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多分裂? | 郭譽申

媒體上不時會報導,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或自由、保守兩派對立相當嚴重,幾乎造成美國的分裂。筆者最近讀了《馬克思主義在美國》([1]),比較能夠看清美國真有多麼分裂。

從 [1] 的書名,我原以為它主要在介紹馬克思主義在美國的各方面發展和普及狀況,讀了之後,我感覺它更是作者所代表的共和黨/保守派對於民主黨/自由派的全面批判和激烈攻擊,呈現美國的嚴重分裂。

民主黨/自由派當前的主張一般自稱為進步主義,追隨1890-1920年間進步時代的一些政策,卻被共和黨/保守派指為馬克思主義。大部份的美國民眾一向憎惡馬克思主義,[1] 和共和黨/保守派故意把民主黨/自由派聯結上馬克思主義,是要妖魔化民主黨/自由派。譬如:

「民主黨試圖藉著下列的途徑讓自己獲得權力:破壞憲法的防火牆;如果不能除掉規則、傳統和習俗,就避開它們;採用馬克思的階級鬥爭語言;與某些公開的馬克思主義團體及意識型態目標結盟。」「民主黨的利益先於國家的利益,對黨忠誠比對國家忠心更重要。這些特徵就是它和世界各地其他的專制政黨及共產黨的共同點。」(27頁)

共和黨/保守派與民主黨/自由派的意識型態鴻溝主要起源於過去多年對於美國歷史和社會的學術研究,證實美國不像宣傳的那樣美好。譬如:「批判性種族理論」主張,美國是在竊取印地安人的土地和剝削奴隸勞力的基礎上建立的,而美國的法律和制度的本質是種族主義,是要維持白人與非白人之間的政治、社會和經濟不平等,讓白人可以一直處於支配地位。民主黨/自由派接受這些學術研究的主張和美國的不完美,並提出補救措施;共和黨/保守派則不接受,反而指控民主黨/自由派不愛國,要毀掉美國和資本主義。

不僅種族問題,共和黨/保守派與民主黨/自由派的鴻溝還包括性取向問題、移民問題、多元文化問題、氣候變遷問題等等。譬如:作者就很質疑氣候變遷的科學證據,並且把氣候變遷運動視為去經濟成長和反資本主義的運動,因此極力反對拜登政府為了緩解氣候變遷問題的大量投資。

進步主義起於各大學,然後擴展到各級學校、媒體界、企業界(尤其高科技產業)等等,受到民主黨/自由派的青睞,被視為美國反彈回升的解方(參見《美國如何反彈回升?》)。然而重視傳統的共和黨/保守派則非常反對進步主義,甚至指其為馬克思主義,導致美國意識形態的嚴重分裂。這樣嚴重分裂的美國想要反彈回升,可就難了。

[1] Mark Levin《馬克思主義在美國:紅色思想如何滲透全美學校、媒體、科技公司和綠色新政》黑體文化,2022。(American Marxism,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