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異常下的中美經濟 | 郭譽申

經濟的全球化近年雖然稍減,國際貿易仍然暢旺,各國的經濟理應互相影響,相當程度的俱榮或俱枯。然而過去两年,世界經濟是相當異常,中美兩大經濟體,美國有高通膨高利率,而中國卻是低通膨低利率,兩者差異極大,似乎各行其是。在此經濟異常狀態,中美仍然競爭不休,誰的經濟較好?

美國有高利率的直接效果是吸引大眾擁有美元,因此美元強勁,而美元對人民幣的滙價(滙率)居高不下。這也是一種異常,美國有高通膨,表示物價升高及美元的購買力降低,但美元的滙價卻升高!這樣的滙價應該是暫時的,不能代表美元的真正價值。

要比較中美的經濟數據,如國內生產總值(GDP),一般都需要通過滙率的換算,然而現在的滙率不代表美元相對於人民幣的真正價值,使得這樣的滙率換算沒有多大意義,而兩國的經濟數據頗難比較。

高通膨讓人民生活不好過,被視為壞東西。高通膨表示市場上物資相對少而貨幣相對多,美國因此提高利率,減少貨幣供給,以壓抑高通膨。高利率增加企業的資金成本,會讓企業減少投資,一般不利於經濟。然而這次美國維持高利率已有不短時間,經濟似乎並未走弱(如失業率仍在低檔),又是一經濟異常現象。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最常被採用的國家經濟數據,而國家一般都追求高GDP。GDP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區域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市場價值即市場價格,若有高通膨,即市場價格升高。假使所有的最終產出不變,若有高通膨,即市場價格升高,能使GDP也升高。

高通膨是壞東西,卻可能使GDP升高!這樣的高GDP是經濟增長的假象,高通膨的美國看來正經歷這樣的經濟增長假象。

中國大陸的GDP如何?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GDP符合預期(5%左右);由於美元對人民幣的滙價高漲,中國的GDP換算成美元就不好看了,有些媒體就藉此唱衰中國。其實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GDP才是真正的GDP。如上述,現在的美元對人民幣滙價是暫時的,不能代表美元的真正價值,因此中國的GDP換算成美元沒啥意義,但不換算成美元就難以比較中美經濟。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一再宣稱,中國的製造產能過剩,低價傾銷產品進入美國,破壞市場秩序,不排除採取措施,包括徵收額外關稅,以阻止中國生產的廉價商品湧入美國市場。美國真會「甩鍋」,明明是自己的高利率造成美元對人民幣的滙率攀高,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因此變得很廉價很好賣,而不是因為中國產能過剩!

美國高通膨高利率,中國低通膨低利率,造成不少經濟異常現象。美元對人民幣的滙率高漲,卻不代表美元的真正價值;美國正經歷經濟增長假象;中國的GDP符合預期,但換算成美元沒啥意義,因此難以比較中美的經濟數據。中國趁著幣值低能夠多賣些產品到美國(和世界),以彌補疫情和房地產業造成的債務,對中國不是壞事,雖不是長久之計(參見《中國必須拓展進口緩和貿易順差》)。

中國必須拓展進口緩和貿易順差 | 盛嘉麟

美國以美元是世界貨幣的地位,濫印鈔票進口各國的貨物、狂發國債,支撐龐大的軍事及福利的政府開支;金融大鱷更利用升息降息的匯率潮汐,大肆收割各國的金融資產,重創各國的經濟。英國、俄國、泰國、馬來西亞、韓國、墨西哥、阿根廷等都曾經是受害國,引起許多國家的怨恨。

中國則以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製造大量的、各式各樣的、物美價廉的產品和各國貿易。世界190個國家,中國是140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國;其中只有廿多個國家地區以出口大量能源、礦石、糧食等大宗原料及電子零組件,如中國台灣、澳洲、巴西、沙特、印尼、智利、伊拉克等,維持對華貿易的順差,其它120多個國家都是逆差國。近年來日本、韓國的對華貿易都轉變成逆差。2022年全球前七大貿易順差國,中國的順差8,776億美元,遙遙領先,俄羅斯3,323億、沙特2,213億、挪威1,643億、澳洲1,231億、卡塔爾968億、德國853億。中國獨攬全世界30%的貿易順差,情況愈來愈傾向中國。

在重商主義的思維下,貿易順差累集金銀愈多愈好。但是中國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不僅僅是成為貿易順差大國,更厲害的是摧毀了世界原來的生產體系。一旦中國決定生產一種產品,不但能以性價優勢在貿易上奪得市場,而且迅速的摧毀了多數對手的產業,形成壟斷地位。2022年中國的家電產品共佔全球總銷售66%,中國的再生能源產業、光伏和風力設備佔全球總銷售的90%和60%,中國2023年的新三樣:電動汽車、汽車電池、光伏發電,平均的全球佔比在80%以上。單項產品小如原子筆尖的鋼珠、打火機,甚至韓國泡菜,大如挖隧道的盾構機、重型大型起重機,許多產品幾乎除了中國,別無分店。單項產業如2023年中國造船業承接了世界67%的新船訂單,打垮韓國日本。中國汽車業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及出口國,打垮日本德國。中國的大疆無人機產業佔全球總銷售的70%;中國的手機、電腦、洗衣機、冰箱、空調、攝像機、音響設備等等,共佔全球總銷售30%,掌握全球最高份額。中國的核能發電機組、民用航空大飛機C919、AI機器人等項目都在急起直追。即使被認為是中國弱項的軟體及服務業,中國的抖音成為印度(2億用戶)及美國(1.7億用戶)的最大社交平台,超越Meta、X 等美國本土霸主。中國的拼多多(Temu)希音(Shein) 成為美國最大網購平台,超越Amazon、eBay 等美國傳統霸主。

所以在國際貿易上,中國給人的印象不僅是最大的貿易順差國,而是以中國無所不能的世界工廠地位,不斷摧毀一項項先進國家(主要是G7)原先握有的工業明珠產品,名為打破先進國家的壟斷暴利,事實上也搶奪了他們的就業鏈及優渥的生活水準,明顯的造成生活水準的東升西降現象,這恐怕是目前歐美反華民粹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Yellen)說,中國綠能工業產能過剩的外溢效果,破壞了世界綠能產業的秩序。中國電動汽車已經攻佔歐洲市場的25%,響叮噹的特斯拉(Tesla)老闆馬斯克(Elon Musk)也說,若不是汽車的貿易限制及保護,世界的汽車工業都將被中國消滅。雖然這是歐美競爭失敗後的酸話,中國也要注意這些酸話背後,中國趕盡殺絕,不給別人留下生路,會帶來長遠的不良影響。

如今中美經貿科技競爭之中,美國節節敗退,僅剩下芯片產業、人工智能、量子計算,中美兩國在伯仲之間,美國已經使出歇斯底里的手段制裁中國、封鎖中國,但是曙光在中國這一邊。難怪美國舉國上下兩黨合作,反華、反中幾乎成為美國的最大產業。美國以貨幣金融囊括全球,中國以工業製造囊括世界,這都會引起不良的反彈。

我們都有過去國家貧窮、外匯短缺的經驗,對於目前中國的國際收支帳戶經常保持外匯存底3.26萬億美元,美國國債7,696億美元,黃金儲備2,257公噸(約值1,676億美元),十分滿意。但是外匯存底需要管理,尤其面對美國制裁中國的程度愈來愈狠,未必是愈多愈好。過去美國曾經沒收過阿富汗存放在美國境内銀行的外匯存底70億美元,已經凍結俄羅斯存放在比利時的外匯存底3,000億美元,並且要沒收其利息,支援烏克蘭作戰。因為存放在國外銀行的外匯存底可能被沒收凍結,美國國債可能不認帳,或者終有一天付不出本息。所以中國持有的外匯存底,以及美國國債並不是絕對安全的,需要維持適當的數量。

