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新聞,一則標題為「封城返家驚見謎樣生物,『紅色觸手』爬滿廚房牆壁嚇壞她」的新聞映入眼簾,一時好奇心大起。
外星人入侵了嗎?
點入閱讀後才發現,原來是法國一名女子因新冠肺炎封城離家,在3個月之後返家赫然發現廚房牆上爬滿了3個月前買的馬鈴薯所冒出的長長的紅色芽葉。
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就這樣一件事可以作成一則新聞也就罷了,還下這樣的標題?
想來點擊率應該蠻高的;那顆馬鈴薯無論後來的下場如何,應該都物超所值了。
想到「語不驚人死不休」。
這句話的字面意義就是,「沒有說出驚人的話,死也不甘心」的意思;出自杜甫的七言律詩《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原意是強調自己寫詩的態度嚴謹,後世衍伸用來比喻,指的是人標新立異,說出讓人吃驚的話。
文學創作中,行文用字描述用詞誇張以強化所要形容的事物,或是彰顯作者豐富的想像力與感情的做法本就常見。
像是蘇東波在《滿庭芳 蝸角虛名》一詞中感嘆:
「且趁閒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這說的是,人生短暫,人們不應忙於爭奪功名利祿的擾攘不休,應該要趁著閒散之身未老之時,拋開束縛,放縱自我,逍遙自在,人生不過百歲,要好好利用,醉他個三萬六千場。
這是從一歲開始不喝奶改喝酒,一直喝到一百歲,天天醉的意思了,當然不可能。
再如李白在《將進酒》中說: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之水怎麼可能天上來?極端氣候,下大雨嗎?
在《秋浦歌》中說:
「白髮三千丈,離愁似箇長。」
三千丈的白髮還得了?都變妖怪了。
不過,這畢竟是誇張的文學描述筆法,無可厚非。
新聞事件的陳述也如此,就有問題了。
之前還看過,「驚!他插進去一整夜沒拔出來,差點出人命!」的標題,。
結果事實是,有人充電器徹夜沒拔,短路引發火災,殃及鄰居,幸無人傷亡。
再如,「太可怕了!女子睡前在床上做了這件事,竟導致不孕、失明!」
結果是一篇文章的標題,討論睡前在床上玩手機,長期下來可能藍光會影響視力,也可能會因電磁波導致生育問題。
其實新聞報導下吸睛標題,引人注意點閱乃是情理中事,但總要有個度;聳動標題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就跟狼來了的故事一樣,看久了,大家也就彈性疲乏了。
雖說如此,吸引人的標題還是很重要的。
像是劉杯杯從小到大一直很喜歡吃原味豆干,下次來寫個愛吃豆干的網誌,標題就下:
「勵志!這個男人花了50年對抗非基改食品!」
再來出個題目:
「驚天動地!他,一句話就推翻了中醫幾千年的傳統」。
你猜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