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僱傭軍 | 俞力工

星期四,澳大利亞的 Sydney Morning Herald報導,該國一批極右納粹分子已前往烏克蘭,準備對俄羅斯軍隊進行作戰。同時也透露,早在2021年,即俄烏戰爭的前一年,烏克蘭臭名昭著的納粹亞述營,已從50個國家,招募了17000人之多的外國僱傭軍(經費當然來自美國)。

其實,僱傭軍方面的問題,30年來我已做過多次報導。最近一次,是介紹烏克蘭僱傭軍人數已接近3萬人。此外,所謂“50個來源國家”,根本就是受各個當局組織、鼓勵,或至少是默許。而且,本人還曾指出,使用僱傭軍是殖民主義時代的慣用手法,後來因為僱傭軍為來自各國的烏合之眾,又多屬亡命之徒,既不聽從指揮,又殺人不眨眼,更是因為領取高薪,而引起本地正規軍的不滿,而引起內訌。於是乎,便逐步退出舞台,甚至讓國際法所禁止。

出乎意料的是,1980年開始,美國與一些夥伴,又在阿富汗招募國際伊斯蘭激進分子。一方面培訓為恐怖分子,一方面派往各個敵對國家與地區進行顛覆、破壞行動,而受害最深的,即是存在伊斯蘭獨立運動的敵對國家,其中包括前南斯拉夫、蘇聯/俄羅斯、中國、印度(當時親蘇),與一些世俗化,或帶有民族主義、社會主義色彩的阿拉伯國家,以及,若干什葉派群體為主的中東國家(如伊拉克、伊朗)。

值得一提的是,當這些伊斯蘭恐怖分子為主的僱傭軍四下焼殺的同時,還有些成員根本就是來自西方國家的白種人納粹分子,其中也包括前華沙集團瓦解後,走投無路的東歐退伍軍人。

如今,待川普五年前中止對伊斯蘭恐怖分子進行資助之後,伊斯蘭恐怖分子便紛紛鳥獸散,且潰不成軍。然而取而代之的則是,又從西方國家以及若干親西方國家(如日本、韓國)招募了近3萬僱傭軍前往烏克蘭作戰。

2022年初,俄羅斯對烏克蘭進兵後不久,若干初來乍到的國際僱傭軍便又想方設法地逃離烏克蘭。據記者採訪所報導,這些年輕人許多根本不曾受過軍訓,而到了烏克蘭,立即懵裡懵懂地讓軍方送到最前線充當炮灰,於是乎,便又冒著被軍法處決的危險,偷偷越境逃離烏克蘭。

這些令人噴飯的報道,還讓人憶及2017年之前,陸續前往敘利亞作戰的就是3萬人之多的國際僱傭軍,其中,至少8千人招聘自歐美國家,而這裡頭竟有5-10%的成員為不到20歲的妙齡女郎。這批女孩,初初就是因為各大媒體把僱傭軍宣傳為“民主鬥士”、“自由鬥士”,而上了賊船。待到了敘利亞,才發現自己即刻成為恐怖分子的性工具,最後無奈之下,只得追隨一個小頭目作為安全保障,卻無可避免地連續生下幾個孩子。就我所知,至今還有許多未婚媽媽滯留敘利亞,並與難民混在一道。若干有些辦法的,則輾轉偷渡回歐洲原居國,並等待司法追究。可笑的是,當年參加僱傭軍時,一度讓人恭維為“戰士”,如今灰溜溜回國,卻搭上了“叛國”罪名。

民主在社會主義國家 | 許川海

去年一月,曾擔任中華民國駐瑞典大使六年的邱仲仁先生,為我們介紹瑞典政情和風光,才知道這個國家奉行社會主義,人民從嬰兒到成人,從教育到醫療,從生活到養老,皆受到國家良好的照顧,雖然收入至少一半要做為稅收,人民都過著幸福安寧的日子,這才真是民主。

