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剛三連任習近平完成重大外交成就 | 郭譽申
3月10日,中國第1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習近平連任國家主席和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並完成政府的換屆,如李強取代李克強成為總理。至今不過半個月,當有些媒體還在批評習的三連任的時候,中國已經邁開大步,完成三項重大外交成就:促成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恢復邦交,習近平訪俄並提出「烏克蘭和平計畫」,以及宏都拉斯宣佈即將與台灣斷交而與中國大陸建交。 繼續閱讀
中俄這次同盟與前四次不同 | Friedrich Wang
那一位老大在莫斯科與普丁先生發表共同宣言,其實等於宣告中俄進入又一次的同盟。 繼續閱讀
從現實主義看中俄交好 | 郭譽申
習近平訪俄會見普丁,持續加強中國與俄羅斯的戰略協作伙伴關係。無論俄羅斯帝國或蘇聯時期的大部份時間,中俄都不大友好,俄國甚至曾侵吞中國大片土地。基於這些歷史怨恨,海峽兩岸都有一些人反對中俄交好。筆者將從現實主義,主流的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的角度審視中俄交好的政策是否適當。 繼續閱讀
中俄真友好,大陸吃到飽 | 魏人偉
愚見,謹供參考:
1. 中俄不友好時,大陸只剩一半國土能充分開發,東北+西北這一大半地區都在俄羅斯的熊爪威脅下,任誰當政都不太敢放心投資,以免入了熊口~ 繼續閱讀
第100次49.3,在民主土壤中從無敗績的獨裁 | 管長榕
法國人是最富浪漫與創意的民族。他們目前的憲法係由強人戴高樂制定,經全民公決通過,於1958年實施。其中第49條三款,允許總理在未經國會投票的情況下,通過立法案。就民主定義言,49.3頗違反民主,相當於被污名化的獨裁,創造了一位全權總統。 繼續閱讀
也論習近平的三連任 | 譚台明
(郭譽申教授發表一文《對習近平三連任的思慮》,故本文曰「也論」)
在台灣,要了解大陸的政治,我們有個優勢,就是可以看到海內外所有的反習言論。 繼續閱讀
我看桃園忠烈祠事件 | 藍清水
桃園忠烈祠是日據時代神社,民國七十四年預計拆除,得標的公司負責人認為神社建築甚美,具有保留價值,後經桃園縣政府邀集林衡道等古蹟、史學家、建築師等勘查討論後,予以保留,仍保留為忠烈祠,供奉鄭成功等民族英雄與抗日烈士英靈。這種作法既兼顧了歷史建築的保留又作為祭祀民族英雄的神聖空間,確實是兩全的做法。 繼續閱讀
國共合作產生的黃埔軍校,兩岸誰庝惜? | 殷正淯
Newtalk新聞引述資深媒體人黃暐瀚的臉書發文:「到對岸慶黃埔,情何以堪?中華民國,在台灣;黃埔軍校,在鳳山。每年六月十六日,黃埔軍校會在高雄鳳山『陸軍官校』舉辦校慶活動,身為三軍統帥的總統,以往勢必出席(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皆然)。2016年蔡英文總統出席了上任之後的第一次黃埔校慶之後,2017、2018、2019連續三年缺席。」 繼續閱讀
楊紫瓊得獎的標準為何? | 黃國樑
楊紫瓊百年奧斯卡首位亞裔影后。這句話有什麼不妥? 繼續閱讀
從經典賽看台灣棒球 | Friedrich Wang
對古巴的比賽可惜輸掉了,不過中華隊有這樣的表現已經可以對球迷交代,比起上一屆進步很多。經過前三場的拼戰,中華隊的投手能量已經耗盡,所以這一場輸球也不讓人意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