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風雲緊急對台灣的啟示 | 郭譽申

三月以來,分裂的烏克蘭的軍事衝突有升高之勢,中央政府和分裂出來的烏東兩共和國政府互相指控對方違反《明斯克停火協議》,隨後俄羅斯增派大量部隊到俄烏邊界支持烏東兩共和國,被懷疑可能要攻擊烏克蘭本土。面對烏克蘭的新危機,美國總統拜登致電烏克蘭總統表示堅定支持,而烏克蘭總統則再次呼籲美、歐讓烏克蘭加入北約(NATO)。

簡略回顧烏克蘭分裂的歷史。烏克蘭是東歐大國,原是蘇聯加盟國之一,蘇聯解體後成為獨立的民主國家。烏克蘭分裂的主要原因在於種族(雖然都屬於斯拉夫族),烏克蘭族約占80%,俄羅斯族約占20%,而後者多半居住在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半島。考慮種族和歷史,烏克蘭應該是親俄羅斯的;然而自實行民主後,歐盟的民主而富裕對烏克蘭很有吸引力,於是而有親歐派;親俄派與親歐派激烈競爭、輪流執政,使烏克蘭的政局時常不穩。

2013年底,親俄派的烏克蘭總統實行親俄遠歐的政策,導致親歐派展開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到2014年初,總統被議會罷免其職務。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民眾多半支持親俄派,認為議會的罷免總統不合法,於是宣稱脫離烏克蘭而獨立。當烏克蘭中央政府出兵討伐時,俄羅斯也出兵支持親俄的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双方於是短暫交戰後停火,至今一直是武力對峙。隨後克里米亞公投通過併入俄羅斯(自18世紀起克里米亞就是俄羅斯領土,1954年克里米亞被蘇聯劃入烏克蘭,以紀念俄、烏的長期交好),而烏東地區則成立兩共和國。

烏克蘭最近風雲緊急,媒體多強調俄羅斯的增兵俄烏邊界造成緊張。筆者卻相信是烏克蘭啟動此危機。烏克蘭這樣的分裂國家幾乎必定是平時有小衝突,偶而有大衝突,因為中央政府總想收復固有領土。川普總統在任時對俄羅斯較友善,對烏克蘭則顯然支援不力,竟以軍援要脅烏克蘭調查拜登之子,造成電話門醜聞。拜登上任以來,對俄羅斯較川普時代強硬得多,烏克蘭於是趁機加強收復故土的行動,烏東地區抵擋不住,只好找俄羅斯軍隊支援。既然只是被動回應,俄羅斯應該不會進軍烏克蘭,而烏克蘭不久就會知難而退的。

烏克蘭與台灣的現況很相似,同樣都依靠美國,烏克蘭需要對抗俄羅斯,而台灣則在對抗中國大陸。烏克蘭一再要求加入北約而不可得(若加入,則烏克蘭受到武力攻擊時,美國有義務協同防衛),就像美國從不承諾出兵保衛台灣一樣。烏克蘭與台灣是美國的馬前卒,美國驅使其馬前卒對抗強大的俄、中,卻是口頭支持但不承擔責任,情況不利時可能隨時走人,就像最近宣佈要撤出駐阿富汗的全部美軍。

烏克蘭自然資源豐富,曾是工農業相當發達的國家(尤其重工業),然而民主化後,國家分裂,又與強鄰俄羅斯武力對峙,現在變成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人均所得不到4千美元),台灣真要引以為戒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