,兩岸政策是國民黨的優勢,不僅能與中共保持和緩局面,而且美國正忙著打反恐戰爭,無力再管兩岸紛爭,所以樂見兩岸穩定。但是現在,美國開始壓制中共,使得強調兩岸和緩政策的國民黨已經不受選民喜愛。因為國民黨在面對中共時,都完全不敢講重話,姿態都矮一大截。多數選民看得就很心驚,連一句重話都不敢講,要是中共殺來是不是嚇得直接投降?」這就是國民黨能贏地方選舉而輸掉中央選舉的原因。

而民進黨雖然沒有多少懂軍事國防的的人才,整個黨呈現出無知者無畏的嘴上勇猛,但是至少讓多數選民看得安心,認為這樣的政黨不會屈服於中共威脅,即使選民知道民進黨施政弊病叢生,但是這個黨至少能保有現在的制度而不被中共統治。因此,即使民進黨被國民黨「地方包圍中央」後,仍能穩坐中央執政優勢。

現在國民黨以「戰爭與和平」做為總統選舉的主要論述,認為這能喚醒民眾的危機意識。但是平心而論,藍綠兩邊都是在追求兩岸和平,只是促成和平的策略各有差異。和平有五種方式達成:擊敗對方、投降對方、軍備競賽、雙方友好、弱勢順應強勢。

1. 擊敗對方,以壓倒性的優勢兵力結束戰爭,就能快速取得和平,但是這策略完全不適用於海峽軍力失衡的台灣。

2. 投降對方,直接讓對方併吞,這樣也能快速達成和平,但是被併吞後就要任由對方擺佈。

3. 軍備競賽,實例就是美蘇冷戰、印巴交鋒、南北韓對抗。雖說關係劍拔弩張,但是只要任何一方發動攻擊,就會招來慘烈的報復,因此雙方都打消主動攻擊的念頭,於是達成恐怖平衡,可說是刺刀上的和平。但是這樣的和平要建立在兩個條件:首先雙方領導人都要很理智,不會有任何一方不顧後果輕啟戰端。其次,雙方的軍備競賽要一直持續,如果有一方無以為繼,戰爭可能就會壓往弱勢方開打。

4. 雙方友好,實例就是整個歐盟,還有美國、加拿大,或是中國大陸與北韓。要達成這種和平,要滿足幾個條件:雙方沒有領土野心、不會否定對方政權、政治制度相近,就能做到互惠共榮的友好相處。這是這樣的友好和平一定要雙向的,如果只是單方面的示好付出,就會成為弱勢屈從強勢。

5. 弱勢順應強勢,這是「軍備競賽」與「雙方友好」的混合體,就是弱勢方在充實軍備的同時,又盡量安撫強勢方的策略以換取和平。比較成功的案例就是「芬蘭模式」,是指二次世界大戰後,芬蘭以順應蘇聯為國策,保持形式中立,不與北約結盟,盡可能減少蘇聯入侵的藉口。芬蘭能做到這點,不僅只靠外交上的努力,還有堅實的國防為後盾,維持徵兵制,戰時能動員90萬人參戰。如果蘇聯仍想步步進逼,那芬蘭也將別無選擇的與蘇聯抗戰到底。

民進黨講的「備戰才能止戰」,就是採用軍備競賽的和平,這種和平策略簡單易懂,雖然這樣的策略要一直提高軍費與人力支出,但是能夠很直觀的得到選民認可,這是民進黨民調領先的主因。

國民黨期待的和平,應該是雙方友好和平,只可惜中共對台灣有明顯的領土野心,並且否定中華民國政權,兩岸政治制度相差太遠,所以很難做到雙方對等的友好。國民黨能選的和平策略就只剩下「直接投降」與「弱勢順應強勢」二選一。主動投降在台灣政治上絕對是自毀行為,沒有多少選民會想投給懦夫與叛徒。國民黨真正能選就只有「弱勢順應強勢」的和平策略,這也是國民黨現階段實行的。由國民黨單方面的對中共示好,在中共官員面前只講「反對台獨,一個中國」,卻不講「各自表述」。但是這種安撫中共的策略,會讓很多恐懼中共的選民感到非常噁心,於是只要中共有任何軍事動作,不論是軍機繞台、軍事演習、飛彈試射…各種敵意行為,主張友好和平的國民黨必定成為民意出氣筒,使國民黨難以在中央級選舉難以勝出。

