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顏回張天保 | 姚雲龍

台南影劇三村眷村東北隅,有一塊約千坪畸零荒地,由一位退伍的杜姓老兵所佔有,我向他購了40坪在那裡建了一棟違章建築,還有林、魏、梁共4戶在那塊沒水沒電的荒地上毗鄰而居。後來一些退伍老兵陸續也來這塊荒地建屋定居,沒幾年這塊地上有了28戶,成了一個小社區,水,電也有了。其中育17戶是單身,多半是我部隊中的老夥伴,他們退伍下來舉目無親,我協助他們買地蓋房,還替他們介紹工作,其中有一位退伍軍官張天保,我倆最談得來。

張天保,陝西朝邑人,民國16年生,讀過兩年師範,14歲結婚。民國33年他17歲時響應蔣委員長“十萬青年十萬軍、一寸江山一寸血“運動,參加了青年軍207師,參加過東北瀋陽戰役。來台後他考入陸官25期,歷任排連長,62年上尉屆齡退伍。他來我們社區蓋了一間約10坪大小的瓦屋,還有一個小院子,一個人住綽綽有餘。

張君離家從軍時曾向妻子承諾在外絕不另娶,所以他孑然終身。他家居非常簡單,一張床、一個桌、一張椅、一個衣架、一個書櫃、一架小電視,後來添購一架小電腦,沒有瓦斯爐、沒有電冰箱、沒有電話,只有一個電爐和幾個碗筷。我有勸他裝電話,他不要。我要他買支手機,他也不要。他的同學好多肩上綴上一顆兩顆星,他一點也不羨慕。

他的衣服就是那幾件。他家最豐滿的就是那個書櫃,經常滿滿的,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把書捐出去。他是《讀者文摘》的常訂戶,他訂兩份報紙,一份中國時報,一份青年報。他每天只吃兩餐飯,他把飯菜一鍋熬,他說這樣最營養。但他對左鄰右舍的婚喪喜宴卻出手大方。

他每個月的退休金三分之二都是用在救助孤兒,他經常認助二至三個孤兒,他認養的孤兒遍及世界四十多個國家。他幫助大陸偏遠地區學校建立圖書室63座,遍及大陸17個省市,每一個圖書室新台幣一萬五千元,他的這項救助在大陸己開花結果,許多老農讀了他的圖書知道如何栽種果木增加收益而來信感謝。還有的學生讀了他的圖書順利考上大學等等。

他是中華兒童基金會、臺灣世界展望會、天主教明愛會、美國信誼基金會、佛教慈濟會的常年會員,經常認捐各種慈善活動。他也認養泰北學生。他做了這許多好事,卻從來不說,誰也不知道。是我有一天到他房中去聊天,偶爾從他桌上看到這些資料,他才承認。他把他的所有從軍文物、家書等通通捐給人民大學博物館家書文化中心。我有到人民大學博物館參觀過,該館對張君的資料很重視,為他設專櫃展出。

他因生活刻苦,可能營養不良。他瘦骨嶙峋,但精神矍鑠,很少生病。就我所知,他只去奇美醫院看過幾次牙齒。他非常快樂,自製陝北皮影戯,放映給左右鄰居及教友看。那些皮影人物不好製作,須要細心和耐性才能完成。

民國104年7月1日,他在睡眠中過世,沒受一點痛苦,真是善有善報。他走後,我從他的遺物中得到上述的資料,為他編冩《遣愛人間》悼念冊,供與悼人閱讀,並邀友好教友集資把他的靈骨安放在永光墓園,我常去憑弔上香。

孔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張君當之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