對外貿易順差過多,出口商拿到的是人民幣,會造成國內人民幣供應增加,造成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壓力。出口超過進口過多,表示國民辛苦的勞動付出、資源輸出,沒有得到相應的進口外國物資來享受。囤積過多的貿易順差外匯,而不用於再投資,也表示不能善用貿易的利得。反之,貿易逆差使得人民幣隨之流出,擴大境外的流通使用,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必然意識到貿易順差的不利,所以在2013年推出一帶一路計畫,除了是外交的戰略,釋出基建工程的過剩產能,也帶有以低利的建設貸款,釋放過多的外匯存底的意味。中國在2018年11月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23年11月的第六屆進口博覽會,130多個國家的3000多家企業參展,規模宏大。這是世界罕見的進口博覽會,旨在促銷各國的商品進口,同時實行稅收優惠政策。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2023年11月,同步在北京開幕,以後一年一次。首屆鏈博會有來自國內外的政要、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以及515家中外企業參展,以共創未來為主題,鞏固外國的供應鏈參與中國強大的製造工業,互相合作、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與會期間共簽署合作協議、意向協議200多項,涉及金額達1,500多億美元。這兩次的大型博覽會都顯示了中國要拓展進口的決心。

雖然中國在貨物貿易享有巨大的順差,但是2023年中國服務貿易逆差高達 2,294億美元,國外旅行、出國留學、金融保險、國際運輸是服務貿易的主要逆差項目。即便如此,上週習近平主席在第17屆博鰲論壇上,宣布中國將進一步對世界開放,尤其的是金融業,將可以獨資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金融保險業長期受到保護,其產品和服務與歐美有較大的差距。希望開放以後的競爭,足以提升中國金融保險業的水準,將來能提供國人較多活潑的投資管道,譬如提供跨國或國內的共同基金、信託基金、投資公司等產品,豐富國人的財富資產,而不僅限於國人最喜愛的房地產。

種種跡象看來,中國未來會拓展進口,緩和貿易順差,希望鼓勵低端製造鏈移向東南亞國家,如越南、孟加拉、馬來西亞、墨西哥各國,讓大家都有生路。為了拉抬國內金融業的水準,寧願開放外商競爭中國市場,讓外商來賺錢,大家都有發展;如此中國將走上更開放更自信的強大國家。

階級鬥爭與階級典範 | 許川海

中國自一九五零年開始共產治國,歷經三反五反和文化大革命,讓多數無產階級的農民、工人,用鬥爭鬥臭鬥垮資產階級,包括有房、有地、有文憑、有地位、有知識和官階的群眾。這是充分破壞的革命,讓全民落入原始的齊頭平等,也讓國家經濟陷入落後,欠缺國際競爭力。

所謂破而後立,自一九八零年起,中國進入改革開放,人民如無韁野馬,漫無法則盡力賺錢,富裕讓各種奢侈浪費和攀比炫富出現,進入奢侈腐化的生活。不論共產主義、資本主義,都難助益國勢!

無產階級需要脫貧,資產階級需要富貴,前者為共產所重,後者是富者光環,鬥爭成為潛意識,變為驅動成長的動力。但生活法則與水平缺乏制高點,受物慾和情慾引誘,傷天害理,損人利己,觸犯法律等就出現,沒限制在合情、合理和合法範疇,帶來的禍害,甚至通敵叛國都可能。觀之大陸前外交部長、軍事委員等事件,豈不是物慾情慾的誘惑使然?習政府知道過度接受資本主義已然受害,才有許多變革,抑制資產攀比和無限制膨脹。

人類財富再怎麼提升,只是數字,名望也止於明星名士,權位也高不過總統或帝王,為了虛榮,不斷付出健康、親情和歲月有何意義?石崇、沈萬三等歷史上鉅富,最後落得怎麼下場?假如將人類福利和財富限定一個範疇,再從消費層針對奢侈品、帝王宴、囤地、囤房、炒房、炒股、炒匯等課徵高額稅賦,就娛樂影視等的捧星設定標準,讓人不再攀比,從內心感到知足,又對鉅富賦予榮譽,許多禍害應從此而休,轉鬥爭為競爭,免去流血傷亡,許多榮耀也因此而生。

之所以有階級鬥爭,在於世間存在極度不平等,資產階級過著奢侈浮華生活,無產階級生活窘困,前者輕鬆獲利,後者出賣勞力度日,還被欺凌歧視。貧富與地位越懸殊,差異越大心裡就越不平衡,就須對抗或鬥爭。若將貧富差距縮小,階級財富設限,超越高標轉為榮譽,爭執就不會那麼大。標竿人物,或稱聖哲或頂範或楷模,配給編號,代表頂級地位,人皆尊之,憑編號享特權與威望,將多餘的財富捐獻國家,用於照護鰥寡孤獨和社會弱勢,國家定見一片祥和。

從資本密集到智慧密集 | 許川海

在創業的必然條件中,資本是重要事項,沒有資本寸步難行,一九七零年代推出十大建設,讓人了解何謂資本密集,這種產業具有強大的形象,就業機會與人才都在這類企業。

如今台灣的資金閒置,大多被用來炒房地產炒股票,新興事業變為知識密集,投資機會被風險投資、保險公司等爭搶,少有傳統特別是製造業的投資,因為知識密集,事業涉及到專業知識與見識,投資與方案,沒有些本事摸不到,外行人更難得知情,跟不上這類投資步伐。

廿世紀跨入廿一世紀,許多新興科技企業都顯示成就輝煌。觀察事業有成的企業,內部都集結高薪資高學歷高能力人才,更將內部營造成舒適的工作環境,結成團隊運作,為共同的目的和項目齊力發奮。人工智能等科技興起,更顯示這個世界不再是單打獨鬥的時空,個人智慧和能力,難敵團隊運作的功效,高智能事業已不能靠個別英雄獨力完成,從資本密集進入知識密集,集結多面多層次的知識,所以依賴團隊運作。

都知道80%的人類腦力未開發,之所以如此,因人一生始終停在知識階段打轉,少觸及智慧境界,只有遭遇困挫,才見突破。究其原因,在於傳統學習模式將知識與智慧分成二段,「知、識、智、慧」未能四階一貫。其實四字各有境界,幾千年學習,停滯在知的層次,沒擴張視野進入識的層次,只有變成專業才觸及識的層次,因識才及於行、觸及用,達到智的層次。其實產業須落實在使用、利用、運用,才能真正進入知與行並進的智能境界。

人工智能漸取代人類智能,但並未取代智慧,蓋因智慧強調行與用,慧的層次更落實在用之後的巧變與創新,從資本密集轉智慧密集,重在巧變與創新。有了人工智能在追逐,人類得向80%的腦域挑戰,智慧在壓迫、挑戰、競爭、交流等之下開竅,所以智慧密集最重環境和見識激勵。開啟智慧,不只要創新產品,還要創新應用、創新功能、創新價值、創新領域、創新材料、創新方法、創新科技、創新服務、創新教育、創新更多領域,投資更將轉型,進入多向多層次的智慧開發。

挑戰你我智慧,世界經濟與智能的發展,美國路線、歐洲路線、日本路線、中國路線,哪一種是最佳路線?讓你傾囊一擲,你會投資哪個模式?為集中心智發展和開創,免除AI緊追,智慧密集投資不容停滯,願見創新合作、創新通路等產生成就,讓世界經濟再全面興盛。