如果國民黨真的想要贏回中央執政,必須要讓民眾相信國民黨執政也不會被中共統治,具體的方法是向中共表明:「我們國民黨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兩岸中國人有很多可以合作領域,如果中國大陸有難,中華民國願意傾囊相助。但是只要中共對台灣動用武力,國民黨絕對會抗戰到底,不要以為國民黨軟弱不敢戰爭。」要多向中共講幾次這種難聽話,才有機會逐步地讓多數民眾重拾起國民黨守護國家安全的信心,並放心的將執政權託付給國民黨。

疑美論之關於認知作戰 | 郭譽孚

哈,如前述,因為我是一個公民教師,也是一個中間選民,我確實不應該有顏色,我應該要儘量的客觀中立,所以其實曾經執政的藍綠都已成為我批判的對象。

前文提到,我島跟著美國走太久了,在「自由陣營」的名號下,長期被『催眠』或該說是被『欺騙』;看上世紀中,美國使用「冷戰」一詞,我們就跟著用,但是『冷』在何處?對於真正捲入戰爭的國家言,它們面對自身廢墟般的社會,有的應是心中無比的「寒意」吧。為何我們要跟著使用它?到如今,號稱「冷戰」已經結束的三十年之後,仍然執迷不悟?

我想這一篇「疑美論」,就由我們的自省談起。

有一個「很醜陋」的東西,我們怎能把它命名為『美麗、美好、美妙、美滿。。。真善美』,那樣的話,我們的整個認知系統可能遭受到多大的扭曲?

我們的祖先很荒謬,或者真的那一切都是命運的注定;使得我們竟然把一個自己認知不多的國家,命名為「美利堅」,簡稱『美國』;該國所處的地塊本來只稱為「亞美利加」,不是嗎?它們不僅殘酷地蓄奴,並且大批屠殺印地安人,那樣的血腥與苛虐,如何能輕易與「美」相連結──那錯誤的命名,是時候了,我們應該如何糾正?

看哪,雖然它在1900年以來,就是世界上國力最強的國家;但是在1840年代,它就跟隨著鴉片戰爭後英國來到我們的土地上「利益均霑」,一起買賣鴉片圖利。一個英吉利,一個美利堅,是那麼理想的搭檔。看來應該是當年某個漢奸給予它們出的好主意。或者沒有那麼嚴重,只是當年我們「與人為善」的國人,對於認知作戰的無知?

1871年,為了破壞「中日修好條規」可能發展為中日軍事同盟,它們指使其駐日公使破壞中日關係;然後,1874年,就有了美國人李仙得導引發生的「台灣牡丹社事件」,然後,再有「甲午戰爭」後贊同割讓我島的馬關條約。

1905年,由於苛虐對待我們華工,那些為它們修築中央太平洋鐵路與開發西部的國人啊,導致我們中國人最早疑美、反美的覺悟──當年,中國各大口岸,甚至新加坡都掀起了抵制美貨的浪潮,甚至上海有教會學校學生退學者,據稱當時的情況是──

「為期一年餘,美國對華貿易因此減少四成,中國工業生產量提高。廠礦投資增加二倍。使國人了解,抵制外貨為和平反抗外力的有效工具。」

這就是我們應該感謝的美利堅啊!讓我們知道了,中國人「持其志勿暴其氣」的「自立自強」,無須「奴顏屈膝」之道──雖然袁世凱奏,請飭各省禁止抵制美國禁工續約。

然後,也才有了美利堅為了美國的國家利益而退回庚子賠款設立清華學堂,以及在華設立協和醫院的計畫;還有美國總統宣告優待赴美華商及遊歷者。

無論是由台灣牡丹社事件起,或者是由破壞中日修好條約起,或者是由鼓勵李鴻章割讓台灣的馬關條約起,或者由前述的抵制美國禁工續約起,我們怎能不對於美國的作為起疑?怎能不將「美國」之名,視為我們國人最早認知作戰上極為無知的重要實例?