我本以為社會主義國家,將人民照顧的那麼好,會使得人民好吃懶做,哪知道瑞典人吃得簡單清淡,科技研究排在世界前端,IKEA家具,Volvo汽車等知名企業,就是瑞典的典範座標。

瑞典奉行的社會主義,正是中國人數千年來,《禮運大同篇》所宣揚大同世界的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也是國父「三民主義」的理想,是「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寫照。就此,我們知道國父推動的是真民主,就是以人民福祉為主的信念。

富足國家都會實心地照顧人民,提供免費醫療和教育等福祉,這些國家大多出產石油、天然氣和其他重要資源,經濟條件良好。但是貧窮國家不見得沒有資源,他們受害於天災和人禍,特別是戰爭的禍害,受害於種族內的惡魔和異國的侵略,人民知識受汙染或封閉,智慧不開和無用,才一直受傷害。像烏克蘭從蘇聯承受大量高階軍火,本身擁有眾多的礦產和肥沃的土地,更是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之前卻還靠女人出賣肉體和代孕賺取外匯,受歐美國家操弄,引來俄國軍事入侵,這就是種族內的惡魔和惡領導使然。

美國人提倡的民主自由非常吸引人,但看清資本主義,就知道所提的民主並非以人民為主,是以金主為主。只有用盡資源照顧人民的社會主義,才是以民為主的真民主。可惜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瑞典女總統,竟中了毒迎合美國,想把國家帶進北約組織,似乎這樣才能受北約保護,卻忘了這可能讓國家捲入戰禍。希望一些奉行真民主的國家,能夠永續經營,做好世界的典範,勿使惡狼入侵吞滅。

普丁對烏克蘭一開始就錯了 | 郭譽申

俄烏戰爭看來還會繼續打下去,烏克蘭獲得北約很多國家的支持,俄羅斯以一對多,難免很吃力,要想贏更是困難,甚至可能長期被拖垮。以客觀的後見之明來看,普丁對烏克蘭一開始就做錯了。

簡單說,2014年烏克蘭分裂時,普丁就應該揮軍占領烏克蘭全境,或者大半的烏克蘭,包括首都基輔,而不是如實際發生的僅支援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的親俄分裂勢力。若如此,俄羅斯能夠大幅削弱烏克蘭的親美歐勢力及增強烏克蘭的親俄勢力。這樣可能不會有俄烏戰爭;即使有,也是俄軍和親俄的烏克蘭政府軍對抗少數受到美歐支持的親美歐烏克蘭民兵。

在烏克蘭分裂之前,其親俄派和親美歐派的勢力是相當接近的,顯示於双方曾經輪流執政多年。那時烏克蘭的軍事力量遠遜俄羅斯,美國和北約幾乎還沒有軍援烏克蘭,而烏克蘭也少有戰爭的準備,因此在2014年時,俄羅斯完全有能力在短時間内攻占烏克蘭全境,至少占領大半的烏克蘭,包括首都基輔。這樣俄羅斯自然可以整治烏克蘭朝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烏克蘭分裂後的實際狀況是,俄羅斯僅提供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的親俄分裂勢力一些支援,而對烏克蘭政府作壁上觀。結果是俄羅斯得小失大,得到的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僅占全烏克蘭的約1/5,但喪失了其他的4/5地區和烏克蘭中央政府。在2014到2022的8年間,烏克蘭政府幾乎完全排除了曾有的親俄勢力,獲得美國和北約的大量軍援,並且做了充分的戰爭準備,難怪俄烏戰爭爆發,俄羅斯難以取勝。

假使2014年烏克蘭分裂時,俄羅斯就攻占大半的烏克蘭,會有何等的損失?美歐能執行的對俄經濟制裁等大約跟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時差不多,不過是提早8年而已,是俄羅斯完全能夠承受的。

2014年烏克蘭的分裂是美歐「顏色革命」的成果。烏克蘭的親美歐派在美歐的支持下發起群眾運動,推翻了合法執政的親俄派政府,導致親俄派占多數的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憤而宣佈實施近於獨立的自治。

