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郭倆必須聯手壓制台獨勢力 為兩岸和解與政治協商爭取時間和空間 | 丁念慈

發表日期:2019.5.30 / 丁念慈臉書

關鍵詞:韓國瑜市長參選2020總統大選歷程與轉折全紀錄

  2020總統大選藍綠的勝負,非僅關乎國民黨能否「重返執政」,也不應該只在乎國民黨能否「重返執政」。真正的壓力與關鍵在於藍營能否藉此一役迅速整合、壯大反獨陣營,有效壓制囂張的台獨勢力,為兩岸和解與政治協商進程爭取時間和空間。這是我認為韓、郭倆必須以大格局俯瞰全局,盡快在聯手布局2020總統暨立委選戰上達成共識的原因。如此才能一則迅速壯大反獨陣營,二則兩人優勢互補,日後一高雄、一中央,相互支援呼應,伺機全面反守為攻。

▲ 韓郭相爭,對國民黨造成的傷害將難以復原。(資料照,新新聞柯承惠攝/風傳媒合成)

  韓國瑜選高雄市長時的支持群眾當中,有不少親綠的經濟受災戶和一些政治邊緣人,這種聚合最大的公約數是「討厭民進黨」。但自岩里領黨主政啟動「戒急用忍」「本土化」「去中國化」政策以來,經30年多方勢力的協同操作,綠民在國族認同上已經與中華民國(族)分裂,短期難以扭轉。

  日後,即便韓市長選上總統,因受選民結構左右,對兩岸和統與其他敏感議題,必然傾向採取迴避策略,以類似「政治0分,經濟100分」的訴求模糊以對;或是迎合台獨與獨臺者的立場,將本身定位在政治光譜中的「台灣國民黨」和「台獨」板塊之間。如此一來,則較當前的國民黨更左傾。

  看看6月1日韓家軍動員二、三十萬支持者,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辦誓師大會時的訴求就知道了。從過去「為中華民國粉身碎骨」,到現在避言中華民國,直接訴求「庶民總統 贏回台灣」,其間的變化很耐人尋味!

  其次,綠民已經分裂的「國族認同」,實非短時間能夠逆轉。他們當初之所以支持韓,純粹因為民進黨四年執政失敗,眼睜睜看著當權派吃香喝辣,「相對剝削感」油然而生,藉著支持韓警告、修理當權派,但骨子裡的「仇中」和「討厭國民黨」情結,絲毫未變。等到民進黨新領導中心產生,原本令其疏離的原因緩解之後,在一聲聲「愛台灣」的召喚和催促中,很可能就一一棄韓歸隊了。

  這樣的局面,韓即使選上了,反獨、和統的力量依然難以凝聚。台灣只好續做美、日附庸,直到敗亡。中華民國或被美國出賣,終遭對岸收拾,歷史定位免不了以「成王敗寇」論,先賢先烈和民國遺民同遭羞辱。不可不慎!

  2020總統大選不是選出「救世主」,讓眾人因此得到救贖。天助自助,自助人助,不自助的話,什麼救贖都不會出現。將一切希望寄託他人,最終都會落空,何況即便自己,都沒人敢保證不會背離初心。

  兩岸和統之路,要步步為營,且人人有責。

延伸閱讀
—————————————

● 大的在後面 論郭台銘選總統 雁默 自由撰稿者 風傳媒 2019.4.7

● 夏珍專欄:韓國瑜困境VS.郭台銘效應 資深媒體人 夏 珍 風傳媒 2019.8.30

● 陳國祥觀點:韓國瑜敗選日,國民黨窮途末路時 資深媒體人 陳國祥 風傳媒 2019.9.3

餐桌上親子的人類學講堂 |丁念慈

發表日期:2019.10.7

關鍵詞:東南亞勞工&移民 東南亞華僑 文化人類學

▲  截至2015年底,台灣低技術國際移工(以下簡稱移工)總數來到60萬人,其中4成為印尼籍,其次是越南、菲律賓及泰國。這些從異國漂流而來的人們,遍布台灣,深入城鄉,人數以桃園為最,再來是新北市及台中。
男性移工多半從事漁工農務、進入工地或工廠,彌補了台灣基層勞力的缺口;將近九成的女性移工則進入醫院或家庭擔任看護或幫傭,肩負起原本應由國家福利承擔的長期家庭照顧工作。
星期天的台北車站大廳,地板上圍坐著一圈圈年輕男女,比手畫腳開心談笑,分享附近路邊攤買的傳統小吃,穿上戰利品用手機打卡拍照,這圈中有人抱起吉他唱流行歌,另一圈端出蛋糕為朋友慶生。來來往往的群眾忍不住朝他們打量,有些眼神裡帶著好奇,有些選擇閃避,有些流露厭惡—— 因為他們是所謂的「外勞」,來自東南亞的藍領移工。  《商業周刊》1665期


  上周六晚餐時,與祥瑞兄弟倆閒聊。先是哥哥談到東南亞國家的民族性似乎「比較懶」的話題,因為近十餘年來,來自東南亞的勞工、移民,在我們生活周遭已司空見慣。這是阿祥哥哥平日觀察到的印象。

▲ 東南亞國家地理位置圖


  我就從人類學的角度跟他解釋,這是因為東南亞國家的地理位置,處於太平洋與印度洋間的熱帶地區,人民逐漸適應長期生存的自然環境,並發展出一套生活型態和族群文化。雨量豐沛的熱帶地區,物產豐饒,在西方國家入侵之前,人們何需「勤勞」覓食維生?就因為這樣,當華人自大陸移居東南亞國家之後,由於懷有農耕技術、懂做生意的門道、重視子女教育和親族互助組織等文化背景的競爭優勢,都很容易致富。但也威脅到當地政經權貴勢力,社會地位遭長期打壓,甚至鼓動排華運動,以暴力威脅華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但也因如此,東南亞華僑在國族與身分認同上,仍心向熱愛的祖國「中國」,不論是「民國」,還是「共和國」;在生活中,仍極力保存祖宗牌位、宗廟、同鄉會、僑社組織、僑校學堂以及傳統節慶習俗等重要象徵,發揮傳承民族文化的功能,樂稱自己是「中國人」。


  接著,我們聊到了大洋洲島民生活。弟弟阿瑞深感興趣,一直問 “ 他們原先的生活方式,算是「原始共產」嗎?"