更不要說,大家應該知道的,八年抗戰的前半段,美國如何以「中立不介入」為名,拒絕代運,把戰略物資賣給日本;後半段,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才改變其立場;在日本與汪偽推出撤除不平等條約之下,才勉強接受廢除治外法權,但是拒絕全面改約,同時,戰爭末期,竟然未經我同意私自把蘇軍引入我富庶的東北,種下了戰後動亂的根苗。

以致於,不僅日本投降後,對於解決蘇軍撤退的問題上,它竟然建議老蔣自行提案請將我東三省由美、中、英、法、蘇五國共管;對於中、美兩國同盟的關係,戰後竟然逼迫國府簽訂雙方絕對不平等、在國府立法院中被國民黨立委批為「喪權辱國」的「美中友好通商航海條約」;不久,更有1949年完全把中國惡質時局甩鍋給國府的「美中關係白皮書」的公布。以至於最後國府不能不來台。

由於美國,國府遷來我島,也由於美國的國家利益,國府在島上站穩了腳步;但是另一種美國利益,卻也將國府的台灣,轉成「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的台灣」,我們是否感受到自身的真實處境處於危疑之中?感受到另一種認知作戰中不斷變臉的「美利堅」,下一步可能是怎樣猙獰、惡毒的恐怖面貌?

藍綠雙方啊,歷史真相是如此的,過去的血淚斑斑與當前它們的種種恐怖的公開規劃,由「巷戰」「佈雷戰」「每戶一挺AK47步槍」與我們柔美的田園風景與傲嬌的台積電,將很快成為廢墟,我們真的可以視而不見嗎?還是等著那一天之後,我們才要由絲毫不懂得「疑美」的遲鈍者,飛躍成「反美」的衝動份子?

昨天提筆此文,有很深的抑鬱,為我們的島嶼命運擔心;一大早看到網上,大甲鎮瀾宮媽祖起駕的空照圖,密密麻麻的人群啊,他們是否也有所覺悟?或者正是由於此類的覺悟才使得他們如此聚集,他們也感到了當前我們社會共同的危疑,以此作為自救之道?

回首過往──
我們「不疑的」美國,他們哪一次的惡質作為不是掛著民主自由的聖潔口號?不敢「疑美」的我島,教科書上從來不敢描述我們前面提及的種種應該「疑美」的史實,以致於我們島上還有多少年輕人由於缺乏人生經驗,缺乏穿透那些口號迷霧所需的洞察力,甚至看到當前烏克蘭自行淪落為廢墟的悲劇,也不懂得反思自身處於多麼危險的處境。

覺醒啊,起來;覺醒啊,起來;真正地起來,像是對岸當前的中國人。不能僅滿足於小確幸地。。。

台獨教授蔡丁貴 無言以對 不敢辯論 | 丁紹傑

2023/4/27蔡丁貴教授在FB的貼文:

勇敢的「台灣國」理事長陳峻涵先生,今天拿著一隻玩具槍(我猜),走入蔣介石臭頭廟,一面拿槍射擊(沒有槍響),一面喊著:「拆除銅像,轉型正義」。他還沒有跑近銅像旁邊,就被保全與替代役圍住,壓制在地上。在被拖離現場途中,仍然喊著:「殺人魔王、拆除銅像、轉型正義!」在現場圍觀民眾觀光客大約有100人。在此,公開對陳峻涵理事長及台灣國的夥伴進行這一場非暴力抗爭行動的策劃與勇氣表示敬佩。我年紀大了,膽量變小了,行動變慢了!
勇敢!勇敢!真勇敢!
敬佩!敬佩!再敬佩!
轉型正義,拆除銅像,永不放棄!

2023/4/27我與蔡丁貴教授的對談如下:

丁:歷史要多元全面的了解。

蔡:台灣奴隸要了解自己被奴隸的歷史。

丁:你若覺得仍是奴隸,這樣你的言論,屬於「心不平,理不正」。

蔡:我是已經覺醒的台灣奴隸。奴隸要反抗是天經地義。

丁:這樣我邀請你,我們二人公開辯論,你敢接受嗎?

蔡:蔣介石是228大屠殺的元凶,有需要再辯論嗎?

丁:當然,你應該換位思考,換成你,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會如何?白色恐怖下,你該知道有多少共黨在台灣,請蔡先生不妨指出,北京西山無名英雄廣場,有多少是造假,先由李友邦開始。

蔡:認罪悔改才是正途。人自以為必要的邪惡,只是一塊公開的遮羞布。

丁:2021/02/24 今天是南海路二二八紀念館開館十周年慶,馬英九參加早上紀念活動,下午前館長廖繼斌先生以「二二八協會」的名義借該館舉行二二八座談會,希望促成藍綠對話。結果下午只有張亞中、張若彤、錢達、鍾情、武之璋等藍營學者發表談話,綠營受邀學者都沒參加。真相越理越清,為何不參加?是理虧?還是心虚?讓人想起,「2017年绿營蔡丁貴教授,欣然接受「二二八真相」辯論挑戰,結果時至今日,仍避不見面。」

蔡:只需要更多真相,公佈機密檔案,不需要辯論。真相自己會說話!

