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索回伊麗莎白皇冠上世界最大的鑽石 | 盛嘉麟

今年印度的GDP超過英國,躍居世界第五位,印度民族意識高漲。剛巧這顆原產於印度,卻被大英帝國掠奪,重達108.93 克拉的鑽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耀眼、最大的鑽石,叫做“光明之山”。伊利莎白二世去世後,出現在女王葬禮的棺材上,這顆鑽石將在皇家景點倫敦塔展出,將來查爾斯三世國王的皇后卡米拉會繼承並戴上這顆鑽石。這使印度人深受刺激,大為不滿,要求把鑽石還給印度。

這顆鑽石原產於印度可拉(kollur)礦山,據説原石重達800克拉,最初磨成玫瑰型,重191克拉的鑽石,稱為「光明之山」(koh-i-noor diamond)。1526年曾歸印度蒙兀兒帝國帝王巴布爾(Begum)所有,1738年又成為波斯王納狄爾沙赫的戰利品,後為印度的錫克帝國所有。

英國殖民印度時期,1849年印度錫克帝國的皇帝杜利普辛格在英國殖民勢力的壓力下,於1850年簽署了一項條約,將鑽石移交給維多利亞女王,鑲嵌到了英國王室皇冠上,歸英國王室所有。1862年為除去上面的瑕疵,將其重新琢磨成圓鑽型,重量減至現在的 108.93 克拉。傳說英國的最高級的鑽石工匠在琢磨這顆鑽石時精神過份緊張,每鑿一刀就會昏厥,救醒後再鑿,費時一年才完工。

關於這顆「光明之山」鑽石的爭議由來已久,2016年,一個印度非政府組織向法院提交訴願書,要求印度政府追回這顆鑽石。結果當時印度檢察官員稱,「光明之山」鑚石是1849年印度錫克帝國的統治者自願給英國人的禮物,既沒有被盜,也沒有被強行拿走,拒絕非政府組織的訴願要求。然而後來,印度政府的立場轉變,印度文化部重申:決心盡一切努力,以友好的方式讓「光明之山」鑽石歸還印度。

9 月 8 日伊麗莎白女王去世後,印度網民在西方網絡上開始了征討英國的網上行動。有印度網民細數了「光明之山」鑽石的歷任持有者,所謂歷史記載,大部分來自傳説,並不確實,這顆鑽石應該回到其原產地印度。大多數印度網民宣稱:「英國在對印度人民施加了幾個世紀的剝削、壓迫、種族迫害、奴役後,歸還鑽石,這是英國最起碼能做的」。

還有印度網民評論:「英國伊麗莎白二世今天去世了,我們能把我們印度的“光明之山”鑽石拿回來嗎?它被英國人從印度偷走;他們英國人創造的財富是建立在別人的死亡、飢餓上,通過燒殺搶掠獲得」。英國女王去世後,印度的GDP超過了英國,大英帝國的面子沒有了,各種棘手情況接連發生,鑽石只是一樁。

不打招呼需要悲痛嗎 | 劉廣華

頂大校長在校園中等人10分鐘,經過學生上百,只有2人打招呼,遂在臉書發文表示「悲痛」,結果引發一連串回響,大多是酸言酸語;諷刺校長沒名氣,沒那麼重要的有之,覺得校長封建古板的亦有之,更有夾槍帶棒的說是校務管好較重要,發文討拍不必要,還有多人歪樓順便報修校內故障設施。

有趣的是,卸任領導人也來湊熱鬧,說是校長應該要主動跟學生打招呼,詢問同學有甚麼需要服務的地方,這樣一定會有許多同學樂意跟校長打招呼。

校長跟卸任領導人其實是從兩個不同角度在看這件事情。

校長是從華人社會敬老尊賢的角度出發,認為同學看到一校之長應該主動致意,就跟一般家庭中,都會要求孩子看到長輩要叫人,要打招呼一樣。

卸任領導人則從人人平等的角度出發,認為一校之長不比學生尊貴,就主動致意就好了,還要詢問需要服務之處,很有候選人選民服務的fu。

不過,無論是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情,倒是都沒有排除打招呼的必要性。

打招呼就是問候,是人類禮節的一部份,是人與人之間,或是群與群之間互相表達關心的方式;有的文化很重視,有的文化沒有那麼重視,但不管是哪種文化,也無論是使用語言、手勢、或肢體動作,卻一定都有問候的風俗。

