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嘲諷的玩笑文化 | 張輝

中國人互相嘲笑,「京油子」指北京人愛耍嘴皮,「衛嘴子」指天津人嘴巴刻薄;山東人士被戲稱「侉子」,甚至造出「仙東」字來嘲笑山東人;湖北人刁蠻,被稱之為「九頭鳥」。

日本東京人說大阪人都是奸商,不仁不義;大阪人說東京人愛吹牛,每個人跟天皇都攀得上關係。

互相嘲諷是淵遠流長的玩笑文化,被嘲笑者沒有人計較。
不同族群、不同省籍,甚至不同職業之間相互嘲弄,只要不傷大雅,都該有互相包容的雅量。
因為互相嘲弄之詞,其修辭結構都有三分道理、七分戲謔的成分。

我們小的時候,眷村子弟叫台灣同學為「土台客」,「台客」外加一個「土」字,事實上當年台灣同學的衣著打扮、家庭教育、文化素養,確實比外省同學差一級。
但是曾幾何時,「台客」的定義變了,台灣人有錢了,滿街都是「高貴的台灣人」。
外省人有幾個買得起 LV包包?有幾個人吃得起「三井宴」?

外省人被罵「中國豬」那麼多年了,民進黨領導沒有人提出嚴厲糾正,外省人早麻木了,有誰計較過?

譬如我以父母皆外省人,自己被罵過"豬"的經歷,不願接受也不在乎"中國豬" 的名詞。因為 “中國豬" 如果有意義能成立,當然也包括台澎金馬所有的人,甚至有台灣漢人血緣的日本人後裔。
被罵和罵人的都是"中國豬" 。
適足以彰顯"中國豬" 滿天下,罵人者不自知,自取其辱。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