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人口縮減的另類觀點 | 盛嘉麟

1979年執行一胎政策以後,中國婦女的生育數從2.75 逐漸降到2022年的1.08,遠低於維持人口靜態平衡所需要的2.1,使中國總人口首次從2021年的14.13億,下降到2022年的14.12億,減少了85萬,引起眾說紛紜的焦慮。但是討論的重點往往落入:人口的老化、老人的照顧、勞動力短缺、人口紅利消失、消費力下降、財政收入減少等等,放諸各國皆準的窠臼;中國是超過14億的人口大國,不能用這種概念來分析人口問題,應該從更高的格局來討論。

【從生態環境來看】

中國領土面積 960多萬平方公里,與俄國、加拿大、美國、巴西、澳大利亞五個國家,並列為世界六個領土大國;這五個國家的領土總和是中國的六倍,但是人口總和只有7.6億人,是中國的一半。可見中國國土承載的人口數量真是異乎尋常,超出比例的龐大,14億人口的食衣住行育樂的需要,對中國土地造成的破壞及壓力,遠超過生態環境所能承受,使得中國各地童山濯濯、沙漠擴張、河流乾涸、湖泊乾縮、嚴重污染。近年來國家必須付出極大的投資與努力,維護生態環境。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糧食生產國,第四大天然氣生產國,第六大石油生產國,第六大水資源國,應該是資源富饒的國家,可是攤上14億人口,中國頓時變成缺糧、缺水、貧氣、貧油的匱乏國家。

中國人必須胼手胝足,利用人口紅利的廉價勞工,創出世界工廠,辛苦謀生;必須群策群力開建大小水壩、南水北調、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開發綠能、西電東送、北煤南送,只為了維持14億人口的生存所需。

人口過多,造成就業競爭激烈、教育機會爭奪、交通運輸擁擠、住房條件緊迫,帶來了辛苦又負面的生存條件;從生態環境來看中國維持三億五億的人口,才是合理和諧的狀態,舒適的生活品質。

【從工作人力來看】

二戰時代的國家,需要工業農業、煤鐵石油、坦克大炮、軍艦飛機、幾千萬工作人力就足以撐起一個強大國家。而現在廿一世紀,除了維持二戰時代的傳統領域,還需要同時發展許多新的領域,軍工科技、太空計畫、再生能源、核能源、核聚變能源、快速運輸、半導體、網路通訊、超級電腦、人工智能等。如果沒有二億三億工作人力的國家,根本玩不起強國的夢想。

2009年日本人口開始縮減,2022年縮減了62萬人,造成工作人力短缺,國防自衛隊必須召募台灣、東南亞的年輕人,太空計畫的火箭發射連連失敗,振興半導體產業缺乏人才。

人口縮減造成工作人力不足是放諸各國皆準的說法,現在先進國家面臨人口老化、出生率降低、年輕人口比例退縮,因此德、法、意、英、俄、日都因為工作人力不足,無法撐起一個全方位的廿一世紀強大國家,只能停在二線國家;但是中國是人口大國,這種說法並不適用於中國。

中國人口從2022年起縮減了85萬,到達目前的14.12億人,若這樣的趨勢不變,按照估計,中國人口在2050年降到12.68億,2100年降到5.87億,80年後即便是5.87億,仍然能夠維持3~4億的工作人力。無論是傳統的工業農業,或是廿一世紀的領域,軍工科技、太空計畫、再生能源、核能產業、芯片網路、超級電腦、人工智能等等,或是廿二世紀可能新進的領域,開發火星、探索太陽系、利用小行星資源等等。中國的工作人力,都足夠支撐一個全面強大的國家。

【從人口素質來看】

日本50到90年代,最優秀的工作人力世代創造了日本的經濟起飛、製造王國,1978年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90年代開始老齡化,最優秀的世代退出工作市場,後繼較多的無欲族、啃老族世代趨向軟弱,維持不住強國的地位。

二次大戰後至90年代是美國資本主義的黃金時期,創造登陸月球、汽車鋼鐵、信息技術的優秀嬰兒潮世代漸漸退出工作市場,後繼的世代沉緬於軟性的金融投資、追逐利潤、律師服務,財政鉅額虧空,國勢正在跌落。