問候也是禮貌的一部份;禮貌可以彰顯出個人的家庭教養跟自我修養,對人際關係的和諧、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紛爭,獲得他人的友誼跟尊重,都很有幫助。

打招呼很重要,卻很簡單,就是開口問候、叫人,有時連稱呼都不必,就是點頭微笑說個「您好」而已,真的沒有那麼困難;劉杯杯自己小時候這樣被要求,有家庭後,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孩子;在辦公室跟同仁也是大家呼早道好,從來不覺得這是一件難事,或是尷尬的事;事實上,生活周遭多數人也都是如此,「請、你好、謝謝你」不絕於耳。

之前還看過有網路段子,說是有人找工作,面試前在公司附近遇見打扮樸實,正順手撿拾垃圾的老人,主人翁一樣有禮貌地呼早道好打招呼,還聊了幾句,最後發現那人竟是公司董事長,也順利獲得工作。

這種段子真實性如何姑且不論,至少,故事主旨是建立在,不能以貌取人,要對他人熱誠打招呼致意的概念上。

如果跟人打招呼是一般人都覺得應該要做的事情,那為何校長的貼文會引發如是反應?

劉杯杯的猜測是:

首先,校園人來人往,除非狹路相逢,正面相對,不然,匆匆來去的學生其實很難特別去注意某處佇立著一位等候打招呼的校長。

其次,不打招呼確實是沒禮貌,但其實不到「悲痛」的程度,校長這麼一悲痛,一下子就把一件因為疏忽,不注意的小事,上綱上線到年輕學子道德淪喪的層次;這話說重了,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人家當然要反駁。

校長如果沒有那麼悲痛,應該會好些!

從日不落國到日薄西山的帝國 | 盛嘉麟

大英帝國(British Empire)在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這是大英帝國的巔峰,被其征服統治,遍佈全球的殖民地,是人類歷史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帝國,曾達到3400萬平方公里,是本土的140倍,故被稱做日不落帝國。

【國名的沿革】
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死後無嗣,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承英格蘭王國的王位,稱詹姆士一世,1707年兩國合併,正式國名為「大不列顛王國」(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1801年大不列顛王國及愛爾蘭王國合併,成立了「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簡稱英國。

1921年愛爾蘭王國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其北部6郡有許多英格蘭居民,仍歸英國,英國於1927年再正式將國名改名「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

二戰以後大英帝國失去了世界霸權的地位,海外殖民地紛紛獨立,1982年最遲的加勒比海地區的殖民地也紛紛獨立,結束了日不落帝國海外的殖民領土。 1997年東方明珠香港回歸中國,正式結束了帝國最後的光芒。退縮到英倫三島(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面積縮回到24萬平方公里,是日本的2/3。

【脫歐之後國事蜩螗】
1956年埃及蘇伊士運河事件,英法聯軍被美國的經濟制裁威脅和蘇聯的核威懾下從埃及撤軍,美蘇兩國正式取代英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失去世界霸主的英國,依仗五眼聯盟的盎薩集團勢力加持,仍能維持歐洲的強國地位,是歐盟裡的大國。 2016年,由於部份英國民眾不願接受歐盟的難民配額,有英國脫歐(Brexit)的議論,當時堅決反對脫歐的英國首相卡麥倫(Cameron)提出脫歐公投,意想以公民投票來扼止脫歐紛爭,想不到脫歐公投以51.9%的些微差距弄假成真。英國自1973年加入歐盟已經47年,在2020年完成脫歐談判後,魯莽的退出了歐盟,對英國的政治、商業、交通、文化造成嚴重的衝擊,英國從此孤懸海外,只剩下美國是唯一的依附,國事蜩螗從此開始。

【俄烏戰爭甘為爪牙】
魯莽脫歐之後,留下千頭萬緒,尙未解決的商貿、金融、交通問題,造成英國無盡的商貿契約需要妥協談判;國際金融機構離開倫敦,遷往歐陸的法蘭克福、盧森堡;國內物流運輸缺乏卡車倉儲,觀光客往來重重關卡;外加新冠疫情施虐。2022年爆發了俄烏戰爭,雪上加霜的造成英國能源短缺、通貨膨脹,可謂國難方殷,百端待理 。

