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存量與股市-思台湾未來 | 林長東

在股票市場近40年,從早期不到百家上市公司,到現在一千多家上市櫃公司,從以前隨便一點大資金,就使個股漲停或跳空鎖住,到現在長榮配70元現金,都無法收紅!

其中奧秘,無非就是資金與股票的供需關係已經逆轉。以前是太多的錢,追逐少數的股票,所以曾經阿貓阿狗都上百元,民國七、八十年代,連中福紡織都曾180元以上,華新更曾以100元現金增資,大家爭著要!而去年華新現增30元,公司還費盡心機,才完成!

所以經過幾十年,台湾的股票供應量太多太大,而經濟發展不理想,中產階級財富增加不多,或說基本不動產略有增加,但可供投資的現金個別存量,恐增長有限!

尤其以前戰後出生,最有經濟實力的一代逐漸老去,退出江湖!新的中生代已很少有大資金進出股市,所以如今台湾股市愈來愈牛皮,本益比被壓縮的不成人樣!完全是一幅沒有前景國家的鳥樣!

請問,孰令致之?從民國79年12682下來,走了幾十年才在這兩年突破,可憐啊!人家道瓊經過2008後,都已3萬多點,台湾到底在幹什麼?!

顯然是台湾的政經環境出了大問題,以致國際資金無法給予更高的評價,即使最有兢爭力的公司,本益比頂多十幾倍!因此,除了國民所得提昇牛步外,就是台湾的國家治理,及對外部環境的處理,令全球投資機構裹足不前,尤其去年外資更是賣超五千億左右,台股如何能好!?

期待台湾經過多次政黨輪替的教訓之後,百姓能够好好反思,什麼才是您真正想要的政府,或執政團隊,才真能帶給您幸福與希望的未來!

思之!慎之!祝福大家。

朱立倫和國民黨的難題 | 郭譽申

侯友宜遲遲不宣佈參選總統,郭台銘已表態有意重回國民黨參選總統,而身為主席的朱立倫終於決定以徵召方式產生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但人選仍在徵詢中,讓黨內各種不同意見紛紛出籠,而很多支持者因此頗覺焦慮,甚至開始捕風捉影,懷疑朱立倫要自己出馬參選。可能嗎?朱面對什麼難題?

首先,參選的基本原則:
一、要能贏才參選,若參選輸了,只是白花錢、白花精神。
二、會選輸也要參選,假使有利於未來的發展空間。

朱立倫在2015年之前多次參選從未輸過,2015年時他是國民黨眾望所歸的總統參選人,他評估無勝算而不參選(雖然他後來被黨逼迫參選,導致「換柱風波」和2016年總統選舉的大敗),這些都顯示他清楚和服膺原則一。現在朱的民調大幅落後賴清德,不可能贏得總統大選,因此他根據原則一絕不會自己出馬參選。朱若自己出馬參選,當然也不符合原則二,而只會遭受國民黨支持者的唾罵。他不會那麼愚蠢。

朱立倫曾說要提名最強、最有機會勝選的人參選總統。我相信是他的真心話,他若率領國民黨贏得總統大選,很可能當上行政院長或立法院長,並且足以洗刷他2015年怯戰不參選總統的污點。若如此,他才62歲,4年或8年後仍大有機會參選總統。反之,若國民黨敗選,他的政治生命幾乎將告終。因此朱應該比任何人都更想為國民黨贏得總統大選。 

蔡英文的施政並不比扁、馬兩位前總統好,然而與以往很不同,由於民主疲乏、多了民眾黨、以及美國偏愛民進黨(參見《這次總統大選與以往很不同》),這次總統大選絕不像扁、馬卸任時那麼容易政黨輪替,國民黨甚至還稍居於劣勢。 

