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五大小說都是悲劇 | Friedrich Wang

古代希臘有所謂的四大悲劇,後來16世紀英國的莎士比亞也有所謂的四大悲劇。很久以前有一個女研究生問:中國有沒有這樣可以拿出來的四大悲劇?其實,中國的戲曲非常多,尤其元朝之後。但是在筆者看來,元明清之後所謂的四大或者五大奇書,所描述的通通都是一場又一場的悲劇。

《三國演義》真正要說的是知識分子的悲劇。像諸葛亮這種大知識分子,擁有絕佳的智慧、健全的知識、清晰的戰略頭腦、忠誠無瑕的人格、奮發不懈的努力,可是最後仍免不了要失敗,只能知其不可為而為,最後出師未捷身先死。另外一個重要的角色曹操,其實一生也是一場悲劇。從年輕到老一生奮鬥,南征北討,幾度面對重大危機,曹操本人也算是文武雙全,並且很有政治頭腦,但是最後仍然無法完成統一天下的心願,辛苦打下的半壁江山在他死後40年左右就遭到司馬家所篡奪,子孫大多不得善終。孔明的兒孫,最後也都為了保衛蜀漢而奮勇陣亡。

《水滸傳》說的是傳統忠義思想下的一場悲劇。108條好漢,幾乎每個都有過人的身手,甚至文武雙全,忠肝義膽。他們本來都想好好做人,甚至很願意為皇帝做事,奈何腐敗的政治把他們逼上梁山。宋江成為梁山的領袖之後,一心一意就想要再回朝廷做事,給大多數的兄弟們找到一條出路。所以他們雖然有一些出手兇狠,甚至於殘忍,但是本質上大部分不算壞人,都想要重新做人。奈何,一旦回到朝廷,就等於又回到了過去自己的對立面,皇帝以及那些貪官集團不可能容得下這一群人,所以就叫他們不斷南征北討,最後除了少數幾個之外,都不得好死。

《金瓶梅》說的是男歡女愛的悲劇,裡面所有的角色最後幾乎都不得好死。西門慶事業成功,與官府的關係良好,但卻貪戀美色,在性慾上永不滿足,終於把自己活活弄死。潘金蓮是壞女人嗎?其實不盡然,她看到路邊磨鏡的老頭孤苦無依,會給他幾罈酸菜,她只是想幫西門慶生一個兒子,找到在這個三妻四妾的大家庭中的安全感。武大郎就更可憐,他不過是想要一個家庭、一個女人,他付出所有,寵愛潘金蓮,辛苦賣燒餅每個月賺2000文,在古代來講已經不簡單,結果卻被自己心愛的女人給毒死。其他的李瓶兒、龐春梅、吳月娘、陳經濟…,每一個都是很真實的人,每一個都只有很卑微的一點願望,但最後都只能死不瞑目,每一個人都是巨大的悲劇收場。

《西遊記》講的是人終究必須拋棄自我的悲劇。孫悟空有天大的本領,天地之間幾乎沒有對手,但是卻只能被佛祖反手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受苦。他固然大鬧天宮,可是在天宮期間沒人看得起他,甚至還戲弄他。那些神仙都這麼無能,又憑什麼不能讓這隻猴子出頭?但最後他必須要拋下所有的個性,完全消滅自我,變成像一個僕人一樣跟隨平庸的唐三藏,一路上受盡委屈,面對一個又一個強敵,幾次差點丟掉性命,成全了師父西天取經的願望。其他路途上所碰到的那一些所謂的妖怪,實際上跟孫悟空的狀況差不多,都是為了成全唐僧的任務而犧牲了。那最後孫悟空得到什麼?沒錯好像成佛了,但是只能從此絕塵於五界之外。

《紅樓夢》所要說的,一個大家族窮途末路的悲劇。賈府在開場時的金碧輝煌,卻在小說前言當中作者藉著幾個人的對話而透露早就已經外強中乾。這個大家族的男丁幾乎都不成材,淫亂放蕩,一擲千金。男主角賈寶玉早就已經知道整個家族在走下坡,本該承擔發憤圖強的責任,但是卻每天只知道與那些女孩們廝混,甚至於淫樂。他或許真心愛林黛玉,可是其他為他已經獻身的女孩怎麼辦?薛寶釵機關算盡,花襲人陰險狡猾,元、迎、探、昔四個賈寶玉的姊妹,其實就是「原應嘆息」,不是含恨而走,就是看破紅塵。其他的那些聰明絕頂的女孩,在賈家被抄家之後,有的淪落風塵,有的不知下落,有的年紀輕輕就病死。能夠有好下場的,實在沒幾個。那些青年男女的情愛,就只能成為一場紅樓夢。

其實這五本小說在探討的都是人性:我們面對各種的因緣、七情六慾、爾虞我詐,要如何安定我們自己的心,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平靜生活的方法?因為所有的榮華富貴都是過眼雲煙,所有的恩情關愛往往瞬間失去,甚至於反目成仇。智慧高超的如諸葛亮,能力強大的如孫悟空,慾望強大的如西門慶,武藝高強的如武松,家世富貴的如賈寶玉,最終這些人都跟一般人是一樣的,同樣要面對上面這些問題。