但是昏庸的英國首相約翰遜(Johnson)卻不顧國難,甘為美國爪牙,增加軍事開支,積極軍援烏克蘭,並數次前往烏克蘭基輔,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鼓動北約對抗俄羅斯。順從美國,不顧現實的排除華為5G建設,甚而拔除已有的華為4G設備,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及國家通訊系統的落後。

2022年昏庸的約翰遜首相被保守黨換下黨魁職位,競爭黨魁候選人有第三代印度裔的財政大臣蘇納克( Sunak),他是牛津大學及史坦福大學出身,優秀的經濟及財政專家。另一位是只會大放厥詞,主張抗俄抗中,緊握核武按鈕的投機政客,外交大臣特拉斯(Truss)。由於保守黨內的種族主義作祟,九月六日特拉斯獲勝擔任保守黨黨魁,出任英國首相。她甘為美國爪牙,變本加厲的反俄反中,嚎叫英國對香港的義務並未在1997年終止,將持續捍衛香港民眾的權利與自由,保護台灣,引起中英俄英之間的緊張局勢。她要廢除北愛爾蘭議定書,終止北愛爾蘭居民享有歐盟的待遇,引起英國愛爾蘭的緊張關係。看來新首相只會製造問題,所以僅有15%的英國人看好新首相特拉斯。

【脫英入歐風起雲湧】
即使大英帝國只剩下比日本還小,號稱聯合王國的英倫三島。但由於英格蘭地區執意脫歐,同屬英國的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多數民意卻是想留在歐盟,導致同床異夢,外加從英國脫歐以後,短短兩年由於領袖愚昧昏庸,國事蜩螗,樹倒猢猻散,脫英的呼聲再起,一股脫英入歐的潮流正在風起雲湧。

蘇格蘭因為與歐盟的貿易非常密切,強烈希望留在歐盟。 2014年蘇格蘭第一場獨立投票,當時英國仍屬歐盟,獨立的誘因不夠大,結果以44.7%贊同獨立而失敗。 2020年英國脫歐成功對蘇格蘭是沉重打擊,因此在計畫中的2023年的第二場獨立公投,可以確定獨立成功。

北愛爾蘭議定書是英國脫歐協議的一部份,為了處理英國的北愛爾蘭和歐盟之間,新出現的包括海關、貿易和移民的邊界線。議定書決定北愛爾蘭實際上留在歐盟關稅同盟之內,遵守並享有歐盟的規則,沒有邊界線,帶給北愛爾蘭人民許多方便及利益。但是新上任的首相特拉斯要廢除北愛爾蘭議定書,再度引起北愛爾蘭有脫英入歐的思潮,這對將來的威爾斯也有跟進的骨牌效應。

【女王去世分崩離析】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二戰之後,大英帝國失去霸權時登位,在位70年,在英國日薄西山時去世,幸而避免了見證英國未來的分崩離析。

不幸的查爾斯王子在1997年見證了英國失去東方明珠香港的一幕,現在的查爾斯三世即將見證英國徹底崩塌的一幕。所謂的聯合王國,大不列顛王國,英倫三島,很快的分崩離析,成為媲美波羅的海三小國的大不列顛三小國。

英國女王突然去世 | 班一魯

熬到白頭的查爾斯王子(Charles )終於當上國王,查爾斯三世。 但我相信他並不在意什麼國王,猶記得多年前,他被採訪問及身為王室成員有何感受? 他說:「王室與妓女是人類最原始的行業!」,太贊了!

我欣賞查爾斯這種自嘲,自嘲可以緩和壓力,也是一種自慰;他又為了自己的真愛去找卡蜜拉(Camilla),也是對王室的叛逆。

若以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來比喻王室,那再恰當不過了,所以查爾斯只算半個叛逆。戴安娜王妃找尋男人,尋求真愛,哈利王子(Harry)率妻子梅根(Meghan)退出王室工作,放棄殿下頭銜,那才是真叛逆,活得像個真人而非木偶。

1943年在德黑蘭會議時,英國首相邱吉爾形容自己是大熊史大林(Stalin)和野牛羅斯福 (FDR)夾縫中的小毛驢。就某個角度而言,伊利莎白二世是一個不開心的女王,生不逢時,她 1952 年登基時,二戰後的大英帝國已經註定走向衰退。