明瞭國民黨比民進黨稍居於劣勢,有些人於是提出「非綠大聯合」,即聯合藍、白等主要在野的力量共同支持一位總統參選人。能如此聯合當然很好,然而筆者認為這不可能。

民眾黨面臨泡沫化危機,非提名柯文哲參選總統不可,藉以衝高政黨票、爭取不分區立委。除非國民黨能夠讓給民眾黨多席區域立委(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必須為本黨黨員,無法讓給民眾黨),民眾黨才可能不推出柯文哲參選,並支持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然而區域立委都是地方上的實力者,要他/她讓位很不容易,而且即使國民黨在某些地方不參選立委,並支持民眾黨的參選人,民眾黨也未必能擊敗民進黨而贏得立委席次。因此藍、白不可能聯合。

「非綠大聯合」不可能,退而求其次,國民黨很需要拉攏郭台銘的勢力,否則郭若支持民眾黨,會分掉很多國民黨的總統大選選票,絕對足以使國民黨敗選。然而國民黨内卻有很多人反對提名郭參選總統(參見《侯友宜或郭台銘?》),並且郭的民調低於侯友宜。朱立倫不能徵召郭台銘參選總統,卻需要拉攏郭台銘全力支持國民黨。這是朱的難題,也是國民黨要贏得總統大選的關鍵。

 

老馬識途未為晚,父願豈賴孫輩還 | 天人合一

馬英九終於上岸,過去遺憾事,而今亦好事——兩岸緊張氣氛裡一件使人稍稍安慰事。
天人有感、有望、有惕:

《寄望馬英九、寄望兩岸所有促統相會的先生們》

一個中國兩個面,
兩個先生一席談。
百年苦難同掬淚,
大仇小怨皆雲煙。

海峽靜浪彈指事,
萬世太平灼鐵肩。
統一復興急朝夕,
莫留長恨豎子歎!

《亡羊補牢,來未為晚》

遲到,總比不到、到不了好。

此前不來你小氣,
小氣當然誤大計。
現在能來我大氣,來與咋來隨爾意。

如果只是懷舊旅,不如在家作個揖,
聯結兩岸求大同,化獨漸統自容異。

但願看了大陸的發展與大陸人民對共產黨的真誠擁護,小馬哥的反共心魔能夠消除些。

《懷舊溯源當求同,莫讓初會告別離》

兩岸本來親兄弟,
復興路難有小異,
懷舊溯源看大流,
莫讓舊識傷大局。

老馬識途不再誤,
人生苦短爭朝夕。
山川壯麗忍冷眼?
燃燒熱血促統急!

《可笑島內故意評論馬英九受到“元首”待遇》

中國國民自平等,
何況政治領袖人。
以禮相待因不獨,
一國之內兩先生。

胸懷天下人自貴,
何必擺譜扯官稱。
三傑三子白狼到,
我亦張臂倒屣迎。

《老馬識途未為晚,父願豈賴孫輩還》

反共心魔蔽慧眼?
化獨乏力漸統空。
先經後政政無解,
只經不政獨更凶。

八年溫柔付流水,
七年蔡毒似嚴冬。
馬老識途未為晚,
遺訓豈賴馬唯中!

注:
化獨漸統,馬英九父親骨灰罈上遺訓。
馬唯中,馬英九千金,父願能賴孫輩還!?

再談僱傭軍 | 俞力工

星期四,澳大利亞的 Sydney Morning Herald報導,該國一批極右納粹分子已前往烏克蘭,準備對俄羅斯軍隊進行作戰。同時也透露,早在2021年,即俄烏戰爭的前一年,烏克蘭臭名昭著的納粹亞述營,已從50個國家,招募了17000人之多的外國僱傭軍(經費當然來自美國)。

其實,僱傭軍方面的問題,30年來我已做過多次報導。最近一次,是介紹烏克蘭僱傭軍人數已接近3萬人。此外,所謂“50個來源國家”,根本就是受各個當局組織、鼓勵,或至少是默許。而且,本人還曾指出,使用僱傭軍是殖民主義時代的慣用手法,後來因為僱傭軍為來自各國的烏合之眾,又多屬亡命之徒,既不聽從指揮,又殺人不眨眼,更是因為領取高薪,而引起本地正規軍的不滿,而引起內訌。於是乎,便逐步退出舞台,甚至讓國際法所禁止。