  我不知道他從哪兒聽來「原始共產」這一名詞。不過,看他認真的模樣,我用人類學的概念,將人類社會從狩獵採集到粗耕的生活模式與社會結構之演變,概略介紹了一遍。並進一步說明道:「狩獵採集的營生方式與原始共產的社會結構,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存在一段時間。但隨後,有些民族進入農耕階段,發展出更能適應環境、滿足人類需求的新文明型態。然而,有些民族則因為獨特的天候、生態環境…等因素,以及缺乏與異質文明和技術的接觸,刺激社會創新變革,便一直停留在採食經濟與粗耕社會的型態。他們可能保持原始共產社會,也可能是部落型態,但基本上維持平權,直到西方人入侵。」

  接著,阿瑞又問 “ 「粗耕」與「農耕」有何不同? "我再從「勞力密集」與「水利設施」兩方面,說明二者之間的差異。又舉台灣的稻米耕種為例,述說先民因地制宜,建造水利與灌溉設施的艱辛過程。

  此時,我忍不住把話題一轉,敘述起林美容教授《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一書中所記錄的「魔神仔破壞水利設施」故事 。阿瑞疑惑道 “ 咦!我們不是在談大洋洲嗎,話題怎麼又變成魔神仔了?"

  我因談興正濃,欲罷不能。一旁的哥哥忍不住再度提醒 “ 媽,阿瑞說妳怎麼又從大洋洲扯到魔神仔…?"我只好言歸正傳。

  阿瑞還是對「原始共產」社會文化很感興趣。我告訴他,原始共產型態的社會,其親屬稱謂也有其特性。例如母親輩的女性,稱謂與母親相同,父輩稱謂也是如此。阿瑞不住點頭說 “ 這很好啊!原始共產社會很好啊…"顯然,每個有理想性格的人,年輕時都可能較崇尚左派思想。

  用餐完畢,大家散會了……我本想提醒阿瑞,潑他一下冷水——你這麼醉心科技,但科技文明愈是盲目發展下去,人類就會離「原始共產烏托邦」那種理想社會愈是遙遠了。

  哈哈!再說吧。

延伸閱讀
—————————————

● 為何在印尼政治事變中,華人成為最大的犧牲品? 雪姨開門 2016.5.3

● 難以抵達的印尼排華真相 程家弘 中國新聞周刊第755期 2016.5.23

● 外勞開放來台22年,但你真的了解他們嗎?台北車站街訪:4位外籍移工來台心聲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商業周刊》1665期 2018.4.19

● 越南這座400多年的古城 到處都是「中國風」 精彩放送 kknews 2018.3.19

●  這個東南亞國家,有一千所中文學校,近千萬人中文水平比肩中國  腦洞歷史觀 kknews 2016.8.27

● 全球中國人最多的十個國家,排第一的,中國人已經在這生活千年 幾何旅行 kknews 2017.2.28

 

憶大學時的「傳播文學」課 |丁念慈

發表日期:2019.2.19

關鍵詞:李白 傳播文學 黃偉菁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今早出門上班等公車時,再把大學時期背誦的幾篇李白較長的古樂府詩反覆吟誦了幾遍。

  我一面吟誦,一面沉浸在李白詩詞的畫面和意境當中,滿心歡愉。腦海也浮現大二「傳播文學」課堂上的一樁往事。

  輔仁夜間部大傳系的這一門「傳播文學」課,課名雖有「傳播」二字,其實主要內容和主題,仍在古典文學的賞析。

  當時班上同學白天多有工作,加上大多唸大傳的學生,學習和用心往往聚焦在與媒體相關的領域,對這堂課就顯得心不在焉了。

  在這種課堂氣氛中,授課老師心裡當然不好受,也就不時離題譏諷幾句,說什麼 “ 現在,文學都不是大傳學生要學的了…” 之類的話,聽得我心裡十分著急。因為老師上的課,我都很認真在聽。而且,還有不少問題想向老師請教。同學吳鯉雲就鼓勵我 “ 妳就提問啊!讓老師知道,妳很重視這堂課程。”

  有一次,我鼓起勇氣舉手提問。起初,老師愣了一下,露出狐疑的神色,彷彿不相信有人對文學感興趣。不過,他仍請我發言。

▲ 讀過李白《菩薩蠻》和《憶秦娥》的人都知道,《憶秦娥》天氣悲涼而巨集大,意境似有晚唐家國之悲。  / 圖片來源: 每日頭條

▲ 而其另一首 《菩薩蠻》, 則意境清冷,情感落拓惆悵,有些不似李白手筆 。  / 圖片來源:每日頭條

  我就把心中的疑惑提出來,問道 " 《憶秦娥》與《菩薩蠻》二闕詞,有人說作者是李白,但也有人質疑。理由是詩詞中所透露的蕭瑟之氣,完全不似大唐盛世風情。因此推測,是出於晚唐的詩人之手。請教老師,對此質疑有何看法?"

  只見老師眼睛一亮,接著,他興致昂揚地答覆我,闡述了相關論點。但詳細的內容我已經不記得了……

  記得解說完了之後,老師順口又問,有誰會背誦這兩闕詞嗎?不料班上才女黃偉菁舉起手來,老師笑顏逐開地示意她背背看。偉菁站起來,流利地背出《憶秦娥》和《菩薩蠻》,當然也得到全班同學熱烈的掌聲。這是我頭一次看見老師這麼開心、滿足!

  班上這位才女黃偉菁,日後成了叱吒台灣行銷界的女強人(編按)。誰說「文學無用」乎?!


編 按
——————————————

● 黃偉菁接受採訪 【閃亮的日子】名人推薦-金牌大風總經理黃偉菁/

● 大師態度微電影 黃偉菁篇:用努力成就自己


延伸閱讀
——————————————

● 李白《憶秦娥》賞析 讀古詩詞網

● 李白《菩薩蠻》賞析 讀古詩詞網 

● 李白的這兩首詞,被評為「百代詞曲之祖」 謝小樓 每日頭條 2018.8.10

● 關於所謂李白的《菩薩蠻》和《憶秦娥》兩首詞的作者考證匯輯 歲寒齋主 2012.6.7

台灣的「次殖民地」地位癥候群 |丁念慈

發表日期:2019.1.24  / 丁念慈臉書
關鍵詞:次殖民地 長榮航空

200公斤老外在飛行途中逼長榮航空空姐幫擦屁股,「揮不去屎味」和屈辱感的空姐崩潰。老外才在飛機上羞辱台灣空姐,下飛機就像沒事一樣。

    
  重達200公斤以上的超肥胖洋男,在機上要求空服員協助如廁。牠不但要女空服員幫忙脫內褲,又不願蓋毯子,故意露鳥。放屎後,還要空服員幫牠擦屁眼。擦的時候,甚至頻喊deeper,並發出呻吟。

