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要超越台積電「根本不可能」? | 黃國樑

劉德音說華為要超越台積電「根本不可能」。這是一種將現狀當成永恆的大腦病症,人類很容易犯下這個認知上的毛病,以為眼下的一切都是恆定的,可以持續到遙遠的未來。

Intel大概也曾將台積電當成不必放在眼裡的吳下阿蒙,90年代初期,Intel是晶圓製造霸主,剛成立的台積電還在到處找訂單。去問當時Intel的CEO說,台灣的代工廠台積電積極發展晶圓代工,Intel怎麼看?當時的CEO大概也會說,要超越Intel,根本不可能。

問題在於,Intel當時若這麼以為還有些道理,因為台積電的本事也就如此,只會專注地做一件事情,而且規模還小得可憐。但華為是什麼?在英文裡要稱呼Huawei,前面得加上tech behemoth的修飾語,即科技巨頭,才不致太不相襯。

可能behemoth都不足以描述華為,這字是在聖經約伯記中出現的,主要是指稱一種巨獸,但聖經中還有一個字是利維坦,即livyatan或leviathan,它是遠古的一種巨鯨或巨鱷,或海怪,它的力量更勝於behemoth。

利維坦有負面的意涵,故我不想用這個字套在華為頭上,但華為也不適合用這個字,因為它恐比利維坦更為強大得多。它在全球單一霸主美國窮一國之力,再聯合盟友共同打壓下,竟只用了三年就重回顛峰,這是何等令人讚嘆?

這種力量劉德音竟然像一個盲劍客一般,完全看不到,此種見識真是令人掉下眼珠子!怕是連牙齒都得掉光。

台積電若沒有ASML的極紫外光刻機(EUV光刻機),能生產出幾奈米的晶片?而華為卻必須在沒有EUV光刻機的情況下生存下來,並立志自己造出EUV光刻機。先不要談他們的領域有巨大差異,就說台積電有沒有遭遇過極限施壓,被一種生死存亡等級的絞殺的經驗?答案是,完全沒有。

光憑這一點,台積電就已經比華為要矮上好幾截,更不必說華為是通訊領域的先鋒與王者,並且同時在萬物互聯的作業系統、智能駕駛、晶片設計等多個領域都是領先者。

劉德音這一回答,不但洩露其見識淺薄,更讓人看出其器小哉!提前離開台積電,也是合適的歸宿。

在〈華為要超越台積電「根本不可能」? | 黃國樑〉中有 2 則留言

  1. Emmy追劇時間21 hours ago這種貼文真的就是完全狀況外。 華為+中芯現在做的七奈米,就是抄襲台積電在2017年發明的DUV重複曝光法,在沒有EUV的情況下台積也能做出七奈米,華為+中芯組合現在用的方法,就是台積電率先做出來的這種multiple-patterning,台積在沒有極限施壓的情況下,就已經幫你們開好路想好方法了。 然後中芯的七奈米效能其實只等於台積的十奈米,所以即使是沒收掉台積電的EUV,兩邊都用同樣的一台DUV來做,中芯+華為組合還是輸。 去年華為+中芯組合爆出七奈米的消息,我就已經講過這些,並且推測中芯財務會非常慘,結果就真的非常慘,有多慘我們上週才出過影片。 當時很多人在那邊說不可輕敵,華為七奈米強大,邊講邊嚇得屁滾尿流。其實我覺得知識就是力量,因為我一路買台積電,而中芯國際從25港幣掉到17元。 全台獨家半導體產業追劇,點我加入看每週會員專屬影片:

  2. 轉貼過來的:

    “這種貼文真的就是完全狀況外。 華為+中芯現在做的七奈米,就是抄襲台積電在2017年發明的DUV重複曝光法,在沒有EUV的情況下台積也能做出七奈米,華為+中芯組合現在用的方法,就是台積電率先做出來的這種multiple-patterning,台積在沒有極限施壓的情況下,就已經幫你們開好路想好方法了。 然後中芯的七奈米效能其實只等於台積的十奈米,所以即使是沒收掉台積電的EUV,兩邊都用同樣的一台DUV來做,中芯+華為組合還是輸。 去年華為+中芯組合爆出七奈米的消息,我就已經講過這些,並且推測中芯財務會非常慘,結果就真的非常慘,有多慘我們上週才出過影片。 當時很多人在那邊說不可輕敵,華為七奈米強大,邊講邊嚇得屁滾尿流。其實我覺得知識就是力量,因為我一路買台積電,而中芯國際從25港幣掉到17元。 全台獨家半導體產業追劇,點我加入看每週會員專屬影片:"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