經濟在摸石過河中突破 | 許川海

台灣的經濟似乎乏善可陳,三十年來投資不振,員工薪水始終停滯不上,沒有像樣的成就,雖然依賴大陸外銷通暢,但都是老面孔舊企業,出名的新秀拿不上檯面,只因為政府的治理五缺六失。

對比大陸,百廢待興無中生有,在改革開放中成就世界強國,帶動成長過程有兩句話:「要想富先修路」以及「摸著石頭過河」,前面一句話引導基建的成長,後面一句話看似無知,卻是引導經濟發展與開創的睿智。

大陸的修路,不只修築陸路,還修築鐵路、水路、山路、海路、空路,更修築通路、商路、星路、言路等,這些路的開通,代表政治的創新,有了這些創新,才有了經建暢通。在一無所有百廢待興下,經濟振興唯一條件,就是無中生有的開創,就是摸著石頭過河,這些事只有由百姓來做,只因政府不設障礙,官員不來擋路,從地下經濟到地面處處暢通,造就許多人發財,誘發更多人跟進,從模仿、抄襲、仿冒、協作,到代工、加工、製造、創造,正規的工業也出頭了。

回顧五零年代台灣的餐食業,記憶中攤販只有陽春麵,在家中能吃到蛋炒飯是美食,記得中學在學校吃便當,同學帶來滷牛肉分我一片,成為我一生中最美的回味。六零年代,進入社會,有些餐館創立,川菜、江浙菜、湖南菜、港食競相推出,開始在食材、佐料和口味變化,這時候還沒台菜。各類菜色的興起,從模仿到創新再成長,但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停滯,客人就轉移口味,新的餐食出現。餐食依賴廚師的技藝,也需要口味的創新,廚師若不思變化,生意就被搶走。

經濟建設靠人民,從餐飲轉看製造業,想一想尹仲容、李國鼎主政時,政府最初在鋪路,引導創辦塑膠工業,創辦工研院,創建加工出口區,創辦台積電,許多製造業和加工業在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下創立,各種需求促成行業興盛,使得台灣錢淹腳目。做父母的吃盡苦頭,不鼓勵子女冒險犯難,年輕人轉進辦公室,創業意願與創造力消失了,基層缺人,產業外移,即使引進外勞也無濟於事,因為經濟須要人民自願投入創業、經營與創新,而創新就須試探,就須摸著石頭過河。

摸石頭過河政府不該投入,因為面對的非已知的事,須摸索探險,耗時費日,最忌政府以管理心態和模式參與,就容易變成外行領導內行,產業外移這是主要原因。經濟靠人民開創與經營,靠投資、靠發展、靠籌劃、靠研究、靠創造、靠貿易、靠通路、靠外交,靠政府的輔導和引導,但絕不靠政府管理,否則就是擾亂或阻擋。布置投資環境是政府的事,卻須依據人民的需求和呼應人民的籌劃,假如由政府代勞,是三十年來台灣沒落的根源。

中國房地產業又爆雷-比較中美處理債務危機 | 郭譽申

最近中國大陸的房地產產業又爆雷:碧桂園的公司債券爆發違約停牌,前已爆發債務危機的恆大集團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而中融國際信託驚傳部份理財產品到期未兌付,據傳是因為投資房地產產業失利所致。

債務危機導致的經濟或金融難題似乎是屢見不觧,今年上半年美國的銀門銀行、矽谷銀行、簽名銀行、第一共和銀行等四家銀行在兩個月間先後倒閉,主要原因是無法適應美國短時間內大幅升息,造成資不抵債。

面對債務危機,中美處理的方式很不同。中國政府不願大量撒錢消除債務,而傾向以較長時間慢慢消化債務;美國政府則傾向積極介入,大量撒錢消除債務,債務危機自然迅速解除。譬如:恆大集團爆發債務危機已經超過兩年,中國政府並未積極介入協助償債;上述的美國四家銀行倒閉,其存戶的存款幾乎都立即獲得政府的全額保障;在Covid-19疫情期間,美國政府撒出將近5兆美元(參見《美國亂印鈔票將如何?》),既救濟低所得的民眾,也支援受到疫情重創的很多企業。

資本主義鼓勵競爭和貪婪,市場上的贏家都是野心勃勃之輩,他們持續追求更大的收益,終必超出市場上的需求而使產品滯銷,因此不時會產生債務危機。面對債務危機,政府的底線是不造成系統性金融危機,即不要有大量民衆擠和倒債的連鎖反應(一個企業倒債,造成其債權企業倒債,而這債權企業倒債,又造成它的債權企業倒債,如骨牌一般)。

美國傾向大量撒錢以消除債務危機,假使倒債的企業或銀行是所謂的「大到不能倒」。這做法很有效,但是有兩大缺點:很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和不公平。如上述,在Covid-19疫情期間,美國政府撒出將近5兆美元救經濟,雖然避免很多企業的倒閉和倒債,卻導致至今未完全解決的高通膨(高通膨的另一原因是俄烏戰爭)。撒錢支撐大到不能倒的企業或銀行,就是支撐經營失敗,甚至是犯錯的資本家和高階經理人,當然是非常的不公平。美國大量撒錢以解消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就在這方面受到很多批評。

撒錢消除債務危機會導致高通膨和不公平,損害普羅大眾。中國雖然引進了類似美國的市場經濟,仍保有社會主義照顧普羅大眾的理想,因此不願接受高通膨和不公平,也就不願大量撒錢消除債務危機,而傾向以較長時間慢慢消化債務危機。這多少增加發生系統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不過由於中國的國企占比高而其金融業又多屬國營,使政府有強大的掌控能力,因此中國應該不至於發生系統性金融危機。

中國大陸現在的通膨很低,甚至有通貨緊縮之虞,因此仍頗有餘裕處理債務危機。中國大可適度的撒錢消除債務危機,包括已在做的調降利率。適度的撒錢能產生一點通膨而避免通縮,有益於經濟發展。

中國大戰略的演變 | 郭譽申

國家未必有一個大戰略,而即使有,通常不會明白公開它。崛起的中國已經對美國的霸權造成威脅,美國自然要深入研究中國,提問:中國是否有大戰略?若有,其大戰略是什麼?如何隨時間演變?《長期博弈》([1])是作者Dr. Rush Doshi長期研究這些問題的綜合報告。Dr. Doshi曾經擔任美國政府的中國政策顧問。

中國當然不會明白公開它的大戰略,即使有。作者研究中國的大戰略的方法是蒐集並研讀大量中共發出的文本,公開的或機密的。這些文本依權威性高低被分為五級,最權威的「第一級是高層領導人有關制定重要議題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談話,特別是在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外事工作會議、駐外使節工作會議等內政或外交場合中的演說。」

根據文本解讀,書中判定中國有大戰略,其大戰略經過三次轉折,而每次的轉折都因出現重大的國內外事件,導致中共高層改變其對世界局勢的研判,因此改變其大戰略。

1970-80年代美國實行「聯中制蘇」,中美關係非常友好,中國對美國幾乎不設防。然而1989天安門事件、1990-1991第一次波灣戰爭和1991蘇聯解體的三連發事件改變了中共高層對美國的認知,認為美國企圖對中國「和平演變」,因此改變了中國的大戰略。中國實行鄧小平的「韜光養晦」,並對美國實行「削弱」戰略,削弱美國對中國的影響力和阻力,因此得以進入WTO,並獲得美國的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也翻譯為永久的最惠國待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從美國開始爆發,使中共高層認為「國際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世界多極化前景更加明朗」,暗指美國實力減弱,因此其大戰略轉變為「積極有所作為」,及建立亞洲區域霸權。在此大戰略下,推出「一帶一路」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主導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信會議),並大幅加強海軍建設,如開始建造航空母艦。