而中國現在退出勞動市場的工作人力,是成長於中國經濟極為落後,教育不發達的年代;後繼的年輕世代是90年以後出生,教育水平、知識儲量,大幅提升;而更年輕的中國人是成長於教育發達、經濟繁榮、信心滿滿、民族復興的世代。所以人口老化、世代更替為中國帶來了更好的希望。

研究中國人口縮減的現象不要落入西方的老生常談,拘泥於老化照顧、勞力短缺、人口紅利、低消費力、財政減少的窠臼,這些問題當然需要關注。中國的人口縮減,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有個巨大不同,中國在人口縮減之後會形成平衡的生態環境,提升工作人力素質,而工作人力卻不會短缺。

海峽中間,統獨事急,我不扯民主 | 天人合一

台事,焦點、關鍵在統獨。
反獨促統,唯此唯大。

民主,是個好東西;
民主,常常變了味;
民主,能成拒統牌?  

海峽中間,統獨事急,我不談民主,莫濫扯民主。

民主,當然是正確方向。
然而民主在有的人心裡,完等於“自己”做主,完等於且只能是自己的方式。
於是,其民主與“袁世凱”的專制危害同樣。

美國、日本,有人以民主劃陣線、拉圈子,捧臺灣為“明燈”,臺灣有人便暈了頭,不知天高地厚,要扯世界民主全球陣營,要拉幫結夥,對抗中共,阻擋中華復興,自願、自費充當遏華馬前卒。
其實美國這些政客,在意的決非“民主價值”而是“美國第一”。
臺灣,棋子而已、最終必為棄子。

一直以來,島內有人將公民直接選舉最高領導人當成民主的唯一形式,並以此自傲、以此鄙夷大陸、甚至當成拒絕統一的盾牌、攻擊大陸的長劍。
當年,蔡英文從香港反送中事件中撿到槍,在反共、去中、借殼獨的路上撒歡兒衝。

遺憾的是,經過兩蔣反共教育,經過李、陳、蔡、及有反共情緒的馬英九沿襲台獨教科書的多年洗腦,島內不少民眾對兩岸意識形態、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的差異嚴重誇大,對統一的未來心存恐懼,對陸人的誠懇善意尚存疑慮,而大陸、我共、當政、公知,在理論、思想、宣傳、溝通、解釋、駁謬、打假、正本、撥亂、反正諸多方面做得遠遠不夠,以致綠獨身批民主外衣、手持民主利器、打出對抗中共的旗幟,即成助選神器。而國民黨,儘管被霸道的蔡英文專制、欺侮、追打得命若遊絲,然其不少老舊政客,為了選票,竟然在香港事件上,不顧事實、不問緣由、放棄基本的法律常識,跟著蔡氏起哄大陸、攻擊中共、潑汙一國兩制。

情況顯示,民主,在島內這個惡爭爛鬥死磕的政治茶壺中,已經嚴重異化變質,它甚至已經成為了“台獨者進攻大陸之矛、滯統者遮掩不拒統之盾、良善者麻木迷魂之湯、主統卻又怯懦無為者良心難安自慰與解脫之辭
在民主與統一關係問題上,必需揭偽、打假、撥亂、反正。

駐軍、兵推,中美台如何? | Friedrich Wang

1975年夏天,最後一架美軍的飛機從清泉崗基地起飛,象徵美國在台灣的軍事部署名存實亡,也象徵美國跟台灣的外交關係即將結束。當時美國已經結束越戰,尼克森的訪中已經結束,緊接著是福特的訪中,基本上美國拋棄台灣,並且結合中國大陸來制衡蘇聯的格局已經完成,與台北方面斷交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所以,當美國的戰略構想發生改變,台灣就隨之沒有價值了。

40多年過去了。台灣與美國的關係,始終用《台灣關係法》為基礎,以及近年來陸續通過的幾個友台法案所建構而成,美國在對台灣的關係上保持的相當程度的戰略模糊,名義上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但實際上政治軍事都有緊密的合作。美國近年來不斷宣告美軍重回台灣,並且與台灣軍方的合作更加緊密。但這些看在北京眼裡,心裡有數:都是本來就存在的事實,只是過去美國人不說,北京也不提,雙方就靠著默契維持到了今天。

