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學術論文時代共業 | 楊改之

學術論文瑕疵的戰火越演越烈,幾乎已經將台灣教育界的誠信丟到地上,任人踩踏!成為醜聞!

阿通伯後面的一串肉粽,目前可能都在瑟瑟發抖,想方設法,如何躲過這場災難!其實遠不止台大國發所,其他各院校系所,開了多少的碩博士在職進修專班?發出了多少的碩博士學位?有多少真金白銀?又有多少摻水造假?抄襲代寫?俗話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混出來的學歷,是不是也得還呀?

這事除了讓教育界蒙羞,政治界更是一片混濁,亂象頻生!其實這是早就行之有年的怪奇現象,只要你有些社會地位了,花點錢報名,讀個碩博士在職進修專班,跟同學們吃吃飯,交交朋友,互通有無,學習第二,打好人脈第一!上課就當作聽了一天的TED演講!瞭解一下行業有什麼新訊息,甚至工作忙碌起來,請個假,助教還會把上課講義發到學生信箱,差不多也就這樣了!學術研究?刻苦學習?通宵達旦埋頭寫論文?會不會想太多?

學位拿不到?幾乎不可能的!這些都是大老闆、大官、名人,有權有勢,你一個指導教授會怎麼辦?能怎麼辦?放水唄!睜隻眼閉隻眼唄!甚而有之,幫他寫,再寄給他的助理請他參考唄!還能怎麼辦?

這種虛浮的碩博士學位也不是台灣才有!世界各國皆然!君不見1.5博士的那個縫縫補補,以次充好,以假亂真,錯字連篇的400多頁的散裝版論文!?這種莫名其妙還義正辭嚴,被抓包還臉不紅、心不喘的封存論文的賈博士?何必大驚小怪?

不過既然現在大家都在一條船上了,該怎麼辦呢?大叔是這麽想的啦!與其大家一起沉船,不如一起跳船,然後再把這艘破船給鑿穿了!換一艘新船!什麼意思?

首先,教育部先檢討,承認這行之多年的在職專班的制度,論文指導以及考試的放水,學位發放的虛浮不嚴謹,是瑕疵,是教育部的問題!(承認這船出問題了)

然後,開放所有碩博士學位的人自清自首,自認論文有問題,不合標準的,主動放棄學位,社會學界不予追究,畢竟那是時代共業,是教育體系出的問題!跟學生無關!坦白從寬,自首無罪!社會還敬你是條漢子!(給大家跳船的機會)

接著,各學校開始自清,主動排查!但凡論文比對不過關的,這些就是想渾水摸魚的敗類!學校公佈學生姓名,撤銷學位!指導教授一併公佈姓名,取消教學資格!媒體輿論群起攻之!(鑿穿這艘船)

最後如何建立一艘新船?在民進黨的治理下,大叔完全沒有任何信心!連第一步讓教育部認錯都不可能了,何況其他?接著,不分政黨,要政客自首,也是不太可能!至於學校自清?這個就笑死了,學校才是主謀,開學店的會出賣客戶?

所以這是一篇廢文、幻想文,實際上辦不到!所以這事會沒完沒了!搬板凳繼續看戲!

學術良知何在?陳建仁、黃武雄  | 藍清水

林智堅雖然退選,蔡英文仍下令全黨要相信林智堅是清白的。這是選擇站在學術界的對立面。綠營鐵桿支持者,唯黨意是從,仍然在不同場合用各種說法,來暗示台大主事者立場偏頗,或者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來遮蓋抄襲的真相。

不過,仍有少數綠營的賦閒派,如蘇煥智、林濁水,以及冒著被開除黨籍的王世堅,還能就事論事,仍能守住道德底線,應該予以鼓掌喝采。

所有在媒體公開發表評論的人之中,我特別要對陳建仁院士及臺大退休教授黃武雄提出我的看法。

陳建仁前副總統是具有中央研究院院士榮銜的學者。中央研究院是國家最高的學術機構,對於學術倫理勢必謹慎又謹慎,陳建仁院士學術生涯中必定嚴守學術倫理,否則也不會有人敢推薦他競選院士。

不想,陳建仁當了民進黨的官之後連價值觀都改變了,先是在高端疫苗未解盲之前,就先披露疫苗效果很好。問題是,未解盲之前,陳院士根本不知道打在身上的是真的疫苗還是對照組的營養劑。他完全違背學術的規則。林智堅論文事件,他又公然懷疑臺大做出來的審定結果,還說林智堅是抄錄不是抄襲。請問一個有院士榮銜的學者,可以為政治做出如此違背良知與學術規範的談話嗎?還發明「抄錄」這個名詞,真是服了。

黃武雄教授是臺灣社區大學最早的倡議者,被尊為「社區大學」之父。我因為曾擔任過中壢社區大學校長,所以拜讀過黃教授有關社區大學的所有論述文字及部分批判時事的文章,非常服膺他的理念及建議的做法,是我心中極為敬仰的入世的學者。

但是,黃教授對林智堅論文的意見是,沒有看到抄襲的痕跡,認為應該另組審定委員會。言外之意就是台大學倫會的審定委員是為政治服務做出的判定。這真是睜眼說瞎話。審定委員所舉出的抄襲之處之多以及細微到錯字,是如何地謹慎,是如何地負責。怎容用一句,我看過兩本論文,便做出如此的結論。那台大學倫會的教授算什麼?整體臺大的名譽將放在哪裡?

