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忠烈祠是日據時代神社,民國七十四年預計拆除,得標的公司負責人認為神社建築甚美,具有保留價值,後經桃園縣政府邀集林衡道等古蹟、史學家、建築師等勘查討論後,予以保留,仍保留為忠烈祠,供奉鄭成功等民族英雄與抗日烈士英靈。這種作法既兼顧了歷史建築的保留又作為祭祀民族英雄的神聖空間,確實是兩全的做法。
民進黨執政後,為了「去中國化」,先是否定劉銘傳是臺灣現代化的前驅,將歷史直接對接日本殖民時代。各地日式建築花大量公帑予以修復,甚至已經毫無痕跡的都照圖重建,如:桃園大溪中正公園的相撲場,以及為父親為西來庵案(噍吧哖案、余清芳事件)屠殺臺胞數千人的警察的湯德章律師蓋紀念公園。這種無視日本人屠殺臺胞,卻只清算國民黨殺人的轉型正義,令人不解。
桃園忠烈祠是全臺日本神社保存最完整的,是學者專家考量歷史事實兼顧民族尊嚴的較無爭議的決定。不意在鄭文燦任內,文化局修改管理辦法,讓得標廠商可以依己意安排空間使用與舉辦活動。廠商便從日本迎來天照大神讓市民膜拜。民進黨政府全面美化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的種種作為,卻刻意遮掩日本殖民政府對臺灣的大屠殺、資源的掠奪和人權的剝奪,促成了臺灣的哈日潮。天照大神於是成為一個有日本風味的景點,吸引不少人前去膜拜並拍照打卡。
如今,桃園市政府要求廠商將日本神送走,燈籠拆除,讓忠烈祠回歸到民國74年保留下來的初衷。沒想到有民眾以違反憲法保障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為理由舉牌、掛布條抗議,民進黨的立委黃世杰且認為此舉為消滅桃園文化,不知黃立委的桃園文化指的是甚麼?
二戰後,民族國家興起,所有殖民帝國不得不放棄殖民,而被殖民國家均以被殖民為恥、為痛,無不將殖民餘緒予以剷除、摧毀。如:被日本殖民35年的韓國,不但將神社等日本建築拆除盡淨,甚至將日本在韓國的總督府炸毀,其所顯現的民族氣節可見一斑,而臺灣島民卻仍懷念日本殖民。
心理學有所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說受害者支持加害者,為加害者美言,甚至愛上加害者。日本殖民臺灣50年殺害臺灣人達40幾萬人,難不成臺灣人得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