這一次美國又揚言要加強在台灣的駐軍。其實不過是從一個排增加到一個連,大約150人上下。這個兵力對美國九牛一毛,也不足以改變台海的軍事天平,主要還是一種象徵性意義。但是要注意的是,這150人的微弱兵力當然不足以對抗中國大陸,但是仍然可以在緊急的時刻,例如撤僑,發揮出比較大的作用。

最近這幾年美國、日本不斷推出所謂的兵推。一方面當然是警告北京,如果在台灣海峽發動戰爭,美、日仍然有勝算。但是這未嘗不也是在警告台灣:美國不是給予一張空白支票,可以任意填寫。因為代價太大,所以美中雙方都顯得非常謹慎,不斷試探對方的底線。實際上,相信兩邊都知道核武大國彼此之間是不能交戰的。

對中國大陸來說,三年防疫封控,現在還面對美國與西方世界的一些制裁、封鎖,的確在經濟方面發生比較大的困擾。所以,未來兩到三年休養生息恢復元氣還是必須的。在這個前提下,或許對台灣與美國還會繼續忍讓。但是對中國大陸的領導群體來說,2027年之前應該還是一個界線,必須在台灣問題上有所作為,否則實在難以對內交代。

你知道「土地銀行」為什麼會取名「土地銀行」嗎?| 賈忠偉

那是因為…中華民國政府在接收日本勸業銀行後--日本「勸業銀行」是在1897年(日明治三十年)所成立的日本本土銀行,而「勸業」兩字,日文就是「提倡實業,獎勵產業」之意。1923年(日大正十二年)正式在臺灣臺北開設第一家分店,以提供農業開墾、灌溉、水利開發之長期融資為主要業務,是當時唯一辦理不動產及拓殖金融的銀行。最初在臺之業務均委由臺灣銀行代辦,隨著業務拓展,1933年(日昭和八年)和1937年(日昭和十二年)分別在臺北及臺南興建大型銀行廳舍。

臺灣光復後,陳儀即將勸業銀行位於臺灣的5個分行改組成為──「臺灣土地銀行(Land Bank of Taiwan,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改組後的臺灣土地銀行仍然與日據時期的勸業銀行一樣,繼續肩負調整農業金融之責,扮演全國農、漁會信用部業務的上層銀行,不同的是,土地銀行為政府機構,肩負更為重要的責任。

臺灣光復之初,百廢待舉,要解決戰爭時期所累積的問題,只能靠時間一步一步慢慢來,在現實世界是沒有仙女棒和神燈精靈的!

悲情城市…一個媚俗、沒有考據歷史的聲光煙花秀 | 賈忠偉

從歷史事實來看,臺灣光復之初,不管是米還是糖,幾乎都面臨了產量不足,或是無法生產的困境,再加上大戰之後,必然面臨的貨幣貶值與復員(如臺籍日本兵退伍、難民返鄉)重建壓力……

●所謂的糖輸出…

臺灣光復之初,原來日據時期留下來的42所製糖工廠,其中有34所遭盟軍轟炸受損,僅存8所未受損害。當時擔任臺灣行政長官的陳儀,為了實現「工廠不停工」的承諾,兩年間幾乎讓所有製糖工廠恢復生產。1946年臺糖工廠復工後,陳儀給中央十萬噸糖,在當時發揮了保護臺灣經濟穩定的作用。因為陳儀擔心法幣會影響臺灣穩定,因此才給了十萬噸糖做為四行(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來臺人員與物資的補償…

參見 糖業文化的建構刻不容緩

●所謂米輸出…

臺灣在光復之初,會缺米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在受戰爭末期,臺灣遭到盟軍密集轟炸、日本大量徵兵入伍、海運遭到盟軍封鎖……結果造成──肥料不足、人工缺乏、水利設施遭破壞……最後導致耕地荒廢所致,再加上1945年第1期插秧期間,臺灣北部發生寒害,南部出現旱災,第二期作又遭遇颱風,致使1945年全臺稻米生產僅剩63.8萬公頓,不及1938年總生產量140萬公頓的一半,減產約54%。

直面“生存之爭”-準備武鬥,積極文鬥,加速內和 | 天人合一

美國無良政客終於撕下偽裝,公開在眾議院叫囂中美不是網球比賽,而是生存之爭
清楚表明美國無良政客-一夥修昔底德夢魘者、自私自利選鬥獸、弱肉強食叢林物、黑白瞬變雙標嘴、打遍天下惡強盜們,
他們在經濟、文化、制度、法理、民心各個方面全面衰落、快速下墜,基於規則的競爭競賽贏不了中國,幾近絕望,於是癲狂。
武力冒險、不擇手段、不要臉面,可能是其最後且正在加速實施的戲碼。