  這樁屈辱事件曝光後,長榮不但不關心空服員的心理創傷,高層竟把焦點放在「質疑有關照片為何會流出」?空服員遭受雙重打擊,遂召開記者會泣訴事件始末。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21日下午在台北辦公室舉行空服員被迫「脫褲子、擦屁股」記者會,受害空服員親自出面說明事發經過。由於該名外籍乘客從去年5月至今,至少有3次做出無理要求,工會質疑長榮「黑名單」制度未實,要求公司協助提出性騷擾告訴。 聯合報 記者鄭超文/攝影

  社會一致譴責的渣男洋奧客,誠然極其無恥、無賴,但我認為最不可原諒的罪魁禍首,非長榮航空莫屬。

  此渣男之前就因另一空服員拒絕幫他如廁,索性將屎尿拉在座位上,導致飛行過程,全機旅客飽聞惡臭。渣人並未因此遭公司拒絕往來,該空姐反而受到究責。

  這一樁事件,再度顯示台灣的「次殖民地」地位和自我矮化。

  大家想想,如果碰上大陸來台旅客有此奧客十分之一的行徑,台灣社會恐怕早掀開來,大肆宣揚撻伐了!哪會演變到如此駭人聽聞的程度呢?!

  其次,面對美、日,不論是主政當局,還是長榮航空,都是一副逆來順受的奴才嘴臉,只會關起門來,欺壓自己國人。一旦面對大陸當局時,即使是善意的措施,卻想從中挑唆民粹,隔海鼓譟。這時似乎又勇猛無比了!

  這當中,只是兩岸間的信任問題嗎?


延伸閱讀
—————————————

● 洋男逼擦屁股 長榮空服員崩潰 中國時報 李宜秦 2019.1.21

● 乘客有「前科」卻未註記 航空黑名單失靈 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吳姿賢、袁志豪、蕭雅娟、侯俐安 2019.1.20

● 老外逼擦屁股 空姐崩潰:長榮只質疑「為何照片流出」 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 2019.1.21

● 石之瑜觀點:假如空姐擦得是川普的大便呢? 風傳媒 2019.1.25

世界五大文明古文字的破譯 |丁念慈

發表日期:2019.1.20

關鍵詞: 世界五大文明古文字

▲  世界文化遺產殷墟 ,古稱「北蒙」,是中國商朝晚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甲骨卜辭中又稱為「商邑」、「大邑商」。
▲  殷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小屯村周圍,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以小屯村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為中心,沿洹河兩岸呈環型分佈。現存遺跡主要包括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殷墟王陵遺址洹北商城後岡遺址以及聚落遺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鑄銅遺址、手工作坊等。

壹、前  言

  世界五大文明古文字(埃及、巴比倫‧波斯、中華、邁錫尼、馬雅)當中,唯一由其後人破解的古文字,就是咱們中華民族的甲骨文了。

▲  中華文明甲骨文

  中國學者在清末民初那一段國家處境最為艱難的時期,之所以花了短短幾十年,就能成功破解部分甲骨文,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中華文明雖然源遠流長,卻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今天花了大半個休息日,製作出所附的圖表。由於圖表較大,必須分頁呈現,而且還有注釋補充說明,希望能讓大家更容易明白。
.

貳、世界五大文明的古文字破譯概況

▲  古埃及羅塞塔石碑之聖書體文字
▲  古波斯楔形文字
▲  邁錫尼文明線形文字B
▲  馬雅文明的三維文字

  我就從五大文明古文字的特色和特質、使用的年代、首度被後世發現的狀況、破譯古文字的關鍵,以及破譯的年代及其代表性人物等五方面來介紹

叁、馬雅文明古文字的破譯在1952年獲得突破性進展

  16世紀西班牙征服猶加敦半島時,就已發現許多馬雅刻本存在。但後來被西班牙征服者及祭司大量銷毀。而所有在猶加敦的文獻卻被蘭達主教(Diego de Landa)於1562年7月下令全面銷毀。這些文獻,加上一些石刻及碑刻,都是馬雅文明主要書寫紀錄。後來,16~17世紀陸續發現的一些文獻及抄本,也都一一被破壞。由於遺存受到相當徹底的破壞,也無後繼者發揚光大,馬雅文明可說從人類存活記錄中遭抹除了。

  1839年,美國探險家斯蒂芬斯John Lloyd Stephens(註11)率先奔赴馬雅古國。在1837年,他揭開了隱藏在山谷中的古城佩特拉神秘面紗。1840年在中美,1841-1842年在墨西哥考察了馬雅人古跡,在宏都拉斯叢林中發現了馬雅人的科潘城。從而開創了中美洲考古學。1881年,墨西哥某金礦主管艾爾弗雷德•帕西瓦爾曼德斯萊進入原始森林,以相機拍攝了數千幀碑文。1859年法國東方學者萊昂•戴•羅斯尼(León de Rosny),在法國國家圖書館爐角,發現了一籃被人所遺忘的舊文獻。1876年,羅斯尼破譯出東、南、西、北幾個方向詞。

  多年下來,可說是只有極少數的瑪雅字符破譯。

  19 世紀末.德國語言學者恩斯特•弗斯特曼破譯了瑪雅人的「20進位的計數法和大循環」–一種從西元前3114年8 月11日算起的紀元。20世紀50年代,俄國學者羅索夫Yuri Knorosov採一種全新方式來研究馬雅文字,引起了馬雅碑文研究領域的革命(註12)。如今馬雅文字已有80%可以解讀。

  1945 年 5 月初,前蘇軍第58重炮師向柏林市中心挺進。該師先頭部隊裏的一名年輕士兵沖入國家圖書館的烈焰中,搶到一本厚書藏進背包,偷偷帶回國。這本大開面的厚書中,印滿了馬雅人奇特字符與各種圖畫。這是17世紀被歐洲人劫往本土的三部馬雅人宗教禮儀大全的翻印本。

  經過6年潛心研究,羅索夫發現瑪雅文是音節文字,其中尚有可做單詞用的字母,終於解開藏在墨西哥熱帶原始森林裡的馬雅文明古文字的密碼。1952 年,羅索夫在《蘇聯民族學》上發表了一篇長達19頁的論文,成為後人研究馬雅文字的入門基礎。

  由於歷史的原因,西方人極少讚許東方人的破譯工作,而且還是個連馬雅人白色石灰岩金字塔都沒見過的男子。羅索夫所考證的馬雅文字,便遭到西方人漠視,甚至否定。1973年,美國人類學家、馬雅專家麥克爾•迪•科Michael D. Coe,出版了《The Maya Scribe and His World》,才對Knorosov的研究成果給予適當評價。承認Knorosov賦予這些馬雅字符和圖畫明確的含義,是理解這一神秘語言大門的關鍵。

  如今,借助羅索夫發現的破譯方法,學者們已能看懂80%的瑪雅文了。

.
.

