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郭恩怨和國民黨 | Friedrich Wang

當時在韓粉最瘋狂的時候,真的是已經到了任何一點不一樣的話都聽不進去的地步。筆者最後還是願意支持老韓,但是仍然堅持他本不應該參加2020的大選,除了在戰術上沒有辦法對南部的選民交代,也會打亂整個國民黨原本的佈局。當時的狀態很清楚,原本的佈局就是讓郭台銘來接手整個國民黨的大選。

那時候,不只一位身為韓粉的朋友因為筆者認為韓不應該放下高雄市長的工作來參加大選,而跑來大吵,甚至於做各種的人身攻擊,說出非常難聽的話。而如今,這些他們連提都不提了,大概也知道自己那個時候多瘋狂,最後的結果有多糟糕。

「我不會吃碗內,看碗外」這是老韓多次在媒體公開說的,無論是市長選前或者選後。結果最後做「yes I do」的決定。請問這要怎麼跟選民交代呢?原本高雄人已經受不了民進黨的執政讓整個城市沉淪到無以復加,願意相信國民黨一次,結果國民黨這樣對待他們。

那麼老韓有沒有委屈?有,因為無論如何他還是贏了初選。這就牽涉到整個國民黨的文化問題,到現在還是相信用喬的「宮廷文化」,習慣放話、運作,甚至講更難聽一點就是用資源來做各種的交換與收買。這就是為什麼老郭覺得自己被國民黨耍了,所以在2020做出那麼多離譜的事情。

而說穿了,這些人都是輸不起的。今天老郭給老韓的所謂道歉,當然會比不道歉要好,但是這個時候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為了選舉。事實上,歷史不是沒有給國民黨機會,但是國民黨總是在關鍵的時候,裡面的人物做出各種奇怪的事情,為了權力而昏了頭腦,把這些機會都給白白浪費了。

現在,台灣幾乎可以說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政治、社會、經濟、教育、國防…..都有解體的跡象。坦白說,這固然是因為民進黨在這八年倒行逆施。但是,作為主要政黨的國民黨,筆者只想要請問你們:你們有給台灣人民一個明確的另一種選擇嗎?你們有堅持自己的中心思想嗎?你們面對困難與挑戰的時候是選擇團結與解決問題?還是分裂與逃避問題?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國民黨可以說就是今天這種困局的幫兇,有無可逃避的責任。

我們這一代肯定會在人生的下半場,看見兩岸最後的結局。但是很不幸的,這個最後結局到來的時候,是在台灣最虛弱的時候。所以台灣基本上沒有太多的籌碼去跟對岸討價還價,爭取一個最好的條件。美國現在很清楚,就是把台灣當作一個犧牲打,用台灣的人命去消耗中國大陸,延緩中國的崛起。台灣人,終究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國民黨需要世代交替 | Friedrich Wang

有朋友傳私訊說:「費鴻泰、賴士葆這些老民意代表能夠屹立不搖,是因為選民服務做得好,尤其是老費。…」沒有錯,筆者也有朋友住在他的選區。早在他當市議員的時代就跟老婆一起在菜市場擺攤位,免費幫選民報稅、諮詢、甚至於直接幫忙填寫各種表格,的確一直到今天都還是很稱職的民意代表。

但是,時代真的不一樣。如果在蔣經國、甚至李登輝的早期年代,這樣的國民黨民意代表可以得到選民的認同,並且吸收選票。在太平的年代,這種人是可以用的。但是現在這個時代呢?面對的是無所不用其極的綠色部隊,什麼樣的手段都敢用,這是毫無疑問的。面對這種鋪天蓋地的造謠、抹黑、甚至於人格毁滅,把人逼到死掉為止,這種類型的民意代表已經沒有辦法再應付了。

歷史教訓太多了。袁紹、陶謙、孔融、劉表、劉璋…..也都是很好的人,如果在東漢太平時期他們當一個方面大員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可是在天下動亂的時候,他們是無賴的曹操的對手嗎?他們搞得過驍勇善戰的孫策嗎?他們能夠應付不要臉到極點的劉備嗎?現在不是守天下,是打天下,最起碼是要保天下的時候,這些人就完全沒有用了。張士誠搞不過朱元璋,張之洞弄不過袁世凱,比比皆是這樣的例子。