相較於1588年,伊利莎白一世女王時期,英國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成為英國歷史上最重大的軍事勝利之一,奠定都鐸王朝( House of Tudor)的海上霸權;或相較於1837年的維多利亞(Victoria)女王時期,英國是一個工業、文化、政治、科學與軍事,都得到相當大發展的大英帝國全盛時期。在位70年平平穩穩的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二世顯得太寒傖了。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相較於1553 年血腥的瑪麗一世(Bloody Mary),中規中矩的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就心滿意足了。

小時候看了不少有關王子公主的戀愛故事,好像他們的戀愛特殊不凡,長大才覺得這都是鬼扯。不過要感謝這些鬼扯帶來不少美妙的音樂,如華格納的《羅亨格林(Lohengrin)》,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莎士比亞是個智者,在他的劇本《王子復仇記(Hamlet)》裡已經表達身為王子的痛楚。

王室正如大英盎薩的前途一樣———趨向式微。

楊丞琳的『海鮮事件』。。。我也來說說 | 郭譽孚

首先,拜託,大家家庭中不要為此傷了和氣;一起藉機會磨練我們的思考能力

說來好笑,我本沒資格說話,因我確實不知道何謂『海鮮』,

我常吃秋刀或鯖魚,因為他們很便宜;不過,通常吃『海鮮』似乎是指較貴的海產?

尤其這個『鮮』字,對我而言,好像強調活魚、活蝦,價錢比攤位上的死魚蝦,都高兩三個等級。。。

哈,大官與網軍預算的錢多,等級的情況,確實應該不在他們眼中考慮。。。

更不要說,對於今天的不景氣中

除了大官與網軍之外,

還有人買菜專門選在市場收攤前,去買能吃而『不太新鮮』的魚蝦了。。。那些等級的水產,更不在他們考慮之列吧。。。

對於在官方一個號令之下,傾巢而出造勢帶風向的網軍們

當然不會在乎這種真實的問題──

知否,活蹦亂跳的『海鮮』,至少比攤上的死魚蝦,貴兩三個等級?還有等而下之的。。。

我不知,楊丞琳是否知道?但是大官與帶風向的網軍們一定裝作不知道。。。

帶風向的數位菁英們,自然都裝作不知道有這種差別

新官上任的朋友們,旌旗招展處

旗開得勝,紅盤頻傳,

上上下下,嘉獎倍至

似乎數位經費一人所表現的成績,果然能大勝警政二十人的成績

這才是他們關心的。。。

您的朋友,公民教師譽孚敬白

豬隊友 | 劉廣華

競選市長的政治人物提出公廁廣設免治馬桶的政見,並拍攝廣告短片以說明之;哪知其中卻出現政治人物從廁所隔板上方伸出頭來的場景,笑容還有些猥褻;整個畫面根本不必聯想,就是偷窺;不只對手陣營批評,更是引起輿論一陣撻伐;政治人物見勢不妙,當然廣告下架,趕緊道歉。

劉杯杯最早看到政治人物從廁所隔板上方伸出頭來的畫面其實是網路上的梗圖,坐在馬桶上的是個小女生,不是配合拍攝廣告的網紅;當時第一個想法是,台灣選舉真要這麼惡質嗎?喜不喜歡這個政治人物是一回事,但用梗圖來潑髒水,說人家是偷窺狂,真是不應該,手法太下流。

之後才發現,原來政治人物還真拍了這麼段偷窺的影片,那梗圖也不是惡意抹黑,而是有所本;這才讓劉杯杯瞠目結舌,只是,即便事實如此,仍然覺得匪夷所思。

令人難以相信的是,一般正常人看到這樣的畫面應該都會覺得不妥吧?結果是,整個廣告從創意發想,劇本撰寫,拍攝,後製,一直到推出影片,整個製作團隊,包括當事人,竟然都沒有人覺得不妥!

整個廣告製作團隊到底是怎麼想的?

