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韓戰 看今日台灣 | 黃國樑

彭德懷在抗美援朝戰爭結束,板門店停戰協定簽署後,在中共中央提出的工作報告,說得真是豪氣干雲。他說:「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的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砲,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這是因為他等於擊敗了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亦即他口中所說的「資本主義世界最大工業強國的第一流軍隊」。而這應是彭德懷一生中最感到光榮的時刻,超過他擔任國共共同抗日的八路軍副總司令或國共內戰時的解放軍副總司令的戰功。

與他較量的是名聲更為顯赫、功績更加彪炳的麥克阿瑟,一個在一戰就拿下無數勛章,不到四十歲就當上西點軍校校長、四十五歲成為最年輕陸軍少將、五十歲成為陸軍參謀長,後來又是二戰的美軍遠東戰區總司令、盟軍西太平洋總司令,大戰結束前一年晉升五星上將的傳奇人物。

將一位傳奇人物擊敗,在對戰僅僅半年之後,這個五星上將就被解甲歸田,當然是彭德懷胸前最閃亮的徽章。

麥克阿瑟不斷拂逆杜魯門的意志,不將總統放在眼裡,五角大廈拿他沒轍,若非他過於狂傲,這場戰爭有可能在1951年3月聯軍重新奪回漢城後就直接以談判結束,但他卻早於杜魯門的和談聲明之前,發出威脅攻擊中國大陸,揚言讓赤色中國崩潰的警告。其後又回信附和共和黨眾議員馬丁讓蔣中正進攻大陸的建議,讓杜魯門在國會蒙羞,是他被杜魯門解職的最大原因。

但麥克阿瑟並非沒有在軍事上犯錯,低估中國部隊的戰力,其實就是一個軍事上的嚴重失策。可以說,麥克阿瑟犯下的錯誤是,首先看扁了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看衰了毛澤東,認定他不敢出兵,他向杜魯門說:如果中共渡過鴨綠江,就要他們遭到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其次是對彭德懷的用兵幾乎是一片空白,不過三個月,聯軍竟被從鴨綠江打過三八線以南,漢城轉瞬即淪陷。

但金日成發動的這場朝鮮戰爭可謂台灣的救星,那一大批的人民志願軍,有一大部分是用來解放台灣的部隊,但北方戰事一爆發,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阻礙了毛澤東的統一大業,仍然不諳水性的解放軍只能在這頭隱忍下來,但打陸上戰爭對這支在中國南北四處鏖戰過的解放軍,根本不是難事,毛於是揮軍北指,等於是欲藉這場戰爭教訓美國,出一口怨氣。

據說,1971年及1972年,季辛吉密訪北京及尼克森親訪北京時,毛澤東及周恩來都說了當年出兵朝鮮,就是為了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阻礙了中國統一。

中國大陸一再高規格紀念抗美援朝,其意在言外,就是要讓台灣弄清楚,美帝在中國比此刻弱上三百倍時,就曾被中國擊敗過了,台灣還指望美帝保護,是頭殼完全壞了。

中美貿易戰進入板門店狀態 | 盛嘉麟

中美貿易戰有些類似當年中、美在朝鮮的惡戰。

(一)中興事件猶如美軍仁川登陸

川普挑起中美貿易戰,先加關稅,再切斷中興 (ZTE) 的芯片供應。
不到幾天中興應聲倒地,認罪受罰,前後繳了17億美元罰款,並且接受美國派來的官員監控公司業務,美國認為中興就像一隻小綿羊。這時有如麥克阿瑟仁川登陸,大軍直搗鴨綠江邊,對中國指手畫腳,瘋狂囂張。

(二)華為事件猶如中國志願軍反攻到38度線

中興事件食髓知味,川普再叫囂增加關稅,再切斷華為(Huawei)的芯片及Android 供應。
不到幾天華為搬出自己的備胎芯片以及鴻蒙系統,不再屈服。這時有如彭德懷的中國志願軍突然向麥克阿瑟的聯合國軍發起攻擊,大軍幾乎全殲入侵朝鮮的聯合國軍三萬多人,一度攻佔南韓首都漢城。中美雙方進入38度線拉鋸狀態,雙方天天大小傷亡不斷。

美國600家大小百貨公司要求停止加徵關稅,否則可能裁員200萬人。
美國的谷歌(Google)擔心Android失去中國10億支手機市場,專利使用費損失不貲,不顧川普禁令繼續供應華為Android及App,並且可能對川普政府提出訴訟,要求尊重國際商務契約。
美國的高通(Qualcomm)、美光(Micron)、英特爾(Intel)、超微(AMD)、芯片製造商不甘損失最大顧客華為,繼續供應華為芯片零件,並且可能對川普政府提出訴訟,要求尊重國際商務契約。
中國方面當然也有損失,GDP可能從6.6%下降為6.2%。華為的任正非老神在在,繼續抗戰。川普面對2020年大選壓力,而習近平無須選舉,指揮若定,穩若泰山。

