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俄烏戰爭就此結束 | 謝芷生

新聞突然傳來,俄烏的和談頗有進展,但願俄烏戰爭就此結束。

最近平面媒體與電視鏡頭,都充斥著有關俄烏戰爭的消息。國際間似乎已久無因戰爭引起如此強烈的關注,俄烏戰爭可謂牽動了全世界的敏感神經,通過現代的電子傳播技術,即使坐在家裡就可看到戰爭殘酷恐怖的畫面,好像一下子就把全世界都帶入了戰爭現場。

如果自己家中有人在戰場上,或生活在被襲擊的城市裡,又會是什麼感受呢?手裡掌控有戰爭發動權,或握有阻止、避免戰爭爆發權力的政治人物,除自己的權力、物質欲望外,是否也該想想老百姓最起碼的生存權呢?

挑起一場戰爭,不論是進攻或挑釁,都很容易。但一旦戰爭爆發後,要想終止或消弭它就太難了。人類是世間最聰明的動物,但有時卻幹出最愚蠢,最無理性的事來,而戰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除人類外,沒其他動物會自相殘殺、自我毀滅。人類往往由於自私、貪婪,或為一些不著邊際的理想、原則而迷失、執著,不肯妥協,不願回頭。

當然交戰的任何一方,都會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拿俄烏間的戰爭來說吧,站在烏克蘭的立場,是為了防止境內俄裔的分裂主義,收回克里米亞,保住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站在俄羅斯的立場,主要是要阻止烏克蘭背後的美國與北約勢力東擴。烏克蘭一旦成為北約的一部分,將嚴重威脅俄羅斯的安全。這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是不難理解的。

1991年蘇聯與華沙組織解體後,美國與北約內部曾有過理性考慮,打算讓俄羅斯逐步融入西方。但此一嘗試,在1999年北約開始東擴後,即未再認真執行下去了。可能的最大原因,顯然是因美國和北約與前蘇聯間在冷戰時期積壓下來的種種嫌隙,無法因蘇聯的解體與改制,就能徹底消弭、清除乾淨,即所謂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況華沙集團解散後,因冷戰而集結的北約卻依然存在如故。俄羅斯如何能相信美國與北約的誠意呢?

2014年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半島,固有種種自身利益的考量,但歸根結底,還是俄羅斯對美國與北約國家的不信賴。華沙組織與蘇聯相繼解體後,冷戰格局雖表面結束,但由於美俄相互間的對抗並未改善,反而加劇,因此實際將冷戰延續了下來,通過俄烏間發生的軍事衝突,甚至已將冷戰發展為“熱戰” 了。期盼和平的人們,不知何時才能盼到頭呢。

筆者過去曾在拙文中提過,西方人的文化中,似乎缺少了中國人所具有的妥協與讓步的智慧與藝術,一旦衝突起來,非鬥個你死我活不可,很難停止下來,最後難免兩敗俱傷。俄烏衝突難以終止,一則由於西方人好鬥的天性,一則由於美國與北約從中煽風點火,不斷添柴、澆油。這場仗並非烏克蘭要打的,而完全是美國人意志的展現。其實其他北約成員國早已希望停戰了,但美國仍希望達到其戰略目標,即拖垮俄羅斯,使其一蹶不振,甚至利用中俄密切的夥伴關係,將中國也一併拖入戰爭,削弱其崛起的勢頭。

所幸現在出現戰爭結束的曙光,我們可以預見戰爭的結果:俄羅斯生命財產受損將不容低估,但因國土遼闊、資源豐富,療傷復原的速度會很快。北約國家受美國拖累,經濟利益受損無可避免。最親美並支持北約東擴的波蘭,將被難民問題拖慘、拖垮,得看美國肯否伸出援手了。美國則將信譽掃地,有利於中國加速崛起超越。至於烏克蘭,則可能失去東部地區,而加入北約將徹底幻滅。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