注  釋
——————————————

註 1:學者認為甲骨文應是起源於一種更原始的文字。2003~2006年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平湖市博物館,對位於中國浙江省平湖市林埭鎮莊橋墳遺址大型良渚文化遺址發掘,發現240多件器物有刻畫符號,推斷可能是甲骨文的其中一個可能的起源,被稱為「良渚原始文字」。
.
註 2:所謂「古希臘文」,是指西元前9世紀~西元6世紀其間,所有以口頭及書面為載體的古希臘語族方言。包括西元前9世紀~公元前6世紀的古風時期;西元前5世紀~西元前4世紀的古典希臘時期,以及西元前3世紀~西元6世紀的希臘化時期。

然而,希臘化時段的古希臘語,也叫做「通用希臘語」或「聖經希臘語」。通用希臘語經常被單獨列為另一個發展階段。
.
註 3:埃蘭是波斯地區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位於今天伊朗的西南部,3000B.C.以前,在底格里斯河東岸建國。與達羅毗荼人關係十分密切,以善戰著稱。

2700B.C.~600B.C.期間屢次被滅及復國,最後於639B.C.被亞述所滅。
.
註 4:羅塞塔方尖碑Rosetta Stone為196B.C.製作,刻有埃及托勒密王朝托勒密五世詔書的花崗閃長岩石碑。
.
註 5:古波斯帝國阿契美尼王朝(553B.C.-334B.C.)
.
註 6:1874年,自幼深信了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德國商人與古史愛好者Heinrich Schliemann,透過考古工作,發掘了邁錫尼文化遺址。1900年Evans對克里特島的的考古發掘研究,整理出了邁錫尼文明與比它更早的米諾斯文明間的關係。
.
註 7:但後來被西班牙征服者及祭司大量銷毀。而所有在猶加敦的文獻卻被蘭達主教(Diego de Landa)於1562年7月下令全面銷毀。這些文獻,加上一些石刻及碑刻,都是馬雅文明主要書寫紀錄。後來,16~17世紀陸續發現的一些文獻及抄本,也都一一被破壞。由於所受到的破壞,很多有關馬雅文明的重要資料都被抹煞了。
.
註 8:從1822年~1824年,商博良發表多篇研究論文,破譯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結構。這些符號有些是字母,有些是音節文字,有些則是義符。一個符號代表一整個事物。

1824年,商博良出版主要著作《古埃及象形文字體系概論》。另外兩本鉅著《古埃及文法》及《古埃及象形文字典》則在他死後出版。他也是「埃及學」的開創人。
.
註 9:在Rawlinson及其他學者的努力下,古波斯文銘文首先破譯,其它兩語銘文隨後也成功解讀。
.
註 10:《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是第一篇甲骨文研究的學術論文。王國維運用甲骨文實物資料,證實了司馬遷《史記‧殷本紀》中對商朝的記載,即:自商湯建國到商紂滅亡,有三十一王,歷六百多年;同時,王國維也更正了《史記》中若干錯誤。1928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創辦人傅斯年先生提出大規模考古計畫,在李濟、董作賓……等學者的努力下,對殷墟進行了科學的考古挖掘
, 甲骨文研究進入了現代科研階段。

抗戰爆發前夕,前後共進行15次發掘,獲得有字甲骨24,918片,尤其是民國25年的第13次挖掘,於YH127坑獲得巨量甲骨一萬六千餘版,震驚海內外學術界。
.
註 11:約翰斯蒂芬斯John Lloyd Stephens(1805-1852),美國旅行家和考古學家。
.
註 12:羅索夫提出馬雅文字和古埃及、中國文字一樣,是象形文字和聲音的聯合體。即馬雅象形文字既代表一个整體概念,又有它的發音。
.

台灣年輕人要珍惜大陸釋出等同「同胞」的善意和機會 | 丁念慈

發表日期:2018.12.15  / 丁念慈臉書

關鍵詞:莆田學院 大陸的惠臺政策

▲  /  莆田市是福建地級市,別稱“興化”、“荔城”,是福建省
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位於福建沿海地區,與臺灣省隔海相
望,是我國著名的僑鄉之一。也是著名“海上和平女神”媽
祖的故鄉。
莆田學院成立較晚,創辦於2002年,是在福建醫科大學
莆田分校、莆田高等專科學校、莆田華僑體育師範學校、仙
遊師範學校(2013年加入)、興化職業大學五所高校的
基礎上重組而成。

  從臉友Friedrich H. Wang的貼文得知,福建莆田學院今年夏天就開革了兩位台灣教授,一個是因喝醉酒打架,另一個是男女關係混亂。

  Friedrich H. Wang是在大陸任教多年的台灣學者。今年受聘莆田學院之後,聽聞這等醜事,當然痛心疾首,他日後無異也要背負闖禍的這兩人玷汙「台灣學者」留下的印記,直到這種形象日久淡忘,或因後之來者的加倍努力,重新洗刷扭轉過來。

  國人前進大陸,就應該當個標竿。自甘墮落品行不端,不但斷送自己前途,還可能毀掉其他人前往大陸發展的機會。

  或許有人認為,教師男女關係混亂屬私德問題,大學為了這種事將其開除,未免小題大作了吧?然而,姑且先不論私德對師道的侵害層面,我們必須了解,大陸釋出的惠臺政策是有標竿性的。大家帶著什麼樣的心態前往、留下什麼風評,都會影響往後前進大陸的台灣學人之風氣,以及大陸社會對臺灣的刻板印象。如果校方不快刀斬亂麻果斷處理的話,難道要等到像30年前台商的「包二奶」蔓延成風時,再來檢討政策落實層面的問題嗎?

  開革得好。此風不可長!