丁:你都深深的認為及認定,還需要什麼更多真相資料,現有的公開檔案就夠多了,你是教授,我只是學士,我們就把真相,辯清楚。

蔡:現在已經有足夠的證據顯示蔣介石是228大屠殺的元凶。因為你們不接受這樣的事實,應該公佈現在隱藏的機密文件,可以讓你們無話可說。

丁:蔡教授,前段你說:「只需要更多真相,公佈機密檔案,不需要辯論。真相自己會說話!」,現在你又說「現在已經有足夠的証據顯示蔣介石是228大屠殺的元凶。因為你們不接受這樣的事情,應該公佈現在隱藏的機密文件,可以讓你們無話可說。」你這不是前後矛盾,如果真相資料不全,你不該任意推論(亂講話),如果你認為你有把握,這樣快來跟我辯論,我們打賭10萬元,由旁觀者無記名投票。

蔡:現在的證據對我來說已經足以證明蔣介石是元凶,你們需要更多的機密資料才能認罪悔改。

丁:這樣資料足夠了,快同意跟我辯論。

台獨教授蔡丁貴,不再回應了~

中正紀念堂成為批蔣展覽館! | 藍清水

前天早上參加了葉倫會老師的台北城公益導覽之後,因為晚上還有一場音樂會,便與內子到中正紀念堂,參觀了一樓的常設展,左側是「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右側是「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臺灣言論自由之路」。

根據中正紀念堂官網的說明,左側展出蔣中正總統的一生與中華民國發展的密切歷史的文物,但是,最被強調的卻是許多件白色恐怖時期蔣中正最後批決的判決書,可看出是經過刻意安排的。依我的聯想,是與右側的「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臺灣言論自由之路」相呼應。目的就是凸顯蔣中正總統對臺灣民權的壓抑與迫害。

在展出的人權鬥士中有五位是我比較熟識的:

傅正是我世新「世界史」的老師,但他私底下告訴過我,他最想寫與最想教的是:中國政府。

呂秀蓮和張俊宏也是世新的老師,呂秀蓮老師當時提倡新婦女運動,帶著一副黑框眼鏡,經常手上捧著一個資料袋來上課。

張俊宏老師教「各國政府」,是一位謙謙君子,某次我們請他演講,總教官竟然不同意,我們認為可以教課卻不可以演講,豈有此理,為此我們還和總教官有過一番激烈的爭論。

林弘宣則是我新竹中學的英文老師,也是一位斯文儒雅的老師,後來他當牧師,出獄後遠離政治,避居內埔以翻譯為生。

歐陽文攝影大師,與我是忘年之交,可惜我沒有跟著他學攝影,否則現在就不會拍出蹩腳的相片。

傅正、歐陽文、林弘宣三位人權鬥士俱已走入歷史,但先生們仍活在我心中。

面對歷史,應該以正反兩面忠實地呈現,若選擇性地詮釋,不但扭曲了事實,執政者的胸襟與氣度也於此展露無遺。不斷地重提不堪的往事,除了加深仇恨與厭惡感,於國家社會的發展有何益呢?
臺灣現在需要的是和諧共好,不是仇恨與對立。

 

龍應台對兩岸的呻吟夢囈 | 黃國樑

龍應台忝為一位所謂公共知識份子,在《紐時》寫了如此一篇談了等於沒談的文章。她對於兩岸時局的解剖絲毫未能與時俱進,深陷於半世紀以前冷戰框架的認知泥淖中,無法自拔。

龍應台:北京未開一槍,已給台灣社會帶來裂痕

在談論兩岸未來走向時,她竟然選擇了一些早已被民進黨的宣傳機器洗腦了不知凡幾的底層庶民的看法,她刻意要表現某種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實是將眾多無知言詞進行堆砌而已。

譬如一開始就出場的那位要在兩岸開戰時拿起武器的朋友,恐怕以為台民皆武裝後,台島即可保住,而不知這只是徒然加深了台灣的受創程度罷了,卻改變不了結局。而他自己也最多只能得到十分悲涼的光榮捐軀的虛名。

