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知識分子,筆者自然很想知道,大陸的知識分子如何?對國家和社會有何影響?雖然媒體和網路讓兩岸的資訊可以交流,然而大陸龐大,有關知識分子的資訊太多了,使一般人(包括我)不可能充分掌握和了解。法國教授Sebastian Veg出版 [1],深入介紹1990年代之後大陸民間知識分子的各種活動,剛好滿足了我的期盼。
民間知識分子的「民間」表示,他們是體制外的,不受雇於政府或國營單位,但可能是政府或國營單位的退休人員。「民間」也表示,他們很貼近一般大眾和弱勢群體,而他們中的部份人致力於協助解決弱勢群體所面臨的困難。1980年代的知識分子大多關注國家的政治體制這類大問題,經過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很多知識分子轉而關注一些「民間」的特定問題。
下列是 [1] 的各章標題,第二章的王小波(1952-1997)被視為民間知識分子的開啓和代表人物,民間知識分子被區分為四大類(第三、四、五、六章),包括:民間史家、獨立電影的製作者、維權律師、以及學者、記者、部落客等。
導論
第一章 草根知識分子:理論與歷史視角
第二章 王小波與沉默的大多數:重新定義天安門之後的知識分子
第三章 研究毛澤東時代的民間史家:紀念、記錄、爭論
第四章 從邊緣探索及改變社會:獨立電影的興起與落幕
第五章 草根專業人士:維權律師、學者與訪民
第六章 記者、部落客與新的公共文化
結論
[1] 所介紹的民間知識分子關注於特定的民間問題。當然另外有一些知識分子則關注國家的政治體制問題,[2] 介紹了這部份的知識分子(參見《中國的九大政治思潮》)。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前,後者的比重看來非常高,而在事件之後,前者的比重變得較高。這是好現象。沒有政治體制是完美的,隨著中國的迅速崛起,以及歐美的民主制度曝露很多破綻,中國沒理由再爭論其政治體制,知識分子關注及協助解決特定的民間問題,是最大的貢獻。
有少數知識分子同時關注民間和政治兩方面的問題,成為有相當群眾基礎的政治異議者,使中共無法容忍。他們或被迫離開中國大陸,如視覺藝術家艾未未,或被依法判刑入獄,如許志永律師(判處徒刑四年)。筆者贊成前者的方式,人有選擇政治體制的自由;後者卻是中共和知識分子的双輸,並不可取。
[1] Sebastian Veg《在人民之間:業餘史家、獨立導演、維權律師與部落客,從草根崛起的力量,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聲音與行動》聯經出版,2021。(Minjian: The Rise of China’s Grassroots Intellectuals, 2019)
[2] 張博樹《改變中國:六四以來的政治思潮》香港:溯源書社,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