▲  / 大陸國台辦今(2018)年2月27日宣布卅一項惠台措施,其中十二項涉及加快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十九項涉及逐步為台灣同胞提供與大陸同胞的同等待遇。這是春節後,中共全國人大、政協兩會開幕前,對台政策的開春第一砲。

  其次,這些學人之所以能前進大陸發展生涯,並非因為身懷絕技,讓大陸求才若渴、禮賢下士,主要是靠大陸當局對臺灣日益惡化的政經情勢所導致的民生災難伸出援手,特地打開一扇機會之窗,提供台灣年輕人「同胞」般的對待和發展,同時,務實地化解長久以來,兩岸因政治與意識型態對立形成的僵局。

  我們要珍惜這些善意和機會,一方面提升自己的研究水準及教學品質,贏得對岸同胞的尊敬與信任,同時也要為後輩鋪好道路,並營造友善的環境。而非好日子過得不耐煩了,到處惹事生非,甚至於飽暖思淫慾……

  大家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前往美、澳、紐、加等歐美國家任教,我們敢如此輕慢嗎?這種心態,真是要不得!

.

延伸閱讀
——————————————
●  大陸公布31條惠台措施 台商、產學、影劇全包了 聯合報  記者李仲維 2018.2.28

追兇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的黑手 | 丁念慈

發表日期:2016.7.8 初稿 / 丁念慈臉書;2018.12.13 修訂
關鍵詞:南京大屠殺 抗日戰爭

http://orchina.blogspot.com/2013/04/blog-post_9552.html

▲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真正的名字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1982年,日本教科書把侵入中國改成進入中國,這個舉動引起南京人的抗議,並開始籌備大屠殺紀念館,1985年落成後又進行了兩次擴建,成為現在的園區。大屠殺紀念館外觀有很多雕像,雕刻著當時被屠殺居民的苦難 。

前   言

八十一年前的12月13日,我南京城遭侵華日寇攻破,一場慘絕人寰持續了六週以上的「南京大屠殺」於焉展開。
凡我中華兒女,當永誌不忘國族血淚和先賢先烈奮勇抵抗的慘烈犧牲。
此刻,二次抗日戰爭與台灣再光復行動正進行中! ~2018.12.13


  「南京大屠殺」是罪證確鑿的史實,但動機是甚麼呢?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前後,國內始終存在皇道派與統制派兩種路線的爭論。或可從這兩派的主張,一窺其動機。

  皇道派與統制派都支持對外侵略。但皇道派認為:侵華行動的最大潛在對手是蘇聯,因此較不贊成擴大戰爭,希望在巧取蠶食與豪奪鯨吞之間因勢制宜,以獲取日本帝國最大利益;統制派則相信:日本的擴張,終將不免與英美開戰,因此主張迅速揮軍南下,以最短時間逼迫中國屈服投降。天皇本人的態度,則傾向認同後者。

  1937年7月7日,日本為了迅速擴大侵華戰果,藉端尋釁起事,在盧溝橋扣動第一聲槍響,華夏民族就此展開全面的對日抗戰。儘管自六年前東北淪陷起,當地仁人志士從未停止抵抗日寇,從組織義勇軍正面迎戰,到轉為地下從事破壞日本軍事統治並接應國軍的敵後工作,反抗行動始終未曾稍歇。這是民族史上最為可歌可泣的一頁。

  1937年8月13日,爆發淞滬會戰,上海淪陷。日軍不顧多田駿、石原莞爾……等反對擴大戰爭的皇道派將領命令,一路西進,兩度越過制令線(蘇州嘉興、常州湖州),兵臨南京城下,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在從淞滬戰場向南京進攻途中,侵華日軍第十六師團第九聯隊第三大隊少尉炮兵小隊長向井敏明與同在第三大隊任職的另一名日軍少尉軍官野田毅展開「百人斬」殺人競賽,也就是以砍掉中國人頭顱的數量來進行「比賽」,到攻入南京時,他們中一個殺了105名中國人,另一個殺了106人。之後,兩人又繼續比賽以先殺150人為勝。當年,野田毅25歲,向井敏明26歲。

當時,日本媒體對這場「競賽」大肆報導,1937年12月13日,《東京日日新聞》以「百人斬,超記錄」為題報導,並刊出向井敏明與野田毅兩人拄刀而立的照片,照片上兩人臉上露出冷笑,顯示出兩人冷酷、凶殘的形象。
	
十年後,在日本民間隱藏的兩人被抓獲,並引渡回中國。作為南京大屠殺百人斬戰犯,兩人被南京軍事法庭以戰爭罪及違反人道罪判處死刑,最後被槍決。

▲  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在從淞滬戰場向南京進攻途中,侵華日軍第十六師團第九聯隊第三大隊少尉炮兵小隊長向井敏明,與同在第三大隊任職的另一名日軍少尉軍官野田毅,展開「百人斬」殺人競賽,也就是以砍掉中國人頭顱的數量來進行「比賽」。到攻入南京時,他們中一個殺了105名中國人,另一個殺了106人。之後,兩人又繼續比賽,以先殺150人為勝。當年,野田毅25歲,向井敏明26歲。
當時,日本媒體對這場「競賽」大肆報導,1937年12月13日,《東京日日新聞》以「百人斬,超記錄」為題報導,並刊出向井敏明與野田毅兩人拄刀而立的照片,照片上兩人臉上露出冷笑,顯示出兩人冷酷、凶殘的形象。
十年後,在日本民間隱藏的兩人被抓獲,並引渡回中國。做為南京大屠殺百人斬戰犯,兩人被南京軍事法庭以戰爭罪及違反人道罪判處死刑,最後被槍決。

  淞滬會戰爆發後半個月,天皇對整個戰爭的進程太慢,極不滿意。他成立了「帝國大本營」,在皇宮內設置作戰指揮中心,直接負責戰爭決策,下達相關指令。裕仁天皇對「帝國大本營」的運作與軍事上的控制,已到鉅細靡遺的程度。日本師團的所有部署,必須由天皇親自簽署命令;天皇掌握了軍隊在前線的所有調度,以及戰事細節。而前線的每個師團長也都明白,他們的一舉一動受命於天皇。

  日軍從攻克上海,到開抵南京之際,皇道派軍事天才、作戰部部長石原莞爾因反對擴大戰爭,遭天皇調離,到關東軍當參謀次長,屈居東條英機手下,改派天皇親信下村定頂替石原。戰爭過程當中,參謀本部次長多田駿雖試圖牴制,但不敵統制派下村定以越級電報,直接從「帝國大本營」獲得指令。終至兵臨南京,發生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下村定拍發了兩封急密電報,一封是給華中派遣軍司令官松井石根的,表達攻打南京的堅定立場;另一封則給前方作戰參謀們的,明確指示「……請放棄原占領區,繼續前進。」並要求「閱後即毀」。毫無疑問,統制派下村定的命令來自天皇,皇道派多田駿最終不敵下村定,而告妥協。於是,日本軍團如潮水般湧過制令線,殺向南京。

