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2月28日台北市發生一起令人震驚的血案,苦主是已經身陷囹圄的臺灣省議會議員,美麗島事件被告林義雄,他位在大安區的住家發生三死一重傷凶殺案件。死者是林的母親游阿妹、七歲雙胞胎女兒林亮均、林亭均,受重傷的是九歲長女林奐均。
案一爆發,種種跡象指向美國人家博( J. Bruce Jacobs )有涉案嫌疑,然而當時執政的國民黨當局,在已經掌握了重要證據情形下,卻沒有依據證據所指跡象去偵查,更不敢逮捕嫌疑人家博,刻意忽視重要證據,以致本案成為懸案,"甘願"承受未能破案的苦果。此後數十年間,任由民進黨藉此案不斷炒作、販賣悲情,指責國民黨泯滅人性,像是陳菊在助選時要選民勿忘林義雄"全家"被殺害。
家博涉案證據:
- 林奐均清醒後,她的家人問她案發當時情況,她說是到我們家來過的叔叔做的。當林奐均復原得差不多了,對警方的詢問,林奐均不願回答,媽媽方素敏說小孩身體尚未痊癒,不要打擾她。等到林奐均出院回到宜蘭老家,警方再上門詢問,她竟然說:「我看那個人很像蔣經國。」
- 林義雄的妹妹接受警方詢問,稱家博在案發前的聖誕節前後到林義雄家串門子(此時期林家並無男丁),非常詳細詢問她家裏的情形,媽媽和小孩何時出去?何時回來?
- 案發當日中午,家博兩次到林宅按門鈴,第二次時間為十二點十分左右,林宅內有個男子開門讓家博進入,幾分鐘後家博離開,但始終沒有見到那名男子出來。
- 警方偵訊時對家博說,希望破案時,你能回來替我們見證,家博馬上就說:「你們破不了案」。
以上證據並不能證明家博為兇手,但是可以證明家博有涉案嫌疑。

專案小組稱案發當日共有四通林宅電話監聽資料,最重要的是下午1時12分,從林宅撥打至南京東路金琴西餐廳,此通電話在證人看見家博離開林宅之後,田秋堇(議員助理)發現重傷的林奐均之前,應為行兇歹徒撥出。此通電話「無」製作譯文摘要,但是已經證實並非「無」製作譯文摘要,而是被銷毀,國民黨當局為何要做不利於己的事情?
促轉會於2018年重啟林宅血案調查,發現國安局保管的機密檔案中,有家博案發當天中午近十二時打電話到林宅與林義雄雙胞胎女兒通話的紀錄。家博在其回憶錄中早已自述有此通話,事實上警方偵訊筆錄中家博早有供述,家博只知道林宅沒有特務監控,卻不曉得林宅電話早就被長期監聽,然而此通電話並不在專案小組所稱四通電話之內。
歹徒撥打電話譯文與家博撥打電話譯文皆被國民黨當局掌握,卻又刻意忽略,這是為何?無他,依賴美國的國民黨,只要依譯文追查而破案,就是跟美國撕破臉,這個論點後文有補強證明。
時任台灣警備總司令汪敬煦在《汪敬煦先生訪談錄》(國史館1993-03-01出版)一書中很露骨的說:「依我判斷這件血案可能在美國策動;由哪個單位策動,我沒有這方面的證據。他們是希望在二二八當天中午十二點製造一個事件,在美國、日本,甚至台灣都接到同樣的通知…,他們為了選擇對象,由被稱為「大鬍子」的美籍澳洲大學政治學教授家博先到姚嘉文、張俊宏、林義雄家偵查,調查這三個家庭的人數和進出情況…,家博調查的結果,發現林義雄家最容易下手…。」筆者補充姚嘉文、張俊宏、林義雄此三人皆為美麗島事件被告、省議員,所謂最容易下手是指林宅位處巷弄一樓,只有婦孺…。
依照各種資料,筆者勾勒出一場精心設計的黃雀在後戲碼:
美麗島雜誌社人馬及林義雄等人,在國際人權協會、國際特赦組織等美國"友人"的鼓勵下,於1979年12月10日所謂的”國際人權日”舉火把集會遊行,意圖衝撞戒嚴體制,國民黨當局施苦肉計讓憲警挨打,再以叛亂罪整肅反對人士,此即美麗島事件,在野菁英被一網打盡。這的確會讓台灣民主與政治倒退,更嚴重的是美國會失去制衡國民黨的棋子,而美國非常不喜歡留俄的蔣經國政體,最早的嫌隙就是台灣民眾攻打美國大使館事件,林義雄他們的美國"友人",於是在螳螂捕蟬之際,在228這個敏感日子策劃了本案!既可歸罪於國民黨,也使民眾同情反對人士。
血案到底是誰做的?林義雄比任何人都清楚,但是四十餘年來,林義雄從未公開譴責過誰,指出兇手是誰,但是曾公開表示對於血案「我絕不報復」,這是一種戰略模糊?筆者願意相信林義雄不是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這麼做,而是與國民黨一樣,有不得不的苦衷。
促轉會發現國安局保管的家博打電話到林宅的機密檔案,此一檔案一「出土」,國安局立即將該檔案認定為「有嚴重影響國家安全或對外關係之虞」,而援引《政治檔案條例》第8條第2項第4項之規定,再將該批檔案封存,須屆滿50年後方能提供外界閱覽。
家博與七歲小孩的通話,竟然「有嚴重影響國家安全或對外關係之虞」,這個「對外關係」指的就是對美國的關係,可見林宅血案一定有美國因素,林宅血案對民進黨的利用價值雖然日益降低,但是人民對於林宅血案的真相,仍然有權力知曉,民進黨碰上美國利益就會轉彎,所以國安局要將檔案再次加密,民進黨口中的正義怕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