2016英國脫歐和2017川普成為美國總統,使中共高層認為這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暗指美國已明顯衰落,因此其大戰略轉變為「全球擴張」,並宣傳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作法包括:在政治上爭取全球領導地位,在經濟上搶占「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制高點,在軍事上在全球各地設置海外基地,打造真正世界級的軍隊。

[1] 全書共640頁,含注釋115頁,引用很多中共資料,顯示作者研究的深入和廣闊。作者認為中國意圖取代美國,先追求成為亞洲霸權,然後企圖成為全球霸權。這部份中共資料中並未清楚言明,而屬於作者的綜合研判。作者的研判看來大致正確。

很多人認為是習近平改變了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政策,[1] 告訴我們其實不然,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後,胡錦濤主導的中國就開始「積極有所作為」,並企圖建立亞洲區域霸權。因此激發美國抗中的民粹主義和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中美的全面激烈競爭於是不可免。

[1] Rush Doshi《長期博弈:中國削弱美國、建立全球霸權的大戰略》八旗文化,2022。(The Long Game: China’s Grand Strategy to Displace American Order, 2021)

喋血山河備戰思維下的農業政策 | 姜保真

台灣,『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這是連橫先生《台灣通史》序言描述的自然美景。但是他也寫到『…有英人之役,有美船之役,有法軍之役,外交兵禍,相逼而來,而舊志不及載也。草澤群雄,後先崛起,朱、林以下,輒啟兵戎,喋血山河,藉言恢復,而舊志亦不備載也。』受地緣政治影響,台灣島是眾所矚目的兵家焦點,至今依然。

民,以食為天,軍糧更是傳統戰爭勝負決定因子之一,《孫子兵法》曰:『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這種「廣積糧」的備戰思維影響了歷代的理政思維,近代台灣因而曾有三次大規模推動農政:

第一次是鄭成功來台,鄭氏三代(1661至1683)在台整軍經武,做為反清復明基地,推行寓兵於農,登記戶口及農地,實行三田政策(官田、私田、屯田)。在金門島大肆伐木造船艦,全島林木砍伐殆盡,接近林業術語的「deforestation」(清除森林)。

第二次是日據時期(1895至1945),採行殖民地經濟模式治理台灣,「工業日本、農業台灣」,除了管制礦業、糖業及樟腦業、開闢索道砍伐高山紅檜巨木,也大力發展農耕,育種培植接近長江以北梗稻口味的「蓬萊米」,取代本土「在來米」(秈稻)。設立農業試驗研究機構及農林學校,期間八田與一參與設計監造烏山頭水庫,落成儲水後配合「嘉南大圳」及埤塘灌溉,稻米盛產,得以支援大東亞聖戰。

第三次是國民政府遷台初期(1949至1960),國共內戰時即已運用美援成立的「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遷台後繼續運作經營農政(農復會→農發會→農委會→今農業部)。1949年實施「三七五減租」、1951「公地放領」、1953「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政策,也投入農作物、水果和禽畜的育種改良,增建水壩發展灌溉及防洪;農業機械化、提供肥料做土壤改良…。砂糖、香蕉、草菇、草蝦、豬肉、鰻魚、蘭花,都曾是賺匯的重點外銷農產品。魚塭養殖及遠洋漁獲也均負盛名。

今日回顧:上述農業發展的三個重要里程碑,從「反清復明」,經「大東亞聖戰」,到「反攻大陸」,都是出於恐懼加仇恨的備戰思維,反諷的是皆以台灣做為對抗大陸的基地。三百多年來,這種備戰儲糧的理念已深入民心,上自大官殷商,下至庶民百姓,無不認為本土農業很重要、必須保護農民云云。衍伸出來的是一套正向話術-「本土農產品好棒棒!」猶記得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曾以「度假外交」模式突破封鎖,1994年出訪多個東南亞國家,在泰國與泰王浦美蓬「不期而遇」。湄公河遊船上地主擺出水果盛宴款待,隨團台灣記者詢問泰國水果好吃嗎?李登輝竟然答說:『不好吃,還是台灣水果最好吃。』這是肯定台灣本土農業的「政治正確」定音?

重農思維下,台灣有大片土地被劃定為「可供糧食生產的農地」(arable land)-再區分為一般農業及特定農業區,據2019年統計:全台約有68.6萬公頃農地,包括農糧作物用地53萬493公頃、養殖魚塭4萬5,352公頃、畜牧用地1萬2446公頃、潛在可供農業使用地9萬7917公頃,還有4萬4,266公頃的「非法定農業用地」也正有人從事農漁牧生產。此外,約有10萬公頃農地位在都市計畫區,尚未通過的《全國國土計畫》草案中,卻將其預留為「農業發展地區」,全台農地還要擴充至74至81萬公頃。

然而,我國在2002年一月一日,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TPKM)名義加入世貿組織(WTO)。當時的新聞焦點在米酒價格提高的爭議,其實加入WTO是出於台灣的經濟成長與出口依賴度高度相關,兼有與大陸競爭國際地位的用意,但也意謂我方承諾調降農工產品進口關稅、開放農工業市場。過去在保護政策下形塑的「本土農產品好棒棒」受到挑戰,海外有更多地區才真正是農業大國,他們的農產品才是價廉物美!

加入WTO的談判結果是:我方同意稻米、花生、蔗糖、紅豆、大蒜等41種農產品採取管制進口、限制地區進口、逐年遞降配額及關稅等方式處理。簡單說,就是逐漸開放農產品進口,我們的產業結構理應調整。

本土農業受到天災病害及人為操作不當的影響,多項農產品的生產常見暴起暴落,進而影響市價,「穀賤傷農、穀貴傷民」在台灣已是常態性輪迴交替。2021年八月,香蕉市價漲到每斤55元,婆婆媽媽及糕餅點心業者大嚷吃不消。一年之後的2022年九月,由於香蕉盛產,產地價僅在一斤2至8元間盤桓,甚至有盤商乾脆拒絕收購。於是朝野政治人物紛紛出面,在媒體前表演大口吃蕉以示支持本土蕉農。這樣的場景,不是也在高麗菜等多種農作物一再重複上演?

再以稻米為例:此雖是台灣種植面積最廣、農戶人數最多的生產性農業品項,但在小農結構下,生產成本高,且政府長期管制稻米進口,及保證收購價格的保護政策,已是國際市場價的二、三倍,競爭力令人質疑。

依據WTO入會諮商協議:我們開放進口稻米數量至少須達1990-1992年國內消費總量的8%,約為14萬噸。進口配額由國營貿易與民間糧商分之。因此台灣曾一度在市面可買到諸多美國、日本、泰國、越南的進口米。有一年我買了美國密西西比香米,電鍋起跳掀開鍋蓋,撲鼻芳香迎面而來。其實,美國不但是全球最大糧食出口國,也真是稻米生產大國,路易斯安那州每年舉辦國際稻米大會,今天在台灣大賣場偶而還可買到「加州好米」-即使在配額與關稅管控下,通常價格還是比本地米略低。記得有一次我告訴某位友人說買了加州米,他戲謔的指著我說:「嘿,你不愛台灣噢!」