想到「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句話。

對手不可怕,會拖後腿的隊友才要命吧。

猶記1996年間,當時的領導人在競選活動時,當眾脫口而出說,中共當時的飛彈試射射的是沒裝彈頭的「啞巴彈」;這句話引起中共極度懷疑已方有人洩密,結果在清查內部之後,查出當時官拜解放軍少將的劉連昆是台灣間諜,很快遭到逮捕,並判死刑。

這件事影響太大;我們情報人員費盡苦心發展出的解放軍高階內間,就在政治人物輕佻的一句話中,灰飛煙滅。

楚漢相爭時,劉邦的部屬左司馬曹無傷向項羽告密,說是劉邦要在關中稱王,要獨佔秦國所有的珍寶;項羽因此擺下鴻門宴要殺劉邦,後來因為猶豫,也因為項伯阻止,讓劉邦給逃了;當然,劉邦也在宴席上極力辯稱自己沒有關中稱王的意圖;結果是項羽自己在宴席上說:

「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

這是當面就把告密者給出賣了;結果,劉邦一逃回營中,二話不說,直接就把曹無傷給殺了。

有豬隊友在旁的人,很難有好的下場。

記得看過一個網路笑話:

說是有人到銀行匯款,想說時間不長,就違規停車;不過,因為怕被開單,所以讓自己表弟看著;沒想到交警還真的來了;盡職的表弟火速衝進銀行大廳,同時大吼:

「大哥,警察來了,快走啊!」

此時只見眾聲喧嘩的銀行大廳一陣靜默,廳中幾十個人隨即驚惶湧出銀行;接著就是主人翁被所有的銀行警衛不由分說地撲倒在地壓制。

劉杯杯嚴重懷疑,政治人物的廣告製作團隊是別的陣營派來臥底的!

誰在救援柬埔寨豬仔? | 劉得福

慘無人道的柬埔寨豬仔事件,民進黨蔡政府不只無能救援,還反咬一口!年底選舉,下架笨圾民進黨!

柬埔寨救人差點出不來!白狼張安樂現身說法!

看了以上白狼張安樂接受訪問,現身說法,感慨良多。這個糟糕透頂的民進黨蔡政府,非但不能給台灣人民過好日子,讓台灣人民在台灣賺不到錢,只能跑到外國當台勞,就有不肖台灣人當人蛇集團專門詐騙台灣人,手段令人髮指,令人瞠目結舌。蔡政府事前無能提醒國人勿受騙,無能肅清詐騙集團,事後無能救人,甚至比民間還不如,不只如此,還把救人的網紅及團體抺紅抹黑,不知感謝,還恩將仇報。民進黨蔡英文政府實在五告笨圾,實在令人看不下去。喔~我忘記了,笨圾民進黨是全台灣最大的詐騙集團!

嘆曰:「人在做,天在看,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以下是看了白狼張安樂接受訪問之後的一些整理及感想:

1. 白狼運用其人脈建立了當地政府及省長的營救管道,從柬埔寨實際救了幾十位受騙的台灣同胞。

2. 白狼成功救回人質之後,台灣卻有人打著白狼名義行騙,每案詐騙數十萬,白狼節目上澄清,會收錢的絶對是詐騙的,有遇到這樣情形,請直接向白狼辦公室查證,以免受騙。

3. 有些挺綠的人被騙去柬埔寨,透過民進黨的民代來找白狼幫忙,白狼救人從來不分黨派,即使是挺綠的,也照樣救。結果卻好心被雷親,好心沒好報,還被民進黨反咬一口,民進黨真是五告笨圾。

4. 柬埔寨實在是個可怕的地方,不肖官員也要錢,也幹人質買賣,所謂的園區,並非我們所理解的工業園區或科學園區,而是詐騙園區,剥皮園區,裡面有的是不肖台灣人在當地經營騙台灣人的,真是喪心病狂,不可饒恕。

5. 比「不肖台灣人」騙台灣人更可惡,更喪心病狂,更不可饒恕的是蔡英文政府!蔡政府對於大批台灣人被騙去柬埔寨,完全無能,漠不關心,事先毫無防範,事後拿不出一點辦法,沒救出半個人。民進黨的無能不只如此,等民間團體及個人(如網紅Bump及白狼),費盡苦心,歷盡艱難及風險,沒靠蔡政府半點幫助,用自己的力量把人救回來,民進黨蔡政府擔心被批無能,卻由官方發布聲明一方面指控網紅Bump「以訛傳訛,誤導國人」,一方面指控竹聯幫(或統促黨)分飾「神鬼兩角色」,這個政府真是沒良心,自己無能,民間替政府救回人質,蔡政府非但沒一句感謝,還倒打一耙,真是忘恩負義、恩將仇報、喪心病狂、天理難容、不可饒恕!怎麼會有這麼笨圾的政府?真是沒良心到極點,這就是笨圾民進黨的蔡英文政府!真是可惡至極!

