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大選結果牽動中美國際情勢 | 盛嘉麟

五月十四日的土耳其大選,選情混亂。土耳其政黨林立,有超過25個政黨,其中以「正義與發展黨」最大,「共和人民黨」次之。這次有三人參選總統,分別是現任總統厄多安(Erdogan,正義與發展黨),基里達歐魯(Kilicdaroglu,共和人民黨),以及一位弱小的獨立候選人奧根。

厄多安從2003年~2014年擔任三屆總理,然後在2014年起擔任總統。 2017年厄多安通過修憲,將國家政體由議會制改為總統制,裁撤了土耳其總理職位;在新的總統制下,總統是土耳其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擁有任命政府內閣,解散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和任命土耳其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權力。厄多安迄今鐵腕統治土耳其長達廿年。

厄多安是不自量力的政治猛人,他以鄂圖曼帝國的心態統治土耳其。政治上東撞西碰,涉入過多的國際事務,譬如與希臘發生海上油氣資源爭奪;慫恿中東難民越境,藉此勒索歐盟;參與籌組突厥國家聯盟,把手伸進中亞的五個斯坦國;調停俄烏戰爭;協調俄烏糧食經黑海輸往世界;反對瑞典、芬蘭加入北約;不顧北約的呼籲及美國的“2021國防授權法案”的制裁,維持經過黑海的土耳其溪管道通暢,將俄國油氣供應給希臘、保加利亞,再轉輸歐盟國家。

在軍事上更是魯莽行動,為了打壓庫德族勢力,土耳其軍隊不時越界進入敘利亞、伊拉克,攻擊庫德工人黨(PKK)軍隊;2015年為討好美國,擊落了俄羅斯一架蘇-24;2019年深度介入利比亞內戰;同年兩次企圖封鎖驅逐境內的美國空軍基地;支持阿塞拜疆對亞美尼亞的戰爭;因領土問題與希臘發生衝突,並逐退前來支援希臘的法國軍艦;俄烏戰爭期間關閉博斯普魯斯海峽,拒絕北約及俄國的軍艦進出黑海;在中東與俄國、伊朗、敘利亞結成軍事同盟,對抗美國在敘利亞及伊拉克的駐軍;購買俄國S400防空導彈,遭到美國拒售F35戰機,並逐出F35戰機合作生產團隊;厄多安倉促拉出剛設計完成的隱形五代戰機TF-X,雖然引擎、雷達、電戰、武器系統尙無著落,卻號稱在2023年底實現首飛,以示抗衡美國的F35戰機。

土耳其經濟型態類似越南、印度,是依賴外來資本所形成的以廉價勞工為主的淺碟型產業經濟,易受國際經濟波動的影響。 2021年以來通貨膨脹嚴重到70~80%之間,今年元月之後逐漸回降,仍然徘徊在50%的危險狀態。 2022年之後土耳其里拉匯率再度陷入急跌走勢,厄多安卻不顧經濟學的法則,不顧中央銀行的意見,放縱里拉貶值,堅持一再降息,維持出口貿易及外來投資的繼續旺盛,一方面對麵粉麵包大餅等基本糧食,以政府貼補,硬性穩固在固定的低價,同時對全國公務員加薪45%。面對凶險的挑戰,厄多安政府將在 2023年通過繼續增加公共投資和養老金、增長銀行信貸,以及為家庭和企業提供各種福利來支持經濟。 IMF估算其 2023年-2026年實際 GDP 增長率將達到每年 3% ,這是土耳其的經濟潛力。猛人的鐵腕不乏雄才大略,竟也能維持土耳其社會的大體穩定,沒有崩潰。

厄多安對中國並不友善,他包庇疆獨恐怖分子;參與籌組突厥國家聯盟,可能影響中國與中亞的關係;簽約購買紅旗-9防空導彈,隨即轉而購買俄國的S400,背信毀約。但因個性強硬、主觀堅持、無所畏懼,且土耳其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又是北約的軍事第二大國,難以控制的厄多安確是讓美國頭痛的人物,美國必然是除之而後快。 2016年美國一手策動的土耳其軍事政變,希望推翻厄多安政府。當時情況緊急,土耳其國會大廈,土耳其總統府及主要機場皆有爆炸事件發生,數以萬計的軍人及政府公務員遭到逮捕,解散或關閉了許多學校、新聞媒體與政治組織,200多人死亡,數千名群眾受傷,但政變最後以失敗告終,厄多安與美國及歐盟的關係亦自此惡化。

美國積極干預了這場選戰,捆組了在野的「共和人民黨」以及其它六個小黨結成民族聯盟,加上另一個不久前成立的,以土耳其境內的庫德族為主的人民民主黨,其實就是庫德工人黨的隱身,估計能影響10%的土耳其選民。這些力量全力支持親美的候選人基里達歐魯。最近在美國金融資本的操作下,使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股票債券期貨市場大跌6~10%,連續兩日劇烈震盪,接近崩盤;難怪厄多安指控美國操控土耳其大選,拜登下令推翻厄多安政權。

