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2019.1.17
政治人物漫畫:
“ 畫作好惡,存乎一心。有人如獲至寶,有人嗤之以鼻… ” 吳信和漫畫政壇風雲人物 「人生沒有陰影,就活不出立體的生命;心中有愛,萬物皆美!」系列
阿德漫畫「 用幽默風趣、生猛嗆辣的角度看社會鳥事!」系列
關鍵詞:《彩筆有心度群妖‧政客無良……》系列

「喬王」?「黑金王」?台灣政壇密室協商(註一)、肉桶政治(註二)「最佳翻雲覆雨手」?混淆社會公義與價值的最大尾「醬缸攪拌王」?這些響噹噹的社會封號從何而來?

▲ 行政院新任院長蘇貞昌 ▲ 行政院新任副院長陳其邁
本(元)月15日,行政院新任院長蘇貞昌率新任副院長陳其邁等人,由「那個政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陪同,前往立院鎮江會館拜會國民黨籍前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希望行政院未來所有的計畫和法案,都能得到立院支持;王金平則表示,他的理念是「國家在黨之上,黨在個人之上」,因此會支持行政院的法案,讓預算能順利完成審查。蘇貞昌稱讚王金平「最資深、最有經驗、最有影響力」,王金平也大讚柯建銘總召「最有經驗,又有耐心」。甚至不諱言「現在國內的困境就是朝野不和諧,造成內耗,朝野一定要透過協商,就是『喬』。」把事情搞定!言下之意是「這種『喬』的絕活和能耐,無人能出我右。今後要政通人和,國泰民安,大家的最佳選擇,就是把我送進『總統府』啦!拜託!拜託!」

這場拜會雖然賓主盡歡,可是社會觀感恐怕就毀多於譽了。
緊接著,次(16)日,王金平立委又舉辦新書《橋》的發表會,為其參選2020總統選舉進行暖身。在《橋》一書中,王金平以「年輕人願意站出來,表達自己對政府政策、對未來發展的看法與理想。」為由,肯定「太陽花學運」;更替自己遭人誣指為「藍皮綠骨」喊冤,強調自己一生從政,為台灣奉獻,是「百分之百的藍皮台骨」!(獨缺「中」心思想乎?)
1982年,王金平與蔡辰洲、劉松藩等立法委員組成「十三兄弟會」,成為國民黨立院黨團舉足輕重的新興派系。1985年,王等涉入「臺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超貸、侵佔、背信與偽造文書案的經濟犯罪事件,驚動了蔣經國總統。十信案爆發之後,只有王金平全身而退;2013年,時任立法院院長的王金平,再涉入司法關說案。9月6日上午10點,特偵組趁王前往馬來西亞主持女兒婚宴時,宣布「法務部長曾勇夫、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檢察長陳守煌因王金平關說,干預柯建銘司法案件」,引爆所謂的「九月政爭」……
王金平一生從政,從1975年初任立法委員,到立法院院長,迄今近45年,是最資深的立委,被視為國民黨本土派的領袖。我中華民國在復興基地台灣建設「三民主義模範省」,社會從貧困、經濟起飛到富裕,再轉而衰敗的過程,盡在王眼皮底下、議事槌下千帆過盡,而國家更大一部分公共利益,也在其主導的立法院「政黨協商」密室交易中,輸送給政黨政客、政商權貴,甚至與政客一體化的黑金勢力。