6. 8/15刑事局指控統促黨柬埔寨救人是「神鬼兩角色」。民進黨蔡政府這種是非不分、推諉卸責、顛倒黑白、倒打一耙、栽贓抺黑、毫無公理正義,簡直天黑一邊,結果輿論大譁,於是統促黨主席白狼張安樂8/16下午赴台北地檢署,按鈴控告內政部長徐國勇、刑事局長李西河涉犯妨害名譽、瀆職。而網紅Bump也自拍影片指名批評外交部長吳釗燮,要蔡政府給個公道。笨圾民進黨、內政部長徐國勇及蔡政府這種毫無公理的垃圾行徑,猶如過街老鼠,被人民罵翻。

7. 蔡政府這番瞎操作,引發輿論大譁,引來國人如潮水般的咒罵之後,蔡政府終於改口了。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國人無論在國內或國外,蔡政府非常認真照顧國人,而在國外的國人同胞,我們也傾一切力量,大家一起來給予溫暖,在必要時給予協助」。「感謝各方大家一起盡力,做法上如果有未精進之處或意見不同之處,大家都可以盡力溝通,誠摯感謝各方盡力來幫忙,只要是自己的國人同胞,大家能夠努力來給他們協助,都是國人的心願。」

可是蘇貞昌說了這些冠冕堂皇、不痛不癢的聲明,然後呢?有什麼實質的救人行動嗎?有叫1450、網軍、塔綠班收手不再抺黑霸凌這些救人英雄嗎?有提供什麼實質的獎勵給這些救人英雄和團體嗎?

有網友批評曰:「政府在做網紅的事,人民在做政府的事!」
真是無能的笨圾民進黨,無能的笨圾蔡英文政府,可憐的無辜受害台灣人!
這個無能的蔡英文政府,真是可悲,真是何其諷刺,台灣人民何其無辜啊!
年底大選又要到了,台灣人民還要繼續支持這個禍國殃民的笨圾民進黨政府嗎?呼籲台灣人民,該覺醒了,利用這次選舉,用手中的選票把這個笨圾政黨拉下馬,掃進垃圾堆!

面對「烏克蘭化危機」,樂見我島的學術獨立 | 郭譽孚

──中間選民看當前島內政局的這個轉折

又看到綠營炒作『中國威脅論』了;當然,「中國威脅」對於某些人言,永遠是存在的;但是我們整個社會真的會永遠認同那樣的觀點嗎?

尤其,是當烏克蘭悲劇正在上演,而同時對岸的軍演,日後可能比往日更為收發由心,真是有切香腸的可能性,配合上兩岸間貿易的依存度問題,政局是否可能出現板塊式的移動?

個人以為這種可能性是已經出現了,比較過去的二、三十年來,今日的情況有一根本的差異,是所謂「台灣價值」在綠營的過度炒作下,有了動搖、自毀的明顯跡象!

「台灣價值」是我島意識形態戰場上的重要高地;意識形態是經濟的上層建築,正常的建構中,意識形態必然會迴護與支持其既得利益的結構。以今日的態勢言,綠營掌握的「台灣價值」就是如此與它們的既得利益結構相呼應、相支持,使得綠營可以高枕無憂、胡作非為的。

坦言之,過去的既得利益者是藍營,如今既得利益者是綠營;藍綠相爭與民眾何干?這就是過去中間選民日益增加的理由。綠營大勝是藍營對手對於現實與歷史研究不足,耽溺於自美的台灣經驗,導致認知錯誤,最後使得板塊大轉移。。

例而言之──

馬之敗,敗在拿香跟拜;如果日本那麼好,綠營親日的淵源,更有管道可通,何待藍營經手;藍營拿香跟拜,在中國傳統,就是大認錯,他是天主教徒,大約不懂嚴重性;那等於過去全是欺騙,選票怎能不流失?

連之敗,敗在日殖台灣史中,其先祖的形象早被扭曲醜化;其整個團隊似乎竟不自知!而誤以為自身形象清新;其代表青壯藍營出線,已是理非當然;黨內或者易於擺平,但是中間選民難免猶疑;最後由皇民問題打柯,柯家改姓名是四零年代之後,皇民奉公運動壓力下的事,島民無力抵抗者極多,以此打柯,是有意為柯聚集了多少省籍背景下「同情」的選票?!