出乎意料的是,1980年開始,美國與一些夥伴,又在阿富汗招募國際伊斯蘭激進分子。一方面培訓為恐怖分子,一方面派往各個敵對國家與地區進行顛覆、破壞行動,而受害最深的,即是存在伊斯蘭獨立運動的敵對國家,其中包括前南斯拉夫、蘇聯/俄羅斯、中國、印度(當時親蘇),與一些世俗化,或帶有民族主義、社會主義色彩的阿拉伯國家,以及,若干什葉派群體為主的中東國家(如伊拉克、伊朗)。

值得一提的是,當這些伊斯蘭恐怖分子為主的僱傭軍四下焼殺的同時,還有些成員根本就是來自西方國家的白種人納粹分子,其中也包括前華沙集團瓦解後,走投無路的東歐退伍軍人。

如今,待川普五年前中止對伊斯蘭恐怖分子進行資助之後,伊斯蘭恐怖分子便紛紛鳥獸散,且潰不成軍。然而取而代之的則是,又從西方國家以及若干親西方國家(如日本、韓國)招募了近3萬僱傭軍前往烏克蘭作戰。

2022年初,俄羅斯對烏克蘭進兵後不久,若干初來乍到的國際僱傭軍便又想方設法地逃離烏克蘭。據記者採訪所報導,這些年輕人許多根本不曾受過軍訓,而到了烏克蘭,立即懵裡懵懂地讓軍方送到最前線充當炮灰,於是乎,便又冒著被軍法處決的危險,偷偷越境逃離烏克蘭。

這些令人噴飯的報道,還讓人憶及2017年之前,陸續前往敘利亞作戰的就是3萬人之多的國際僱傭軍,其中,至少8千人招聘自歐美國家,而這裡頭竟有5-10%的成員為不到20歲的妙齡女郎。這批女孩,初初就是因為各大媒體把僱傭軍宣傳為“民主鬥士”、“自由鬥士”,而上了賊船。待到了敘利亞,才發現自己即刻成為恐怖分子的性工具,最後無奈之下,只得追隨一個小頭目作為安全保障,卻無可避免地連續生下幾個孩子。就我所知,至今還有許多未婚媽媽滯留敘利亞,並與難民混在一道。若干有些辦法的,則輾轉偷渡回歐洲原居國,並等待司法追究。可笑的是,當年參加僱傭軍時,一度讓人恭維為“戰士”,如今灰溜溜回國,卻搭上了“叛國”罪名。

看懂台南88槍擊案 | Friedrich Wang

關於台南88槍擊案,抓到疑似背後的主使者王文宗,是國民黨的大樁腳。於是從昨晚開始,就出現很多洗風向的文章,說國民黨的黑金問題更嚴重,有啥資格罵民進黨之類的。

國民黨長期和地方派系關係密切,李登輝執政時成為黑金黨當然是事實,這次事件也印證國民黨很難洗白。但這是不是意味國民黨就比民進黨可惡?

我們把政黨抽離,假設一個情境來類比好了。有個小鎮,治安敗壞官商勾結嚴重。現在鎮長A長期放縱,並且和自己交好的B串連成一氣,壟斷小鎮的所有資源和利益。於是過去也可以分到餅的角頭C不同意了,他就跑去B經營的店砸場子洩憤。

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在這樣的情境裡,A、B、C都是壞蛋,但誰是最壞的一個?你當然有權利認為去砸場子的C是最壞的,但邏輯上看,卻不是這樣。最壞的,很顯然是那個掌握權力,又放縱特定角頭,甚至和它們合作的A;其次,應該是壟斷小鎮利益的角頭B;再其次,才是那個過氣的角頭C。

換個角度看,抓到C是最容易的,因為他本來就是過氣的、非共犯組織的一員。但是A是權力和資源的掌控者,要抓到他必定是最難的。至於B,只是看A要不要對他可割可棄而已。但鑒於他和A是在同一條船上,要弄死他,還得擔心他會不會把A咬出來。所以最佳選擇,就是把他當受害者(被砸場子),這樣皆大歡喜。只是皆大歡喜的結果,不是正義的結果罷了。