而且,他們也在那個位置上幹了至少都20幾年了,現在這種光速時代,電子資訊產品每一年都換兩代,你要這樣的人怎麼應付?我們絕對不否認他們過去的貢獻,但是已經到了該換的時候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的結果就是讓整個藍營坍塌,最後就是萬劫不復,到那個時候還想要進行改革就已經太晚了。

沒錯,就是萬劫不復。時代的大潮蠢蠢欲動,隨時有可能掀起千層浪,把一切舊的東西都給吞沒,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這個黨死不足惜,但是台灣的老百姓怎麼辦?筆者沒有子女,人也不在島內,本來不關自己的事,要不是因為悲天憫人,何必多說一句?值得大家去好好想想。

國民黨最近這10年出過一些不錯的戰將。大部分七年級為主,有論述能力也敢拼敢戰,筆者不敢說他們能走多遠,但是他們是在這個島裡面唯一可以跟綠色集團對抗的一群,如果他們不能夠早點茁壯成長,那上面這種萬劫不復就很可能會發生。

把掌聲留給那些老人,把機會給這些小將吧!

給馬前總統的一封公開信 | 談璞

馬前總統您好,我是一個在上海執業的台胞中醫師。2008年及2012年曾回台投票給你。

我自幼生長在台灣,四十歲後才來到上海,至今十餘年。

在這裡,我參觀過洋山港不止一次,也搭乘高鉄數次,深知它們的便利。如我這一代民國五十多年出生的台灣人都該很清楚,這其實就是國父 孫中山先生所說的「東方大港」和「全國鉄路網」的計劃。我人住在浦東,每天劃一劃手機,就能買到東北産的大米或山東的花生油,不消幾天就能送上門。這就是國父 孫中山先生説的「貨暢其流」。

您現在也看過了洋山港,也搭乘過了大陸高鉄了,應該明白我的感受。

每當我前往上海市的孫中山故居時,都會在心裡默禱向他報告:「您老人家的夢想計劃,現在都實現了!」雖然,是用了跟當初預想的不大一樣的形式。數年前當我聽到習主席說出「我們是孫中山精神的正統繼承者」時,心裡真的很高興。

我從來沒入過任何黨,充其量只是個欽佩孫中山先生的仰慕者。

在台灣時,我親眼見過國民黨分裂出新黨,然後又分出了親民黨。雖説是分家,但也沒有敵對到不能談和合作的地步。
畢竟原本都是一個團體,景仰追隨過同一位精神領袖。
回顧歷史,共産黨與國民黨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

人微言輕,我只能代表我自己而已。
但幾百萬藍營選民裡,有類似我這種看法的,肯定也不會少。


台積電和台灣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Friedrich Wang

老張先生已經當著美國人的面表示,台積電的晶圓廠遷到美國之後生產成本很可能會增加50%以上。也就是說在商言商,如果去了美國沒有台灣政府所給予的用水用電各種方便與優惠,那麼競爭力就很可能下降。所以,他並不贊成今天這樣做。

也可以說老先生很聰明,故意留下這一些談話來給未來的自己找下台階,他知道自己也擋不住,這是一筆政治交易。但事實就是如此,台積電的發達,實際上是全台灣老百姓犧牲用水用電所供養出來的,所以四十多年來台灣人民共同的財產,用自己的資源以及忍受各種環境的負載才有的成果。

當初孫運璿、李國鼎、趙耀東等人,不辭辛勞,苦口婆心,苦心造詣,再加上蔣經國的支持以及國民黨黨產的挹注,終於創造了新竹科學園區以及台積電的奇蹟。看過石滋宜的口述訪問就知道,當初他們是如何用各種方法拉攏人才,希望能把最頂尖的人請回台灣,共同為台灣未來幾十年的幸福而努力。趙耀東的一段話「我30歲才來台灣,到現在60多了還在為台灣拼命;你30歲才離開台灣到日本,為什麼不回去為台灣做點事?」看完除了感動,如果你還有一點良心跟血性,有可能會紅了眼框。

