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剛火辣的湖南人,盡是革命家和將軍 | 鄭可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

可嘆啊!俺雖然秉持湘志,已無同道!此地有機緣成大事的湘人已變為醬缸種!

湖南人對政治和軍事等風雲變幻的潮流有著強烈的興趣,民性剛強。楊度在《湖南少年歌》中說:「中國如今是希臘,湖南當做斯巴達;中國將為德意志,湖南當做普魯士。諸君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湖南通志》說是「勁悍決烈」,《長沙府志》說是「勁直任氣」,《寧鄉縣誌》說是「人性勁悍」。

湖南人刀剛火辣的性格特徵十分鮮明,湖南人能說會道,語言豐富,向來有「湖南地出金,十里不同音」的說法。中國五嶽之一的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中部偏東的衡陽市南嶽區。宋代中國四大書院,湖南就獨占其二(長沙岳麓書院、衡陽石鼓書院)。

「中興將相,十九湖湘」、「半部中國近代史由湘人寫就」、「湖南人才半國中」、「無湘不成軍」等的盛況。湖南騾子精神:吃得苦,霸得蠻,捨得死,不服降。

湖南人崇尚武力,好鬥逞勇,拳術興盛。清朝乾隆帝時期,湘黔苗民起義,使得清政府舉七省的兵力才鎮壓住。道光帝時期,瑤族趙金龍起義、藍正樽起義都掀動了整個時局的變化。清朝晚年到新中國,湖南出現一批軍事人才,曾國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黃興、毛澤東、彭德懷、賀龍、羅榮桓、粟裕、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許光達、王震等。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譚嗣同

八指將軍黃興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

來嶽麓書院的人都會來此小憩

石鼓書院位於衡陽市石鼓區石鼓山,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石鼓書院曾鼎盛千年,名噪朝野,在中國書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極高的地位,正所謂「石出蒸湘攻錯玉,鼓響衡岳震南天」。石鼓書院是中國四大書院中創建最早的,並具有確切史志記載的書院。

石鼓書院,與睢陽、白鹿洞、嶽麓三書院並稱為「天下四大書院」。石鼓書院首任山長李寬、後任山長李士真與韓愈、周敦頤、朱熹、張栻、黃榦同祀石鼓七賢祠,並稱石鼓七賢。

湘人左宗棠墨寶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