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前往台北舊市區平價日式料理店用餐;說是排隊名店,平常沒有排上一個半小時是吃不到的;因為去年豬瘟今年人瘟,目前算是非常時期,百業蕭條,許多餐廳都快關門大吉了,想來這家也應該是門前冷落車馬稀吧?
只要不用排隊,便是嘗鮮好時節;也就去了。
孰料到了店門前面還是圍了一堆的食客等候;一簇簇一群群的在門前廊上街角等候,聊天滑手機發呆的都有;劉杯杯大為驚訝,都這個時候了還這麼多人,都說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看人為食亡,也是有的,至少我們一行就是。
既來之則安之,也就耐著性子,依店家規定登記排號等候叫號;所幸,還是挺快的,也就是十來分鐘左右就叫到號了。
一行人上了二樓;環目四顧就是傳統的食堂格局,長條型的空間有些逼仄,木頭方桌配木頭圓凳子,舊式磨石子地板應該有些年月了,美耐皿餐具表面粗粗的有些磨損,搭配上免洗餐具跟紅色塑膠杯子,感覺非常在地。
點菜單是空白的,要品名數量單價一起寫,不是打勾就好;眾人愣了一會兒才推舉出字好看的來寫。
免費味噌湯很有誠意,味濃料實蔥花足,可以看到味噌顏色,不是清清如水呼弄人的那種。
菜色也就是常見的日式料理,魚蝦串燒蛤蠣干貝手卷揚出豆腐雞肉唐楊之類的,食材品質很好;比較特殊的是巨無霸握壽司跟生魚片,要分好幾口才吞得下去。
讓人懊惱的是,上菜太快;服務大姊不太管你吃完沒有,或是窄小的桌面還有無空間,就不管不顧的一盤盤的往上端;搞得眾人緊張兮兮手忙腳亂併菜疊菜分菜忙得不亦樂乎。
應該是拚翻桌率吧,外面還有人在等呢!
即便食物品質不錯,不過這樣的用餐體驗其實是不舒服的。
記得多年前,劉杯杯曾經在淡水一家知名的平價海鮮餐廳用餐,除了排隊等候上菜快之外,當時還有等候客人為了佔位置,硬是站在後面盯著看你吃完最後一道菜的情形,非常的不舒服。
再有一次是在所謂的超市火鍋店用餐,限定用餐時間卻又不限定客人加購,當客人在限定時間內無法煮完食物時,卻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離席,弄得很不愉快;海鮮好料沒吃多少倒是惹了一肚子氣。
另也曾經在香港知名港式點心店用餐,雖然管制很好,沒有人站在後面等位置,但是服務大姊只要一看到客人差不多快用完餐了,就會急著來收盤子擦桌子,問說要不要打包?
劉杯杯之所以多年來不喜歡上排隊名店就是因為這樣的類似經驗。
日本知名導演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北野武(Kitano Takeshi)就對日本人排幾小時的隊只為了吃一碗拉麵這件事不以為然,他認為,如果人不能好好吃飯,跟只為了生存而搶食的動物有何不同?
這當然是言過其實,排隊用餐當然是為了要能夠吃到好東西;不過如果為了吃到好東西卻要花上長時間排隊等候,而等到了之後卻又不能從容的進食,這樣一路神經緊繃匆匆忙忙的吃下來,可能會得胃潰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