假使當時俄羅斯就以親美歐派發起的群眾運動不合法而出兵攻占大半的烏克蘭,包括首都基輔,可以完全扭轉烏克蘭親美歐的局勢。然而普丁似乎低估了美國的野心,而錯過了此出兵的時機。此後美國和北約提供烏克蘭大量的軍援和軍事訓練,並且準備接受烏克蘭加入北約,被逼到牆角的普丁到2022年才出兵烏克蘭,已經是太遲了,無法扭轉大局。一著錯,滿盤輸,普丁可能成為悲劇英雄。

台灣不是烏克蘭,幹嘛延長兵役? | 楊改之

10個月前,俄烏戰爭開打,大家都在提醒警告台灣!可能成為下一個烏克蘭!
大叔記性不好,
當時到底是哪個政黨信誓旦旦說:台灣絕不是烏克蘭?
當時大叔假裝信了!

10個月後,好不容易召開個記者會,起手式就是烏克蘭經驗!
說他們打了300天,還能撐著不倒,我們要學習烏克蘭的自救精神,所以做了困難決定,要延長兵役!
這又是哪個政黨說的?
到底我們是不是下一個烏克蘭?
是或者不是,能不能給個準信?

你們政客一張嘴,隨隨便便說句話,
我們人民一條命,哥哥爸爸真偉大!
趕羚羊,草泥馬,
誰家兒郎上戰場?

還不知道你們為什麼會被人民拋棄嗎?
因為你們早就拋棄人民的身家性命了!

美國可以滾遠點嗎?別來害我們!
台姓美奴們可以滾遠點嗎?除非你先上去打!
我們姓中姓台的兄弟們爭家産,關你tmd姓美的屁事!

回顧2022的世局 | 郭譽申

進入2022時,新冠病毒在全世界已肆虐两年,這時大部份國家的疫苗覆蓋率已經比較高,而疫情在趨緩,人們因此樂觀的期待防疫措施的逐漸解除、疫情在今年終結、以及疫後的經濟復蘇。不料2月發生了俄烏戰爭,粉碎了所有的樂觀期待和經濟復蘇。

這一年最普遍的世界現象是高通膨,一些美歐的政治人物把高通膨的原因完全推給俄羅斯發動俄烏戰爭,然而事實是年初俄烏戰爭發生之前,美歐的通膨即已起漲不少,當時的高通膨顯然是因為過去兩年,美歐為了救援受到疫情重創的經濟而發行超量的貨幣所導致。俄烏戰爭使高通膨雪上加霜,美歐的政治人物卻把高通膨全推給俄烏戰爭,以卸除自己抗疫失敗的責任!

俄烏戰爭造成烏克蘭的殘破,已經是有目共睹。現在進入寒冬卻缺電缺水,還不知道要凍死多少人。筆者當然同情烏克蘭人,然而戰爭的双方攻擊對方的能源設施,以削弱對方的生產力和戰鬥意志,是戰爭的常態,不是早該預料到的嗎?這也是在戰時平民時常犧牲多於軍人的主要原因。戰爭根本不該讓它發生,美、俄、烏都有責任,但烏克蘭(澤倫斯基)的責任最大,美、俄不愛惜你,你不愛惜自己嗎?這是自願做美國的馬前卒的下場。

俄烏戰爭也對俄羅斯和歐盟造成不小損失。俄、歐鄰近,本來双方交易能源是最有效率的,現在歐盟要繞遠路去買能源,而俄羅斯要繞遠路去賣能源,都增加很多成本,再加上重新建立交易管道的高昂成本,俄、歐因此都很不好過。

美國看似是贏家。戰爭促使歐洲國家更向美國靠攏,並把部份能源採購轉向美國。然而美、歐並非沒有矛盾,美國逼出俄烏戰爭,損歐利己,歐洲人不會看不出來。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破壞,最可能是美國聯手英國為之,以破壞俄、歐合作,歐洲人依賴、忌憚美國,不敢徹底追查,雖然吞下苦果,必定心有不甘,而德國總理蕭茲11月訪中就是明證。此外,美國獲利的只有能源、軍工產業,而其他的廣大人民卻受苦於高通膨,這勢必使其貧富差距更惡化。

