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軍當年編成之初有9個師的番號,從201師開始至209師,會這麼編制是因為延續國軍第一個現代化裝甲師-第200師開始…
第一期青年軍編成後,除少數人被分配到遠征軍外,大部分青年軍都沒有真正上過戰場,因為當時距離日本投降只有幾個月了…青年軍解散復員,很多大學生就回學校繼續學業。據說,中共前主席江澤民就來自第208師,在服役時,還傳說,交大肄業的江主席在軍中因為發展共產組織,差一點被槍斃,但因為營長惜才而逃過一劫…
在日本投降之初,原本計畫運送208與209師來臺擔任接收任務,因為這兩支部隊中有一些台籍青年從軍,為此青年軍還開設了閩南語與日語課程…但後來任務取消。
後來參與國共戰爭的青年軍,都屬於第二期招兵營隊,其中最具知名度的就是參與東北戰役的207師,還有後來重編參與古寧頭戰役的201師,但一同來臺灣、編制算完整的還有曾短暫擴編為87軍的208師,他們是在1949年才運來臺灣,沒有參與過「二二八事變」…
208師原本駐地在北平,後來奉命與來自臺灣的青年軍205師換防,之後移駐天津、塘沽,之間曾擴編番號為87軍,下轄三個師,是四野入關後正面對擊的第一支國軍部隊,因為在北平的25萬國軍還未開槍就已經被傅作義將軍帶隊投共了…
很多人認為青年軍的戰力不強,但一支新軍能抵抗士氣高昂、剛完成解放東北全境的解放軍,我認為真的很不容易…87軍後來被船運撤至浙東,主要擔任蔣中正下野後的外圍衛戍部隊,之後參加過登步島等戰役,來臺後番號再度降編為208師,之後又拆分一部分為陸戰隊,其它則改編為陸軍第9與第10師…
青年軍208師是我父親服役的部隊,我一定要為208師在歷史上記上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