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趨緩,各方得失如何 | 郭譽申

前兩天俄羅斯普丁發言不想打仗,並且開始從俄烏邊境撤軍。雖然美國、北約聲稱,俄羅斯的撤軍行動有待確認,並仍有進攻烏克蘭的可能,烏克蘭的危機逐漸緩和及明朗,俄羅斯是不會進攻烏克蘭的。這場危機起於去年3月,已折騰了快1年 (中間當然有起伏),各方得失如何?

這場危機起於烏克蘭中央政府想要加入北約,並且收復脫離中央、半獨立的烏東地區,以及已併入俄羅斯的克里米亞。烏克蘭有這樣的企圖,因為美國總統拜登對俄羅斯較上任總統川普強硬得多,又聲稱美國回來了,要加強與盟邦的關係。

近1年的危機讓烏克蘭看到拜登只是口頭說說,美國和北約是不會為了烏克蘭出兵與俄羅斯交戰的,也不會接受烏克蘭加入北約。所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失望的說,這只是他的夢想。可憐的烏克蘭不得不接受國家長期的分裂,甚至永遠失去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這可能不算不合理,因為這兩地區的主要種族都是俄羅斯族,而克里米亞更是過去俄、烏交好時,被當時的蘇聯送給烏克蘭的。

俄羅斯的目標是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保留烏克蘭作為俄羅斯與北約的緩衝區。俄羅斯派遣10多萬部隊到俄烏邊境,自始就只是恫嚇而不是真要進攻烏克蘭。烏克蘭約有25萬陸軍,又獲得美國的武器支援,俄羅斯只派遣10多萬部隊,其實不足以入侵烏克蘭。

俄羅斯的恫嚇相當成功,逼得美、法、德各國的政要頻頻造訪調解。即使美、烏和北約不接受俄羅斯的要求,書面保證烏克蘭不加入北約 (太丟臉而無法交待),它們已經認知到俄羅斯是認真的,不惜一戰。烏克蘭勢必長期無法加入北約,而俄羅斯達成了其目標,又能避免開戰所導致的美歐對其經濟制裁。

美國一再指控俄羅斯準備入侵烏克蘭,當然是藉以團結歐洲盟國共同對抗俄羅斯。美國雖然支持烏克蘭,卻不派兵進入烏克蘭,一方面因為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後,美國人民普遍反對對外用兵,更重要的是這樣觸犯俄羅斯的大忌。俄羅斯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就是因為若烏克蘭加入北約,北約就能駐軍烏克蘭而威脅俄羅斯的安全。美國若派兵進入烏克蘭,相當於烏克蘭加入北約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俄羅斯非增兵開戰不可,美俄恐怕釀成核子大戰。

美國內心裡恐怕希望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樣俄羅斯會陷入戰爭泥淖,而歐洲盟國會完全倒向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並把向俄羅斯的能源採購轉向美國,美國還能大賣武器軍火,發戰爭財。可惜俄羅斯沒有墜入美國的算計。

拜登總統一定宣稱他制止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或許能騙騙美國民眾,稍微提升他低迷的支持度。然而,他聲稱支持烏克蘭,卻虎頭蛇尾,拿俄羅斯沒轍,讓烏克蘭失望,難免折損美國的國際威望。

烏克蘭危機造成能源價格上漲,加重疫情後世界的通貨膨漲,使全球都受害。始作俑者是美國和北約,北約的持續東擴,威脅俄羅斯的安全,終於導致烏克蘭危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