中國幾乎未受俄烏戰爭影響,卻頗受害於新冠疫情。過去兩年,中國執行「動態清零」非常成功,使染疫死亡人數極低,而經濟的受損也有限。然而今年病毒已經變異得傳播力強很多,因此大幅增加清零抗疫的困難度,使很多城市都此起彼落的爆發疫情,而其對經濟的損害也大增。中國經濟走弱的另一原因是,政府整治其房地產產業,故意戮破房地產業的泡沫。

俄烏戰爭提醒世人,台海兩岸與俄、烏頗有相似之處,也可能發生戰爭。而對岸以圍島封島軍事演習回應裴洛西的訪台,更確證了台灣的危險地位。這讓台灣人思考避免成為烏克蘭,或許有益於未來改善兩岸關係?

今年全球都不好過。展望明年,美歐仍將與高通膨和經濟衰退奮戰,看來只有中國能夠迅速走出疫情(疫情快速升高也快速消退)和房地產市場不振的陰影,恢復過去較高的經濟增長趨勢。

調停俄美在烏衝突,當仁不讓、舍我其誰,正其時! | 天人合一

烏克蘭戰事,表面上因由北約東擴、烏克蘭納粹化、俄羅斯被逼牆腳,絕命作反抗。
內在根子在霸權主義叢林惡習、永遠老大、不容異己、削弱老三、打擊老二、弱肉強食,必然惹禍患。
具體表現在美國無良政客公開明整俄羅斯,暗中修理歐盟,使其死死綁在自己戰車上做附庸,在美國軍工複合體一以貫之、玩弄戰火、大發戰爭財。

烏戰愈烈、越久,俄羅斯、歐盟傷越重,美國軍火販子賺越多,全球經濟越困窘,三戰人禍愈迫近。
可憐烏克蘭,棋子棄子,諧劇演出,禍族滅國大悲劇。
可憐歐盟人,偷腥不成,經濟大傷,擔驚受怕難脫手。
無辜全球人,經濟危機成現實,三戰風險正臨門。
憤怒中國人,公心勸和、躺著中搶,美國無恥政客總想拖我們入戰局。

是時候了,該公開出手了。
為公正、為正義、為和平,
為中俄烏傳統友好,
為中西歐共同利益,
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當仁不讓,走上前臺:
公開聯絡西歐、土耳其、以色列、甚至伊朗、印度,
邀約普京、拜登,當然還有諧劇司機坐到一塊,進行多方鑒證下的調停。
共同就徹底結束冷戰,至少結束俄、美在烏克蘭的實質對抗,進行有冤訴冤、有理說理、有誤解誤、有疑釋疑、有氣順氣,
再加上一個大路不平旁人鏟,國際民主大家談。
由此終戰、至少停火。

或許,這種將國際爭鬥從戰場轉到會議場,且讓全球人皆知曉、盡評斷的方式,可以讓美俄、美中、美歐,美國這個老大與世界各個不同異議體們的爭鬥理性化、斯文化、國際法制化。
或許,由此真正終結“冷戰”,形成聯合國形成以來全球治理的又一個新高峰。

與俄烏皆友好、公正無私、全球看好最有調停力的中國,習近平,加油!
殃及池魚、禍在門邊的歐盟、馬克龍們,真正發揮一次維護自己利益的獨立外交吧!
台前幕後正在忙碌穿梭的土耳其、以色列、伊朗、印度,一切利益悠關方、和平愛好人、天下為公者,勢單力弱勸不聽強暴老大,抱團抗爭、道德勸告不聽,就來個經濟抽底火,甚至軍事反作用、兵諫黑老大,合眾人實力地位或可讓強暴者息肝火。

始作俑的美國、拱火澆油的拜登、數鈔合不攏嘴的軍火販,
掀開幕布、走進陽光,堂堂正正對簿公堂,
願來麼?敢來麼?來而耍賴顯強橫麼?
如是,所有偽善顯原形,實力地位成飛灰也!
地球村裡,爾等還能咋個混!

