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侯、郭、朱說點公道話 | 郭譽申

朱立倫宣佈徵召侯友宜作為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已經好幾天,同情郭台銘以及批評朱欺騙郭的聲浪一直不小,並且傳出很多郭、朱之間會面互動的小道和內幕消息。筆者對侯、郭、朱都沒有特別的偏好,試圖在此說點公道話。

首先聲明筆者的研判是從大處看而不太考慮小道和內幕消息,因為小道和內幕消息常有多個版本,各說各話,而都無法證實。簡單說,朱立倫有稍偏袒侯友宜,但是說朱自始就在欺騙郭台銘,我不以為然。郭做生意幾十年,幾乎是無往不利的,絕對精明得很,哪會那麼好騙?

侯、郭競爭,朱立倫會稍偏袒侯,是人之常情,因為侯與國民黨的關係遠比郭更親近密切。郭雖然是國民黨的黨友並曾金援國民黨,但他並未積極參與國民黨的重要活動,如輔選,反而不時在藍、白間遊走。另一方面,雖然有些人說侯只管自己「歲月靜好」,不大支持國民黨的一些活動,他絕對是國民黨在双北市的領頭羊,對双北市的市議員和立委選舉,以及去年蔣萬安的當選都出力頗多,其影響力甚至及於宜蘭縣和桃園市。比較侯和郭,侯無疑居於國民黨的核心圈,而郭只居於國民黨的外圍,因此朱稍偏袒侯很正常。

朱立倫歡迎郭台銘參加爭取成為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顯然有兩個目的:獲得郭對國民黨的支持和選舉金援,以及若郭的民調能夠大勝侯友宜,朱將很樂意徵召郭參選總統。朱會這樣做因為他應該比任何人都更想為國民黨贏得總統大選(參見《朱立倫和國民黨的難題》)。郭舉辦不少活動希望衝高自己的民調,但效果有限,無法大幅勝過侯的民調(甚至小輸侯)。在此情況,朱自然決定徵召侯,因為在國民黨內支持侯的政治人物遠多於支持郭的,使朱沒理由徵召一個民調不特別高的外人。

朱稍偏袒侯,與美國的黨內提名狀況類似。2016年川普爭取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起初共和黨的建制派都不喜歡川普這個外人,直到川普在黨內初選一再大勝其他的競爭者,建制派才逐漸接受川普;若建制派的候選人表現跟川普差不多,建制派必定支持提名自己人,而不是川普。

郭台銘是傑出的企業家,也很有為國為民的抱負,可惜在上次的總統大選犯了大錯,他當時太衝動,搞垮了韓國瑜和國民黨的選情並退出國民黨。郭雖然公開道歉並親訪韓謝罪,也難以平息韓粉和很多國民黨支持者的餘恨,這是郭的民調無法拉高的主要原因,與朱、侯無關。郭就別怪罪朱、侯吧。

侯侯獲得徵召後台灣將如何? | Friedrich Wang

國民黨終於確定徵召侯友宜,未來將如何?幾個朋友私訊問,就一次回答吧。

首先,老郭應該不會接受副手,也不會去跟柯文哲合作,惡搞國民黨。他應該會表示支持侯侯,然後慢慢淡出這一次選舉,逐漸沒有他的聲音。除非,有任何一方可以給他什麼樣重大的利益交換,讓他再出來繼續玩,別忘了他是生意人。

第二,侯侯有沒有勝算?如果現在就投票肯定大敗,沒有任何勝算。原因很簡單,藍色回不來,綠色在總統問題上不會投給他,那只有大敗。至於幾個月後會不會有改變?坦白說,機會不會超過30%,要看他這段時間有沒有突破性的論述以及具體的行動來證明,不過,看起來他並不想贏(參見《侯侯似乎不想贏?》),這是關鍵。

第三,北京基本上已經不太關心台灣的選舉,現在已經把軍事推進到這個程度,欠缺的只是一個攤牌的理由。同樣,要他們回到過去和平統一的路線,也必須要給他們一個重大的理由。軍事是無法嚇阻他們的,畢竟他們是核武大國需要怕誰嗎?美國不會直接跟他們開戰。對他們來說,誰當選都一樣,該做的就會做。至於做的時候有沒有後遺症?那就再說吧。

第四,老郭最後無法出來,有沒有美國的因素?嘿嘿嘿,這個現在就不方便回答,因為沒有直接的證據也不敢說。不過大家可以動動聰明的頭腦想一想,一個精明幹練的企業家會是美國喜歡的台灣領導人嗎?