所以今天教科書還在說國民黨賣台,外省人來台灣之後殺人,軍公教吃掉了台灣的經濟,就知道這有多可笑。今天可好了,當年的篳路藍縷,現在拱手讓人,打開大門讓強盜搬走。執政的貓女王集團笑臉相迎,開開心心讓强盜搬走,在野的朱立倫集團也一樣一句不說,深恐讓強盜生氣,失去了他們的歡心。

其實台灣的未來已經非常清楚了,被掏空、拋棄,然後聽天由命。但可悲的是這個島上像螻蟻一般的人,還開開心心認為這一切都是為自己好。

解讀選舉結果-對比2018 | 郭譽申

這次選舉國民黨大勝,而民進黨大敗。可能因為國民黨輸多了、輸怕了,尤其2018大勝後,卻遭遇2020的慘敗,如今的國民黨和一些評論者都很保守,不敢太樂觀。國民黨是應該兢兢業業,但是也應該了解這次大勝與2018是很不同的,是較有底氣的。

簡單說,2018與這次國民黨的大勝,都因為民進黨的失政,差別在於2018年國民黨主要是靠韓國瑜一人捲起強大的韓流,對全島各地都有加分作用,因此造成大勝;而這次選舉,國民黨的許多中生代,如蔣萬安、張善政(以從政時間來說屬於中生代)、謝龍介、王鴻薇、徐巧芯等等,各自都有很突出的表現,而全黨也相當團結(黨主席功不可沒),不怕在艱困選區奮戰。這次許多中生代都抓住機會成長、表現及建立群眾基礎,比較2018只靠一人的群眾魅力,當然是強多了。

選舉是由群眾投票,因此政治人物的群眾魅力很重要,然而群眾魅力卻相當程度是天生的,有些可遇而不可求。另一方面,政治人物較能夠培養的是其資歷,即通過擔任議員、立委、政務官、縣市長等,逐漸培養出問政的能力和施政的能力。韓國瑜天生具有群眾魅力,可惜少了傲人的資歷(曾離開政壇多年),使他難以爭取總統大位。現在活躍的國民黨政治人物或許都不如韓有天生的群眾魅力,然而2018與這次的大勝,讓他們有機會累積其資歷、問政能力和施政能力,也多少能培養出群眾魅力。這很有益於他們與民進黨的競爭。

總統大選雖然只是選出總統和副總統两人,其實卻是政黨的所有政治人物的全面競爭。這次選舉,國民黨的許多政治人物都有突出的表現,自然有益於其角逐2024。民進黨雖然有中央執政的優勢,國民黨的地方執政優勢或許更接近人民。國民黨這次的大勝,勢必很有益於其募集2024的競選經費,並且可能使部份媒體和名嘴見風轉舵。

上述國民黨2024的優勢是基於它能夠公平、無爭議的挑選出其最強的總統參選人。2024將比2020容易。當年的韓國瑜不屬於國民黨的核心,又有背棄高雄的顧慮,因此黨中央找來郭台銘,而韓、郭之爭重傷了國民黨的團結。2024的大選,國民黨的可能參與者都是真正的自己人,應該比較容易處理。

這次選舉的一個現象是,民進黨的「抗中保台」訴求的功效大減。部份原因在於,這次是地方選舉,與兩岸關係少有關聯。更重要的是兩岸和國際局勢已改變,因而改變了台灣人的認知。過去台灣人多認為兩岸不會開戰,而萬一兩岸開戰,美國會出兵護台;俄烏戰爭以及裴洛西訪台後大陸的圍島封島軍演,讓台灣人認清,兩岸真可能開戰,而且美國多半不會出兵護台,因此「抗中」不是兒戲而有高昂的代價。換言之,「抗中」其實不能「保台」,而改善兩岸關係才有益於台灣。