烏克蘭故意飛彈擊中波蘭,嫁禍俄羅斯? | 郭譽申

俄烏戰爭已經打了快9個月,其對世界的損害是有目共睹。不料最近烏克蘭的鄰國波蘭竟然遭受兩枚飛彈的攻擊,造成兩人的死亡。波蘭是北約的盟國之一,根據美國主導的北約的盟約,任何盟國受到攻擊,北約有義務出兵保衛盟國並予以反擊。因此北約有可能要出兵打擊發射飛彈擊中波蘭的國家,或許使俄烏戰爭擴大?問題是,誰發射飛彈擊中波蘭?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一口咬定是,俄羅斯發射飛彈攻擊波蘭。他的目的當然是想,根據北約的盟約,拉北約出兵與烏克蘭一起對俄羅斯作戰。

雖然飛彈被檢定出是俄羅斯製造的,俄羅斯強烈否認發射飛彈攻擊波蘭。由於過去俄、烏交好,烏克蘭也擁有這樣的俄製飛彈。

美國的說法是,兩枚飛彈不太可能是俄羅斯發射的,應該是烏克蘭發射的防空飛彈,誤射到波蘭。美國還幫烏克蘭開脫:錯在俄羅斯空襲烏克蘭,烏克蘭只是自衛而誤射。美國這樣說顯然因為烏克蘭是其盟國,而美國和北約又不想和俄羅斯直接交戰,怕引起核武大戰。

軍事專家和媒體似乎都忽略了另一更大的可能性,烏克蘭自導自演故意發射飛彈擊中波蘭,企圖嫁禍給俄羅斯。其目的如上述是想,拉北約出兵與烏克蘭一起對俄羅斯作戰。

美國說,兩枚飛彈是烏克蘭發射的防空飛彈,應屬可信,美國沒理由誣賴其盟國。防空飛彈的目標是空中的飛行物,必須在空間和時間上都非常精準,因此是單一彈頭,不像對地飛彈可能是多彈頭,以防敵方的攔截。因此烏克蘭擊中波蘭的兩枚防空飛彈是兩次發射,而不是一次發射裝有兩枚彈頭的飛彈。

飛彈誤射是人為的操作失誤,發生的機率應該非常低(俄羅斯的飛行物來自東方,波蘭卻在西方),大概幾十次或幾百次才偶而發生一次,怎麼會短時間內發生兩次?短時間內發生兩次飛彈誤射的可能性幾乎是0,是不可能的,因此筆者高度懷疑,烏克蘭自導自演故意發射飛彈擊中波蘭,企圖嫁禍給俄羅斯。

烏克蘭發射兩枚飛彈擊中波蘭,容易露出不是誤射的馬脚,何不僅發射一枚就好?若僅發射一枚,即使能夠嫁禍給俄羅斯,美國和北約多半會認為是俄羅斯無意的誤射,是不會出兵參戰的。

烏克蘭發射飛彈擊中波蘭,很可能是它企圖嫁禍給俄羅斯的陰謀。烏克蘭的陰謀雖然沒有得逞,也沒有明顯的損失。美國可能識破或至少懷疑烏克蘭的陰謀,但是絕不會公開揭發它,因為那不利於美、烏合作對抗俄羅斯。

在烏克蘭戰死的台灣人是英雄? | Friedrich Wang

台灣原住民志願軍人,在烏克蘭陣亡了。這件事情稱不上好壞,因為擔任志願軍加入烏克蘭部隊作戰,不是沒有酬勞,甚至可能酬勞不錯。簡單說,他是為了工作犧牲了。當然這個工作本身就充滿危險,所以相信他加入之前自己也清楚。為了自己的選擇與工作而陣亡,是求仁得仁,值得我們肯定。

這一陣子嚷嚷著要決戰的人,看到沒有?你們連台灣的少爺兵都不願意當,還要真的打仗嗎?這些一天兵都沒有當,看起來病怏怏的東西還想做什麼?

