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對峙已超過七十年了。 當年造成兩岸對峙局面的先輩們,基本上都已作古了,然而他們留下未解的局面,卻要由後人來收拾。有時內心難免要對前人發出抱怨,為什麼內戰打了一半就中斷了呢?而且一停就是七十年。這將給後代子孫帶來多大困擾與麻煩呀?!
造成兩岸僵局難解的因素不只一端,但目前最棘手的有兩個,即台獨與美國。台獨的成因最遠可溯及1894-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甲午戰爭的失敗,與馬關條約的簽訂是一切罪惡與不幸的開端與根源。因此在指責留下兩岸僵局的先輩之前,更應先指責導致甲午戰爭失敗,以及在馬關條約中將臺灣割讓日本的先輩們。然而不首先指責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卻先指責起戰敗的先輩們,又於心何忍?尤其當回憶起,他們在戰敗後許多都沉入海底壯烈犧牲了。尚何錯之有,何責之有呢?


鴉片戰爭與甲午戰爭的失敗,是導致中華民族走向國勢衰落的兩大肇因。也是導致香港問題與臺灣問題,至今仍困擾著國人的因素。香港問題雖經2020年6月30日頒佈香港國安法後,基本已獲解決。但臺灣問題,卻由於台獨挾洋自重,拒不接受「九二共識」,以及美、日的介入,為台獨勢力撐腰,卻至今未解。且局勢有越來越失控的趨勢。不得不令人憂心忡忡。
在阻擾兩岸實現統一上,美國是主犯,日本只是從犯,是美國拉來壯膽的小跟班。中國國力的快速發展,在許多方面都已超越美國。美國既無把握獨力對抗中國,拜登上臺後,即試圖拉幫結夥,共同對付中國,此已成為其首要任務。歐盟國家鑒於與中國有著密切的經貿關係,不願在對華政策上,尤其是涉及經貿議題上,盲目地跟著美國走。近年日本與中國的經貿關係也愈趨緊密,僅次於東盟、美國與歐盟。日本若繼續跟著美國的反華路線走,必將危及其與中國的經貿關係,然而日本新首相菅義偉卻軟弱無能,迫於美國壓力,不得不盲從美國的反中路線。現已受到國內普遍抨擊,包括前首相席安倍晉三。
阻礙兩岸統一的最大外部因素,還是美國欲利用臺灣作為遏制大陸崛起的棋子。 臺灣若不落入外人手裡,以其所處位置既可作為中國的天然屏障,又可作為對外發展的前進基地,若與海南島配合,有如兩隻望向海洋的眼睛,又像兩隻緊握的拳頭,既可防守,又可攻擊。但一旦落入外人手裡,則將成為阻擋中華民族向外發展的攔路石。不幸兩岸對峙七十年來,在臺灣的執政黨都是親美、日,而反大陸的,此給中華民族的發展造成了極大妨礙。美、日,尤其是前者,之所以至今緊拽住臺灣不放,就是洞悉了臺灣的此一戰略作用。而作為兩岸的中國人,為了實現幾代中國人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則非收回臺灣不可。
美國與日本近日相互勾結,欲共同阻止兩岸的統一,已到了明目張膽,毫無遮掩的囂張地步。日本新首相菅義偉貌似忠厚,卻比安倍更右傾、更親美。4月16日在其訪美中,與拜登發表了共同聲明,表達了對台海局勢的關切,明顯干涉了中國的統一政策。然而兩岸的統一純粹是中國人的家務事,何時統一,以什麼方式實現統一,根本不勞外人操心。因事涉國家利益與前途,中國人必然會選擇最佳時機,以最佳方法來實現國家的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