回頭考察這次選舉,由於綠營執政的問題太多,除了大內宣確實讓人大開眼界外,其他率皆成效不彰,甚至有新竹棒球場的惡劣醜劇;顯然選局中也會出現大批中間選民,這些民眾是否可能仍然受到綠營「台灣價值」吸引,讓我們由前述的意識形態與既得利益者的關係來仔細地觀察──

我們前面指出了──『正常的建構中,意識形態必然會迴護與支持其既得利益的結構。以今日的態勢言,綠營掌握的「台灣價值」就是如此與它們的既得利益結構相呼應、相支持,使得綠營可以高枕無憂、胡作非為的。』

大家在這次小英的「挺堅」號令出台,立刻接令出征的竟然是一位台大退休的教改著名教授,並且當日似乎就獲得呼風喚雨聲勢的作為中,應該可以想到台大這個我島最高學府在過去以來的地位──因為,台灣價值是抽象的,看不見、摸不到的,但是卻可以說「台灣價值」是以台灣大學為主要載體的──自日殖時期以來,雖然我島民很難有機會進入該校,然而所有接受殖民教育的學生都透過記誦與體制,確立了對於台北帝大的景仰。

另方面,我們看長期以來的日殖台灣史研究,無論藍綠,有哪一位主流學者曾經挑戰日殖時期的統計數據的?是他們的數據真沒有錯誤之處嗎?或是由台北帝大到台灣大學之間,真有某種「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的恭謹傳承,故毫無代表當年我島民主體批判的表現;因而,雖已來到國府治下的六七十年之後,仍只能一直延續地承載著當年威權的重壓?

是由於如此的,個人對於這次台大當局能夠在學術倫理上堅持自身的主體性,認為是一台灣價值上很重要的自我肯定;

相對言之,國府時代的自由與人權上,台大人雖也曾有不錯的表現,但是那與學術倫理上的差別,個人認為學術倫理更為專業性,真正更需要台大來一錘定音!

而自由與人權上,任何一個國中生都知道,其實,票票等值,應該並不需要太多專業的知識,過度倚賴台大人來主持,可能只顯示了自由民主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失敗,人民缺乏主體性,難怪我們的社會似乎頗有很易於受到特定政治訴求綁架的民粹政治的傾向?

當然,未來的發展還有很多的變數,但是,本次事件中,台大教授的表現,個人認為可圈可點,甚至對於那位德高望重的退休教授願意出來擔任這個可能成為其個人人生重大汙點的時代腳色,對應地襯托出上任前後,備受綠營打壓的台大管校長所堅持的學術風骨,我想,作為時代之子的。他們都是相當難能的、推動時代辯證發展的重要腳色。。。

祝福他們,也祝福我們的時代,所有中間選民,不要氣餒,儘管綠營又拿出了他的「台灣價值」的法寶,『反中保台』;然而,這次的「台灣價值」,如果失去了如往日的「台灣大學」的學術背書,而民眾將直接面對自身前途的選擇,歷史的發展是否可能出現新的方向?

如果,考量削除了鉅額軍費,可以減稅多少,疫苗可以降價,教育經費充足,種種生活負擔可以減低,為何要「反中」?

更何況,還有「一國兩制」的自由在前。。。

中間選民們,讓大家一起來思考。。。

臺灣人陷入柬埔寨的悲劇 | Friedrich Wang

看著自己的同胞在柬埔寨被當成商品一樣販賣,並且受到各種的虐待、侵害,甚至有的已經遭到殺害,多少還是讓人覺得難過。但是這些被柬埔寨販賣的臺灣人並不是無知的少年少女,大多都是25~35歲之間的青壯年,也就是七年級中段班到八年級前段班之間居多,相信在這個區塊中的臺灣人教育程度也都不低。

那為什麼連「工作輕鬆,年收入200萬」這麼低級的謊言都會去相信,然後把自己給賣了進去了?除了表示我們的就業環境有很大的問題,讓年輕人沒有希望之外,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這個區塊的臺灣人,對於國際觀蒙昧無知。東南亞到底是怎麼回事?柬埔寨是什麼樣的國家?你要去的地方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有可能歷經什麼樣的風險?這些他們可能完全不清楚,就一頭栽進去。