筆者的邏輯觀點非常清楚:如果你認為烏克蘭是正義的,那請問多年以來,在烏克蘭東部被屠殺的俄羅斯裔小孩是不是活該呢?

筆者從來都強調這一場戰爭是長期以來歷史與文化、以及民族等多方面的仇恨所造成的,麻煩就請不要一直說烏克蘭很無辜,或者俄羅斯有多壞。戰爭不是像卡通影片,或者漫畫一樣,正義的一方與邪惡的一方在對抗,這種二分法不是幼稚,就是故意扭曲,或者腦袋壞去。

願意跑去幫任何一方打仗的台灣人,那是個人自由,不論是為了什麼目的都無可厚非。看到很多人把為烏克蘭陣亡的台灣傭兵講成是英雄,甚至於跟抗戰時期的飛虎隊相比,就覺得實在是對歷史認識太有限。請問:當年日本人是赤裸裸的侵略,屠殺中國的平民百姓,中國人有到日本人的領土上去殺人嗎?飛虎隊用不到100架飛機對抗數百架的對手,幫助被屠殺的中國人民抵抗侵略,這本身是非常偉大的,因為他們是站在弱者的一方,而且本身並不強勢,這種才是有正當性,才稱得上是英雄!

現在正在烏克蘭作戰的,包括北約的軍事顧問,頭頂上有美國的GPS導航,提供最先進的武器,無人機、無人艇、遠距離精確打擊武器,可以說是樣樣俱全,前東歐國家所儲存的蘇聯製武器,也幾乎全部被美國榨乾提供給烏,F-16也快要到位,烏克蘭到底哪一點是弱勢?

為了提供烏克蘭武器,美國把原本給台灣的訂單都給延遲了,你們都沒有看見嗎?這樣對台灣到底有什麼好處?

筆者再強調一下:只為了賺錢去打仗也沒有關係,反正要錢不要命,最後有什麼結果也是心甘情願,不怨天尤人。所以當傭兵這本身沒有什麼好壞,但就麻煩不要用這個例子來渲染戰爭的偉大,甚至於好像全台灣的人都是抵抗侵略的勇者一樣。很噁心,也完全不是事實。

俄、烏都不求勝! | 郭譽申

普丁最近宣布四不:不後悔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即俄烏戰爭)、不再狂炸烏克蘭、不再動員增兵、以及不企圖摧毀烏克蘭。這四不是筆者的意料中事,俄羅斯已達成目標,因此不再求勝,而僅力保占領區。其實不僅俄羅斯,烏克蘭也沒有全力求勝,雖然澤倫斯基總聲稱要收復失土,並且吹噓反攻進展順利。

俄羅斯已大致占領烏東、烏南的四個州,並且藉由四州的脫離烏克蘭及加入俄羅斯公投,把四州併入俄羅斯。這四州的居民多半是俄羅斯族,曾受到親歐的烏克蘭族,如亞述營,的覇凌或迫害,解救他們正是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的主要目標之一。另一主要目標是,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雖未白紙黑字獲得確認,北約拒絕烏克蘭的態度已經很明顯,因此俄羅斯已達成了它出兵的所有目標,沒有必要再擴大戰爭了。當然,在美歐的大力援烏下,俄羅斯也無力擴大戰爭,它不求進展而僅力保占領區,是明智之舉。

澤倫斯基一再聲稱要收復失土,並且吹噓反攻進展順利,然而筆者實在看不出烏克蘭的反攻進展順利。俄羅斯自2月底開戰以來,只花了不到3個月就攻占了烏東、烏南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烏克蘭約2個月前開始反攻,現在卻僅收復了約1萬平方公里的失土。如何能說烏克蘭的反攻進展順利?獲得美歐的大量支援,烏軍的數量和武器裝備目前都優於俄軍,卻進展遲緩,因此筆者研判,烏克蘭根本沒有全力反攻求勝。

