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過這個議題,我簡單列出重點:
1)大概400mm的降水量是維持森林的臨界線,低於400mm的地區的天然氣候無法維持森林,成為旱地。
2)黃土高原降水量在200mm~600mm之間,原來是有一半植被森林的,但是經過2000年的開墾砍伐,盡成黃土沙漠。
3)中國幾十年廣植樹木,退耕退牧的努力,頂多恢復黃土高原400mm以上的降水量地區的植被森林,也就是說恢復2000年前的狀態,有一半的植被森林面積。
4)當然茂密的植被森林也會略略改變氣候及降水量,或許中國幾十年的努力,足以把植被森林面積推進到原來350mm的地區。
5)也就是說,所有人為的努力可以推進黃土高原的綠色區域從 50%(400mm以上)到 60%(350mm以上)。
6)但是衞星圖片顯示目前黃土高原的綠色區域已達到80%,而且還在擴大中,這絕不是中國政府的努力所能達到。
7)根據年降水量及NASA、NOAA 的氣象記錄,黃土高原的年降水量正在逐年增加,也就是說黃土高原降水量變成400mm~800mm之間。
8)加上人為的努力,黃土高原的綠色區域將來很快可以100%覆蓋全境。
9)氣候變遷對各國的損益不均。俄羅斯、加拿大的農業帶北擴,是受益者。中國有損有益,青藏高原冰川乾涸是損,黃土高原全面綠化是益。
所以這段YouTube有點攬功,不過中國幾十年的努力也功不可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