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2月24日的俄烏戰爭已經打了兩個多月,以美國為首,明顯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國家有三四十個,俄羅斯面對多國的軍事援烏和經濟制裁,仍然毫不妥協,甚至揚言不惜動用核武。一些好事者於是聲稱,俄烏戰爭可能變成世界大戰。是否如此?筆者不以為然。那麼俄烏戰爭將如何?
俄羅斯現在對抗大部份的歐洲國家,有些類似二次大戰時的納粹德國,不過俄羅斯顯然不像納粹德國具有超強的民族/種族主義,及重建歐洲新秩序的野心。美國宣稱,普丁有野心恢復蘇聯時代對東歐的掌控。這完全是故意的抹黑。蘇聯時代東歐各國多有強大的共產黨,與俄羅斯的意識形態類似,因此形成共產集團同盟。現在的俄羅斯,與東歐各國已無相似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怎可能企圖掌控東歐各國?普丁不可能沒有這點自知之明。
俄羅斯的作戰計畫也顯示它不會挑起世界大戰。俄羅斯起初是多點進攻烏克蘭,包括攻打首都基輔,俄軍當時可能有意拿下整個烏克蘭。但是不久後,普丁就發現烏克蘭的抵抗意志堅定,而美歐對烏的武器、物資支援源源不絕,因此拿下整個烏克蘭是難以達成的目標。現在俄羅斯的作戰計畫已放棄進攻基輔,而集中軍力於烏東和烏南地區,大多是說俄語的區域,而當地居民是俄羅斯想要保護的俄羅斯族。俄羅斯既已限縮其作戰計畫於烏東和烏南,沒理由反而擴大進攻其他國家而挑起世界大戰。
烏克蘭的一方,雖然國家眾多,除了美國和烏克蘭,沒有一個想要打仗。美國雖然想藉俄烏戰爭消耗俄羅斯的國力,但是怕引起核戰,並不敢直接出兵或逼迫俄羅斯太甚。俄、美双方都不想擴大戰爭,因此俄烏戰爭不會變成世界大戰。
俄烏戰爭是區域性的戰爭,但不太可能短期結束,而烏克蘭幾乎注定了它分裂的命運。2014年烏克蘭即已分裂,現在其分裂和喪失的領土更多。等到俄羅斯占領烏東和烏南的所有俄語區,它大概就不會再採取積極的攻勢,而會轉向地區的長期治理,不論是併入俄羅斯或成立附庸國。俄烏戰爭之前,美、俄的介入都隱身於幕後,現在則是在幕前公開地操控和用兵。
有些人把俄烏戰爭比擬為導致蘇聯經濟崩潰進而解體的1979-1989蘇阿戰爭。俄烏戰爭與蘇阿戰爭相似嗎?不大相似。首先,阿富汗與俄羅斯並無種族親近關係,但是烏東和烏南卻有很多俄羅斯族,使俄羅斯占領和治理烏東和烏南容易得多。
其次,根據維基百科/蘇阿戰爭,美國及其盟國當年對阿富汗的支援似乎遠比不上今日對烏克蘭的支援;而當年阿富汗軍民的犧牲人數,死亡人數估計在67萬到200萬之間,則遠高於今日烏克蘭人的犧牲。換言之,在蘇阿戰爭,美國以少量資源和大量阿富汗人的犧牲,消耗了蘇聯的大量資源;但在俄烏戰爭,美國則以大量資源和少量烏克蘭人的犧牲,與俄羅斯的大量資源互相對耗。因此美國雖然能傷俄羅斯的資源一千,恐怕也要自損八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