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與友相聚,看著電視上的政論節目,友人發話:「為甚麼政治人物主張不同,看起來就是不一樣?」問:「有什麼不同?不都是一樣。」友:「就是有一股說不上來的味道。一方帶著一點邪氣或著是狡猾,另一方則顯得忠厚一點。」xxx,我看了他的學歷,還是政大畢業的,可是他臉上的表情,散發的味道,跟其他與談的人,就是不同。xx是台大的,以前跟現在簡直都變了一個人。最可怕的是那位常被告的主持人,那簡直變成巫婆了。
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主張,人性本惡;聖經說,人有原罪。每家的說法自有其立論的根據。我則認為,人出生本是一張白紙,是所處的環境,讓白紙染上繽紛的顏色;也就是晉朝傅玄《太子少傅箴》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些人說話溫和有禮,有些人動不動就暴跳如雷,原因出在哪裡?只要回頭去看他出生的家庭及成長的環境,便得出答案了。有些人敦厚、開朗,有些人狡猾或者帶著壞心眼,無不與他長期接觸的人及所處的環境有密切關係。
政治人物之所以會得到選民的支持,原因很多,但至少他有某種吸引選民的特長或魅力使然。不過,他所加入的政黨會牽引著他的言行,而這些言行最終成了他的思想與信念。所以,某些政治人物比較溫文忠厚,有些則殺氣騰騰或者帶著一張賊臉。無不是,環境造成的。
相由心生,政治人物別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