臺灣,面臨被美國強逼成烏克蘭血肉磨坊的生死存亡選擇,中華民族,又到最危險的時候。

我主張,保持戰略定力,坦然進場,打一場漂亮的防守反擊。
軍事上尤其在臺灣、南海取積極防守勢、準備武鬥。做好最壞情況下嚴防死守準備,且時刻準備後發制人戰略反攻。
經濟、文化、政治、外交上,採取全面進攻勢,針鋒相對、積極文鬥。尤其是改變“不干涉別國內政”、“不批評別國政要” 的原則、習慣,理直氣壯針對美國無良政客“內政無能、外事尋釁 、騙取選票、不管和平、禍害世界,同時自毀美國”的醜陋形象與罪惡本質進行口誅筆伐。將批判、揭露做到美國內部去,公諸全球理性人,喚醒、發動美國民眾及國際社會共同起來制約這一批喪心病狂的瘋癲人。

與此同時,加速兩岸政治促統進程
不甩、孤立、限制、打擊蔡英文台獨、獨台犯罪團夥;
對臺灣民眾實行全面、完整的中國國民待遇
直接面對島內民眾,面對非獨政治團體,面對全球華人華友,發起研議協商兩岸如何和、如何處、如何統”的全民政治協商。
將寄望於臺灣同胞落到實處細處。
通過兩岸及全球中國人中國友的團結和合,打敗美國無良政客利用臺灣烏克蘭化拖累、牽制甚至打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險惡圖謀。

退役軍官9成赴中國出售情報!如何抗中保台? | 郭譽申

台灣媒體引述《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台灣共諜太多,退役軍官9成赴中國出售情報。」這當然是爆炸性的新聞,國防部和退輔會立即發布新聞稿嚴正駁斥,而退輔會主委馮世寬甚至爆粗口:「這項報導是胡說八道,放他媽的屁!」

這項報導當然是胡說八道,台灣有多少共諜,就像有多少貪汚的公職人員,查到的永遠只是部份,因此誰也不可能知道真有多少。雖然報導當然沒有真憑實據,但日本人不可能憑空說夢話,日本人這樣說必定是從一些台灣人那裡聽來的。這就值得研究了。

在2000年政黨輪替以前,國民黨連續執政51年。在這段相當長的期間,國軍承襲蔣介石黃埔建軍的傳統,幾乎就是國民黨的黨軍,其中心思想是反共救國,而國指中華民國和歷史上的中國。隨著中國大陸愈來愈富強,反共變得愈來愈沒有意義,而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對立也沒有意義,部份退役軍官於是變得愈來愈親中,甚至親共,許歷農上將可為代表。這些退役軍官既然親中親共,自然時常參訪大陸,其中有些人甚至成為共諜。

民進黨雖然兩度執政,始終對國軍不放心,其民意代表曾多次指責,退役軍官的時常參訪大陸是不忠於台灣。因此日本媒體的報導「台灣共諜太多,退役軍官9成赴中國出售情報」,顯然是從民進黨和台獨人士那裡聽來的,數據雖然沒根據,內容卻有相當真實性。其實民進黨和台獨人士的這種說法早已廣泛流傳,美國也聽信這種說法,因此不賣最先進的武器給台灣。

退役軍官的親中親共與民進黨的不信任國軍是互為因果的。民進黨愈不信任國軍,退役軍官就愈反民進黨而傾向親中親共;而退役軍官愈傾向親中親共,民進黨就愈不信任國軍。民進黨已兩度執政,與國軍仍有這麼大的心結,這樣的國軍如何能夠抵抗中共的解放軍以保衛台灣?

台灣人的親中親共傾向應該不限於退役軍官,隨著大陸愈來愈富強,而作為中國人愈來愈光榮,勢必會有更多的台灣人傾向於親中親共,但是可能不表露出來。筆者就曾親耳聽到,親中親共的年輕人聲稱絕不表露出來,否則會影響工作和交友。不少退役軍官親中親共,能否推論到現役軍官?無從得知,他們當然不會表露出來。

親中親共者,包括不少退役軍官,恐怕也包括不表露出來的現役軍官,雖然至今是少數,卻有增多的趨勢,若與對岸裡應外合,民進黨的抗中保台大計還有何前途可言?民進黨就省省吧!

