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短焦指紋辨識系統看華為產品價值 | 殷正淯

我時常看到手機評測博主批評華為、榮耀還在使用短焦指紋解鎖,特別是在旗艦機上,每次都說「都一萬多塊一支,還不給用光學指紋」。於是我特別找了相關的訊息去瞭解一下這兩種指紋辨識系統差別在哪兒?得到的結論就是,短焦指紋比較安全,光學指紋干擾少用起來比較順手。這我就能理解為什麼華為、榮耀還在使用短焦指紋而不用光學了,就是因為安全性。

短焦指紋和長焦指紋的區別

這兩家公司特別強調安全性,華為、榮耀的高端手機使用群體多半是以社會人士,特別是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營企業的領導,或者私人企業高管為主。
一、這些人群不在意這一點點不便。
二、這些人更重視安全性。

同樣是高端旗艦手機,米、O、V的用戶群多半是家境比較好的學生,或者是小資、個體商家的老闆,他們常做的事情就是購物、遊戲、看影片,安全性的需求比較小,即便被騙了損失的只是個人,影響層面比較單純。可是華為、榮耀的用戶影響的範圍就非常大。

例如我看到的學校領導都是使用華為的高端旗艦,別的不用說,就單單以考試為例,他們有的要負責國家考試的相關作業,比如考場的座位安排。如果有駭客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或學校職員,要藉機侵入他們的手機蒐集相關文件,那麼相比之下,米、O、V的安全性是不是就比較差一點?更不要說手機後台的問題,這部分榮耀就不如華為,畢竟榮耀用的是高通的芯片。如果從這個角度思考這問題,那麼公務體系,或與公務體系常往來的私人企業,是不是用華為會比米、O、V更安全?

這麼一想,就知道這些博主思考格局還是太狹隘了一些。當然他們可以說,我們是基於普通消費者的角度思考,就普通群眾來說,這樣的手機價格太貴了。回到消費行為上來說,都說是高端旗艦,高端體現在哪裡?每一個商品都有市場區間,高端不僅價格比較貴,更重要的是這類產品鎖定的客群是哪些人,這才是高端真正的意義。

我有一位學長是台灣百年唐裝老店的少東,在跟他聊天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高端服飾的用料跟他們家的用料沒有太大的差別,有些布料可能都是同一家紡織廠的產品,並且做工來說,我這位學長家的包包的編織工法,還有細膩程度也不亞於這些奢侈品品牌,或者所謂的大牌,這點我真的比較過,NIKE、THE NORTH FACE等廠牌的縫線跟他們家包包的縫線相比,我學長的產品比較紮實。那麼為什麼我學長的產品最貴5、6千塊台幣,而這些品牌動輒上萬、數十萬?因為品牌效應。高端市場做工只是基本,但因為不同的原因,在做工上考量的不是單純的先進,更重要的是客群的基本需求。

華為主打的是安全,這是他們的客群需求。同樣是旗艦機,米、O、V在個人訊息安全保護上不需要要求這麼多,所以堆料和使用體驗就是他們的首選,他們的高端客群的定位不是真正的「高端」人群,而是手上有點閒錢可以提升生活品質的小資而已。但華為的定位是真正高層的商務或公務人士,使用體驗上稍微差一點沒有關係,但安全性一定是首選。這才是高端旗艦機真正需要的。

反過來說,蘋果對於多數西方國家的商務或公務人士來說也是一樣,他們不擔心被他們的政府後台監控,他們在做的事情,都跟他們的高層有默契,被監控就監控唄。但對我們來說就不可以,因為我們兩國現在正在打仗,被監控就是大問題,所以才需要華為這種產品。

最後,許多博主也在酸華為目前的PURA 70 ULTRA在很多地方不如這兒、不如那兒,然後說華為的旗艦很拉垮。我就納悶了?美國對華為的禁令解除了嗎?還沒有,當然華為還比不上現有的國產或三星、蘋果的旗艦機,因為各項自主產品雖然能造,但還沒做到超越。可光是能造這一部份,就足夠讓華為手機賣到這個價錢,因為這是一個里程碑的進步。當初剛禁華為的時候,大家都說華為沒有十年造不出芯片,可現在才幾年,別忘了中間還有一個三年疫情,華為不僅沒有停下腳步還超前進度。這一點難道不值這個價位嗎?

三星當初沒有起來的時候,我買過他們的手機。那水準真的是,我用不到半年就換成華碩的,當然我非常悔恨這個決定。重點是三星一開始也很爛,也很貴,也是被大家酸到爆。可現在呢?在國內買不到,但不影響在世界的銷量(即便我還是覺得很不好用)。很多事情真的必須要更宏觀的思考,才會知道背後的意義。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