一個民族如何看待人生的悲劇,就代表這個民族的文化如何對每個人的生存價值來加以定義,可以看出這個民族在文化上的深度。看懂了這五本書,其實也就看懂了傳統中國人對於生命與生存價值的看法。

台獨也假裝唐三藏 | Friedrich Wang

筆者前一陣子看到大陸在八零年代初期發生在河南省的一則有趣的事。

有一個人突發奇想,開始到農村裡宣稱自己是唐三藏轉世,然後裝神弄鬼,還真的讓許多農民相信了。就有好幾個村莊的老百姓把它當作神明,不但每天奉上好吃好喝的,那些大姑娘、小媳婦們也被他白玩,他過得就像個土皇帝,每天非常開心。

可是有一天,有一個男子忽然間看了一下西遊記,發現殺了唐僧吃他的肉就可以長生不老,而他自己身體一直不好。於是有一天晚上,這男子就拿著一把柴刀潛入假唐三藏的住處,企圖殺了他然後吃肉。

據說當刀子架上這假唐三藏的脖子上時,他嚇得魂飛魄散地求饒說「其實我並不是什麼唐三藏,完全是騙那些鄉下人的!」沒想到這位歹徒回答「你在西遊記裡面也是這樣說,可是那些妖怪都不相信還是想吃你!」最後真的把他殺了,然後切下一條腿帶回家煮了吃。

這個悲劇實在是發人深省。台灣不是許多人也是如此?製造一個可以獨立的神話,真的讓很多笨蛋就相信了,然後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甚至於老婆小孩都奉上,讓說謊製造獨立神話的人吃香喝辣。可是這些說謊的人卻要面對一個非常大的危險:有一天這些人會向你索討,當你無法兌現的時候,反撲的力量會把你毁滅。

我們頭腦清醒的人就看戲吧。這種反撲的力道,不會太久之後就會展現在我們眼前。

聰明的豬八戒 | Friedrich Wang

《西遊記》裡唐僧的取經團隊中哪一個是真正的聰明人?感覺起來當然就是悟空了。這隻猴子武藝高強,法力無邊,不但大鬧天宮而且地上的妖怪聽到他的名號都會害怕。每次跟妖怪鬥智鬥法,孫悟空都展現出智勇雙全的一面,所以最聰明的當然是他。但是,這個答案恐怕不對,如果仔細讀過《西遊記》,你就會發現最聰明的反而是那一頭豬。

是的,就是八戒。八戒是在高老莊之戰中加入取經團隊,但是他的本事一開始展現出來的可是很厲害的。那一場戰役,豬八戒戰力非常可觀,竟然與孫悟空激戰了300回合,無論是法力以及武功都讓孫悟空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取得了勝利。最後在觀世音菩薩的開示之下,才加入了取經團隊!請注意,孫悟空當年大鬧天宮對付李靖、三太子、巨靈神、四大天王….等等天上厲害的角色都是輕鬆取勝。竟然這一次碰上了這一頭豬卻打的格外辛苦,可見豬八戒是真有本事!他絕對不是泛泛之輩。

等到下一站到了流沙河,沙悟淨以水怪的面貌出現,孫悟空本來要跳下河去追捕他。這個時候豬八戒是整部小說之中惟一一次自願請纓上陣!他還非常得意告訴師父與師兄,自己當年是天蓬大元帥,統領100,000天河水兵,所以這一隻小小的河怪根本不放在眼裏,故不必勞煩大師兄,就由他負責就可以了。然後立刻跳入河中,果然一番激戰就把沙悟淨逼了出來,悟空又順勢上陣,立馬手到擒來。 這個時候觀音菩薩又出現了。原來這一隻河怪也是取經團隊內定成員之一,而且立刻就下跪拜師。

我認為就是在這個時候豬八戒看懂了:原來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所以師父是佛祖座前弟子,師兄是當年大鬧天宮鎮壓在五指山下的神猴,而他自己前世與這一位新加入的師弟一樣,都是天兵天將,只是因為犯了過錯所以必須要完成取經任務來贖罪。那既然這一切都是天上的大老闆們安排好的,那不過就是演一場戲罷了,師父根本不會有危險,就算有了危險叫那個猴子上就好了。如果連猴子都搞不定,那就天上去請菩薩,還有整個天庭的神仙來救援就可以了,我只要負責吃喝玩樂,天天擺爛,到時候自然論功行賞有份!

況且每一次遇到的妖怪,很多都是天上神仙身邊的寵物跑下凡來的。為什麼這些神都不把自己的寵物看好?寵物逃跑了之後,神仙竟然也不自己找回來?這是不是太奇怪了?