全台可供糧食生產的農地中,約有20萬公頃已是常年廢耕或休耕狀態。2021年台灣大旱,新增休耕停灌面積7.4萬公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農委會同時提出「大區輪作」及「稻作四選三政策:後者是指兩年四期稻作中,農友必須至少一期選擇種植水稻以外作物,或是「維護生產環境」(即:休耕)。如此大費周章,還不都是為了節省農耕耗水,但都是短線的戰術思考。2020年十月,政府宣佈桃竹苗稻田停灌。農民團體抗議,不明就裡的農運文青也跟著敲邊鼓聲援。經濟部長王美花被迫出面回應:

『農業用水量佔了七成,其餘才是民生及產業用水,即便將後者停用,也無法滿足農業用水需求。』

部長的坦言,點出了我們產業結構上的根本問題:生產性農業確實是用水的大宗用戶,水稻佔比過半。而當年加入WTO的初衷就是同意準備接受糧食進口,何況台灣民眾的飲食習慣已改變,米飯的食用量逐年遞減,稻田面積從全盛期的70萬公頃降到25萬公頃左右;國際間用以衡量社會消費趨向的「恩格爾係數」(Engel’s Coefficient)早已低於20%,意謂民間消費不再偏重於飲食。如果同時要維持本地原產量,又要開放稻米進口,顯然不可能消化如此多的米糧。事實也是如此,政府近年來經常從糧商進口的稻米配額中再收購一部份,收入公倉儲放,終極歸宿可能是淪為飼料或堆肥再賤價出售,是完全的賠本生意,且賠的是納稅人的錢。政府每年的高額農業預算,各類補貼補助補救就用去大半經費。

2023年初統計:全台列管公糧倉庫儲存的稻米已達90萬公噸,可供全台2,300萬人口連續食用九個月。

「九個月存糧」這數字是怎樣的概念?1996台海飛彈危機時,政府首次訂定「四個月」的安全儲糧底線。今天的公糧儲量已是安全存量的兩倍以上,陳年舊米尚未消化,當年新米繼續收購入倉,這也反映在稻米的單項「糧食自給率」已足夠,即使有大面積稻田休耕也無立即缺糧危機。備戰恐懼思維下,以「糧食安全」為訴求的護農政策,看來是過時了。

美、加、歐盟、韓、日…等國都有農田輪作休耕補助的辦法。但我們台灣不應仿效農業大國,例如美國之所以成為糧食的淨出口國,主要在於以農企方式經營農業產銷,平均每個農場面積近170公頃,台灣則不足1公頃(一個標準足球場場地)。2023年,彰化縣政府公開標售農地重劃區內多筆抵費地及其他零星土地,最小一塊僅有17.65平方公尺(5.33坪),這樣的畸零地,在台灣鄉間並不少見,也非最小。

我們社會的特殊痛點就是地小人稠,山地、丘陵佔全島面積的三分之二,林地佔了約六成土地。剩下稀少土地資源的經濟負載功能壓力大、需求競爭激烈,閒置的農地原本可以種植農作物,或是蓋工廠、住宅、商場或運動場,如今空蕩蕩長滿野草。農地閒置,還要掏錢補助農民地主,其實是對土地價值及政府財政的雙重耗費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倒不如釋出部分農地改做他用。

因此,我們理應冷靜評估生產性農業的供需關係:是否有必要恆久維持這麼多的農地?是否需生產這麼多種類及數量的農產品-尤其是稻米?是否應長期排拒海外農產品進口?這顯然已不是單一部會的抉擇責任,應在行政院主導下,聯合農業部、經濟部及內政部做跨部會通盤檢討。具體走向我在此提出四方面:

(一)重新檢討國土規畫,至少在六都鄰近地區22萬公頃農地中釋出部分廢休耕農地改供工商及社宅建地使用。
(二)「稻作四選三政策進一步廣泛實施,甚至擴大為「四選二,從改變農作物種植配比來降低生產性農業的用水量。
(三)擴大開放海外農產品進口,初步應從提高單項農產品配額及降低關稅著手-這當然也要經過客觀的逐項分析評估。
(四)輔導農民轉業、退場,可參考南韓加入WTO的因應對策,即給予農民「離農津貼」做為保護性的緩衝調適。

需特別一提的是釋出農地須有嚴謹規劃,前提是應承認今天的許多老農、小農、非專業的兼職農民,他們很多人是想放棄農地換取金錢回報的!我常在偏僻的路邊看見大廣告牌,土地仲介宣稱可代購代售農地興建農舍。1988年「520農民運動」提出的抗爭訴求之一就是「農地自由買賣」。農業縣的立委陳明文也曾說:『如果大量土地劃設為農地,就等於一輩子被判死刑,永遠沒機會發展。』問題是政府公權力如不介入規劃管理,任憑民眾私相買賣農地轉用,必然產生弊端,宜蘭就是活生生的前車之鑑:

雪隧通車後,宜蘭農田接連冒出「狗籠農舍」,繼以整修改建為名二次施工,田中央長出豪華別墅。因縣府自訂管理條例,農舍興建無需「臨側臨路」,建物面積甚至可高達土地四成。2021一年,宜蘭農舍建照核發件數佔全台四成,建照核發累積7,402件,佔全台17.4%。顯然多數是務農為假、居住為真。

最近更有令人瞠目結舌的新聞:宜蘭農地活生生冒出一間佔地2,000坪的大廟,縣府雖取締、提告多次,廟方無動於衷。輿論壓力下,縣府終於出動怪手拆除,卻是象徵性的破壞部分梁柱結構,說是拆除違建經費不足。可想而知,那些既成事實的七千多間違建農舍,取締處理相當棘手。這樣的農田別墅造成的問題多多,各家民生汙水排放沒有統一的管道路線,多是逕行流入灌溉溝渠,灌排混合,農作物耕種收穫焉能避免汙染。

自耕小農過去是一種自我選擇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小農的「田」「舍」同地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傾向土地利用的稻農等傳統小農經濟,在廿一世紀式難以維繫一家溫飽生活了。2023年,全台50萬農民中,真正務農收入平均只佔家戶所得的23%。曾有學生告訴我說她的母親在農會信用部任職,『那是農會最熱門的部門』。農會信用部其實就是銀行業務,這也算務農收入嗎?

農委會2000年修訂通過的《農村發展條例》,看似嚴格管制農舍興建,敗筆在於仍准許「田」「舍」混合,即使農舍遵守「臨側臨路」規範,農田還是更加破碎化,也造成前述的環境汙染失控。更荒謬的是土地釋出的紅利僅由買賣雙方分享,全民未能享有。究其初始:很多農民是「耕者有其田」從地主分得田產,那是要你種田,不是讓你蓋房的。類比如工業區土地原是要蓋廠房,不良建商卻蓋起「工業宅」出售!

