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長老教會槍擊案的教訓 | 郭譽申

5月15日美國加州洛杉磯地區橘郡的基督教爾灣台灣長老教會的教堂發生了一起無差別槍擊案,一名兇手在教堂內開槍掃射,造成1人死亡、5人輕重傷的慘劇。經調查,兇手和該教會的教友信眾大多是台灣裔美國人,兇手的政治信仰是兩岸統一,而眾所周知臺灣長老教會一向主張台灣獨立,因此幾乎可以確定,這是一起政治仇根引起的槍擊事件。

不論政治信仰是藍綠統獨,除了極少數的極端者,人人都對這槍擊案難過悲傷、深惡痛絕,並譴責兇手。大家都問:為什麼會發生?未來能夠避免嗎?

藍綠對抗、統獨對抗,都是從台灣延燒到美國的華人圈,因此台灣的藍綠對抗、統獨對抗應該超過美國華人圈的藍綠對抗、統獨對抗。而台灣人口又多於美國的台灣裔人口,因此台灣的政治極端者應該多於台灣裔美國人中的政治極端者。為何美國的華人圈發生政治仇根槍擊案,而台灣沒有?顯然因為台灣槍械管制嚴格,使政治極端者不容易接觸到槍械,而美國槍械管制鬆散,幾乎達到人人擁槍,槍擊案成為日常新聞,政治極端者於是有樣學樣了。

槍擊案的兇手屬於極端、不理性的統派,他顯然仇視獨派組織,但美國的獨派組織不少,他為何特別選定攻擊台灣長老教會?很可能因為台灣長老教會是少數有明確台獨主張的宗教組織。一般人的政治信仰多少是理性的、不那麼極端,會考慮執政者的施政好不好,是否廉潔等等實際問題。然而當宗教組織有政治主張時,政治信仰跟宗教信仰一樣,成為神的旨意,自然是不理性的、極端的。(「極端」僅表示追求不妥協的終極目標,未必使用暴力。) 極端、不理性的統派與極端、不理性的獨派,如台灣長老教會,很可能是最互相敵視的,這大約是兇手選定攻擊台灣長老教會的主要原因。

不論藍綠統獨,筆者希望,關心政治要理性,宗教歸宗教,政治歸政治,宗教組織不介入政治,也不要有政治主張。不過這當然是狗吠火車,很多宗教組織勢力龐大,是誰也管不了的。幸好,宗教組織積極介入政治的,還算是少數吧。

只要有選舉的激化,台灣的藍綠對抗、統獨對抗幾乎無解,於是難免在台、美產生政治極端者。台灣幸運,槍械管制嚴格,不容易因政治仇根引起槍擊慘劇。美國的華人圈沒那麼幸運,槍擊案和種族衝突在美國如家常便飯,警方和安全單位多半無力特別關注藍綠統獨的互相敵視,台灣裔美國人只好自己小心、自求多福了。

公義彰顯 邦國高舉-評長老教會「堅守『台灣的主權與尊嚴』聲明」| 王永

日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堅守『台灣的主權與尊嚴』聲明」,受到不少媒體的報導及轉載。我們尊重長老教會的信仰,然而,政教分離早已是現代人類文明的普遍覺醒與共識,教會的功能應止於其信徒的靈性範疇,呼籲長老教會莫再進行中世紀時代神權干涉人世政治的落後行為。

台灣自16世紀起,因東西方航路大興而成為中國人、西班牙人、荷蘭人的爭奪之地,經過100多年的競逐,最終於1683年確立為中國的領土,這是歷史不爭的事實。1895年,中國因戰敗而割讓台灣給日本,1945年,中國因戰勝而贏得台灣主權的再度回歸,這也是不爭的歷史事實。

1949年以後,雖因國共內戰,兩岸分治,但兩岸同屬中國,主權維持完整是無庸置疑的,因此,習近平主席呼籲兩岸以民主協商方式研議統一進程,任何外部勢力都沒有橫加干涉的資格。長老教會無視歷史事實,假借上帝之名提出的政治主張,在現實國際政治上並無意義。

長老教會喜言公義、人權,以此點評中國。公義在希伯來文裡,與「扶持」近似,公義就是做事公正、做人公平、照顧貧窮、扶持弱勢。中國從戰亂後的一窮二白,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在它近乎14億的國民當中,已經做到2億人富足、3億人中產、6億人小康、2億人溫飽,還有最窮的7千萬人,再過2年也能脫離貧窮線。這樣念茲在茲的照顧貧窮、扶持弱勢,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辦得到?這不算最大的公義,那什麼算公義?這不算最重要的人權,什麼算人權?聖經箴言上說:公義使邦國高舉。那麼全世界最能夠彰顯上帝榮耀的國度,不就是中國嗎?長老教會如果真是上帝的使徒,應該打開屬靈的雙眼,拋棄對中國的偏見,看見上帝,看見榮耀上帝的中國。

長老教會又好批評中國沒有自由、沒有民主….。今天任何一位在中國居住過一段時期的人,都能體會社會的自由度並不下於許多西方先進國家,隨著社會的成熟度漸漸提高,網路上各種言論都有人發表….,中國的黨媒固然有它的管制,西方受控於資本家的資媒同樣有它主觀的取捨。微信有刪文的舉動,臉書不也經常凍結帳號、停權嗎?

民主不只有一種,西方為方便資本的操控,偏好選舉式民主的設計與推行,中國根據它自身社會發展的現況,選擇協商式民主與選舉民主並重的實驗:

--人民代表大會採取選舉式民主,基層人大普選產生,往上縣級、省級到中央,採分層授權、逐級選舉的形式;

--民意的蒐集、對話、溝通到政策的設計、執行,則採協商民主方式 (Deliberative Democracy);一個政策的形成,往往歷經廣泛、無數次、多年的往復協商,反映民意的效果比起草率的選舉投票,更多的具備實質意義,既能照顧多數,又能尊重少數,避免了投票式的多數暴力。

各個國家、地區都有權選擇適合它現況的體制,習近平說: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能做為分裂的借口。我們仍呼籲長老教會的執事者,放下成見的心,摒除因不了解而產生的恐懼,通過上帝的雙眼來凝視中國,你們會發現中國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