《全動法》就讓它過呀! | 楊改之

這兩天“全動法”議題鬧得沸沸揚揚!
好像大家都很反對,義憤填膺!
不過大叔卻有一種跟大家不同的另類思考!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就讓它過呀!

當然,檯面上,藍營還是要強力反對!並且抗爭到底,詳細論述宣傳這個法案的不合理之處以及反邏輯、荒謬、反人權、反憲法等等問題!
但實際上,這個法案的通過有利於下架民進黨!
大叔認為千萬不要讓它胎死腹中呀!
而且最好是如同進口萊豬和小智論文一樣,民進黨全面護航!那就太有趣了!

第一,這個法案引起的民怨,絕對夠讓民進黨吃幾十壺尿的!
但凡支持的,都可以理解成右派的好戰分子!
而以民進黨的尿性,大多數民代政客名嘴都會沆瀣一氣,表態支持!
對2024選戰來說,這絕對是藍營的一大殺器!尤其配合一年兵役調整的民怨,大叔覺得這次國防部簡直是藍營的超級助選員!

第二,未來,如果非綠陣營執政,要幹掉三民自和1450,就有法源根據了,這就叫做“自作孽不可活”!

第三,幹掉NCC,也靠這個法案!因為這是動員準備時期,是一個超越NCC的政府管控機制和法源!到時候NCC就沒有權利再為非作歹了!

《全動法》,多大的威力,怎麼不好好利用呢?!
等搞定這些之後,再登高一呼,修改或廢除如《全動法》《反滲透法》《社維法》《國安五法》等等民進黨執政時期所立或修改的鉗制人民自由的諸多惡法,還權於民,以示自清,豈不美哉?
前提是,非綠陣營要選贏呦!
不然…大家就完蛋了!

大叔又做夢了!
不過並非不可能呀!
前提是選民夠理智,藍營夠聰明!

驚見美國想親手毀滅螟蛉子 | 魏人偉

愚見謹供參考:

1. 美國與台灣的關係愈來愈像土蜂與螟蛉子了~

2. 土蜂抓螟蛉幼仔予以麻痺並封於巢穴內,當作其幼蜂的食物,人謂之螟蛉子,實則是以螟蛉養子也~

3. 目前傳出美國有「毀台計劃」,即在失去台灣前,搶先炸毀台積電與重要基建,即堅壁清野,不使資敵之意~

4. 在中美的大國博奕中,美國眼中只有自己的國家利益,並未看到台灣人民的死活,也不管其受苦與否,甚至有意仿效烏克蘭,拿台灣人命拼光拼滿為止,就如土蜂以螟蛉之子餵養自己的幼仔那樣~

5. 筆者不忍於言,但又必須為美國進陳一言:此乃下下策也!台積電重要的是人才,即便被統一了,美國也可以掐住上游的替換零件+化工原料+耗材+…等等來阻滯大陸的半導體發展,使大陸必須多花幾年來追趕,但也僅只如此而已~

6. 但是,美國此舉卻可能失去了再次「皇民化」台灣的機會,因為這一炸就把台灣人永遠炸走了。美國幾十年的經濟美援+自由民主神教的洗腦+遙控台灣人上人的綠卡緊箍咒+…,都灰飛煙滅去了,以後如何再用顏色革命來煽惑台灣並作亂中國呢?以後台灣誰見了美國人都會像似見到鬼~

7. 所以說,美國人不如日本人。日本人來台先殺十年,殺它個幾十萬,再建設、再教育,走時財產全都送給台灣友人,留下美好印象。如果日本人走之前先把台灣炸個遍,那今天還能運動台獨來內亂嗎?海盜民族畢竟不如中華的偏枝呀!

8. 還有核電廠呢,炸不炸?炸掉了大半個台灣都會核污染哩~

9. 唉,千萬別逼台灣學東北,一夜給妳換幟!

《霸權輓歌》

霸權不再美國在,牛肉吃無吃芹菜,

人民枵腹望天際,國內滯漲濫成災。

霸權不再美國在,想佔台灣沒能耐,

氣急炸毀台積電,民主自由失神態。

霸權不再美國在,五十年內要忍耐,

還好中華五千年,陽光之下啥奇怪?