對比彼岸大陸:浙江省嘉興市率先實施的「兩分兩換」政策,就是積極管控農地轉移:農民交出原先位於田裡的破舊農舍,免費遷入政府另地興建的集村式農民公寓;土地也一併交由政府拆除農舍,統一重劃,田畝方正整齊。這是「田」「舍」分立的概念。

台灣過去對於農戶田地過小也有「大佃農、小地主」的因應策略:就是租下幾戶小農廢耕的鄰近田地,交由專業農民作集團式耕作經營。但僅有少數農會承接的樣板示範案例,並未普及,主要是廢耕與有耕作農地之間的收益差距不大,租金報酬不吸引人,不同等則的稻田地主也不同意集團耕作後的按畝分潤,地主還會擔心出租後是否影響其他財產權。

說到專業農民,其實台灣已有專業分工的趨向:當宣佈某一區停灌休耕,影響所及不只是種稻的農民,還有主責培育秧苗、耕鋤整地、收割曬穀的個別專業團隊,這顯示傳統個體戶的小農已難適應新時代,更無法進入未來的高科技主導之新農業。因此,我們應將眼光更多投射在農地轉用做非農業用途。

釋出農地轉用需要縝密配套:通常是都會區近郊農地面臨炒作的壓力大,如果某地區農地解編,難道就只有地主獲利?應立法讓政府公權力介入主持並分取農地紅利,部分可用於分享全體農民,例如農保福利支出、退休金、離農津貼;部分用於全民共享,例如降低興建社宅的成本及租金。

農民轉業或退場,政府須視個別情形予以輔導協助。美國傳統的家庭田莊逐漸消失,被專業農企公司收購土地。領了一筆「鉅款」的中老年農民,攜家帶眷「入城」後方知都市生活大不易,不但沒有城市謀生所需的技能,昂貴的物價也快速侵蝕自家的存款,全家老小愁容滿面。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彼岸大陸,城鎮都會的農民工扛起建設責任,多只能幹體力活(工地蓋樓)、骯髒活(撿收垃圾),領微薄工資。大陸小說家賈平凹曾撰寫兩部長篇小說《高興》與《秦腔》,生動刻畫進城農民工的日常生活,是笑中帶淚的農民文學典範。

其實,加入WTO之前,政府即已編列1,000億元的「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原意就是要輔導無法與進口農產品競爭的農民安全有序的退場。如今每年發放的休耕補助款也是來自這筆基金。但加入WTO已逾廿年,政府仍在持續想方設法補貼本土農產品,負嵎頑抗,少有輔導農民平順退場。

談農產品的國際貿易,此間政治人物總是有羅曼蒂克的單向思維,立論還是「幫助農民拓展外銷管道」;而對於進口海外農產品則是戒慎恐懼,如臨大敵。政府經常公佈「耀眼成績」,說農產品外銷數額提升、出口目的地分散增加云云。韓國瑜競選高雄市長時喊出的口號是「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他就任市長的短暫期間赴海外推銷的也是農產品為主。其實在台灣的總體經濟中,農產品出口佔比甚微。我查索進出口資訊:2022年台灣農産品出口總值是52.2億美元,較前一年減少7.8%;農貿進出口逆差高達151億美元,歷史新高數值。根據「世界銀行」2020年公佈的數值:全球農產品GDP估計有3.5萬億美元產值,但在全球經濟總量的比例僅有4%左右。

當台灣缺蛋之初,農委會以雞瘟防疫為由辯解不能進口雞蛋,後來撐不下去了而開放進口雞蛋,從一、兩國到最後有十國雞蛋之多,最後又有進口蛋過量到期而廢棄!既如此,何不早些開放進口?

今年國際豬肉價攀升,進口肉減少,盤商轉向本土養豬場搶肉而帶動肉價。農政單位又說先前短期補助進口肉的政策已停止。這種觀念都是認為進口農產品是短缺時的不得已而為之的替代補充,長期還是要保護本土農產品。

其實,民生必需品如豬肉和雞蛋,政府與民間應尋覓穩定、多元來源的海外管道,長期定量進口以調節國內供需。唯有長期訂單合約才不會臨時求貨而被敲竹槓;有海外進口品,方能自然調節本土農產品的產量及價格。例如前述的蕉價暴漲暴跌,如果長期進口約二、三成的海外蕉,對蕉價就有定錨作用,本地蕉農也不敢一窩蜂搶種搶收;台灣有天災,仍有進口蕉平抑價格。

總結來說:台灣在歷史三時期皆以大陸為敵,訴求自衛自保而擴大發展本土生產性農業。放眼今天的現實,這樣的理念是薄弱不切實際的:

2021年兩岸貿易我方享有順差高達1,047.4億美元(大陸方面統計數值,台灣對其順差高達1,716.2億美元),兩百萬台商長年在大陸工作生活,而馬英九總統簽訂ECFA早收清單時,我方仍繼續管制大陸830項農產品進口,未新增開放項目;原已開放進口的農產品,亦不調降關稅。

北京商務部於2023年4月宣佈對台灣禁止從大陸進口的2,455項產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即包括上述的農產品!這其實是我們片面保護主義思維作祟下大陸的防禦性作為。而蔡政府慣以「抗中保台」的辣台妹形象攫取選票,兩岸農貿糾紛,我方多以叫罵及威脅將赴WTO告狀對應,無非也是因循訴諸前述三時期以大陸為敵的恐懼仇恨思維。其實兩岸官方理應通過溫情對話解決歷史爭端、紓解敵意。可自從1987年7月「解嚴」至今也有36年了,我方兩大黨面對兩岸關係,均未有突破性的創新對策,不外乎「先經後政」(藍),甚或「只經不政」(綠),都是出於政治對立的以拖待變。聽來聽去,我只以一句「Déjà vu」(似曾相識的老生常談)形容之。

扭轉兩岸為敵的觀念,是我方政治人物應對台灣人民所盡的心理建設責任與義務。這不但為避免「喋血山河」的兵兇戰危,也可藉此全面重整我們的產業結構,調整生產性農業的比重,對國土分配和水資源利用都是上善之舉。

不知賴、柯、侯、郭等四位有意總統大位之士以為然否?各黨派有意競選立委的賢達之士:知否?肯否?  (作者為台灣的作家)

歐洲的理性主義是虛,種族主義是實 | 譚台明

自二、三年前開始,很多直播主、政治評論者,都看好歐元。因為他們都認為,歐洲吃美國的虧太久了,在美國反中的新冷戰動向下,歐洲得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擺脫美元的強勢。而這進程中,《中歐貿易協定》就是一個里程碑。

當時,隨便西媒反中黑中(新疆種族滅絕等)的聲浪多麼高,很多直播主(比如岩論)仍看好歐洲,因為他們認為政客沒有那麼笨,什麼才是自己的國家利益,每個人心中雪亮。即便歐洲議會中止了《中歐貿易協定》,但他們仍認為這只是作戲,不久後還是要復活。

但是,現在,這樣的聲音沒有了,反而是改口罵歐洲笨,少了梅大娘(梅克爾),什麼事也幹不成了。如今,歐元大貶,歐洲經濟堪憂,王孟源在「觀點」平台上,也認為歐洲錯過了最好的機會,而上了美國的賊船。

歐洲的政客傻嗎?不傻。但為什麼還是要與美國綁在一起,甘為美國的馬前卒,做美國的犧牲品?依我看,這其中關鍵,還在種族主義。

政客要選票,選民都鄙視中國,那個政客敢與民意唱反調?而選民鄙視中國,表面上都是因為媒體的煽動,而媒體煽動之所以那麼靈,那又是因為西方人長期的種族主義優越感。乾柴烈火,一點就著。所以,明知美國對歐洲包藏禍心,但也只能寧要美國的草,不要中國的苗。

這讓我們看清一個真相︰數百年來,我們以為現代西方發展出來的理性主義已經主導了世界走勢,其實遠不是那麼回事。

全球化、國際合作、自由貿易…無數的「主義」、無數宣揚西方先進與高大上的著作被翻譯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地都有「理中客」、「世界公民」等「公共知識份子」(西方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神聖光環)在與之呼應;然而,在理性精緻包裝的表象之下,西方人的真實態度,遠遠不能與這個「進步、理性、自由、平等」的理想世界相匹配。知識與工具理性,已達到全球一體化的程度了,所謂的「先進國家」,能夠產生無數表現進步觀點的感人文藝作品(文學、電影、音樂、無蹈、繪畫…)去影響世界,但自身的民眾,受其沾溉的絕大多數人民,卻仍然活在種族主義的優越感之中。

世界在呼喚一個互相公平對待的「大同世界」,工具與治理能力也具備了,但最後發現,是人們的心態跟不上。影響人作出最後抉擇的,不是什麼理性精神,甚至都不是功利主義,而居然是種族主義。

由此可知,最難進步的,是人心。最具有歷史頑強性格的,還是人心。人心不是大腦與知識就可以改造的。心裡有彆扭,明知對的事,也要與之對抗。

百多年來的科學理性,最忽略的就是人心。(相對而言,中國的傳統學問,尤其宋明以來的儒釋道三教,都致力於人心的自覺與自我修養。)看各種新興宗教蜂起,就可看出人心是多麼的虛弱。世事的劇烈變換,能讓我們有點覺悟嗎?能讓大人先生們有點警醒嗎?希望不要等到屍橫遍野、民無噍類時才知道漠視人心為害之大;那為時已晚了。

生產性農業何去何從? | 姜保真

近日台灣社會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選舉新聞:民調數字、各類組合搭檔、侯韓郭情結、藍白合…,若論政見,農業這個議題,鮮有候選人談及!