第五,2024如果綠色當選會怎麼樣?已經開始有朋友在焦慮這個問題。坦白講也不會怎麼樣,就是現在這個局面繼續發展下去而已。因為前面已經說了,老共已經不在乎了,所以還能怎麼樣?大家把該準備的準備好,這個最實際。

韓、郭恩怨和國民黨 | Friedrich Wang

當時在韓粉最瘋狂的時候,真的是已經到了任何一點不一樣的話都聽不進去的地步。筆者最後還是願意支持老韓,但是仍然堅持他本不應該參加2020的大選,除了在戰術上沒有辦法對南部的選民交代,也會打亂整個國民黨原本的佈局。當時的狀態很清楚,原本的佈局就是讓郭台銘來接手整個國民黨的大選。

那時候,不只一位身為韓粉的朋友因為筆者認為韓不應該放下高雄市長的工作來參加大選,而跑來大吵,甚至於做各種的人身攻擊,說出非常難聽的話。而如今,這些他們連提都不提了,大概也知道自己那個時候多瘋狂,最後的結果有多糟糕。

「我不會吃碗內,看碗外」這是老韓多次在媒體公開說的,無論是市長選前或者選後。結果最後做「yes I do」的決定。請問這要怎麼跟選民交代呢?原本高雄人已經受不了民進黨的執政讓整個城市沉淪到無以復加,願意相信國民黨一次,結果國民黨這樣對待他們。

那麼老韓有沒有委屈?有,因為無論如何他還是贏了初選。這就牽涉到整個國民黨的文化問題,到現在還是相信用喬的「宮廷文化」,習慣放話、運作,甚至講更難聽一點就是用資源來做各種的交換與收買。這就是為什麼老郭覺得自己被國民黨耍了,所以在2020做出那麼多離譜的事情。

而說穿了,這些人都是輸不起的。今天老郭給老韓的所謂道歉,當然會比不道歉要好,但是這個時候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為了選舉。事實上,歷史不是沒有給國民黨機會,但是國民黨總是在關鍵的時候,裡面的人物做出各種奇怪的事情,為了權力而昏了頭腦,把這些機會都給白白浪費了。

現在,台灣幾乎可以說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政治、社會、經濟、教育、國防…..都有解體的跡象。坦白說,這固然是因為民進黨在這八年倒行逆施。但是,作為主要政黨的國民黨,筆者只想要請問你們:你們有給台灣人民一個明確的另一種選擇嗎?你們有堅持自己的中心思想嗎?你們面對困難與挑戰的時候是選擇團結與解決問題?還是分裂與逃避問題?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國民黨可以說就是今天這種困局的幫兇,有無可逃避的責任。

我們這一代肯定會在人生的下半場,看見兩岸最後的結局。但是很不幸的,這個最後結局到來的時候,是在台灣最虛弱的時候。所以台灣基本上沒有太多的籌碼去跟對岸討價還價,爭取一個最好的條件。美國現在很清楚,就是把台灣當作一個犧牲打,用台灣的人命去消耗中國大陸,延緩中國的崛起。台灣人,終究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賴清德「2024是民主與專制的抉擇」是欺騙抹黑! | 郭譽申

民進黨正式提名賴清德參選總統,賴隨即召開記者會發言指出,台灣沒有統獨問題,民主是最大共識,2024將是民主與專制的抉擇。看來「民主與專制的抉擇」是賴的競選主軸,強調兩岸的政治制度不同,台灣的民主制度優於中國大陸的專制制度,因此要反對親中的國民黨,並支持以民主起家的民進黨。

回應賴的發言,侯友宜指出,中華民國自1996年以來,早就是民主化的國家,當前人民最關心的是能不能安全、安定與安居樂業,政府現在是內政停滯、百廢待舉,應該要立即改革,讓人民安心過好日子才是首要工作。侯的回應非常好,民主或專制只是無謂的標籤,讓人民安心過好日子才是重點。