國民黨的大樁腳王文宗就是C,現在被抓出來,看來得承擔主要的罪責,而跟民進黨關係密切的A和B則多半可以逍遙法外,繼續官商勾結,難怪綠營朋友爽得很,還倒打國民黨一耙。

憶採筍思母親 | 石文傑

故鄉「竹山」望文生義,好竹連山,竹多,筍也多。每年清明前後,是桂竹筍產季,家家戶戶都忙著上山採筍,故鄉的人稱「找筍仔」。

現在住在鶯歌的我早已不諳採筍,也無處採筍,但是季節一到,我和內人一大早就會到住家附近市場尋找,若沒有,就轉去三峽市場,甚至遠征桃園三民或復興鄉,好在往山區往往能有所穫。

記得小時候,母親也是大清早背起加志袋,就往山上衝~找筍仔,她常為了要採滿筐給家人吃個過癮,不自覺就爬過一山又一山的桂竹林。父親因為不放心母親單槍匹馬,常要我們孩子跟去做伴。但小時候,好不容易有一個星期假日,從被窩裏被挖起來爬山,很是心不甘情不願,往往邊走邊抱怨,甚至在山上裝神弄鬼裝鬼叫嚇嚇母親,以期早點下山,現今回想起來真是不孝。

母親常為了一根竹筍,攀爬至峭壁旁或雜草間,命懸一瞬間,明明已經滿滿一籮筐,母親還捨不得放棄,非得滿簍滿筐壓得紥紮實實才肯下山。當時年幼無知,眼睜睜看著母親負重彎腰駝背,攀爬滑行,也不知多分擔一些。

如今自己年事已高,雙親也早已不在人世,兒時場景無法重現,每當想起總是淚眼汪汪,往事如煙,只有留下無限懷思…

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開打? | Friedrich Wang

今天聽一個教授的視頻,他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開打。尼克森在他的《真實的戰爭》這本書裡說過,兩個都擁有核武的國家基本上不會交戰。這個概念被季辛吉、布里辛斯基等人所繼承或者贊同。當然,還有一個重點是看我們要如何定義戰爭?

現在美國基本上聯合西方與日本,逐漸將各種相對重要的生產線從中國撤出,並且用各種方法或者手段,將中國的人才挖到國外。中國的工業規模已經非常龐大,生產力可觀,但是在許多關鍵技術與零配件上還是必須依賴歐美、日本,甚至台灣。所以,中國雖然強大,但實際上這個強大是建築在改革開放後與世界接軌的結果。2007年謝淑麗的著作《脆弱的強權》形容中國大陸,規模會越來越大,但與世界連結越來越深。這個觀點,到今天基本上還是沒有錯的。

上面所說的生產線撤出,其實中國是處在被動的狀態,基本上是美國有意要削弱中國的一個戰略作為。這對美國來說當然也會造成傷害,聯準會兩年之內升息9次,試圖控制通膨,並且留住或者吸引資金在美國境內,就是很典型的貿易戰作為。當然對中美雙方來說,現在都有許多的問題存在,兩邊貿易戰到今天各有損傷。到底是中國的就業市場先崩潰?還是美國的公債先爆表?現在都在比氣長,說真的算是一場世紀大戰的奇觀。

再說外交戰。因為中國大陸成功讓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和解,讓美國有沒有本事讓烏克蘭戰爭也到此落幕?這也是一場很關鍵的外交戰。中國大陸促成了沙伊和解,有一個重要的戰略意意義存在:巴基斯坦政局不穩,主要是境內俾路支獨立活動的劇烈。一般都知道巴基斯坦最重要的靠山就是中國大陸,但是台灣人比較不知道的是沙烏地也是其重要的盟友。相信,沙伊和解之後,我們就可以看看支持俾獨的伊朗能否也因此與巴基斯坦取得和解?如果真的成功,從南中國海到波斯灣,可以連成一線。

美國對中國大陸的,圍堵只會越來越緊。看看最近澳大利亞蒙受美國的壓力,非要其擴大核子潛艇部隊規模就可見一斑。前總理基廷,數日之前發文大罵現任的澳大利亞政府,將戰爭的危險引入澳大利亞。這位前總理問了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難道中國會出兵攻佔雪梨、墨爾本嗎?它拿下澳大利亞的領土要做什麼?」這真是一針見血之論。