最近有幾則與台灣農業有關的新聞,其一就是鮮乳:我國與紐西蘭曾於2013年簽署具有FTA性質的《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其中一個項目是雙方議定自2025年起,從紐西蘭進口到台灣的液態乳,關稅將由每公斤14元降至零,台灣酪農擔心衝擊島內生乳市場。果不其然,農委會立即劍及履及提出保護本地酪農產業永續的11項措施!

過去台灣每年生產鮮乳約45萬噸,農委會數據2023年預定目標只有43萬噸,這是因為已有通路商超前佈署,逐漸減少與本土酪農的契購簽約。

人類生活當然需要消費農產品、食品,但是否每一種個別項目都要在本地生產製造呢?國際商貿大抵是考慮經濟比較利益,意即看某項產品在哪個國家地區生產製造比較價廉物美,其中因素包括原物料來源、生產加工及行銷技術等等。

就鮮乳生產這一項看紐台雙方的經濟比較利益:2022年,紐西蘭的牛乳產量是2,189萬噸,幾近台灣的50倍之多。產業規模這一點,就打趴了台灣本土酪農。新聞引述台灣某酪農業者感嘆:『是否支持本土鮮乳,回歸個人選擇。但紐西蘭鮮乳品質佳,加上價格又便宜,你是消費者會怎麼選?』

畜牧養殖業其實是高污染的生產性農業,除了糞便污水,牛隻呼吸、打嗝釋出的甲烷也是主要的溫室氣體。2021年在英國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超過100個國家簽署《全球甲烷承諾》(Global Methane Pledge),要自主減少甲烷排放--其中最大來源就是畜牧業!其次還有天然氣,紐約市政府破天荒地頒布法令:新建房屋及舊屋改建,一律禁止設置瓦斯爐,必須改為電爐,因為發現天然氣的管線也會排放甲烷。

就讓台灣的酪農戶自主選擇離牧退場吧!不要再什麼十幾項措施花費鉅額公帑補助更新設備等等的了!簽署ANZTEC以來已有12年時間給我們準備,還要哀嘆什麼?掙扎什麼?

台灣乳牛的品種幾乎全是海外來源,其中又以荷蘭的Holstein為主。本地乳牛培育多採用歐美進口的冷凍精子,授精懷孕生產後,小牛大約還要飼養一年半方能開始泌乳。一頭牛的飼料(玉米黃豆)也幾乎九成以上是購自巴西、美國。所以,計算本地生產牛乳的「碳足跡」其實是非常的巨大。這幾乎是台灣所有畜產動物的共同罩門,所以食用本地乳品、肉品,並沒有特別短的「食物里程」。而大量進口飼料,也是壓縮我們「糧食自給率」的主因。

其實我們的主食如稻米及蔬果、魚肉,個別項目的「糧食自給率」都相當高,整體數值被拉低主要是出在進口飼料。台灣近年雖有嘗試推廣種植黃豆、小麥、硬質玉米,謂之「大糧倉計畫」,但產量相當有限。

以牛豬等紅肉為例,飼料佔了六、七成的養殖成本,自海外大量進口飼料,受限於產地價格及國際運費波動,使得本地牧農難以負擔高額成本。政府已經暫時取消黃豆、小麥、玉米的營業稅。但不只是原物料漲價,勞工及電費都上漲,而政府卻又動輒插手干預調控毛豬的拍賣價,使得豬農的困境難解。

試揣摩:如果我們不在台灣本地養豬養牛,而是轉從海外直接進口紅肉呢?

由於黃豆玉米及肉品的成分密度不同,裝載一公噸飼料的貨船空間,可以裝載更多冷凍肉品,而海外肉品養殖大國的價格多是比台灣本地更便宜的。不說美國了,以我們在南美洲僅存的友邦巴拉圭為例,它就是農產大國,而且它的牛隻飼養過程是沒有添加萊克多巴胺的!我個人經常購買巴拉圭牛肉,也常向親友推薦。

豬,2023年5月調查:全台尚有5,893個養豬場,已經比2014年調查減少三成,主要也是受限於飼料人工等成本上漲。這麼多的養豬場裡,飼養一千頭豬以上的僅佔約兩成,199頭豬以下的場卻佔了四成以上。可想而知,小場業主無能力負擔環保改善措施。地方新聞常見民眾抗議禽畜養殖場。何況,台灣位於亞熱帶,養殖動物容易染疫;夏季炎熱,牛隻泌乳也會減少。從比較利益看,我們不是適合發展畜牧養殖業的地區。

一頭豬,品種是盤克夏、精子也是海外冷凍空運來的,飼料也來自海外,不過在本地吃喝拉撒半年多,汙染盡在本島,有什麼本土價值可言?農委會還說要補貼豬肉出口,我們還要倒貼海外消費者購食便宜的豬肉?難道不是賠錢生意?可記得2021年大陸以有病蟲為名而禁止輸入台灣鳳梨,農委會也曾花大錢補貼台灣鳳梨空運澳洲。當地的水果通路商好奇這是哪招?因為澳洲就是鳳梨的主要產地。也有補貼出口日本,後因採收後的冷鏈處理不當,導致在日本市場的台灣鳳梨被發現有黑心,銷日數量銳減。

這是台灣農產品拓展外銷的瓶頸,出口目的地多以單一市場為主要對象:2022年大陸海關聲稱多次從台灣輸往大陸的石斑魚中檢出禁用藥物,還檢出抗生素超標,因而禁止台灣石斑魚輸陸。新聞鬧大了,我們方知台灣石斑魚出口受惠於兩岸的ECFA早收清單,九成是輸往大陸,而其品種主要是台灣本地少吃的龍虎斑。農委會使出唯一的一招--撒幣,拿10億救石斑,其中一部份是讓小學的營養午餐「班班有石斑」,沒想到去鱗、去鰓、去內臟的「三清」作業繁複,供應鏈未能配合,最後草草了事。「支持國產石斑魚」也有後遺症:台灣飼養鰻魚也是九成外銷日本,可自去年起銷日訂單即減少,今年(2023)尚有上千公噸滯銷,鰻魚養殖業者忿忿不平,說怎麼不也拿十億救鰻魚?難道要「班班吃鰻魚」?