(三)G20猶如板門店談判

今年6月28日開始的日本大阪的G20前夕,川普熱線電話接通習近平,要求利用G20機會,重啟中美貿易談判。猶如1951年10月10日,韓戰打了一年多,美國方面經不起38度線上的傷亡耗損,提出的板門店談判。

川普面臨國內商界的抗議,公然不服總統命令,甚至不惜訴諸法院。面臨國內製造業並無預期的復興,有些在華廠商只是遷往越南規避關稅,於是川普又發起關稅懲罰越南。面臨伊朗又以飛彈擊落美國最昂貴最先進的全球鷹無人軍機,局勢失控。面臨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的挑戰,民調岌岌可危。

習近平趁勢提出談判三條件:

1. 中美貿易戰熄火,雙方繼續前階段的談判;
2. 美國停止對3500億美元中國產品施加進口關稅;
3. 美國許可美國公司繼續向華為提供關鍵產品部件;

其實這三項條件都是川普無端挑起的,習近平只是要川普吞回去,才願意重啟談判,不算是中國的得勝,只是表明中國不甘再被脅迫的立場,否則不怕繼續打下去。

帝國主義向來欺軟怕硬,習近平的三項條件川普只得接受,承諾暫時不擴大戰事,所以中美貿易戰重啟談判,猶如1951年10月10日,板門店談判開始。

(四)板門店狀態戰火不熄

只要帝國主義亡華之心不變,中美貿易戰重啟談判只是暫時技倆,待川普解決其國內外問題之後,連任或不連任,將來美國對華的「修昔底德之戰」擺在眼前,中國必須不惜一戰,捍衛國家民族的前途。猶如1951年10月10日,板門店談判開始之後,38度線上戰火更烈,每天考驗雙方致勝的決心,譬如1952年10月14日的上甘嶺戰役,砲火連天血肉橫飛,以雙方總共死傷50,000人的代價,中國得勝,展現了中國的堅定意志,讓美國膽寒,促成了1953年7月27日的最終板門店停戰,維持住中國不准美國越過38度線的國家意志。

現在美國國內反華勢力張揚,國會議員、學者政客,反華的新招層出不窮,如:

限制中國留學生前來美國求學
在美國境內限制華人在科技公司及實驗室的就業及升遷
在美國境內限制美國人應聘到中國的高科技公司及實驗室就業
不准中國公司來美國投資併購美國的公司
不准中國公司來美國募資上市IPO
不准美國企業使用中國公司的高科技產品及零配件
不准美國企業供應中國公司高科技產品及零配件
聯合五眼聯盟、日本、台灣一同杯葛使用中國公司的高科技產品及零配件
聯合五眼聯盟、日本、台灣一同杯葛供應中國公司高科技產品及零配件
制裁中國政府的高官,凍結中國銀行及金融機構的正常金融業務
不斷擴大制裁中國與伊朗、朝鮮、俄國、敘利亞….有業務往來的公司
切斷所有中國科技人員參與所有國際論壇及學術交流會議
煽起並製造香港的反中顏色革命,如2016年的雨傘革命,以及目前的反送中革命,企圖顛覆香港行政區政府,在中國境內製造利比亞、敘利亞
煽起並製造台灣的反中顏色革命,如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以及目前蔡英文總統領導的反一國兩制浪潮,企圖顛覆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境內製造利比亞、敘利亞
在軍事上不斷在台灣海峽、南海海域挑釁中國,希望引起戰端
在中國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影響選舉、發動政變或製造動亂,鼓動沿線國家的新政府取消、破壞或撕毀中國一帶一路的既有合約
所有這些行為都以國家安全為藉口,規避憲法的約束

中國方面也會有相對制衡的對策,有些時候美國反華的作為有助於中國人的向心力及凝聚力。中國軟弱的領域應該由國家帶領尋求突破超越,如飛機的發動機製造、大飛機的研發製造、芯片的設計、製造、檢測、封裝、軟體作業系統、重要的應用APP、5G通訊……。

中國必須在周邊國家加強外交或提升武力威懾,對外來的美、日軍事挑釁必須有效的折衝,對香港必須嚴加管控美、英、台灣煽動顏色革命勢力的入侵,驅逐美國駐港領事館超額1000人從事顛覆暴亂的外交官。仿傚美國,以國家安全為藉口,強力執行國家意志,打擊附和英、美鬧事的香港賤民,爭取國際輿論的發言權。

(五)5G高科技的競爭猶如上甘嶺戰役

中國必須突破高科技的封鎖、抵制、杯葛,其實這在廿年前早就開始了,不是始於川普。中國必須團結動員對抗美國帝國主義,對於境內的慕洋犬公知嚴格管控,在國家安全前提下,劍及履及執行管控。未來5G高科技是主要戰場,如同上甘嶺戰役,中國要打贏。

暴得大名的敗軍之將美國麥克阿瑟將軍 | 盛嘉麟

他的父親 Arthur MacArthur, Jr.是美國派駐菲律賓的總督,麥克阿瑟在西點軍校成績優異,畢業後依仗父蔭快速爬升,他最會利用媒體製造聲勢打知名度,所以在美國社會暴得大名。