王金平利用其資深立法委員暨院長的角色,以及「政黨協商」密室交易機制,將自己的影響力發揮到極致,並滲透政、商、黑各階層,發展綿密的互利互惠人脈系統,從而在國家體制內,建立起自己的「灰色帝國」,也為自己贏得「喬王」「黑金平」「藍皮綠骨」……種種封號。
王金平是台灣政壇那隻無所不在、無所不能,似乎也無人能取代、無人能拋棄的肉桶政治之翻雲覆雨手。這恐怕才是更值得整個社會深思的問題!!
“ 最沒品的國民黨大佬! ” ~Yeakeh Sung
“ 價值觀錯亂的極致,稱為敗類,應該不為過吧?最看不起的政治人物之一,不是沒有道理的。這種咖,還能在國民黨位居高位,你就知道國民黨的系統性問題,有多麼嚴重了!
白眼望向朱立倫。 ” ~張世忠
“ 垃圾還真不分藍綠!是根本不想提這個人! ” ~李勝宏
“ 「肯定太陽花學運」不意外,「投資韓國瑜賭一把」是預謀? ” ~丁念慈
注 釋
——————————————
● 註一 立法院「政黨協商」
多年來,王金平在立法院始終堅持「政黨協商」機制。
在此一機制下,國民黨雖擁有絕對多數席位,但法案的決議權並不比民進黨及其他小黨大。因為王院長否定「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的民主原則,拒絕採行「多數決」,以致執政的國民黨在國會寸步難行。
歐美民主國家的國會均採多數決,以投票議決提案。只有台灣採行世界獨一無二的「政黨協商」,每一政黨不論其立委人數多寡,均限定兩名代表參與,在密室中協商是否通過決議案,而非逕由全體立委表決,完全違反民主機制。
王金平的「政黨協商」機制頗多特徵:密室協商,黑箱作業,拒絕公開透明的民主運作;多數政黨常被迫服從少數政黨,違反多數決的民主機制;國會議長及少數政黨常拒絕尊重多數政黨的意見及要求;民進黨因只擁有40席,其立委經常動用暴力霸占主席台,杯葛民進黨反對的議案,王金平卻容忍,拒絕動用警察權,國會因而一再停擺、空轉甚至癱瘓。
詳請參閱:國會密室協商已成亂源 中國時報 楊力宇 2013.10.1
● 註二 肉桶政治
又稱政治分肥(Pork barrel),或政治分贓、豬肉桶政治。「豬肉桶」一詞由美國產生,據說源自印地安人在族人中分享醃製豬肉的傳統。
政治分肥大部分採取直接對某地區或某企業撥款的方法,在輿論監督較嚴的情況下,也有使用更間接的辦法。「豬肉桶條款」一般都是在法案最後要通過時,採取緊急附加條款的方法;法案的支持者為了獲得這些議員的支持和法案的及時通過,只能放任這些政客加入自肥的附加條款。
分贓制度盛行於美國內戰後的重建時期,是美國政治最腐敗的年代。因為「議會制度使人們的希望徹底破滅:公眾事務變成了黨派及其追隨者分贓和妥協的對象;政治完全不是精英的事業,倒成了可疑階層從事的可恥勾當。」
直到1883年,肉桶政治才被《彭德爾頓法案》終結。
延伸閱讀
——————————————
● 蘇揆拜會 王金平:朝野和諧就是要「喬」 自由時報 記者林良昇 2019.1.15
● 蘇貞昌拜會立法院 王金平大讚柯建銘最有經驗又有耐心 ETtoday新聞雲 記者翁嫆琄 2019.1.15
● 新書肯定太陽花學運 王金平:佔領議場非預謀而是意外 ETtoday新聞雲 記者徐政璿 2019.1.16
● 遭批藍皮綠骨 王金平新書喊冤:我是100%「藍皮台骨」 ETtoday新聞雲 記者徐政璿 2019.1.16
● 羅文嘉:王金平是「藍皮利益骨」!都站在最大利益處 ETtoday新聞雲 記者陶本和 2019.1.17
● 翻開王金平「喬」歷史 遭人忘恩負義…他這樣回敬 聯合報 記者黃國樑、鄭媁 2018.6.29
● 王金平——錢與權 成就藍綠共主 天下雜誌545期 文林倖妃 鄧凱元 2014.4.15
● 台灣競爭力論壇 促破密室協商 中央社 2013.9.25
● 那一段「全員逃走」的日子 還不曾走遠? 風傳媒 夏珍專欄 2016.12.9
● 資深媒體人:張景為》喬王王金平,初選走著喬 中時電子報 2019.1.28
● 【重磅快評】爆料狠插刀 公道伯王金平報仇三年不晚 聯合報 主筆室 201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