台灣問題的真正核心,是台灣被西方帝國主義勢力所裹脅,成為纏累、遏止它的祖國崛起與發展的絞索,它極其諷刺地以一個所謂自由價值的前鋒的名義,被端上帝國的供桌上成為獻祭的祭品。

但龍應台不能穿透這一所謂民主與專制的對抗的表層迷霧,抵達赤裸、難堪的事實中央,進行迫切而痛苦的思索後,提出台灣真正的前路;而選擇將自己置於一個抽離的空間,猶如吸入了罌粟膏燃燒起來的煙裊之後,對現實塗上了撩亂而支離的濃妝。

只有呻吟與夢囈的文字,無法給出任何有力的指引,它只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抒發,給自己的無能為力發出一篇聊表心意的卸詞!

為何台大師生罷課行動無法發動? | 石文傑

2018年民進黨鋪天蓋地的發動黨政特、四院進行無理的卡管拔管行動,引起許多師生的不滿,甚至從凱道遊行到教育部進行抗議,要求立即核發校長當選證書,以便新校長管中閔早日就職,解決校長長期代理的窘境。

然而教育部因受到上層的壓力,始終不理不睬,當時個人基於研究外國教師工會常採取老師罷教、學生罷課的行動,以逼使蠻橫的行政當局讓步,幾乎屢試不爽!

所以我透過各種管道連繫台大大學自主協會,和學生自治團體,總算有一點回應,預定在5月4日發起新五四運動,發動當天全校罷課21分鐘,不料屆時竟無疾而終,不了了之!

趁著成立捍衛校園自主聯盟的機會,盟員連續近一個月的不眠不休日以繼夜的守護傅鐘下的黃絲帶,我接觸到不少師生,深入瞭解真相,始知台大要發動全校性的罷課根本不可能,因為台大的主要社團都已被一群熱衷政治的綠色職業學生把持,而台大教職員也有近半數是台獨支持者,長期親綠偏綠,換言之台大已經嚴重綠化獨化了,台大已成台獨大本營,台大比較活躍的學生幾乎都是台獨信仰者,台大已經是綠色政客的養成所和訓練班!

從後來綠色職業學生把持的台大學生會和研究生協會假藉推動轉型正義,要毀棄象徵台大自由主義精神的傅鐘、傅園,就印證台大已綠化、民進黨化!

綠色職業學生是有組織有預謀有人領導策劃的,絕非個人行動,據捍盟在傅鐘下守夜保護黃絲帶的盟友告知,及個人長期觀察研究分析:

1. 三更半夜能發動一群人來傅鐘下,意圖焚燒黃絲帶,絕非臨時起意。

2. 一群人三更半夜來到傅鐘前擺香案靈堂,詛咒尚未就職的管校長,要其不得好死,與綠色政黨的側翼如出一轍。

3. 這群人的言談與意識型態完全複製翻版民進黨台獨思考模式,簡直同一鼻孔出氣。

4. 自掐哥拙劣的表演,即是綠色職業學生失敗演出的範例。

當年大家倡議黨政軍退出校園,國民黨笨笨傻傻的全面撤出,不知留下暗樁,以觀其他政黨是否別有企圖,果然民進黨及其側翼立即無縫接軌、深入校園布樁,安插自己人,暗中成立學生黨部,操控學生社團。

代代傳承,綠色職業學生早已盤根錯節,深入各大學甚至明星高中校園的各個社團,太陽花佔據立法院,夜攻行政院,就是一次成功的學運操兵。現在再呼籲黨政軍退出校園,在綠色政黨執政下,不啻是在與虎謀皮,根本緣木求魚辦不到!

從柯文哲發言看台人劣根性 | 黃國樑

柯文哲見完了美台商會那些軍火商後,馬上給北京添堵,說大陸軍演只會讓兩岸關係變差。

這就是台灣政客,更是台灣媒體的典型論述模式:話只說一半,於是事實就在極其扭曲的狀態下,呈現給島內民眾。

中國海事局網站昨日公告,今18日9時至12時將在黃海部分海域舉行重大軍事活動,要求禁止駛入。但除了「重大軍事活動」六字,沒有隻字片語說明它的性質、內容,柯文哲如何知悉這與台灣有關?

特別是,這一活動為時只有三個小時,顯然不是什麼大型演習,而有可能只是某些武器的測試而已,一個政客隔著太平洋,對這一區區三小時的小型測試或演練指手劃腳,硬生生地牽扯它的目的,不是刻意傳遞大陸對台灣從來即充滿惡意的虛假訊息?

