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和東歐民主化。當時是西方民主的顛峰時代,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出版了《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一書,認為西方民主就是政治制度無可取代的最終形式(參見《法蘭西斯•福山這個人》)。
本世紀初,如日中天的西方民主開始出現走下坡的跡象,部份政治學者觀察到,很多實行民主的國家,尤其一些新興民主國家,發展不順利,而形成所謂的民主退潮現象(參見《全球民主在退潮》)。
2008年美國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並導致2010年的歐洲債務危機。金融和債務危機造成歐美的多年經濟不振,逐漸激發政治極端化、民粹主義、保護主義、種族/民族主義等的興起,重創了西方民主制度,到2016年英國公投脫離歐盟和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而達於高峰。此時幾乎所有的政治學者都有共識:西方民主面臨了嚴重危機,而需要尋求拯救之道。
歐美國家還來不及改進其民主制度,今年的COVID-19疫情更曝露了西方民主的弱點和無能。迅猛的疫情最初起於中國大陸,一兩個月後才蔓延到歐美。中國雖然猝不及防,卻在4個月內控制住疫情;對比之下,歐洲和美國多了一兩個月時間認識疫病及準備抗疫,卻對疫情束手無策,至今已各造成千萬人染疫及超過25萬人喪命。實行民主的歐美國家的抗疫表現遠比不上「不民主」的中國,它們真需要改進其民主制度,才能對抗未來總有可能發生的未知疫病。
西方民主面臨嚴重危機,絕不是筆者信口開河,而是很多政治學者各自的觀察研究,他們各自尋求拯救之道,而出版了不少相關書籍。本文末列舉了一些我所研讀過的書籍及讀書心得,供有興趣者查閱(這些書尚未涵蓋到今年的疫情和抗疫)。
政治學者所提的諸多方案能拯救西方民主嗎?未可知也。川普總統在任4年,有很多損害美國民主制度的言行,他的連任失敗應該有助於美式民主的復原;不過川普在這次大選獲得七千多萬普選票,顯示民粹主義、種族/民族主義等的勢力依然龐大(歐洲的情況也差不多),因此分裂的美國並不容易達成政治和解,而民主制度的運作仍不易順暢高效。
政治改革涉及政治勢力和利益的重分配,從來都不容易;而民主政治的改革更涉及千萬民眾的心態、意識形態的改變,是短期難有成效的。拜登身為西方民主國家的新領袖,是任重而道遠,且看他未來如何拯救美國和西方民主吧。

Jason Brennan《反民主:選票失能、理性失調,反思最神聖制度的狂亂與神話》(Against Democracy, 2016)-參見《學者反對普選民主》
David Van Reybrouck《反對選舉》(Against Elections: The Case for Democracy, 2016) -參見《抽簽是民主 選舉是寡頭政治》
Bill Emmott《西方的命運:維繫人類文明的普世價值該何去何從?》(The Fate of the West:The Battle to Save the World’s Most Successful Political Idea, 2017)-參見《西方的命運將如何?》
Pankaj Mishra 《憤怒年代:共感怨憤、共染暴力的人類歷史新紀元》 (Age of Anger:A History of the Present,2017) -參見《現代性導致憤怒時代-中國有優勢》
Marc Hetherington, Jonathan Weiler《極端政治的誕生:政客如何透過選舉操縱左右派世界觀的嚴重對立》(Prius or Pickup?: How the Answers to Four Simple Questions Explain America’s Great Divide, 2018)-參見《世界觀導致美國大分裂》
David Runciman《民主會怎麼結束》(How Democracy Ends, 2018)-參見《中國模式與西方民主競爭態勢的演變》
Steven Levitsky, Daniel Ziblatt《民主國家如何死亡:歷史所揭示的我們的未來》(How Democracies Die: What History Reveals About Our Future, 2018)-參見《民主國家如何死亡?美國是否例外?》
R. Rajan《第三支柱:在國家與市場外,維持社會穩定的第三股力量》(The Third Pillar:How Markets and the State Leave the Community Behind, 2019)-參見《社群主義能拯救西方民主?》
Larry Diamond《妖風:全球民主危機與反擊之道》(Ill Winds: Saving Democracy from Russian Rage, Chinese Ambition, and American Complacency, 2019)-參見《民主的危機與反擊》
歐美式民主制度是代議民主,是偽民主。這是最近100來年民主大騙局。
國父孫中山說 “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做民權。"(民國十三年三月九日講)。民權即是民主。
全世界所謂民主國家的民主制度都是代議民主。代議民主通過投票,選舉政治領袖和議員,將人民的投票決策權和統治權轉化成人民的選舉權和監察權,這意味著奪走人民投票決策權和統治權。所以,代議民主是偽民主。
全世界代議民主國家的政治領袖和政黨及部份學者披掛民主外衣,利用普選(一人一票選舉制度),奪走人民投票決策權和統治權,還自稱為民主國家,稱西元前五世紀,希臘城邦中的民主為直接民主。這是最近100來年民主大騙局。
地球是圓的,不是平的。
民主是直接民主,不是代議民主(間接民主)。
1) 民主的字源來自古希臘語(demoskratos,意為人民統治或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有投票決策權和統治權,政治領袖沒有決策權和統治權。對於國家和社區大事,政治領袖必須經大多數人民同意(集體協商和決策)才可以推行。所以,人民再不需要上街頭抗爭(低階和激進抗爭)或示威抗議(非暴力和暴力抗議)來迫使政治領袖放棄不合大多數人民同意的政策。
代議民主,意為代表人民統治或人民不是當家作主。人民沒有投票決策權和統治權,政治領袖有決策權和統治權。人民需要上街頭抗爭或示威抗議來迫使政治領袖放棄不合大多數人民同意的政策。
2) 直接民主不容許政黨政治,不容許兩大政黨(兩大利益集團)的存在。
代議民主容許政黨政治,容許兩大政黨(兩大利益集團)的壟斷。
3) 直接民主: 人民不需要普選(一人一票選舉制度),選出政治領袖和議員而直接參與國家或社區事務。所以,沒有普選不代表沒有民主。
代議民主: 人民需要普選,選出政治領袖和議員,代人民作出處理國家或社區事務。
選舉只不過是衛護政治領袖統治權,只不過是衛護政治領袖制度的工具。
選舉只不過是體現代議民主,不是體現直接民主,所以,不是全面體現民主。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