筆者對國民黨或許太樂觀?過分樂觀當然不好,不過國民黨也不要妄自菲薄,應該在兢兢業業中樂觀進取。

選舉大勢底定 | Friedrich Wang

再說說選舉,我們單純看兩大黨。

以國民黨來說,在北部跟中部都可能獲得大勝。

如果沒有意外,基隆、台北、桃園這三個城市都將收回,也應該可以保住宜蘭,以及新竹縣,新北市也將獲得勝利。而台中盧秀燕的得票,筆者認為甚至有可能超過6成,將會是壓倒性勝利,另外在彰化、南投、雲林也都將獲得勝利。反而是長久執政的苗栗縣很可能會丟掉,將由脫黨的無黨籍者有驚無險獲勝。整個東海岸也都將由國民黨繼續執政,基本上沒有懸念。

南台灣的嘉義市可以保住,但現在的重點應該是加強猛攻南台灣的屏東。據筆者前幾天夢見的民調,屏東的差距現在最多4%,已經接近誤差範圍。屏東已經由民進黨執政將近30年,果然成效良好,成為全國最貧窮的農業縣!看見故鄉如此,讓人感覺無言以對,屏東人不醒嗎?

民進黨,現在看起來大概只有高雄、台南、嘉義、屏東、澎湖,這五個地方比較有把握。台北,大概已經不用指望。

貓女王集團不可能束手就擒,肯定還是會全力保住新竹,另外也不會放棄桃園。新竹雖然地方不大,但是在台灣的地位重要,最近這20年人口結構大量更新,在這裡執政已經8年的民進黨當然捨不得丟掉這個地方,況且這是柯建銘的地盤。另外苗栗也不是沒有機會,但總的來說,這一次選舉,敗局基本上已注定,北部的桃園、基隆丟掉的機會很大,被保住的高雄、台南這兩個城市注定將在未來持續沒落,前景大概只剩下老人與海。

這一次選舉的關鍵因素就只有一個:疫苗以及防疫問題。貓女王政府在這兩年多的疫情當中,表現荒腔走板已經不待多言,傲慢、自私、低能,滿嘴謊話,置民眾生命於不顧,甚至涉嫌中飽私囊。前天陳時中還在說「民眾的誤解,讓我感覺很痛苦」,而筆者卻想問他:這兩年失去自己親人的民眾難道不痛苦嗎?因為你們擋住疫苗造成的生命損失又有誰來負責?你可以牽著人妻去喝酒吃飯,台灣卻有1萬多個家庭在這兩年辦喪事,這是何等的悲哀的事情?

未來還剩不到兩個星期,當然還有可能有變數,但總的來說,這個結構應該已經難以撼動。至於最後結果怎麼樣?我們就靜靜觀察吧。

國共的成王敗寇,我的追憶 | 杜敏君

有些話憋在心裏,實在不舒服。成王敗寇,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理由千頭萬緒,不是一言两語能說清楚的。敗了就是敗了,多說無益。

但是大陸與台灣的年輕朋友,必須有個共識,大家都是炎黃子孫,國共的鬥爭,是一山不容二虎,毛、蔣之爭是建國路線之爭,不是個人權位、利益之爭,都是為了完成革命,建立新中國,為了中國的富強,為了免於飽受列強的欺壓,為了揚眉吐氣!

國民黨要負起抗日的全部責任,共產黨只需在淪陷區打遊擊戰,不能說沒有功勞,到底是局部戰鬥,且利用喘息的空檔發展勢力,犠牲慘烈的大會戰,卻是國軍全面擔負。

其次就是日本投跭,國軍接收的地區廣大,已兵疲民困,無力再戰,而陳誠的富將窮兵政策,引起士官兵之不滿,尤其是下令各部隊就地集中繳械解散歸鄉,讓這些抗日遠離家鄉的軍士,頓失倚靠,且在逃難的人潮中,到處都是從戰場退下來的傷兵,成了社會的亂源。

八路軍與新四軍,卻是紀律嚴明,深受人民的歡迎,共軍又善於收買人心,相形之下,國軍士氣渙散,焉有不敗之理?