就算演訓就是針對台灣,說此類活動只會使兩岸關係愈來愈差,這也是一個錯誤的推論。

因為大陸對台最好的一段時期,即馬英九執政的那八年,中共既未針對台灣軍演,甚至讓利措施多到令人目不暇給,連對等的領導人見面都在新加坡演示一遍了,台灣民心有更往大陸靠近嗎?不但沒有,反而台獨的勢頭上漲地最為迅猛。

若以此段歷史作為推論的基礎,那其結論恰恰相反,反應該是:大陸就是該軍演,愈是軍演關係愈好。

這可以用日殖時期兒玉源太郎的話作為這一現象的最深註腳,即台灣人「男無情、女無義,畏威而不懷德」。這一日本殖民統治者的觀察,正由我們眼見親歷的經驗得到印證。

但這並非此處要論的核心,我要強調的是台灣社會的迂腐、矯作與昏聵。整個台灣都在一個自我封閉的資訊繭房裡,過著張狂、自瀆卻又迷惘的日子。

柯文哲只說軍演對勾起台人嚮往祖國之心無益,卻不說祖國給了多少澤蔭亦改不了很多台人欺宗賣祖的劣根性。

沒有人願意或沒有人有能力說出真相,或只說一半的真相,另一半又用謊言將它遮蔽。這不只是政客而已,而更包括媒體、學者以及一切在這裡藉著謊言而得以牟利的人。柯文哲只是具體而微的其中之一而已。

賴清德「2024是民主與專制的抉擇」是欺騙抹黑! | 郭譽申

民進黨正式提名賴清德參選總統,賴隨即召開記者會發言指出,台灣沒有統獨問題,民主是最大共識,2024將是民主與專制的抉擇。看來「民主與專制的抉擇」是賴的競選主軸,強調兩岸的政治制度不同,台灣的民主制度優於中國大陸的專制制度,因此要反對親中的國民黨,並支持以民主起家的民進黨。

回應賴的發言,侯友宜指出,中華民國自1996年以來,早就是民主化的國家,當前人民最關心的是能不能安全、安定與安居樂業,政府現在是內政停滯、百廢待舉,應該要立即改革,讓人民安心過好日子才是首要工作。侯的回應非常好,民主或專制只是無謂的標籤,讓人民安心過好日子才是重點。

邱吉爾早就說過:「民主是最糟糕的政治制度,除了那些我們早已試過不管用的制度。」(Democracy is the worst form of government except for all those other forms that have been tried from time to time.)懂政治的人都不會迷信民主制度,而會認清民主制度有優點也有缺點(參見《選舉民主的優缺點-駁蔡英文推崇民主》),而絕不完美。

民主與專制的對立是典型的二分法,製造敵我矛盾。現在世界上的多數國家都實行了選舉民主制度,但是制度細節有不少差異,而實行的成效更有很大差異。如何才算民主國家其實頗難判定!只要有大型選舉就算民主國家嗎?沒那麼簡單吧!類似的何謂專制也不易界定,沒有大型選舉就是專制嗎?現在的中國大陸、北韓、越南和以前的蘇聯都一樣嗎?同一個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後和之前顯然有不少差異,仍被視為一樣的專制嗎?政治制度非常複雜多樣,竟然被簡化成民主與專制的二元對立,無非是製造敵我矛盾,藉以打擊異己和敵對國家,使世界無寧日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的廢墟中建立,只花了70多年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威脅美國的全球霸權,即使中美仍有一些差距,美國建國至今已將近250年,中國發展之神速可見一斑。而且中國是已經40多年沒打仗的和平崛起,不像美國自建國以來經常動用武力,以實現領土擴張,並曾經殖民海外。若中國算是專制,則專制是令人稱羡的好制度!

有些人指控中國大陸不自由。只要觀賞一兩齣大陸製作講述當代社會的電視劇就知道大陸社會與台灣社會很相似,自由得很。疫情期間不計,大陸近年出國觀光旅遊者成為洪流,怎可能不自由?指控中國大陸專制、不自由,完全是造謠抹黑!

世上沒有完美的政治制度,把複雜多樣的政治制度簡化成民主與專制的二元對立,無非是製造敵我矛盾,藉以打擊異己和對手。賴清德抹黑中國大陸為專制國家,於是能夠抹黑比較親中的國民黨,因此爭取選民票投賴和民進黨。賴和民進黨始終不改其欺騙選民、抹黑對手的一貫手法!