總的來說,只要貿易戰、經濟戰、外交戰繼續存在,發生熱戰的機會其實就相對較小。那就讓這些大伙自己去玩吧。

世新社會服務團50週年慶 | 藍清水

今天懷著愉悅的心情回到母校世新大學,參加世新社會服務團50週年團慶。

民國六十一年寒假,我以一個人之力四處奔走,獲得先嚴支持800元,崇友電梯創辦人唐松章先生捐助1,200元,湯蘭花捐款1,200元,當時新竹縣長機要秘書周清治學長,設法從縣政府以統籌分配款撥給我們6.6萬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大錢啊!),籌辦了全國第一支大學山地服務隊,團員有32名,在新竹尖石鄉的新樂及尖石國小進行了半個月的服務。期間中央日報駐新竹記者陳玉真學姊,為我們安排了兩次電視的採訪及多篇的新聞報導。返校後,課外活動組組長簽報我兩個小功,成舍我校長改披為記大功兩次,所以我畢業的時候共記了四個大功。

服務隊結束,回到學校後,我用結餘款2.6萬元創辦了世新社會服務團,沒想到一晃眼,50年過去了。50年裡,有許許多多充滿服務熱忱的世新學弟妹投入這個社團,所以這個社團才能傳承五十年而仍能依然存在且活躍。這個社團還培養了許許多多在各行各業的傑出人才。目前分布在全臺灣和國外,今天出席的人多達400多人,且有多位特別從國外趕回來參加團慶的團友,心意感人啊!

餐會後,參觀剛於去年底完工的LED智能影視基地。這個影視基地的設備,全世界的大學只有南加大和世新有,在亞洲影視界也排名前二、三名。這不但可供學生實習,由於設備與國外同步,所以有許多電影、電視、廣告都來商借,且在外界借用時可以在旁邊觀看,可擴大視野與觀察不同導演、製作的手法,相信畢業學生可以在影視界獲得重用。看到學校不斷地進步,身為校友,與有榮焉!

臨別,大家相期60週年要再聚!

 

才剛三連任習近平完成重大外交成就 | 郭譽申

3月10日,中國第1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習近平連任國家主席和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並完成政府的換屆,如李強取代李克強成為總理。至今不過半個月,當有些媒體還在批評習的三連任的時候,中國已經邁開大步,完成三項重大外交成就:促成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恢復邦交,習近平訪俄並提出「烏克蘭和平計畫」,以及宏都拉斯宣佈即將與台灣斷交而與中國大陸建交。

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是中東伊斯蘭世界最重要的兩個產油國家,分別是遜尼教派和十葉教派的領導者。遜尼派和十葉派的對立超過千年,不時導致教派戰爭。在此背景下,沙國與伊朗一向彼此對立、激烈競爭,甚至在葉門製造至今已8年的代理人戰爭,並在2016年双方斷絕外交關係。沙國一向親美,伊朗一向反美,也是兩國關係惡劣的原因。

現在中國促成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恢復邦交、改善關係,影響非常深遠。遜尼派的一些國家和十葉派的一些國家都很可能彼此改善關係,慘烈的葉門內戰有可能告終,至少可以緩和及進行談判,而整個中東伊斯蘭世界趨向和解,有助於改善其區域經濟和國際地位(過去彼此內耗太損傷國力)。中國的促成和解,對比美國過去總造成對抗,中國在中東伊斯蘭世界的影響力將超越美國,甚至成為世界和平的標竿。

習近平訪俄加強中俄的戰略協作伙伴關係,不僅有助於双方各自長處短處的彼此互補,藉以抵抗美國對中俄的打壓(參見《從現實主義看中俄交好》),習更提出「烏克蘭和平計畫」,期待俄烏盡快恢復對話,並達成全面停火。雖然美國立刻表示反對,習近平從促成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復交,到提出「烏克蘭和平計畫」,幾乎建立了「和平使者」的形象。現在美歐民眾都苦於高通膨,並逐漸厭倦俄烏戰爭,習的「烏克蘭和平計畫」未來不是沒有實現的可能。