  與此同時,天皇將其親信中的親信——鈴木貞一,放到了一線部隊。極具經濟天賦的鈴木,20年代初在歐洲時,就是效忠皇太子裕仁的核心黨羽,也是裕仁信賴的眼線。

  1937年11月,鈴木貞一被派到中島今朝吾的第16師團。這個師團在南京大屠殺時最為兇殘,光是這一師團,就屠殺了高達15萬的中國軍民。鈴木受命去第16師團的目的,其一是落實天皇命令,讓天皇掌握前線狀況;另一重大任務,就是洗劫南京的銀行。把洗劫來的法幣、金條運到上海,向國外添購軍需物資,是日本戰時相當重要的硬通貨。

  在攻下南京的計畫完成後,天皇便將一大批年輕的親信軍官派往前線各師團,包括松井石根的司令部,擔任參謀。這些參謀,在某些情形下,可以越過直屬主官發布命令。這就是大家常講的「下剋上」,但是實際上,天皇本人才是發號施令的影武者!

  下達南京大屠殺指令者,雖是天皇的近親朝香宮鳩彥親王,但這只是一個障眼法,也是模糊焦點的伎倆。看「帝國大本營」的設置運作,以天皇對前線戰況的瞭若指掌,以及事後朝香宮受到的獎掖拔擢,都可確定大屠殺行動是天皇作出決策、朝香宮直接受命於天皇無誤。

  松井石根雖然也主張攻打南京,但卻是個軍紀嚴明的將領,曾經明確下達不得燒殺搶劫的軍令。他對朝香宮下達的屠殺指令,大為驚駭,認為此舉嚴重損害皇室聲譽。戰敗後,松井卻仍替「南京大屠殺」背負主要罪責。整個狗屁日本皇室,卻一點事都沒有!

  最終,我們要探討:天皇為什麼要進行這樣殘酷的屠殺行動呢?這又回到統制派的思路:以日本這樣的人口和國力,想要速戰速決,南下征服中國廣袤的國土,非得採取當年蒙古西征那種極其兇殘的手段,才能收到威懾效果,讓中國各地方勢力不戰而降。

  然而,天佑中華!中國人非但未因此屈服,反而激發無比的民族氣節。在蔣委員長廬山談話的號召之下,舉國上下自此,人無分男女老幼,地不分東南西北,都投入了這場偉大的民族存亡絕續之戰。

  蒼天在上,我們父輩所付出的犧牲,實無愧於列祖列宗。只不過,僅是發生在上一代人的歷史事蹟,竟遭這樣快速地塗抹與扭曲。我們絕不容許此事發生!

  日寇對侵華和發動二戰的罪孽,從未真正認罪悔改,也從未因兩顆原子彈,就此收斂牠們的豺狼之心。不但天皇與皇室一干人等,完全不必為戰爭負責,就算甲級戰犯,竟也同葬於殉國七士廟。 1978年,東條英機…等七條狗,還一起供奉在靖國神社。

  普天之下,唯有無恥、無賴如日本民族者,才幹得出這種事情來。此時此刻,我們如果繼續選擇沉默,那麼,當成為亡國奴的那一天,就真的不要再問上蒼:為什麼讓我遭遇這種命運啊?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2010年12月12日,“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牆”延長工程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墓地廣場開工。
  1995年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初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牆,又名“哭牆”,長43米,刻有遇難者姓名3000個。2007年,姓名增加至8244個。2011年,紀念牆延伸至69米,姓名10311個。2012年,還有一千多人的姓名在做核實,準備上牆。

▲  2010年12月12日,“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牆”延長工程在紀念館墓地廣場開工。1995年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初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牆,又名“哭牆”,長43米,刻有遇難者姓名3000個。2007年,姓名增加至8244個。2011年,紀念牆延伸至69米,姓名10311個。2012年,還有一千多人的姓名在做核實,準備上牆。

後 記:
  〈追兇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的黑手〉貼文,大致是從宋鴻兵先生【鴻觀】影集01~02期摘錄整理而成的。誰知僅一代的時間,歷史竟遭這樣扭曲,甚至塗銷,實在很難嚥得下這口氣。我們這一代幸賴上一代人前仆後繼、毀家紓難抗日的餘蔭,出生、成長於承平之世,得以受教育,並順利長大、成家。如果我們再不講話,將何以面對列祖列宗?!

  今天,慶幸對岸還有和平崛起的中共,以及傑出的同胞如宋鴻兵先生等,能為還原歷史真相發聲。做為抗日國軍王師後代的我們豈能沉默?我們不能讓整個台灣盡為亡國奴,更要讓對岸同胞知道:中華之志盡在東南,海外還有孤臣遺忠。

  李登輝在位期間,藉「本土化」之名,行「去中國」分裂國家、背叛民族之實,當時國民黨中有權阻止的一干人等,都在做什麼呢?除了一小撮 出賣靈魂的趨炎附勢之徒隨之起舞外,絕大多數人不是軟弱不敢發聲,就是鄉愿、明哲保身,唯恐損及自己權位。而平日即唯唯諾諾、奴性甚深之輩,則不斷揣摩主子意圖,爭先恐後地以實際行動輸誠效忠。

  如今,中華民國不但喪失了歷史機遇和歷史使命,還遭自外於中華民族者偷天換日,可說是名存實亡了。將一籃子罪過都推到李登輝身上,自己就手潔心清、罪上無份了嗎?不!當年有權、有位,卻囁嚅不敢言、無抵抗行動的眾多黨內高官和國家重臣,都要背負歷史罪責。

  這也是一介平民、半百婦人的我,不得不撰文的原因了。紀念七七事變次日,幸賴此颱風假讓人養足精神,得以提筆為文,盡一點做女兒的心。

延伸閱讀
————————————

● 屠城血證!一段視頻告訴你爲什麽不能忘記12月13日 CCTV 中文 2018.12.13

● 「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是怎樣調查的?  華聲線上    2014.12.11

● 【南京旅行】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Roxanne  2018.12.10

丁守中與國民黨在「法律」之外的輸贏利弊 | 丁念慈

發表日期:2018.11.25
關鍵詞:台北市長選舉  丁守中 柯文哲

 

  20181125   學姐、貓咪、單身漢,台北市長選戰至今,宛如一場「首都幹話王」之爭。左至右為柯文哲、姚文智、丁守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姚文智競選辦公室提供

 