筆者就事論事,或許會讓人覺得太過冷酷。但坦白講,雖然我們的政府到現在都沒有什麼具體的作為,但是這些人實際上自己要負最大的責任。因為沒有人叫你們一定要去,去了之後的風險就必須自己來承擔。

人,不可濫情理盲。就像中國大陸,前幾年許多被玩弄拋棄的大學女生說自己是遭到男方的PUA,簡單說就是被話術所迷惑,遭到情感的綁架,以後讓自己被對方予取予求,結果受到不可承受的傷害。但是筆者非常反對這種說法,除了類似的例子看多了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當初兩個人在一起是你情我願,對方對你的所有的要求,妳通通可以拒絕,然後離開,妳為什麼要照單全收,把自己奉獻出去,弄到重大傷害為止?根本沒有什麼PUA,除了男方的法律責任之外,這種事最該反省的卻是女方自己。

教育很重要,經驗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要控制自己的心,在金錢、情感上面都不要有過多的貪欲,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人生本來就是一個修羅道場,我們每個人都在裡面煎熬,所以步步為營是我們自己該有的態度。

一屍N命的蝴蝶效應 | 劉廣華

政治人物論文抄襲事件討論的熱度又起來了。

這事在7月初爆發時,很多人都認為熱度撐不了多久;此一看法的主要依據在於,論文抄襲畢竟不直接影響理政,況且庶民百姓日常生活距離學術界頗為遙遠,根本搞不清楚怎麼回事,也不會太在意;只要撐幾天,死不認帳,熱度不再之後,自然就百毒不侵。

有那麼一會兒,事態好像也是這麼發展;恩師出面澄清,全黨口徑一致力挺,談話節目各路名嘴一陣子胡攪蠻纏;再加上拜美眾議院院長裴老太之賜,解放軍在台灣周邊軍演,論文抄襲事件可以休矣!

哪知道台大學倫會日昨作出決議,撤銷政治人物學位,一下子整個新聞重心又回來了;台大抓的好timing啊!

記得看過一個笑話。

當年如果潘金蓮不開窗,就不會遇見西門慶,不會外遇,不會毒死武大郎,不會被武松所殺;而武松也就不會被逼上梁山,殺不了方臘,宋朝就會被推翻,後來就不會有元、明、清三朝,就不會有鴉片戰爭、八國聯軍,沒有閉關鎖國,中國資本主義就會大大發展,成為世界超強…。

潘金蓮這一推開窗戶,世界歷史改變了。

這是搞笑版的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

歷史上有很多真實的蝴蝶效應例證。

最早的是春秋時期的吳楚爭桑之戰,兩國邊境女子採桑葉互爭所有權,雙方父兄出面理論,引起家族介入械鬥,蔓延至鄉邑,進而兩國相爭,楚先滅吳之邊邑,吳再伐楚擄獲二城。

就倆女孩子採個桑葉吵架,都會搞成國家戰爭,聽起來不可思議,卻是載諸史冊。

再如,明末流寇李自成原是陝北驛卒,在崇禎帝撤驛站、裁驛卒後失業了,為了混口飯吃,參與起義軍,事情越搞越大,從失業魯蛇變闖王,後來攻進北京,崇禎帝自縊煤山,明朝滅亡。

想想真是不值,當初不裁員,或是給李自成發個失業救助金多好,明朝說不定還在。

所謂「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蝴蝶效應的教訓就是,小毛病可能引發大悲劇;小細節能夠影響大結局;而小疏忽也可能會釀成大錯誤。

為了保住一個人設崩壞的山寨金童;從最高領導人以下,通通都在硬拗、在睜眼說瞎話、在指鹿為馬,一直在說一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渾話;要知道一般民眾只是不關心,並不是笨,真就那麼好糊弄嗎?如果還認為可以糊弄過去,就真是侮辱庶民百姓的智慧了,

想到幾年前的「韓流」,也是為了幫一個資深的實習生找一個年薪250萬的工作,逼走了一個原本與世無爭的總經理,造就了一個捲起千堆雪,風起雲湧的神級對手。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用817萬票堆疊出來的民意委任(mandate)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寶藏,恣意揮霍糟蹋的結果就是民意的反轉。

蝴蝶效應一旦起來,就是一屍N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