鳳梨釋迦、龍虎斑、鰻魚….,都是外銷為主的農產品,且海外市場單一,如果銷路有變,理應審慎檢討後即斷然退場,而不是硬掰、死撐。香蕉是另一個例子,早年曾有外銷日本的美好時光,但自青果運銷合作社的「金碗金盤剝蕉案」之後即一落千丈。蔡政府上台後信誓旦旦成立「農業國家隊」,意圖重振香蕉外銷,我們也在媒體上看見好幾次日本學生載歌載舞感謝台灣致贈香蕉給他們,可贈送試吃後日方並沒有擴大進口台蕉。而由台肥邀集相關公司於2016年組成的「台農發」,外銷鳳梨和香蕉不見績效,有出口商指出「台農發」應該是純貿易公司,『但裡面的人卻完全沒有做生意能力』。

台灣的生產性農業是淺盤經濟,拓展外銷困難,僅剩內銷一途。因天災減產,市場價騰升;盛產,就變成銅板價,常見高麗菜不是扔棄田中耕鋤作肥料,就是任憑民眾自行採摘。香蕉呢,就轉請阿兵哥代食加菜。

各位可知世界有多少國家地區種植生產香蕉這種作物?答案是超過一百個,可是台灣人民只能吃南投蕉、屏東蕉,1450的農運文青還要溫柔地教導我們辨認南部和中部香蕉的異同。近鄰菲律賓就是產蕉大國,為何台灣人民可以吃美國萊豬肉,不許吃菲蕉?我們駕駛TOYOTA汽車、拿iPHONE打電話、買LV包包炫富,怎麼就不能吃菲蕉?為何政府可以撥款購買本地蕉救市,卻不能支援王雪紅的HTC手機及嚴凱泰的納智捷汽車?世界有一百個國家可以生產手機嗎?不救手機產業,卻救香蕉!邏輯何在?

進口豬肉划算嗎?當然!台灣進口最多的國家是加拿大,它的豬肉屠體價還不及台灣本地價的一半。很多歐洲國家也是養豬的高效率地區。只要不以配額和高關稅卡之,台灣的消費者就可以吃到價廉物美的海外進口豬肉,也無須擔心沒有滷肉飯(蘇貞昌的恐嚇之詞)。各位可能也不知道:中華民國養豬協會曾以公函致農委會,呼籲政府提供離農津貼讓豬農選擇自願退場離牧。這是自知之明嘛!

這是台灣整體生產性農業的弱點,多為家族經營的小農、老農,務農相當部分收入是政府各類名目的補貼款。例如自1995年開始發放的老農津貼原為「暫行條例」,後來演變為常態化,在兩黨競逐選票下金額日益拉高;現在又有農民保險及農民退休儲金,對農民的保護已夠多了,甚至使得不少勞工為之側目。

常態化補貼下的農業,導致許多土地被劃分為農業用地,即使已廢耕、休耕,仍然難以變更地目改做他用。前台北縣長周錫瑋在2020年參與國民黨內總統提名競選時,政見發表會上曾說他到雲嘉南地區,發現農業耕作還是平面式的,沒有見到垂直耕作的先進方式,大面積土地用在生產低產值的農產品。台灣工業界急得跳腳的有「五缺」--其一就是缺土地蓋廠房。很多人譴責非法的農地工廠,孰不知人家老闆也是走投無路才出此下策。何況,說農地工廠違法,可知有多少石斑魚養殖場也是非法的?

最後,每逢乾旱不雨,政府調節用水總是先決定哪些地區農田休耕。農運文青挑撥情緒說是「犧牲農民」。經濟部長王美花曾經委婉解釋,是因為農田用水總量就超過民生及工業用水,即使工廠全部停工,水資源也不夠農田灌溉的。

確實,全台80萬公頃的農田,一半用來種植水稻,光灌溉用水就是民生用水的3、4倍,更是工業用水的8倍,佔全國總用水量的近七成。農委會跳出來辯護:農田用水多來自河川水及地面水,直接取自水庫及地下水的比例有限,綜合起來農田用水僅佔全部水資源的61.8%。打臉的真相是:今年南部水情嚴峻,嘉南平原面臨史上首度全年稻作休耕,主因在於烏山頭和曾文水庫的集水區降雨不足。

七成也好、六成也罷,總是用水的大宗用戶,而各地的灌排渠道年久失修,漏失嚴重。灌溉用水的後端也未有回收再利用,而是放流大海。而農業生產總值在GDP的佔比,政府將後端相關產業如餐飲業的附加價值攬入一併計算,得出佔比11%的怪異高值。即使如此,11%產值卻用了六、七成的水資源,這對嗎?難怪王文淵、郭台銘、李鴻源都曾提過應檢討我們的農業政策。

農委會以一般人一知半解的環保名詞迷惑大眾,說水田有降溫功能,可以回灌地下水,且能孕育生物多樣性。其實,水田是平面生態系,其降溫及生物多樣性功能遠不如立體的林地,且農田是人為生態系,需要挹注人力及水電油料等資源照顧,而森林是自給自足的生態系,造林之後需要的撫育甚少。過去有「平地造林」政策,主要是在台糖公司閒置的土地造林。後來為了推動太陽光電,政府動腦筋想「砍樹改種光電板」,以發展綠能。在一些地區遭到當地居民強烈反對。不妨反問:如果這些綠蔭遮蔽的林地要「退林還耕」變成水田,民眾接受嗎?

農業是泛名詞,可再粗分為「生產性農業」及「農企業」。前者就是種植作物及養殖動物的初級產業,後者包含了農產品的加工處理、進出口行銷。再以豬肉為例,在本地養豬,長成屠宰後出售,一斤五花肉賣多少錢?如果稍加醃製做成鹹豬肉,價格是不是馬上提高了?如果再做成香腸臘肉呢?附加價值都提高,這就是農企業。僅有初級農業的國家多是貧窮的,有農企業者才是富裕國家。

我們應當發展的是農企業,而非死守生產性農業。

再思索:士林大香腸的豬肉原料一定得是士林養的豬嗎?金華火腿非得是浙江金華的豬?與其我們在本地辛辛苦苦養豬再賣五花肉,何不自海外進口豬肉,在台灣加工製作金華火腿?過去馬政府執政末期曾有「自由港」的構想,其中就包含了進口農產品原料,在港口的經濟特區加工後再出口,也可視為「Made in Taiwan」的產品。可惜功敗垂成。

我知道很多人會擔心:如果多數農產品和食品仰賴進口,一旦發生天災或戰亂,豈不有「斷糧」之虞?

首先說天災:如果我們的進口來源分散,風險就會減少;即使發生全球性的大規模天災,台灣也很難保證就可以獨善其身的倖免。

再談戰亂:當前台灣的主要假想敵不就是彼岸共軍?一旦發生最糟的狀況--共軍全面武統來襲,你認為我們可能在漫天砲火中,悠閒地收割稻米、擠牛奶?而在敵人封鎖本島時,應當擔心的是紐西蘭牛奶進不來?還是天然氣進不來?我們家裡都有一、兩罐奶粉吧?奶粉罐見底之前,瓦斯爐會不會已先斷氣熄火?如果戰敗,你覺得會是因為沒有牛奶喝、大米吃,還是因為機場與海港遭炸毀?

本土生產性農業的重要性,多年以來已被過度誇張了它的必要性。應該全面檢討了!哪些農產品是沒有比較利益下的競爭力的,就應當汰除,改為開放進口,這是嘉惠此間消費者。鄰近六都釋出的農地,還可提供做為蓋社宅及工商建地之用,也能紓解高房價的民怨。

農業已不是科技問題,而是產銷調節問題,這當中又有高度的政商利益糾纏。你想過嗎?為什麼台灣東部的高麗菜價格,會比西部貴得多?難道真是受限於運輸一項因子?

誠摯期盼各政黨候選人從立委到總統,都能提出各自的農業政見! (作者為台灣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