霸權不再美國在,世界演義多一塊,

員外將死阿舍來,怎麼養出這胎怪?

霸權不再美國在,退回美洲再重來,

若不珍惜三寸氣,痲瘋病發全身癩。

霸權不再美國在,洗腦媒體只胡賴,

失德滅了神燈塔,妳對人類怎交待?

那些中共烈士成了台灣英雄 | 丁紹傑

2013年,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建立了「無名英雄廣場」,紀念846位當年在台灣被國民黨政府以匪諜罪名處決的「隱蔽戰線烈士」。這846名中共烈士,與我們政府所公布的「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名單,有許多姓名相同(註1),這846名中共烈士的真實性是如何,對岸會不會造假?我們看下去~

對日抗戰期間,台灣反日人士在重慶成立「台灣革命同盟會」,由宋斐如、李友邦等人,先後擔任領導人,對台灣的戰後地位,與國民政府有不同的見解,希望由台灣人當家作主,建立一個高度自治的台灣省政府。

二二八期間,宋斐如進入行政長官公署工作,擔任教育處副處長,在老台共蘇新的邀請下,創辦了左傾報刊《人民導報》,宋斐如擔任社長,台共蘇新擔任總編輯,並接受中共在台最高領導人蔡孝乾的指導。《人民導報》因刊登國共和談敏感文章以及批評陳儀施政,引發當時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不滿,陳儀要求宋斐如辭去社長,宋婓如辭去社長之後,由王添灯接任。

二二八事變中,宋斐如與李友邦二人都沒有親自參與「二二八事變」,但李友邦領導的「三民主義青年團」,有許多成員參加了台中謝雪紅以及嘉義張志忠的武裝部隊。

結果,在二二八事件之後,宋婓如被不明人士,用黑布蒙上雙眼,押上黑色轎車,遭到特務殺害,但宋婓如沒參加共黨組織,沒有名列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

擔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委員的王添灯,被冠以「陰謀叛亂首要」,遭到特務逮捕後殺害, 但王添灯沒參加共黨組織,沒有名列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之後,李友邦被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以通匪與幕後鼓動暴動罪名逮捕,並解送南京監禁3個月,經過其夫人嚴秀峰至南京向蔣經國辯解,李友邦才被釋放,返臺時在基隆港碼頭受到熱烈歡迎。

1952年,李友邦被以涉及朱諶之匪諜案之通匪罪名,遭中華民國政府處死,李友邦曾參加共黨組織(註2),故名列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

以上,我的推論是「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即使參加了左派活動而受難,只要沒有參加共黨組織,是不會列名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而列名者多是中共的烈士,這點爭議不大,大陸有官方資料,未來可以証實。

註1,丁窈窕、李媽兜、施水環、林日高、湯守仁,吳麗水,林瑞昌、高一生、陳顯富、陳智雄、高執德…(太多了,沒空查)。另外,大陸的中共烈士漏列二位重要人物,一位是中共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書記鍾浩東,《光明報》就是他發行的,另外一位是張志忠的妻子季澐,張志忠是中共台灣省委副書記兼武裝部長。

註2,李友邦,台北人,黃埔軍校二期,深得孫中山和廖仲愷器重。1927年,因蔣介石進行清黨,李友邦於杭州結交了許多左翼人士。1932年,被國民黨逮捕入獄,至西安事變第二次國共合作後才正式被釋放。

按人民日報出版社1994年版《中國共產黨浙江省組織史資料》透露,李友邦於1929年在杭州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曾任共青團杭州中心市委委員,並曾在杭州藝專秘密發展團員。

1938年夏,李友邦在浙江金華與中共黨員駱耕漠相遇,向駱耕漠暢談了他擬籌建「台灣義勇隊」的計劃,駱耕漠將此計劃向中共浙江省委作了彙報。中共浙江省統戰委員會書記張錫昌派中共黨員張畢來去金華,幫助李友邦籌建台灣義勇隊。

1939年3月,周恩來到浙江金華時,曾對台灣義勇隊作重要指示。台灣光復後,李友邦返台,與老台共謝雪紅聯絡,之後台灣地下黨領導人張志忠,向謝雪紅證實李友邦的政治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