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的高科技競爭,各有何優勢? | 郭譽申

中美的高科技競爭,美國採取攻勢,而中國居於守勢。美國直接打擊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如限制或禁止很多高科技產品和技術出口到中國;另一方面以政府預算大量支助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如以《晶片法案》補貼半導體產業,以《通膨削減法案》補貼電動車、新能源產業。中美誰能勝出?現在還言之過早,但可以評估各自的優勢和已執行的政策。

美國的最大優勢是它有不少擁有高科技的盟國,包括日、韓和一些歐洲先進國家。美國目前的高科技產業未必強過中國,即使有領先也領先不多,但是加上其盟國,則確實領先中國一段差距。譬如:美國聯合其盟國共同限制或禁止高階半導體產品和技術出口到中國,才對中國造成較大的損害。

中國的最大優勢在於它仍有較高的經濟增長動能。今年由於嚴格的防疫封控措施和整頓房地產產業,中國的經濟特別疲弱,現在它已大幅放寬防疫封控措施,並推出《金融16條》支持房地產產業,中國應該會很快恢復過去較高的經濟增長趨勢。

美國打擊中國的高科技產業,會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嗎?幾乎不會。中國過去至今的經濟增長,高科技產業占比並不大,因此美國打擊中國的高科技產業,或許能稍壓制中國的高科技產業,但對中國的整體經濟影響不大。

中國的另一優勢在於它半私有、半國有的經濟制度。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受到美國的打擊而難免有些受創,私有企業必定追求較短期的經營績效,因此對投資於受創的高科技產業會比較裹足不前。所幸中國有很多國有企業,在政府的指導之下,可以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而長期投資於風險較高的高科技產業。如上述,中國未來仍會有較高的經濟增長,因此中國的很多國有企業就有源源不絕的資源可以投資於高科技產業。

中國還有一明顯優勢乃是,中國大學培養出大量的科學和工程人員,人數比美國多得多,這些人彼此切磋和競爭,自然能產生很多優秀的人才。

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產業提供美國所需的大部份的高階晶片,美國擔心中國大陸可能統一台灣,不論和統或武統,即能得到台積電,並掐住美國的高階晶片供應,因此逼迫台積電到美國建廠生產高階晶片。這政策看似有益於美國的國家安全,其實不利於美國與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競爭。如張忠謀所說,在美國生產晶片的成本大約高出在台灣生產成本的50%以上。因此,這政策將削弱台積電的整體競爭力,並拉近大陸半導體製造業與台積電的差距。美國只追求自利,似乎忘了台灣是其盟國,而削弱台積電不利於其與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競爭。

中美的高科技競爭,美國的優勢是它有不少也擁有高科技的盟國。中國的優勢在於,它仍有較高的經濟增長動能,因此能夠通過國有企業源源不絕的投資於高科技產業;而且中國大學培養出大量的科學和工程人員,人數比美國多得多。美國逼迫台積電到美國建廠生產高階晶片,看似有益於其國家安全,其實不利於美國與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競爭。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