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澎湖713煙臺聯中的疑案(全文照登)|野叟

    【寫在前面:本照片不是本文,是告訴讀者,我是寫真歷史的人,曾批國史館助修寫的713史不夠實際。國史館長吳密察,派《臺灣文獻》四位官員到寒舍,接納我的論文出版。大哉吳氏!等於向我頒獎。   恭盼貴報為真史給一席之地!如有法律責任我全負。】

1、先介紹我投稿的用意:

    我是山東流亡學校濟南第4聯中的學生。澎湖713事件動刺刀離我只有5步。台中425事件逮捕39人洗腦209天,差點槍斃三人有我(有被逮捕令為證)。煙臺聯中的共諜案我比煙臺聯中的學生知道得多(容後詳述)。

2、張敏之是否被栽贓共諜案:

    民國三十八年七月十三日,澎湖刺刀下編兵半年後,煙台聯中向八校當兵的學生發出耳語(大意):「張敏之校長替學生向軍方爭取受教權,軍方以妨礙建軍,捏造匪諜罪冤殺了師生七人」。八校學生全相信耳語。叟為張校長喊冤六十年。

3、抗拒張敏之校長家人的假話強改我的校史:

    民國97年底發現張夫人的回憶錄《十字架上的校長》713部分沒有一句真話(我願負法律責任)。請看國史館助修黃翔瑜批評的話:瑜文 282頁評論張家的假話說:「茲舉證如次:首先,考究張敏之當時身分僅是煙臺聯中校長,既非(按:8校)總校長,也非8校校長總代表; 其次, 張王培五係冤案受難者張敏之遺孀,當時既非教員,亦非學生,應不至於、也不應該出現在澎防部現場,然卻活靈活現地描寫張敏之與李振清等系爭場景。」

    瑜文又在283頁說:「這說明1949年7月13 日根本沒有7千名山東子弟齊集澎防部大院接受編兵,而煙臺聯中學生及張敏之等仍身處漁翁島,遑論張李在大院之言語衝突。此知,張王培五構述的『713澎湖事件』恐有訛誤,對亡夫張敏之似過於浮誇溢美,甚至訛竄部分史實。」

    張敏之兒子張彤寫713國家紀念碑文,偷改我們的校史。請看:國家紀念碑文按規定要經國史館審查通過,他先寫實話,張敏之是煙臺聯中的總校長,審查通過後交內政部營建署建碑時,張彤找有力女士向營建署要出碑文稿暗改張敏之為八所聯中的總校長。如此造假八千流亡學生變成張敏之帶來臺灣的。把其他的七校偷貶為張敏之管轄的分校,也剝奪了我校的713史。

4、戒嚴時期軍中的意外事件保密得像罐頭。

    外人寫713比《三國演義》還演義,我是僅存全知道的人。又看到超演義的煙臺聯中的故事出現了。因為是國史,還因為我插手在內政部辯論過該案,張彤躲到上海不返台出席辯論。今又看到713演義上報,我才向貴報投稿。

5、民國98年看到張校長夫人《十字架上的校長》回憶錄。

    目次第17「大屠殺前的寧靜」,大喊國軍在澎湖對山東流亡學生大屠殺。我知道全是假話,崇拜張師母的學生全回頭了。我從國史館看到證據:行政院研考會國家檔案管理局,《張敏之等叛亂案》,檔號:0041∕3132249∕249。其中煙台聯中的學生王光耀當兵四天化名「王治忠致永祥、永禧、本岳函」向香港寄共諜信。被戒嚴時期軍方的郵電檢查抓到,咬出張敏之等是領導被判七人極刑。張師母的喊冤被很多假話沖淡了,懂事的都相信行政院研考會國家檔案管理局的資料。幾位博士不看真檔案,抱著王培五的假話寫演義:想推翻有證據的明正典刑案,能說不是「劣幣驅逐良幣」嗎?

6、民進黨根據王培五的《十字架上的校長》,再根據國民黨不反駁,2007年7月11日民進黨中常會通過決議文:「建請政府於事件發生60周年前籌建國家紀念碑,並將相關史實納入國史、軍史、教科書,以彰顯反獨裁專制的人權立國理念。」這是張敏之夫人假話誤國。不假吧?

7、能打開澎湖713案假史的「鑰匙」拿到了:

    八所流亡中學從浙江、湖南逃到廣州,山東省主席秦德純,率八位校長在廣州找東南行政長官兼臺灣省主席陳誠,兩將軍認為國家將亡,協議學生到澎湖當兵救國不無小補。教育部因應陳、秦廣州協議發八校員生安置辦法的訓令。三十八年六月二十日,穗中字第五四一一號訓令。內容有:小男生女生兩千人編為澎防部子弟學校,給教職員140人。十七歲以上男生保留學籍純當兵,沒有老師上課。這就是沒有受教權的鑰匙。

8、請看「鑰匙」作用:

    張敏之是八校的校長之一,山東省主席率八位校長找陳誠協議學生來台,當然有張敏之在場,當然知道協議的內容不給當兵的學生老師。發給八校員生安置辦法的訓令張敏之手裡當然有一份,怎會不知道當兵的學生沒有受教權?說編兵後向澎湖司令官要受教權??這是絕不可能的事。這就看出打開張校長夫人不瞭解全局假話喊冤的鑰匙作用。

9、這把「鑰匙」也能打開七一三挨刺刀是自找:

    八校從廣州到澎湖全沒向學生宣布廣州協議。濟南第四聯中(叟的學校)在去黃埔碼頭上船的路上,帶隊的老師邊走邊聊天說:「到澎湖半受軍訓半讀書」。這可能是老師道聽塗說的口風。學生都把這句「到澎湖半受軍訓半讀書」的話記在心裡。到達澎湖編兵時,聽說編兵後沒有「半受軍訓半讀書」。學生(其中有叟)端著在廣州上船時道聽塗說的「半受軍訓半讀書」,還「理直氣壯」的大喊軍方不守信用食言,發起激烈抗爭。澎湖軍方手裡一定有接流亡學生編兵的命令,當然沒有「半受軍訓半讀書」的內容。聽到學生大喊「半受軍訓半讀書」,一定認為學生假話胡鬧。國共內戰殺紅眼的中將,面對學生的抗爭,他真理直氣壯的下令,刺傷鬧事的學生鎮壓完成編兵任務。如讓學生衝出營房比打了敗仗還不能向長官交代。

    寫到這裡揭開了張敏之校長夫人母子一切的假話,由讀者衡量吧?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