今年2月在土耳其南部接壤敘利亞邊境發生了強烈地震,造成了5萬多人喪生和重大破壞,厄多安受到援救不力的批評。土耳其6,400多萬選民,有340萬海外選民,益增計票的困難。加上美國的干預,厄多安的選情十分險峻。從5月14日初選結果來看,厄多安獲得49.50%的選票,基里達歐得票44.89%,這是厄多安第一次未能在首輪投票中超過50%的選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但是世界大多數的政論分析都認為,厄多安具有強大的領導能力和特殊的執政風格,能夠在詭譎多變的世局中,維持土耳其的聲勢和安定,他的強人魅力受到很多人追捧,所以十之八九,厄多安將會贏得5月28日的第二輪選舉。果真如此,那將在未來五年繼續給美國磨難和挫敗。

在野的候選人基里達歐魯是共和人民黨,這是土耳其國父凱末爾(Kemal )於1923年所創建的老大政黨,奉行親歐洲親西方親盎薩,拋棄自己穆斯林文化的凱末爾主義。基里達歐魯也說了,如果當選,未來要向美國和歐盟靠攏,一再重申要回歸西方,善待庫德族,這一點當然會得到美國及西方國家的歡迎。但是現在的歐洲、西方、盎薩卻在霸權霸道霸凌全世界,尤其美國是世界政治經濟不穩定和不確定的主要根源,這樣的土耳其對盎撒以外的世界包括中國都是不利的,企願不會成真。

我的土耳其觀 | 盛嘉麟

奧圖曼帝國有如大清帝國,雖然奧圖曼帝國起於13世紀,但是兩個帝國同時在17世紀進入巔峰狀態,到了19-20 世紀,兩個帝國同時不敵英、法強權,崩塌敗落,不但成了兩個病夫,而且民心潰滅,崇洋媚外。

兩個病夫同時出了兩個國父,孫中山和凱末爾,兩個國父都是崇尙歐美文明、主張全盤西化,並且受到當時國人的尊重,捧為國父。可惜兩個國父都不成功,中華民國當年有可敬之處,結果是失敗的國家。土耳其成為歐化的世俗國家,歐化的文字、歐化的習俗,結果也是失敗的國家。

土耳其一廂情願的傾向歐洲,明明不到3%的國土在歐洲,卻自誇為歐洲國家,我認識兩個土耳其同學,你如果說土耳其是亞洲國家、在小亞細亞半島,他們會跟你翻臉,讓我感覺比崇尙歐西的孫中山更沒志氣。

土耳其

北約1949年成立,土耳其1952年就迫不及待的加入北約,土耳其沒有必要在華約、北約急忙選邊站,即使選了北約也不必如此賣命賣力,更不堪的是甘願淪為美國、蘇聯衝突的先鋒。一直到最近1999年受美國指示,阻礙中國的瓦良格航母空殼駛出黑海(2002年敲詐了中國10億美金才讓通過),2015年受美國指示,擊落敘利亞上空的俄國蘇凱24戰機,並殺害飛行員。

儘管土耳其如此崇尙歐洲、賣命美國,因為種族歧視、宗教歧視,儘管土耳其從1980年代開始申請加入歐盟,一直到今天仍然被歐盟以種種原因拒之門外。更不堪的是這三十年間,眼見白人歐洲國家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賽普勒斯、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名不經傳的小國,甚至是前華約成員國、蘇聯加盟國,都不費吹灰之力紛紛加入歐盟,唯獨北約元老、流血流汗的土耳其被拒門外。

而且在土耳其與希臘、塞浦路斯、庫德族、亞美利亞的爭端上,美國及歐洲從未幫過土耳其,都站在土耳其的對立面。

所以我覺得土耳其是在奧圖曼帝國崩潰之後,民心盡失,只剩崇洋媚外、屈膝討好的奴性小丑。一直到最近強人艾爾多安(Erdogan)橫空出世才有所改變,土耳其不再申請加入歐盟,土耳其希望恢復奧圖曼帝國的光榮,土耳其開始正視自己的穆斯林文化,土耳其開始參與阿拉伯世界(包括伊朗、敘利亞、卡達爾….)的事物。

我不相信強人艾爾多安真有復興奧圖曼帝國的能耐,至少他的眼界、勇氣與意志值得欽佩,目前擺在土耳其前面的難題是:

  1. 境內1600萬庫德族(佔土耳其總人口20%)與境外1400萬庫德族進行的分裂主義運動,不時受到美國的鼓動利用。
  2. 國際收支赤字嚴重,高達62億美元,而外債過多。最近受到川普突然的打擊,里拉重貶40%,外債到期更無力償還,已經波及歐豬國家及新興國家的經濟。土耳其欠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的國債何止1000億美元以上,艾爾多安不願再向美國控制的IMF求救,最近阿拉伯的卡達爾國王要貸款150億给土耳其的銀行應急,艾爾多安向中國的求援正在與中國政府恰談中。除非歐洲銀行立即伸出援手,土耳其危機重重。
  3. 土耳其因為血緣民族的關係,暗中推動東西宊厥斯坦的暴亂獨立運動,其實就是穆斯林恐怖主義,甚至包庇疆獨恐怖份子,嚴重影響中國新疆地區的穩定,及中土外交關係。
  4.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是歐亞大陸的橋樑,控制黑海的咽喉,應該堅持中立的地位,維持各國的交通往來油管運輸暢通,而不是政治上軍事上選邊站,阻撓另一邊的交通往來油管運輸。參加北約對抗俄國,或者投靠俄國對抗歐美,都不是好的策略,應該嚴守中立,維護橋樑及咽喉的地位,與各國友好。

我希望強人艾爾多安真有能耐妥善處理上述的四大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