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深知意識形態的重要,因此一向大量投資於其自由民主意識形態的推廣,尤其近年中、美展開全面的競爭,包含中國模式與選舉民主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競爭。台灣作為美國的附庸,自然亦步亦趨,也大力宣揚選舉民主,及反對大陸的意識形態,菜市場政治學就是這樣的一個網站。
菜市場政治學網站始於2014年,是由一些自稱「政治學的研究者/實踐者」的編輯群所建構的,其編輯成員大多是政治學系的年輕教授,在台灣或美國任教。稱為「菜市場」政治學,這網站經常刊出一些淺顯易懂的政治學文章,「期待能藉由此種方式為台灣的民主深化盡一份心力」。這網站的編輯群隔幾年會集結一些網站文章出版成書,至今已出版兩本書,[1] 是今年出版的新書。藉由這本書,筆者對這網站做些介紹和批判。
世上沒有完美的政治制度,選舉民主也不例外([2])。尤其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和2010年的歐洲債務危機,造成美歐多年經濟不振,逐漸激發政治極端化、民粹主義、保護主義、種族/民族主義等的興起,重創了選舉民主制度。近年政治學者都有共識:選舉民主面臨嚴重的危機([3])。然而 [1] 卻很少提到民主制度的缺失,因此菜市場政治學就是一盲目宣揚推銷選舉民主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網站。它遮掩民主制度的缺點,或有愚民洗腦之效,卻是降低自己的水準。
除了宣揚民主,[1] 包含不少批評中國大陸的文章。中國模式,就像選舉民主,當然並不完美,可以批評,但批評總要公允。政治問題一般有多面向,[1] 時常只強調中國模式有缺失的面向,卻不提中國模式有優勢的面向,也不提選舉民主有缺失的面向。譬如:
《民主輸給獨裁了嗎?談政治體制、國家治理與防疫能力》文中,完全不提中國和歐美各有多少人染疫、多少人染疫死亡,以及中國染疫死亡數在人口的占比遠低於歐美;只強調民主制度比中國模式更資訊公開,有益於防疫,而中國封城抗疫是因為國家能力不足,沒有其他的辦法!
《台灣與香港:「好的」或「壞的」民族主義?》文中,武斷的主張,台灣與香港屬於「好的」基於制度認同的公民民族主義,而大陸屬於「壞的」基於血緣、族群等因素的族群民族主義。根據著名的Pew Research Center的國情民調,大陸人民對其國家發展方向的認同度一向領先其他國家。作者不知道嗎?這不算公民民族主義?
《中國的數位威權輸出:從中國地緣政治利益看「監控絲路」的興起》文中,控訴大陸以無所不在的監視器監控人民,卻不提史諾登所曝露的美國中情局和國安局的廣泛監控行為,也不提美國率先進入監控資本主義時代([4])。台灣的刑案偵辦不也靠無所不在的監視器?
美、台培育了不少政治學教授,在近年中、美對立的格局下,他們幾乎成為依靠民主和反共反中吃飯的人,他們經營菜市場政治學網站,簡直是教授級的網軍。他們這樣洗腦台灣民眾反共反中,真令人擔心兩岸終難免軍事衝突。菜市場政治學的反共反中自然有利於綠營,而不利於藍、白營。
[1] 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群《菜市場政治學:民主方舟》左岸文化,2022。
[2] 郭譽申《選舉民主的優缺點-駁蔡英文推崇民主》2021.2。
[3] 郭譽申《拯救西方民主》2020.11。
[4] Shoshana Zuboff《監控資本主義時代》,2020.7。(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 The Fight for a Human Future at the New Frontier of Power, 20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