最重要的一點,大家都在議論,老蔣搜括大陸人民的財寶,變成黃金,帶到台灣來。謊話說一百遍,即成真。疑惑的是,怎麼沒有政府財經單位出來還原真相?

事實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黃金是中央銀行國庫的,抗戰期間,人民能吃两餐稀粥就不錯了,哪來的黃金給你搜括?

我母親在軍統局工作,根本領不到多少薪水,常常燒開水涮包心菜(高麗菜),蘸醬油辣椒就吃得津津有味,但是滿頭大汗,我才四歲不到啊。

在共軍快打到南京時,爸爸帶我們兄弟俩去舘子吃餃子,要用大包包裝滿滿一袋的金圓券,通膨每刻都在漲,伙計不停的在嚒吆喝水餃一個漲200啦!爸爸一大包的錢不夠付,幸好老闆很熟,先賒帳。

那時我已小一,記得很清楚,後來鈔票已經失去信用,民眾直接用銀元(袁大頭)交換,用口吹一下,會嗡嗡響,以資辨識。

爸爸與父執輩同事聊到這一段,都搖頭歎息,說老毛比老蔣高明多了,大量印鈔票,擾亂金融,老蔣又下野,國民黨大勢已去。而且還談到,是要留在大陸,還是跟著老蔣到台灣?

兩岸的年輕人可知道這一段黃金的故事嗎?

選情逐漸明朗,將如何? | Friedrich Wang

以目前的態勢來看,未來這三個多星期如果沒有重大的事件發生,民進黨將在這一次的地方選舉之中大敗。

目前看起來只剩下嘉義、台南、高雄、屏東還算是有些把握,其他地區可能是一敗塗地。而事實上,上述四個地區這些人也不見得有絕對勝算,高雄、屏東目前的差距,據筆者這幾天做夢得到的結果,也在日漸縮小當中,尤其是屏東。

很多人認為民進黨這一次大敗之後,貓女王會丟掉黨主席,但是我認為可能性反而不大。目前,這個黨是創建30多年來最虛弱的時候。這裡所謂的虛弱指的是黨機器蒼白無力,已經被少數人把控。簡單說,這個黨進行改革的機會已經很低,早就失去過去的活力,所以就算大敗現在的領導核心應該也不會換,因為無人可換。

但是這並不代表國民黨會在2024穩操勝券。國民黨的虛弱,時間更漫長,而且到今天還是深不見底。前幾天老韓提出來的所謂在野勢力統合的想法,基本上是2024唯一獲勝的關鍵,相信這一些藍色人心裡面也有數。但是以他們過去的性格,看來是做不到。

簡單講,選舉已經不能夠為台灣社會帶來什麼新的可能性。台灣內部自我提升與調節的能力早就消失殆盡,只能是一潭死水。

今昔新聞自由比較 | 藍清水

民進黨從黨外時期便為爭取民主、自由而與國民黨鬥爭,而最能體現民主自由的便是言論自由。其中又以新聞自由最被看重。因此,民進黨強力要求黨、政、軍退出媒體。國民黨雖然不捨,卻也從善如流地將媒體民營化。

執政者掌控媒體,則可肆意的洗腦百姓,就如早期的國民黨透過中央日報、中華日報、青年戰士報、中廣、中央電台和中視、華視等媒體,灌輸黨國思想,黨儼然是國的複合體。

民進黨在阿扁第一次執政時,便發現掌握媒體或者箝制媒體,對於執政者有諸多方便,因此曾有關閉TVBS的念頭,可是最終還是抵不過輿論的壓力而罷手。蔡英文政府是阿扁政府的進化版,凡是當年阿扁總統想做而含恨放手的,蔡政府挾其國會多數的優勢,一個個實現了。其中最徹底的應該是對司法與媒體的掌控。

國民黨專權時代,雖然有公論報、民眾日報、自立晚報扮演烏鴉,但發行量有限,影響亦受侷限,只能說聊備一格。現在,臺灣媒體的倒向民進黨與解嚴前的國民黨時代的媒體只聽國民黨的話,幾乎如出一轍。不過國民黨對媒體的反對言論僅止於停刊數日以示警告,尚不敢大膽到像民進黨關閉中天電視台或者藉系統台以不符商業利益之說,想把TVBS電視台排擠到後段頻道的作法。兩相比較,國民黨對民意、對輿論尚有顧忌,民進黨呢?