從台灣浮屍看人權民主 | Friedrich Wang

大陸朋友問:「一個江西的男孩失蹤,幾乎引發全國的關注三個多月。雖然最後的結局並不能讓所有人相信,但總算代表中國社會對一條人命的重視。怎麼台灣社會對這麼多長期以來失蹤的青年男女沒有感覺?找到一大群浮屍,整個社會也沒有太多的回響?官方甚至草草結案。台灣到底是什麼民主人權的社會?」

筆者的答案只有一句話:政治鬥爭。一隻非洲猴子可以用來鬥爭桃園市政府,攻擊在野黨;可是一群人死了,那就是死了,怎麼死的隨便說就好,絕對不能讓大家把事情怪罪到執政黨。

民主應該是一種信仰以及價值取向。台灣的民主只剩下投票、金錢、權力,甚至於只有造謠抹黑,不擇手段,完全赤裸裸的鬥爭。請問有幾個人在生活中信仰民主?或者將民主當作一種價值去守護?所以就麻煩不要再說台灣是一個民主社會,或者可以說台灣是一個「類民主社會」。

筆者由大學時期到現在的信念沒有變過:一個自由多元的社會,一群理性思考的人民,這是一個健康的國家所必須要有的兩個支柱。而事實上,台灣距離這個標準還很遙遠。很多人莫名其妙地認為筆者崇拜一黨專政,真的就剛好說明了台灣社會就算讀了大學、研究所的人,依然沒有任何思考力,甚至於不看事實,只會想當然爾地去信口開河。

最後,我們若反過來看中國大陸其實也一樣。如果有一天中國大陸也開始走多黨派民主制,並且逐漸開放言論自由,那麼最重要的也是在社會與人民的信仰跟價值,而不是在於是否投票。

國民黨需要世代交替 | Friedrich Wang

有朋友傳私訊說:「費鴻泰、賴士葆這些老民意代表能夠屹立不搖,是因為選民服務做得好,尤其是老費。…」沒有錯,筆者也有朋友住在他的選區。早在他當市議員的時代就跟老婆一起在菜市場擺攤位,免費幫選民報稅、諮詢、甚至於直接幫忙填寫各種表格,的確一直到今天都還是很稱職的民意代表。

但是,時代真的不一樣。如果在蔣經國、甚至李登輝的早期年代,這樣的國民黨民意代表可以得到選民的認同,並且吸收選票。在太平的年代,這種人是可以用的。但是現在這個時代呢?面對的是無所不用其極的綠色部隊,什麼樣的手段都敢用,這是毫無疑問的。面對這種鋪天蓋地的造謠、抹黑、甚至於人格毁滅,把人逼到死掉為止,這種類型的民意代表已經沒有辦法再應付了。

歷史教訓太多了。袁紹、陶謙、孔融、劉表、劉璋…..也都是很好的人,如果在東漢太平時期他們當一個方面大員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可是在天下動亂的時候,他們是無賴的曹操的對手嗎?他們搞得過驍勇善戰的孫策嗎?他們能夠應付不要臉到極點的劉備嗎?現在不是守天下,是打天下,最起碼是要保天下的時候,這些人就完全沒有用了。張士誠搞不過朱元璋,張之洞弄不過袁世凱,比比皆是這樣的例子。

而且,他們也在那個位置上幹了至少都20幾年了,現在這種光速時代,電子資訊產品每一年都換兩代,你要這樣的人怎麼應付?我們絕對不否認他們過去的貢獻,但是已經到了該換的時候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的結果就是讓整個藍營坍塌,最後就是萬劫不復,到那個時候還想要進行改革就已經太晚了。

沒錯,就是萬劫不復。時代的大潮蠢蠢欲動,隨時有可能掀起千層浪,把一切舊的東西都給吞沒,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這個黨死不足惜,但是台灣的老百姓怎麼辦?筆者沒有子女,人也不在島內,本來不關自己的事,要不是因為悲天憫人,何必多說一句?值得大家去好好想想。

國民黨最近這10年出過一些不錯的戰將。大部分七年級為主,有論述能力也敢拼敢戰,筆者不敢說他們能走多遠,但是他們是在這個島裡面唯一可以跟綠色集團對抗的一群,如果他們不能夠早點茁壯成長,那上面這種萬劫不復就很可能會發生。

把掌聲留給那些老人,把機會給這些小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