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中上桌談判各有前提!玩笑嗎? | 管長榕

雙方不帶任何條件,就地停火,上桌談判。誰要提什麼條件,都到桌上談。談得攏便罷;談不攏,下桌再戰。這才有談判的可能。

哈瑪斯提出先決條件,要求永久停火的承諾。開玩笑,再友好的任何兩國間,從來沒有「永久停火」這回事,何況世仇間。納唐亞胡提出先決條件,要求完全消滅哈瑪斯。開玩笑,完全消滅哈瑪斯,那上桌跟誰談?

折輪司機說,普丁今日撤軍,明日就可上桌談。撤軍是指吐出東烏占領地,包含克里米亞。開玩笑,司機輸家自己都不肯投降了,倒要贏家投降,才要來談。別說克里米亞,就算吐出東烏,也是叫普丁投降,想都不要想。

普丁說,承認東烏歸俄,撤回烏入北約的申請,隨時可以上桌。這不算開玩笑,但也不妨上桌再提。為什麼這不算開玩笑?

現在史家公認二戰是1939/0901開打的,因為當天德國人侵波蘭。但在那之前的六年期間,希特勒已陸續吞併鄰國好幾個地方,何以未被史家視為「入侵」而成為大戰的開端?因為那些地方都是一戰後被瓜分掉的德國,居民多屬德裔,他們期待且歡迎回歸德國接受保護,以免他族欺侮。東烏就是俄裔俄語東正教,受到天主教西烏亞述營的欺侮,期待回歸俄羅斯接受保護。所以將來三戰爆發,史家也不會從克里米亞或東烏算起。

烏克蘭、白俄與俄羅斯原本都是同文同種信仰東正教的東斯拉夫民族。烏克蘭地區在還不成其為國家的時候,被波蘭、立陶宛占領很久,信仰遂由東正教轉到天主教。1654年,東烏因為反天主教化而投奔帝俄,回歸東正教。後來帝俄強大,拿下波蘭、立陶宛,自然包含烏克蘭地區。但西烏天主教化已經定型,東西烏遂同種不同文矣。雖然如此,由於同種的感情,到了列寧時代,還是把東烏等地劃歸烏克蘭。到赫魯雪夫(14歲起在東烏頓巴斯成長)1954年再加碼送克里米亞,以紀念東烏來歸300年。(注意:此時所謂東烏與克里米亞,都是俄羅斯領土)。但直到此時的烏克蘭仍是蘇聯中的成員而已,權力在莫斯科。要到蘇聯解體,才有烏克蘭國家屬性的成立。所以有謂「布爾什維克創造了烏克蘭」。

然而從列寧到赫魯雪夫的親善,仍然不能化解東西烏對立,他們仍然使用不同語言,信仰不同宗教。西烏人口土地都遠大於東烏,東烏遂被欺壓歧視。以俄羅斯人為主的東烏只能仰賴俄國出手。談烏克蘭問題時,人們一直忽略信仰因素。這是1654東西烏分手的起始原因,也是後來300多年文化越走越遠,齟齬越來越大、仇恨越結越深的原因。信仰就是信,不談道理的。歐洲的宗教戰爭幾乎沒有停過,美洲的興起是宗教分裂促成的,現代恐怖主義建基於宗教衝突。

戰爭結果要如何安排才能長治久安?東西烏如果不分而治之,終究是一方壓制另一方,重複動亂。俄羅斯完全拿下烏克蘭也治不好,烏克蘭完全控制烏東同樣也治不好。何況美西方無時無刻不見縫插針,挑起仇恨。所以普丁所提的條件,讓東烏公投入俄,不算開玩笑。但這種努力於定分止爭的人道安排,在美西方強大主媒鋪天蓋地宣傳下完全被負面化為侵略,完全置歷史淵源及長治久安於不顧。

折輪司機希望中國出手斡旋,他說:中國不是我們的敵人。這是完全把中國當白痴在玩弄。北約有沒有把中國當敵人?北約有沒有想要伸手到太平洋來?從龐培奧到布林肯,幾次走訪越南,不是想要連通印度、菲律賓搞小北約嗎?若不是要對付中國,是要對付誰?北約是軍事組織,司機要加入北約,嘴巴說中國不是敵人,時候到了,他做為北約成員,能不聽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嗎?

原先北約成立,是要對付蘇聯為首的華約,等到蘇聯解體,華約解散,北約已無存在理由。不解散也就罷了,還東擴千里,直逼俄境。所以普丁警告烏克蘭不要加入軍事組織的北約,但加入經濟組織的歐盟沒事。烏克蘭還沒入歐盟,卻把入北約寫入憲法,擺明要與俄為敵。所以才有特別軍事行動,並螺旋上升到戰爭。所以普丁提條件,要烏撤回入北約申請,不算開玩笑。當年古巴事件,甘迺迪是以核戰威脅要求蘇聯撤離古巴。古巴距美尚有一兩百公里海面;烏俄零距離。

加入軍事組織就是選邊站。烏克蘭不選邊站沒事,一選邊站就整個端掉了一個世代。現在上桌都已晚了。但做為猶太人的烏總統,其任務在於執行並滿足拜登拖跨俄羅斯的戰略,不在疼惜東斯拉夫人的性命。所以拜登不叫司機上桌,司機不敢上桌的。

美西方現正大力鼓吹,若讓普丁得逞,他會吞併基輔,進而侵略東歐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等諸小國。上世紀六零年代,美國國防部長麥拉瑪拉說,若讓胡志明得逞,共產主義會併吞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柬埔寨、新加坡。半個多世紀過去,人們明知被騙,還是要相信老美的鬼話。也許在深偽氾濫到無拘無束無知無感的今天,人們要的是喜歡,不是真相。料因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