美國麥克阿瑟將軍既不會打艱苦的戰爭,又最歧視亞洲人,是一生兩次潰敗於亞洲將領的常敗將軍,其他的軍事勝利全靠著絕對的優勢兵力,他從來不曾打過硬仗,打過艱苦的戰爭。

麥克阿瑟將軍2

二次大戰時麥克阿瑟繼承父職,是菲律賓的駐軍統帥,形同總督,率領美國強大的陸海空軍駐防菲律賓,驕傲得不可一世。日本襲擊珍珠港之後美國情報當局提供麥克阿瑟緊急情報,日本即將襲擊菲律賓,他毫不在意的說日本小黃人怎麼敢來惹我,結果襲擊珍珠港後的第二天,1941年12月8日,從台灣起飛的日本空軍出其不意的摧毀了幾乎所有麥克阿瑟的海空軍,接著日本中將司令官本間雅晴率領陸軍 35,000人登陸菲律賓,打得麥克阿瑟棄部屬將士 90,000人於不顧,自己脫逃澳洲。這 90,000人的麥克阿瑟麾下的陸軍集體不戰而降,造成歷史上有名的巴丹半島死亡行軍,45,000人死於沿途及俘虜營中,當年生還的俘虜美澳退伍軍人哭泣至今。

麥克阿瑟逃離菲律賓的時候曾經拋下豪語:「我會回来」(I shall return.),他在澳洲等到1942年美國發動太平洋戰爭,以優勢兵力執行躍島戰術,跨越日本佔領的較大島嶼,登陸攻擊日本佔領的較小島嶼,切斷日本島鍊的交通補給線,快速逼近日本本土。按照躍島戰術作戰計劃,美軍刻意避開登陸巨大的菲律賓群島、台灣島,直接攻擊琉球群島,這時麥克阿瑟為了自己說過的豪語:「我會回来」 (I shall return.),逼迫美軍參謀本部的作戰軍官,不顧美軍的重大傷亡,一定要修改計劃攻擊菲律賓呂宋島。

當時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1944年麥克阿瑟以壓倒性的兵力登上菲律賓,在沙灘上早已滿佈媒體記者,他刻意從登陸艇涉水,戴著墨鏡叼着烟斗登上莱特島,走向沙灘時向記者輕描淡寫地说了句:「我回来了」(I have returned.),瞬間風靡全球。這張照片後來被記者形容成在槍林彈雨中走向菲律賓灘頭陣地,看過他的幕僚寫的回憶文章才知道虛假做作得讓人噁心。

麥克阿瑟將軍1

二次大戰後設在馬尼拉的盟軍軍事法庭上,麥克阿瑟有仇必報,一定要把1941年當年在菲律賓打敗他的兩位日軍將領,本間雅晴中將和山下奉文少將,一個槍斃,一個絞刑。想起同時在上海的軍事法庭,蔣介石授意,日軍駐華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無罪釋放,後來還聘來台灣主持白團工作,怎不令人髮指又吐血。

韓戰期間1950年九月麥克阿瑟指揮聯軍從仁川登陸,攔腰擊潰了北朝鮮的軍隊,一路直逼到東北鴨綠江邊,囂張不可一世的要轟炸中國東北,並且在美國國會作證宣告,韓戰馬上勝利結束,十二月美軍子弟一定都回家過聖誕節,完全沒有把亞洲人看在眼裡。

他完全不知道十月間中國的人民志願軍十萬人已經進入北朝鮮。在中國彭德懷大將軍的指揮下,瞬間發動攻擊,以小米加步槍擊潰消滅了美英聯軍兩個師的兵力,如果當時中國軍隊有標準的二戰武器,飛機、坦克、卡車,彭大將軍恐怕已經全殲數萬人的美英聯軍。

麥克阿瑟潰敗以後,杜魯門總統任命李奇威將軍接任韓戰聯軍統帥,麥克阿瑟從來瞧不起杜魯門總統,兩人不和,杜魯門總統召他回國述職,麥克阿瑟竟然以事忙為由,約定兩人在太平洋小島中途島見面,雙方飛機到達中途島機場停妥後,麥克阿瑟吩咐副官要等杜魯門總統先下飛機以後才喚他下飛機,表示自己高高在上。最後1951年4月11日杜鲁門準備妥當鼓足勇氣把麥克阿瑟解職。麥帥回國仍然受到英雄式的歡迎,而且出書「老兵不死」塗脂抹粉。更奇怪的是台灣國民黨特別尊敬麥克阿瑟,把台北基隆第一條現代化公路取名麥克阿瑟公路,令人不齒。

按照指揮作戰的能力以及實際戰功的記錄,麥克阿瑟不是雄才大略、運籌千里的大將,我們綜合麥克阿瑟一生:

依仗父蔭步步高升
善於利用媒體宣傳
善用帥哥形象造勢
勝利來自優勢兵力
白人至上藐視他族
首被本間雅晴打敗
拋棄部屬脫逃澳洲
再度被彭德懷打敗
終被免職解甲還鄉
塗脂抹粉老兵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