黃教授是深綠的,我在拜讀他的文章時,從未因為他的意識形態而否定他的真知灼見,雖然其中有不少對時事扭曲的批判。這是原則問題,不是意識形態。

兩位望重士林的學者,不顧自己的清譽,竟然自捨立場為政治服務,令人失望到極點!別忘了還有史家、史筆呢。

我的碩博士口試-人文科學碩士不寫畢業論文? | Friedrich Wang

最近論文抄襲的事情讓筆者想起當年碩士與博士口試的情形。

碩士論文口試,可以說是輕鬆愉快,因為剛好趕上蔣介石檔案的開放,就選到一個還不錯的題目,所以可以好好的發揮。口試的時候也輕鬆愉快,幾位口試老師當場就開同學會,問著問著,他們就開始講當年在學校的事情。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一段難忘的回憶,本來自己非常緊張,結果也被浸泡在那一種溫暖的氣氛中,大家談笑風聲,老師們也都說很多鼓勵的話,最後89分通過。

因為碩論好好寫,所以得到了很高的啟發。後來還發展出一系列的文章,可以說一直受用到了今天。

可是博士論文口試就慘烈的多。召集委員是陳永發院士,其他幾位口試老師也都是非常嚴格。當天下午的氣氛真的會讓人緊張到無法呼吸,好像筆者快要被拉去刑場槍決一樣。

果然到了口試的現場,幾個老師猛烈砲轟,尤其是陳永發院士更可以說把這個論文從題目到撰寫、內容、結論,做出從頭到尾嚴厲的批判。「你到底想說服誰?換作我,這個題目絕對不會這樣寫,這樣寫出來的東西到底有什麼意義?你到底在寫些什麼?」當時真的已經快要嚇破膽,被幾個老師連續攻擊,我只能夠故作鎮定,一句一句慢慢回答,每一句話都不敢大意,只能勉強招架!指導教授胡老師當時也臉色鐵青,一言不發。

考試結束,我到門外暫時等待的時候,覺得大概是已經毁了,整個人感覺有點天旋地轉,眼前一片空白,什麼話都說不出來。不過他們叫我進去的時候,每個人的臉色都變慈眉善目,陳老師面帶微笑宣布筆者以87分過關,並且上前給予恭喜,其他的老師們也上來給與各種的勉勵。當時我就覺得,從地獄爬出來的感覺,真好,差一點被這幾位世外高人給嚇死。

人文科學寫畢業論文是百分之一百必要的。因為你接受了這麼多年研究所的訓練,難道連一個有系統的著作都寫不出來嗎?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研究所的意義又在哪裡?擁有獨立研究的能力,這不是一個研究生最應該培養的專業技能嗎?所謂的研究,就是對一個問題有深入探討以及系統性整理的能力。

聽說因為新竹的堅,我們偉大的貓女王政府考慮以後碩士班不用寫論文。那不如乾脆學分修完,一年就給學位算了,如果連這種基本的能力都不訓練,那麼還需要讀兩三年嗎?以前為了一個洪仲秋就把整個軍法系統給報銷,現在又為了一個堅要把整個碩士班的訓練給報銷,真沒看過這樣倒行逆施的國家!那不如把大學關掉好了,因為根本沒有能力訓練出專業的研究者,要這麼多大學又是為什麼呢?

又見論文抄襲 | 黃國樑

台灣為什麼這麼多論文抄襲事件?歸根結柢,就是它既虛榮又實用。

有了碩博士頭銜,很容易拿去驕人,「這是某某某,是某大碩士」或「某大博士」,頓時人就高大上了。這是虛榮!

但更在於,這份文憑可以謀得更實在的位子、錢財。有些高管的位子,沒有那份學位是拿不到的;而有了位子,即錢源滾滾!這是實用。

這已不是什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儒教價值了,它與追求學問已無一毛錢關係。而是,拿著這份假文憑,可以坐上市長、甚而是總統的大位,至不濟可以混個教授、副教授,那抄抄又何妨?

可是,假文憑所以大行其道,是建立在文憑主義的這個底層邏輯上的。有文憑就有學問、就有能力,是一個謬誤的假設,但這個社會就信這一套!

所以我們就常聽見,某些博士言不及義,說起話來不是邏輯顛三倒四,就是充斥著假大空的蒼白扯蛋,旁人就不免想像,這人的博論究竟長什麼樣子!

就像空心菜,你怎麼相信作為一個博士,竟連組織一句有內容的段子,都像要了她的命?於是凡大場子的演講必唸稿,或必須有個透明讀稿機,讓她能好整以暇 ,裝出領袖的樣子!就這一點而言,假博士還不如一個演員!烏克蘭的那位傀儡,人家演技畢竟過硬!

林智堅只是另一個行騙天下的斯文騙子,為了表明他有治理市政的能力,到處去張羅文憑,抄得不亦樂乎!

但說到底,他也算是一個受害者,文憑主義下的社會,必須裝出來的這個德性,不知不覺讓他做了那些蠢事。但文憑主義傳統的延綿不絕,恐怕你我都有一點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