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多舛的F35 | 盛嘉麟

研發F35戰機的起因是因為F22戰機的失敗,因為F22戰機造價太貴,保養條件嬌弱昂貴,不適合作為主力戰機,已經半途叫停,停止生產。

【F22計劃失敗】
21世紀美國戰機的主力原定是F22,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及波音公司合作研發,在1990年研發完成時,建造成本高達 3.61億美元,美國軍方覺價格得太貴負擔不起,必須研發一種較輕型的廉價戰機F35,成本低於1億美元。
F22於2005年服役,原定製造750架,因為成本太貴,保養困難,軍方只採購了186架,實際交貨的130架,結果能飛行作戰的只有100架,F22迄今墜機失事共達5架。2011年結束生產線,可謂虎頭蛇尾,是失敗的戰機研發計劃,破滅了美軍的神話。

【F35必須成功】
F35第五代隠形戰機 2001 年開標研發,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及生產之單座單發動機的多用途戰機,採用了普惠公司的F135發動機,勞斯萊斯公司亦參與了發動機設計,設計也受到俄國Yak-141戰機的影響。
F35將是美國與其盟國在21世紀的主力戰機,全球有14個國家簽署購買協議,確定購買F-35 的訂單共3300架。雖然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最近幾年都在提升F-35的生產能力,加速對全球用戶的交付速度,交貨速度仍然有限,2019年交付134架,2020年交付140架,2022年預定交付170架。

【交貨遲延】
為了分攤F35研建成本,美國吆喝了英國、意大利、荷蘭、澳大利亞、日本、挪威、丹麥、以色列、土耳其共10個國家共同製造。國家之間意見紛紛,直到2015年F35才首度服役。服役至今發現F-35戰機大小缺陷不斷,跨國的生產製造鏈複雜,管理困難,製造過程並不順利。譬如期中發生政治糾紛,土耳其被剔出生產製造鏈,德國及阿聯酋取消訂單,改買法國飆風戰機等等。
F-35是一款遠近距離空對空戰鬥能力僅次於F-22的戰鬥機,造價年年超出預算,但售價超過2億美元,更是高得離譜。

F-35有四種機型。
F-35A:傳統陸基跑道起降,作戰半徑1200公里,造價7800萬美元。
F-35B:可以垂直起降,適合極短跑道起降,作戰半徑900公里,造價最貴,1.22億美元。
F-35C:為航空母艦艦載機,翅膀可以折起節省停機面積,強化尾端掛勾,適於航空母艦降落。加長翼展適合彈射起飛,作戰半徑1200公里,造價1.11億美元。
F35i:為以色列特別打造的機種,裝有以色列自己的電戰系統,對以色列特別售價1.44億美元。

【失事連連】
2019年4月,日本三澤基地1架F-35A戰機在青森縣近海墜毀,飛行員死亡。
2020年5月,美國佛羅里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一架F-35A戰機在晚間墜毀,飛行員成功彈射跳傘。
2021年3月,日本三澤基地2架F-35A戰機在青森機場緊急著陸,原因是機體異常警示燈亮起。
2021年11月在地中海,要赴南海巡航示威的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一架F-35B滑躍起飛,離開甲板的瞬間,直接墜落海中,幸而飛行員安全彈射出艙。隨後英、美、意三國聯手,經過一個月的努力,才將戰機殘骸打撈出水。媒體猜測,很可能是航母上的地勤人員忘記清理一片塑料防水布,導致防水布在戰機起飛時被吸入了發動機,釀成大禍。
2022年1月4日,韓國空軍一架F-35A戰機因航電系統發生故障,降落時起落架無法展開,只能機腹擦地緊急著陸。
2022年1月24日,美國太平洋艦隊一架F-35C戰機在南海試圖降落於卡爾·文森號航母時發生事故,確定是飛機的降落尾勾沒有勾住甲板上的降落䋲索,飛機直接衝過甲板跑道,衝到另一端落海,造成甲板上7人受傷,幸而飛行員彈射出艙獲救。受傷中3人送到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治療,美國海軍拒絕評論。這架F-35C,是美國海軍首度在航母佈署的匿蹤戰機。
這架F35C墬海之處是公海,南海的水深達到3000-5000公尺,打撈曠日費時,估計需要120天。美國軍方正在設法撈起這架F35C戰機,深怕被中國撈走,可能有一場爭相打撈的遊戲。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