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生產約80億顆雞蛋,主要生產區域為南部和中部地區,但是台灣每年消費雞蛋超過80億顆,略略不足,長期從美國、加拿大進口雞蛋,維持緊張平衡。2021年起美國、加拿大受到雞瘟影響,出口減少,台灣改從日本進口雞蛋;2022年日本也受到雞瘟影響,無法供應台灣,於是造成台灣的小小蛋荒;不幸台灣在2022年也受到雞瘟打擊,本地產量劇減40%,立即造成台灣的嚴重蛋荒。
台灣的蔡政府手忙腳亂,緊急從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高價進口雞蛋,因為是百萬十萬顆的緊急零星供應,時間及數量都無法消弭台灣的嚴重蛋荒,價格飛漲,引起民眾緊張;蔡政府的農業官員吞吞吐吐隱瞞事實,胡亂誇口、謊言保證,更令民眾強烈不滿。
這次美國、加拿大、日本、台灣的雞瘟不但已經造成台灣短期的嚴重蛋荒,恐怕會帶來長期性的嚴重蛋荒,因為雞瘟不僅殺害了蛋雞,連種雞、雞苗都被消滅,恐怕一年半載都無法恢復正常的雞蛋產業鏈。
雞蛋基本上是適合本地產銷的產業,以自给自足為產業目標,進出口只是為了平衡小小的生產波動,維持供需穩定。 要緊急恢復台灣本地的雞蛋產業,進口小型蛋雞、種雞已來不及,必須進口中型的蛋雞,希望趕快生蛋。但是台灣進口蛋雞的主要國家美國、加拿大,他們都受雞瘟波及,無力供應。加上台灣的蛋農不敢進口蛋雞,害怕感染到僅存的健康蛋雞,同歸於盡;甚至連種雞及雞苗都不敢進口,蛋荒恐怕會成為台灣長期的災難。
中國大陸雞蛋產業無論是養雞科技、技術裝備、質量安全、規模宏大,都屬於世界的最先進行列。中國大陸每年生產的雞蛋數量超過4000億顆,佔全球總產量約40%,是世界最大的雞蛋生產國。大陸也是全球最大的雞蛋消費國,每年消費的雞蛋數量超過3000億顆。事實上,中國大陸是世界雞蛋出口第二大國,雞蛋產業經營有方,而且物美價廉,世界的佔比為17.2%,長期大量的出口到東南亞國家,例如越南、菲律賓、泰國、印尼等,以及澳大利亞,這些國家對雞蛋需求量很大。不幸蔡政府的反中政治意識,寧願向澳大利亞、泰國、菲律賓進口高價的二手中國雞蛋,費事耗錢,拒絕直接向鄰近的大陸進口物美價廉的雞蛋,更加重了台灣蛋荒和蛋價,造成民眾的痛苦。
雞蛋應該是自產自銷、自給自足,保持新鮮,所以台灣仍須扶植本地的雞蛋產業,才是長久之計。
1)台灣傳統雞場環境不佳,一大半是露天放養,目前養雞場規模主要還是兩萬到三萬隻左右的小型養雞場。沒有規模化現代化的資本,易受瘟疫影響,產蛋率降低,供蛋不穩定。應該提升雞場環境,建立室內恒溫、清潔封控的現代化大規模雞場環境,提高產量及穩定。
2)台灣目前的蛋農多為沒落的小型養雞場經營方式,因為缺乏年輕人加入,蛋農日趨高齡化,無意願也無資本建立大規模的現代化養雞場。政府必須計畫徹底改變台灣的雞蛋產業,淘汰現有落後的養雞場,規建全新的現代化雞蛋產業,才能確保長期穩定優質的雞蛋供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