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碎帝國主義的餘威 | 盛嘉麟

所謂的諸多列強國家,美、俄、英、法、德、日 ,這些舊日的帝國主義國家,現在只是吃著餘糧,帶著餘威,在世界上作威作福,繼續唬壓其它的國家。好比不久前法國派戴高樂小破航母,英國派一路修理漏水的伊利莎白航母,日本也派初雲號夥同美國,號稱要重溫甲午海戰全殲北洋艦隊的美夢,都曾來到中國南海自由航行,自稱要維護他們在亞洲及南海的利益。可惜衰弱的法國、英國、日本已經沒有實力威懾中國,全靠餘威,實在太明顯了,不值得中國去戳穿。

這次俄烏戰爭,一個烏克蘭就打碎了俄羅斯帶著蘇聯紅軍的餘威,竟然弄得兩軍對峙不相上下。雖然最後俄羅斯絕不會敗,但是依靠蘇聯紅軍的餘威已經唬不倒人了。看看當年希特勒在1940年五個星期吞下整個法國,次年的巴巴羅薩軍事行動,三個星期吞下整個波蘭,這才是實力。

目前的中美鬥爭,美國也是靠著二戰美國大兵的餘威在欺壓中國,加上中國人讀了太多的孫子兵法,要萬無一失才敢用兵。尊敬美國盎薩的中國人又特別多,所以中國傾向於抗議警告,一再忍讓。希望有一天做好萬全準備,對一再闖入西沙群島領海領空的美國機艦直接幹掉一次,試試美國是靠著餘威還是真有實力。

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那時中國還很弱,公海上撞下了一架美國抵近海南島的美國的EP3,美國除了叫囂,並不敢怎麼樣。以現在中國的實力,若是把闖入西沙群島領海領空內的美國機艦,幹下一架P-8偵察機,或幹癱一艘驅逐艦,美國除了叫囂,我真想看看美國是靠實力還是靠餘威。

若是烏克蘭拉下了俄羅斯紅軍的餘威,中國拉下了二戰美國大兵的餘威,那麼全世界只剩下具備實力的中國解放軍,美國不敢到處興風作浪,世界也就和平了。

你知道「土地銀行」為什麼會取名「土地銀行」嗎?| 賈忠偉

那是因為…中華民國政府在接收日本勸業銀行後--日本「勸業銀行」是在1897年(日明治三十年)所成立的日本本土銀行,而「勸業」兩字,日文就是「提倡實業,獎勵產業」之意。1923年(日大正十二年)正式在臺灣臺北開設第一家分店,以提供農業開墾、灌溉、水利開發之長期融資為主要業務,是當時唯一辦理不動產及拓殖金融的銀行。最初在臺之業務均委由臺灣銀行代辦,隨著業務拓展,1933年(日昭和八年)和1937年(日昭和十二年)分別在臺北及臺南興建大型銀行廳舍。

臺灣光復後,陳儀即將勸業銀行位於臺灣的5個分行改組成為──「臺灣土地銀行(Land Bank of Taiwan,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改組後的臺灣土地銀行仍然與日據時期的勸業銀行一樣,繼續肩負調整農業金融之責,扮演全國農、漁會信用部業務的上層銀行,不同的是,土地銀行為政府機構,肩負更為重要的責任。

臺灣光復之初,百廢待舉,要解決戰爭時期所累積的問題,只能靠時間一步一步慢慢來,在現實世界是沒有仙女棒和神燈精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