  台北市長選舉昨天(24日)結束,歷經10小時馬拉松開票,最後柯文哲以3,254票險勝,連任台北市長。由於柯、丁倆的得票數,差距在3%以內,丁守中先生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69條「重新計票之申請」相關規定,聲請查封台北市全部票匭,重新計票。

  20181125  丁守中聲請封票匭重驗票 北院命1天內繳428萬保證金  (中央社)


  我相信柯P絕不可能作弊,因為他萬萬沒想到,會贏得如此僥倖。而形象早不清新、「可憐又可惜」的國民黨政壇老鳥丁守中,在拜會「喬王」王金平尋求奧援、引發藍營支持者疑懼和反彈之後,還能有此成績,全拜韓流外溢效應以及小野驕橫醜陋的嘴臉引發社會反彈,給柯P大大扣了分所賜。

  今天丁守中先生之所以還能獲得無論是「險勝」抑或「失之毫釐而落敗」的票數,絕非因其本人的政治魅力,以及在逆境中突圍贏得的,而是受「身外」因素,如民進黨太糟、韓流外溢效應所賜。因此柯文哲的險勝,毋寧說是「台北市的大多數市民給國民黨的一個嚴重警訊,不革新就注定遭淘汰。」

  此刻,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政壇老鳥,都應該更謙卑自省,而非僅從法律和個人角度,寄望重新計票之後能夠幸運翻盤。或許改變態度、放大格局、拉長戰略縱深,以政治智慧放下「選票上的輸贏」,更能為自己的「轉身」、為國民黨的「世代交替」,甚至為奄奄一息的國家,贏得更多掌聲、尊敬和生機。

  我娘家住台北市石牌,國中就設籍北投區,從丁守中先生踏入政壇開始,我家兩代都票投形象清新、專業問政的丁守中先生。昨天我母親仍始終如一,投下一票給丁守中先生,但我們家庭多了一項非投丁守中不可的最好理由——極度厭惡民進黨!

  我設想自己是丁守中先生的話,最佳的做法應該是大方祝福柯P,並急流勇退。把這股好不容易凝聚的民氣,留給藍營青壯世代做為2020總統大選的政治資源。

  如此一來,險勝的柯市長也會更謙卑,對藍營較為友善。如今,丁守中提出選舉無效訴訟,不但折騰選務人員與社會,還會把柯P大力推往綠營,也讓一般民眾和新世代更加厭惡老一輩的國民黨。

 

  20181125   阿北回來了!與丁守中跨夜纏鬥,柯文哲終於以連任成功,以總得票數58萬820票,3254票之差,險勝丁守中的57萬7566票。 聯合報攝影/記者龔盈全
  20181125  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前中),昨晚宣布敗選,揮手道別。
 聯合報 記者黃義書/攝影

 

延伸閱讀
——————————————

● 台北》首都選戰結果出爐 柯贏丁3254票 丁守中提選舉無效之訴 中時電子報 張潼、吳堂靖、周毓翔 2018.11.25

● 【即時短評】柯文哲打敗藍綠 創下6項北巿選戰紀錄 聯合報 記者邱瓊玉 2018.11.25

● 【Yahoo選情快評】最悲情的贏家 柯文哲2020總統別想了 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2018.11.25

●  命運在守中  張棋龍 2018.11.25

 

問天——政壇老手此舉究係「有心」抑或「無心」?用意為何? | 丁念慈

發表日期:2018.11.19
關鍵詞:高雄市長選舉  韓國瑜 吳敦義

  2018.11.17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在鳳山舉辦造勢晚會,超過十萬支持者出席力挺,塞爆會場。記者林澔一/攝影

  今年高雄市長的選舉,其效應牽動的層面頗大,已成全國聚焦、全球矚目的重大事件。

  由於牽一髮而動全身,各方勢力無論在檯面上還是檯面下,無不各顯神通,卯足勁兒朝有利自己的方向操作。因此,真真假假、聲東擊西、借刀殺人……等等把戲,自然層出不窮,看得人眼花撩亂。

  若想出奇致勝,讓對手防不勝防,就需要安排「內應」作球給己方扣殺,或是由潛伏對方陣營者適時唱和、反間、擾亂、嫁禍。受辱者再藉機炒作悲情,在選前一週逆轉落後局面,或者擴大領先戰果。

  幸虧「賣菜郎CEO」韓國瑜當機立斷,處置得宜。目前尚未觀察到「蝴蝶效應」擴大,會導致瞬間翻盤的跡象。

  這位老謀深算、在政壇打滾了一輩子的黨政大老,之前就夥同其同路人,將政權和平轉移給「不認同、不忠誠於中華民國(族)」的反對黨。在朝野兩巨頭舉行不公開的密商過後,哥倆還十指緊扣,表明不會「互相毀滅」。其所領導的整個國民黨黨中央,在蔣公銅像、陵寢遭台獨綠營激進份子潑漆、毀損時,在我中華民國憲法和國旗等國家法統象徵長期遭惡意踐踏時,卻集體蜷縮、躲藏在深宮大院裝孬,或乾脆銷聲匿跡。從未表現任何義憤,或挺身向執政黨施壓,或帶領群眾作有效抗爭,或支援鍾愛國家民族的黨員群眾自力救濟,任哀苦無告的民眾在風雨街頭,以血肉之軀直接面對國家暴力無情的鞭笞、碾壓,自生自滅。更別提過去還在朝執政時,就年年拿香跟拜、歌頌日本殖民侵略者建設台灣的功勳。

  如今,這位最大在野黨舉足輕重的人物,或許深怕在全球矚目的高雄市長選舉一役遭冷落、邊緣化,從此無緣「更上一層樓」,竟然又在關鍵時刻以刻薄的言詞羞辱對方陣營重量級人士,徒然作球給對手陣營扣殺。實在讓人百思不解!

  人的「動機」無從驗證,固然不宜妄加揣測,入人於罪。但是,一個政壇老手在臨「大事」的關鍵時刻,何以數度突兀失言?此舉究係「有心」抑或「無心」?用意為何?我們也只能問「天」了!

“ 人生沒有陰影,就活不出立體的生命。畫作好惡,存乎一心。有人如獲至寶,有人嗤之以鼻……心中有愛,萬物皆美! ” ~ 吳信和 畫作
.