兩黨對輿論的態度,可以從以民國六十八年八月十七日的中央日報社論《孫院長談輿論》中看出端倪。當日的社論說:「…孫院長說,近來輿論對政府,似乎批評比讚揚的多。他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因為讚揚的話說多了也沒意思,而批評卻對政府施政有幫助。因此,孫院長特別提示各部會首長,應當重視輿論,聽一聽輿論的批評。由此可見,孫院長對輿論界期望之殷切。…」。

解嚴前的國民黨對輿論是如此態度,自稱民主進步的民進黨呢?

淺談國民黨的反共心態 | 蔣思中

台灣藍綠營骨子裡雖然都反共,但有本質上的不同。綠營台獨史觀是歷史虛無塑造的空泛台獨。但藍營,或曰獨台/華獨,卻有刻在骨子裡的階級意識優越感。如果中國人將國共內戰只看作是政爭奪權,而不是根據中國政治文化特質,探索一條不一樣的社會制度,中國共產黨將永遠無法正視自己在抗日與國共內戰中的角色定位,也永遠無法佔領包括對抗盎撒霸權的輿論話語道德高地。

藍營的問題其實是延續自民國時期以來,國府地主資產階級與帝國主義買辦角色的外溢。許多隨蔣軍來臺的“外省人”,除了被抓伕,吃不上飯依附軍隊的人外,許多是家底殷實,最起碼也是小資產階級或小地主階級的家庭。不少人對共產黨是又怕又恨,存在不少負面情緒。如果沒法認清自己階級意識的誤區,又無法區分家族成員在土改與文革等政治運動中被清算的真實對象與背景,當然就歸咎於毛主席與共產黨。

事實上,這些有條件的子女隨蔣軍來台,許多父母的觀點是“分散風險”。在未能察覺國、共最後勝出者來說,分散一部分子嗣留下,另一部份依蔣軍是許多家庭的共同特徵,才會有兩岸相隔的時代悲劇。然而,來台者,包括我父母,大多經歷困苦階段。早期蔣軍部隊待遇不好,尤其是中下階級軍公教,配給的房舍也相對簡陋,不比當時本土家庭優渥。當然,一些黨政軍高層與江浙財閥之後除外。

許多久居眷村的老一輩人,明明只是家眷與退休人員,仍習慣稱本省人為“老百姓”。自己又何嘗不是老百姓?這種階級意識,也是延續國府蔣軍的一貫軍閥心態。不思自己如何不得民心,節節敗退,反而以輕佻污衊的態度,仇視中共與親共的無產階級人民是“泥腿子,土八路”,靠坑蒙拐騙奪權的道理是一樣的。

最近發生的李立群事件,就是一個典型。但大陸同胞有資格評斷他嗎?要評斷他,是否也用相同標準對付內地那些懷著民國黃金十年美好記憶,認同右傾路線,甚至資產階級與西方霸權買辦心態,以及改革開放後過得無比滋潤,自視高人一等的前朝遺老遺少呢?

國民黨真這麼壞嗎?壞,非常壞!國民黨某種程度上代表人性的墮落陰暗面,是人性慾望的具體外顯。如果大家爭相和稀泥,對階級鬥爭沒有絲毫敏感度,屆時或現在進行式,中國共產黨會嚴重國民黨化,中國將奢言民族復興,也愧對先烈先賢。

這種反省可不是前朝夢縈、城南舊事,因為會左右對內治理與對外關係是否路線正確,是否把握歷史機遇,是否全心為人民服務、為中華民族服務,會左右國家經營、人民共享國家資產服務的重要決策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