從此之後,豬八戒就是一副出來觀光旅遊的樣子,再也沒有第二次自動上陣的紀錄。每次碰到厲害的妖怪把唐三藏抓走,如果悟空也沒辦法,這頭豬最常講的話就是「那咱們乾脆散伙吧!….師兄回花果山,我也可以回高老莊,老沙回去流沙河」。簡單說他根本什麼都不想打,如果你們不想解散,那就去天上找人幫忙,反正他就是不想動了。

八戒一路上可說吃喝玩樂,開開心心到了西天,最後論功行賞也有份。雖然只是一個淨壇使者,地位甚至比沙悟淨所封的金身羅漢還要低,但至少從此也漂白了。而且這也是一個肥缺,因為管的是全天下給佛祖的貢品!這一定程度上也表示出佛祖早就知道這隻豬心中另有打算,所以給了他一個很低的地位,但是這一場戲終究不能被說破,所以這個肥缺大概是封他的口。

比起一路千辛萬苦,還好幾次被豬八戒的讒言所害逐出師門的孫悟空,以及一路上挑著行李辛苦勞動的沙悟淨,豬八戒真的是絕頂聰明。…..這告訴我們,不但是能者多勞,其實是能者過勞。而豬八戒這種人在所有的團體當中都存在,臉皮夠厚,眼睛夠亮,自然就可以不要臉到底了。

您要當這三位師兄弟中的哪一位?這不只是本事,當然也是選擇!

讀懂豬八戒 | Friedrich Wang

中國明清小說中,許多的橋段與內容,若我們細細品味,在不同年齡都會有所心得。西遊記就是一部有許多隱喻在其中的鉅著。

比如,我們常常罵一個人笨,就用豬八戒來形容。然而,八戒真的很笨嗎?剛好相反,現在Friedrich看來,他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早就一眼看穿整個取經都只是一部安排好的戲,唐僧基本上沒有甚麼危險,就算有些難關,自然有孫猴子、整個天庭和佛祖、觀音菩薩頂著,沒事的。

八戒的出場,是在高家莊。這一次他可是展現了真本領,與神通廣大、武藝高強的孫悟空大戰了上百回合!是的,孫悟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他擒下,然後觀音菩薩現身,告知他這個和尚就是他的師父,才正式加入取經團隊。

大家回憶一下,孫猴子在天庭,一個人單挑10萬天兵天將,包括了托塔天王李靖、二郎神楊戩、哪吒三太子、巨靈神、四大天王…..多少厲害的神仙都打不過他,被他輕鬆解決。唯獨這隻豬,竟然讓大聖打得這麼辛苦,可見八戒的本事真不一般,在天庭當屬第一級戰將。

下一關就到了流沙河。這是八戒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自動請纓上陣。他告訴唐僧與悟空,自己是督率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帥,這河裡的妖精根本難不倒他,要悟空休息,看他表現,然後縱身跳下河中。最後也順利將沙悟淨從河中逼出,與他打了10幾回合,然後悟空一出手,搞定。此時觀音菩薩又出現,老沙也加入取經團隊。

Friedrich認為,就在這一刻,他秒懂了。原來,一路上都是安排好的,都在菩薩的妙算之中,根本就是一場戲而已。從此,八戒就以我們熟悉的印象出現了。好吃、懶做,動不動就嚷嚷著要散夥。他已經看穿了,也不想動了,有事就讓那隻笨猴子去表現,自己擺爛就可以了。

孫悟空每次到妖怪的洞前叫陣,永遠都是叫八戒跟他去,然後沙和尚負責保護師父。可見,悟空知道還是豬的本領好,帶他才是真正的幫手。

八戒有沒有看錯呢?完全沒有。大家再想想,一路上遇到的妖怪,甚麼金角銀角大王、紅孩兒、牛魔王、鹿精、金魚精….是不是都是神仙養的寵物,或者身邊的跟班,然後偷跑出來到地上佔山為王?請問這些神仙怎麼這麼不小心,都沒把自己的寵物、童子看好,就這樣跑出來?然後每次孫猴子要把他們一棒子打死的時候,這些神仙就會準時出現,請他手下留情,再帶回去管教?

天底下哪有這麼多湊巧的事?而這一切都看在八戒的眼裡。所以,他用一種嘲笑、鄙視的角度來看這趟取經之旅,心理面盤算的就是大功告成後,如何重新做神仙。這隻豬真的太厲害了。

不過他的擺爛,也被佛祖看在眼裡。所以,最後唐僧與悟空成佛,沙僧好歹也當個金身羅漢,龍馬恢復龍身,只有他只能當個淨壇使者,掌管天下的供品。簡單說,就是繼續留在佛祖身邊當個僕人,這一點他也表達了抗議,但是佛祖告訴他,以後天下供品可以由他全部掌控,這可是美差,不好嗎?其實,這是佛祖拐了彎給他一點警告: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只想好吃懶做,坐享其成嗎?這真的是太經典了!

八戒聰明,但是最後的結局也告訴我們這種小聰明終不可取。這就是中國小說中無窮的智慧與借鑑,值得我們去思考與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