澤倫斯基一天到晚向美歐盟國要錢要武器,顯示美歐盟國給得並不乾脆,曝露双方的矛盾。美國需要烏克蘭人去打擊俄羅斯,但卻是一分錢一分貨,算得很仔細,因為早就有媒體報導,部份美國援烏的武器已被烏克蘭人賣到武器的黑市。現在美歐的經濟疲弱,其對烏克蘭的支援必定更是斤斤計較。

假使烏克蘭一舉打敗俄羅斯,把俄軍全部驅趕出烏克蘭,美國還會大量金援烏克蘭嗎?多半不會。烏克蘭對於美國的價值就在於打擊俄羅斯,若俄烏戰爭迅速結束,烏克蘭還有多少利用價值?美國當然還會提供一些金援,但恐怕只是意思意思吧!烏克蘭殘破,幾乎完全靠美歐的金援支撐,而其重建所需的金額更是天文數字,不知要從何而來。因此烏克蘭不全力反攻求勝,與俄羅斯慢慢纏鬥,以便繼續向美歐盟國要錢要武器,看來是它的最佳策略。即使澤倫斯基想要全力反攻求勝,他手下的將領應該知道「挾寇自重」才是最有利可圖的。

俄羅斯已達成它出兵的目標,而不求進展,僅力保占領區。烏克蘭不全力反攻求勝,與俄羅斯慢慢纏鬥,以便繼續向美歐盟國要錢要武器。俄、烏双方都不全力求勝,這樣俄烏戰爭不會結束,大約也不會太擴大,俄羅斯更不需要動用核武,大家就慢慢熬吧。

美帝的耗材國 | 黃國樑

今年國慶槁木死灰的色調,預示了中華民國的衰亡。這其實也由不得那些台獨份子,因為台灣就只是美帝的耗材國,是拿來跟中國決戰時的一捆有力的耗材。台獨想要建國,國還沒建成,就已成了耗材。

這跟烏克蘭並無二致,唯一的不同是,美帝希望台灣像烏克蘭那樣撐個幾個月、甚或數年。但台灣並無那種意志力,一下子就被吞噬了。美帝勢必大失所望,此後島內可能有人間或打點游擊,但不久也會消聲匿跡。

還有一個不同,烏克蘭一直是一個國家,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但台灣最終只會是一個自覺與眾不同的省或區,區的意思就是特別行政區。

馬斯克站在他的上海超級工廠的生意角度,主張台灣設置特別行政區,實亦即接受對岸的一國兩制框架,固然是其利己主義的思考,但難道不會是美國跟中國做生意的整體企業界的想法嗎?

而台灣民眾該如何思考?就是不要再天真地以為,台灣與美國是什麼價值同盟,並為此唯恐落於人後地去當耗材。反而要從夢裡驚醒,誓不做美帝的耗材。而不做耗材的路徑其實也就是一條,就是思索接受一國兩制的可能。

在台灣,不接受一國兩制是政治正確,但往往,政治正確意味著自毀。烏克蘭的政治正確是屠殺、虐打烏東俄裔反賊,並為西方服務,但結果是面臨著挨核毀滅的風險。

烏克蘭值得鼓掌的是,他們畢竟打出了一個名堂,當納粹也當得像個樣子,能伸能屈,敢毫無人性地種族滅絕,也敢像條漢子地戰死於烈火。

但台灣沒有這個品種,只有鍵盤上殺敵的勇氣,卻連服正常兵役的膽子都缺。

既沒那個種,就不要再說些大話,不要末日降臨時,只懂嚇尿褲子!不想那個時候反悔,一國兩制就湊合著吧!至少那時候,還能繼續在鍵盤上無悔地打嘴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