深入閱讀
——————————————

● 吳敦義的道歉能「止血」嗎? 林保淳 台師大教授 2018.11.19

● 韓國瑜與宮本武藏 尹章義 臺灣歷史學家 2018.11.19


● 吳敦義的失言風波 蔣思中 奮起網 2018.11.18

武俠世界之外的「查」男 | 丁念慈

發表日期:2018.11.1

關鍵詞:金庸 查良鏞

知名武俠小說家金庸30日不幸於香港過世,享壽94歲。(照片:湯森路透,後製:李明維)
▲  本名查良鏞的武俠小說泰斗金庸,10月30日下午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享壽94歲。金庸1948年自大陸移居香港,他創作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聞名於華人世界。

.
金庸過世了,享壽94歲。金庸本名查良鏞,祖籍江西婺源,1924年出生於浙江海寧縣袁花鎮一個顯赫的書香世家。1944-1948年,查良鏞進入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就讀;1946年,考入上海《大公報》,被派往香港擔任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自大陸移居香港長住。
.
做為一個「人」和做為一名「藝術家」是不同的。「藝術家」要成就的是作品的藝術價值,而「人」要彰顯的,則是「異於禽獸」和「人之所以為人」的修練,言行要符合教養、文化、文明、品格高尚……等規範。
.
從事藝術創作者,能入地獄走一回,體驗一下墮落的話,對人性、良心的善惡浮沉,會認識得更透徹,感受得更深刻,把這種經驗轉化為創作的靈感時,或許更能得心應手。因此,當一位「藝術家」的作品,其藝術成就與其「人」的言行表現有相當落差時,我們應該分開對待,讓藝術的歸藝術,人的歸人,分別評價,不宜混為一談。
.
金庸的「武俠小說」膾炙人口,其文學價值與成就,相信華人世界已有正面、不俗的公論。然而從「查良鏞先生」其人其行觀之,落差就相當大了。本文談的是「武俠世界之外的查良鏞先生」,而非其創作的「武俠小說」。

一生3次婚姻 查良鏞:我作為丈夫並不很成功
▲  
一生3次婚姻 查良鏞:我做為丈夫並不很成功。

.
查良鏞在他近半個世紀的下半輩子中,有錢、有名、有地位,風風光光,枕邊還有一位肌膚Q彈的嫩妻陪伴。
.
我20歲時,經一位朋友大力推薦,再加上半強迫下,勉強看完了《鹿鼎記》。之後,就提不起興趣,再接觸金庸其他作品了。
.
剛剛看了查良鏞幾段近乎「渣男」行徑的婚姻與情史報導之後,我才恍然大悟,何以他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始終引不起我的共鳴。
.
更有趣的是,金庸的作品拍成電影和電視影集時,眾多美麗的女星,都曾飾演過他筆下的「小龍女」角色。而吳倩蓮與陳妍希是我最喜歡的兩位,但是她倆恰是查良鏞最不喜歡的人選。想到這一點我就噴飯,我們不同調竟然到這種地步!

.

小龍女
▲  吳倩蓮飾演的「小龍女」造型

.
1988年,楊佩佩製作的電視劇《神鵰俠侶》,「小龍女」這一角色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畢業的台灣女星吳倩蓮飾演。吳的造型脫俗俊俏,把小龍女歷盡滄桑與磨難的堅毅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讓我傾心不已。
.
有一次,我到朋友服裝店串門子。聊著《神鵰俠侶》時,來了一位女客人,她鐵定是范文芳或者李若彤飾演的小龍女之粉絲。聽我盛讚吳倩蓮飾演的小龍女之後,竟然流露惡狠狠的眼神,嚇得我趕緊住嘴。人會癡迷到這種程度,實在可怕!

.

能與億萬富豪金庸白頭偕老的女子叫林樂怡,即金庸的第三任也是現任妻子。她認識金庸時才16歲,比金庸小29歲
▲  能與億萬富豪金庸白頭偕老的女子叫林樂怡,即金庸的第三任也是現任妻子。她認識金庸時才16歲,比金庸小29歲。

.
查良鏞在咖啡廳邂逅了一位16歲的服務生,不意色迷心竅。之後為了娶嫩妹藏嬌,查良鏞不惜拋棄為他生養四名子女的髮妻,不念一路襄助他從窮作家到名滿天下的武俠小說泰斗之恩情,在他長子受不了父母失和及家庭破碎的折磨,以死相諫後,仍無法動搖查良鏞的決絕。最後,下堂妻也因長期抑鬱罹癌,孤獨而落寞地死去。
.
查良鏞這廂則帶著嫩妻環遊世界去,同時安排這位國中程度的妻子到澳洲升學鍍金,痛快地享受半個世紀的輝煌人生……當夜闌人靜時,他內心是否會有一絲惆悵、愧疚與不安呢?
.
坦白說,我活了大半輩子,在感情上未曾被人虧欠過,更未奪人所愛,實在不了解夫妻間在得知自己另一半劈腿,或是被伴侶拋棄時的滋味。但是我的人生儘管「粒粒皆辛苦」,卻是靠自己一分一毫挣來的。老實說,這三人的感受,我都無法想像。
.
我只是覺得,查良鏞那位抑鬱而亡的前妻,如果不要那麼能幹,處處費盡心思幫著丈夫求取事業成功,而是寬厚待人,凡事不那麼爭強好勝,換得身心愉悅,生活多采多姿的話,她一生辛勞的成果,諒不至於被一位國中畢業的16歲服務生整碗搶去。即便婚姻破裂,或許也不至於憤恨難消到無法平衡,心如槁木死灰了。
.
不過,最令這位可憐前妻傷痛的,應該不是丈夫的背叛和「遭遺棄」的絕望,而是長子死諫的椎心之痛。如果再給查良鏞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他會停下來,阻止這樁人倫悲劇發生,挽救兒子一命嗎?我不知道……
.
在小龍女墜崖的16年後,楊過按照當初約定,毫不猶豫地來到小龍女墜崖處,縱身一躍相殉。他們超越凡俗的心靈契合,堅貞不移的廝守意願,不僅看淡了人世的艱難,連最後一刻的放下,也甘之如飴呢。
.

 ▼  金庸生平年表

金庸小檔案
.
.

延伸閱讀
——————————————

.
● 19歲兒為情自殺 金庸含淚憶第一段婚姻:她背叛了我  中時電子報 吳玫穎 2018.10.31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031000054-260404
.

● 金庸兒子為什麼在美國自殺  百度知道 2013.6.30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63490623.html
.

● 金庸的雙面人格 張博鈞(Steven)  痞客邦 半個知識分子的獨白  2009.12.28
之一 http://rsshppp.pixnet.net/blog/post/8255814

之二 http://rsshppp.pixnet.net/blog/post/8255816
.

.

推薦閱讀
————————————————
.
● 金庸武俠 承載中國人夢想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 林保淳 中時電子報 2018.11.1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101000694-2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