宏都拉斯面積11萬平方公里,人口1千萬,在世界算不上大國,但是在台灣邦交國中算得上大國。宏都拉斯位在中美洲,可說屬於美國的後院或勢力範圍。宏都拉斯準備與台灣斷交而與中國大陸建交,美國不是沒有出手阻止,但是歸於失敗。因此中國與宏都拉斯建交,昭示其勢力愈來愈進入中南美洲,而美國無力阻止。

實行選舉民主制度的國家,在政府換屆之前要舉行大選,勝選者然後組成執政團隊。大選的競選活動加上組成執政團隊,大約要花將近1年時間,這段期間政府幾乎做不了什麼大事;而若政黨輪替,有些好的政策可能無法延續。中國大陸沒有這些虛耗。習近平才剛連任及完成政府換屆,半個月內完成三項重大外交成就,當然很多工作早已在進行,才能此時收割。這些充分顯示大陸的政策不因政府換屆而延遲或中斷,是選舉民主國家比不上的。

換了人間的《悲情城市》 | 黃國樑

《悲情城市》修復重映,但已換了人間。

昨夜第一次看了。當年上映時我何以未看?很長時間裡我都忘了原因。如今找出來了,原因是:我在服役中。那年甚至因為發生天安門運動及「風波」,整個部隊一度提升到三級戰備。

現在看,由於政治禁忌早已打破,觀者恐覺毫不稀奇。但若察看當年上映時空,解嚴不過兩年多,國民黨仍黨政軍特一把抓,即可想見它打破了許多政治與言論的尺度與界限。

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一切公開探討,都是蔣經國已然故去之後。而悲情城市算是衝破藩籬的先驅與前鋒。

然而片中仍可看出許多當年圍獵、拘捕異議者的荒誕,以及它所透露的時代悲劇性。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隔閡,其實是台灣這座島嶼被冷戰撕裂的特殊情境下的產物。

二二八事變是二戰戰後的世界格局分配、與國共內戰的一個支系與細流;由於冷戰爆發,而國民黨在內戰中頻仍失利,台灣的物資與經濟亦成供輸內戰的支援系統,導致了官民的矛盾與仇恨,並在仇恨上憑藉一樁查緝私煙的社會性案件,迅即擴大為全島的「叛亂」。

這一當時國民政府所謂的民變中,共產黨扮演了一定份量的角色。蔣介石派軍隊抵台所要清剿的,其實就是以共產黨支持的左翼民兵為主要對象,特別是在埔里頑抗的二七部隊。

侯孝賢在這部片中所透露的,就是上映當年仍然不能暢所欲言的左翼思潮,對白中不經意流露的馬克思主義、國民黨及其附庸的腐化,諸多異議者對於所謂的「祖國」的嚮往,尤其是女主角寬美的哥哥寬榮所要向民眾啟蒙的思想,其實都是紅色的。

但這部片因此也必不受如今已在朝上的民進黨的待見。因為他們早已解構了真實的歷史,用自己的片面意識形態,重建了一個以外省人屠殺本省人為核心要旨的版本。甚至連李登輝時期的行政院二二八官方報告,都要稱當時死亡達兩萬人之譜;但最終請領國家補償金的人數,累數十年之久,都不到千人,即可見出此一人數之荒謬。

侯孝賢以其獨特的鏡頭運用,為那個時代框定了一種懷舊的氛圍,縱使那一氛圍畢竟是肅殺的,但畫面裡的人物,彷彿是真地回到了當時,卻又恍然是對於當時情境的不確定的描摹,因為資料、敘事者的闕如與依然高壓的空氣,這一整條故事線都是充滿了類意識流的追憶色調。

但最終給人留下的,就是一種悲愴感。不僅被捕殺的受難者與家庭,又或是倉皇地抓捕人民的統治者,都在這一封閉的島嶼上被時代所窒息,並最終以相互的仇殺,作為它們無端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