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合作產生的黃埔軍校,兩岸誰庝惜? | 殷正淯

Newtalk新聞引述資深媒體人黃暐瀚的臉書發文:「到對岸慶黃埔,情何以堪?中華民國,在台灣;黃埔軍校,在鳳山。每年六月十六日,黃埔軍校會在高雄鳳山『陸軍官校』舉辦校慶活動,身為三軍統帥的總統,以往勢必出席(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皆然)。2016年蔡英文總統出席了上任之後的第一次黃埔校慶之後,2017、2018、2019連續三年缺席。」

退伍軍人揪團赴到中國參加黃埔校慶 黃暐瀚:軍人得守著底線堅持氣節

黃暐瀚表示:「我能理解黃埔校友的內心也許很失落,覺得不被民進黨政府重視,但,身為中華民國的國軍,豈有不在台灣的陸官慶祝黃埔,反倒跑去對岸慶祝的道理呢?要去旅遊,沒人阻止,但若真有五百將官,大動作前往對岸慶黃埔,今年99年校慶去五百人,明年百年校慶,豈不破千將官跑去大陸?被當成樣板,作為統戰宣傳的工具,軍魂何在?」

黃暐瀚在文末強調:「莫忘黃埔除了抗日,還有剿共,跑去對岸歡慶,成何體統?關鍵時刻,軍人得守著最後的底線,堅持該有的氣節。至於統帥,請拿出統帥的樣子!今年務必親自出席黃埔99週年校慶,讓黃埔人驕傲!讓中華民國國軍振奮!讓三軍統帥旗,迎風飄揚!」

黃暐瀚,你的歷史不及格就閉嘴。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黃埔軍校的建校完全依賴蘇聯共產黨的資金、技術、管理、物資補助,沒有任何一點跟共產黨沒有關係,黃埔軍校的政治主任、執行主任、文書秘書、招生與訓練,甚至連顧問團的軍事指導,都是共產黨黨員。黃埔軍校不僅培養出很多國民黨將領,也培養出很多共產黨將領。黃埔軍校最後是因為國共合作破裂等一系列的左右兩派的廝殺,黃埔軍校才被蔣中正掌控,但這也不代表著黃埔軍校就跟共產黨無關。這裡面千絲萬縷關係,怎麼可能分得開。

當前,民進黨政府不斷地污辱國軍,從洪仲秋案開始,一直貶低國軍的地位,透過軍公教退休金改革,大幅度削減國軍,當然還有公教警消,的退休福利,實際上就是離間國民黨中央與基層支持者的關係。你們幹了這一系列自作孽的舉措,然後還不准退役國軍心寒?我們就不去管大陸的開國元勳們跟黃埔軍校的關係,將心比心,你們這個政權需要軍人幫你們賣命,卻又把軍人型塑成米蟲,現在軍人對這個政權失望,你們還要求他們要有底線?試問你們的底線在哪裡?

明朝末年尚且還有張居正、戚繼光、盧象昇、孫傳庭、袁崇煥等在體制或練兵、帶兵上改革,但也禁不住崇禎的折騰,最後明朝玩完了。如今台灣從政府到軍方,多是酒囊飯袋,你們還不斷地自掘墳墓,拆自己軍隊的檯,搞垮自己防衛力量的士氣,現在還指責他們不忠誠。我就不說中國歷史了,反正你們也不是中國人。我就說人類歷史上有你們這群糊塗蛋嗎?

國民革命軍與人民解放軍是同根同源 | 姚雲龍

昨天我用了一整天的時間,對黃埔軍校建校的原委及建校的經過,以及國民革命軍與人民解放軍的關係,都有了一個概略的瞭解。

國父孫中山先生自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以後,可是國家的政權一直被一些軍閥所把持。而且那些軍閥不是想擴充地盤就是想作皇帝,搞得民不聊生,國父的三民主義永遠無法實現。如要實現就要消滅軍閥,要消滅軍閥必先建立一支有思想的革命武力,於是民國十一年國父就有了建立軍校的構想。

建立軍校是需要錢也需要槍的。當時國父對俄國的革命成功覺得值得學習,而且俄國也願意協助國父辦軍校,於是黃埔軍校就在民國十三年開辦了,它的名字原來是叫「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因為校址是在黃埔島上,於是通稱「黃埔軍校」。國父辦軍校,全國甚至全世界都轟動。全國及海外華僑的有志青年都奔向黃埔。

因為黃埔軍校是在俄國協助下辦成的,為了聯俄容共,所以在創校之初容納了一些中國共產黨參與創校。如:周恩來、聶榮臻、惲代英、蕭楚女、葉劍英等都擔任教職及政治工作,同時也容納了一些共產黨員來校受教,毛澤東也在上海協助過黃埔教導團招募新兵。黃埔軍校1~5期為中國共產黨培植了五百多軍事人才,當年紅一軍、紅二軍的幹部幾乎都是黃埔的學生,其中成名的有:徐向前、羅瑞卿、陳賡、左權、林彪等等,所以國民革命軍與人民解放軍可以說是同根同源。

為了國家統一,兩岸應該坐下好好談,千萬不要動武。蔣、毛都己經死了,中山先生是兩岸共同尊崇的革命先進,他的三民主義與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並無衝突,放下以往的恩怨,為中華民族千秋萬世作想,有厚望焉!

國民革命軍與人民解放軍是同根同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把曹植的七步詩和郭沫若的倣作提供大家欣賞,我覺得郭的倣作比較有意思,大家評賞評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