邱吉爾早就說過:「民主是最糟糕的政治制度,除了那些我們早已試過不管用的制度。」(Democracy is the worst form of government except for all those other forms that have been tried from time to time.)懂政治的人都不會迷信民主制度,而會認清民主制度有優點也有缺點(參見《選舉民主的優缺點-駁蔡英文推崇民主》),而絕不完美。

民主與專制的對立是典型的二分法,製造敵我矛盾。現在世界上的多數國家都實行了選舉民主制度,但是制度細節有不少差異,而實行的成效更有很大差異。如何才算民主國家其實頗難判定!只要有大型選舉就算民主國家嗎?沒那麼簡單吧!類似的何謂專制也不易界定,沒有大型選舉就是專制嗎?現在的中國大陸、北韓、越南和以前的蘇聯都一樣嗎?同一個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後和之前顯然有不少差異,仍被視為一樣的專制嗎?政治制度非常複雜多樣,竟然被簡化成民主與專制的二元對立,無非是製造敵我矛盾,藉以打擊異己和敵對國家,使世界無寧日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的廢墟中建立,只花了70多年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威脅美國的全球霸權,即使中美仍有一些差距,美國建國至今已將近250年,中國發展之神速可見一斑。而且中國是已經40多年沒打仗的和平崛起,不像美國自建國以來經常動用武力,以實現領土擴張,並曾經殖民海外。若中國算是專制,則專制是令人稱羡的好制度!

有些人指控中國大陸不自由。只要觀賞一兩齣大陸製作講述當代社會的電視劇就知道大陸社會與台灣社會很相似,自由得很。疫情期間不計,大陸近年出國觀光旅遊者成為洪流,怎可能不自由?指控中國大陸專制、不自由,完全是造謠抹黑!

世上沒有完美的政治制度,把複雜多樣的政治制度簡化成民主與專制的二元對立,無非是製造敵我矛盾,藉以打擊異己和對手。賴清德抹黑中國大陸為專制國家,於是能夠抹黑比較親中的國民黨,因此爭取選民票投賴和民進黨。賴和民進黨始終不改其欺騙選民、抹黑對手的一貫手法!

2024三黨五人大選 | 姜保真

我們台灣這個島嶼社會,七十多年以來,政壇第一次出現一個一語道破實情真相的政治人物。

王建煊於今年3月突如其來透漏自己參選總統的意願,3月29日在正式記者會直白講出他為何參選?「因為台灣要完蛋了」。接著又簡單敘述他主張與北京磋商和平統一;而他的和平統一方案,就是台灣將不再有「中華民國」的國號和「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他以奧運模式為例,說我們台灣選手多年以來只能以「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之名參賽;其他國家的奧會旗幟即為國旗,唯獨我們必須使用一面五環旗。但這麼多年台灣的選手們得以平安順利參加國際賽事。如果執著國號,就無法參加國際比賽。

國際奧會稱我們為「Chinese Taipei」,其實就是明指台灣是屬於中國、中國人的土地社會,尚未統一而已。我曾說:「我們只是一個社會,卻自以為是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所有的痛苦衝突都起源於這種錯誤的自我定位」。這個現實,是王建煊先生參選,才給了社會當頭一棒的猛喝提醒。

說到國旗:馬英九去大陸,參觀武漢的辛亥革命紀念館,看見館內牆壁上的兩面旗幟,一面是鐵血十八星旗—是1911年10月武昌起義軍的旗幟;另一面是紅黃藍白黑橫條的五色旗,1911年12月4日在留滬各省代表的共和聯合會大會上,決定以五色旗為未來的國旗,這面旗幟才是中華民國真正的國旗。直到1928年,老蔣率領的黃埔軍校革命軍「叛變」成功,推翻了合法合憲的北洋政府,悍然以黨旗做國旗,才有這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吳佩孚曾說他終生不承認這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是國旗。國旗也不是鐵板一塊不可更改的圖騰符號。推演之,國號何嘗不能更迭?王建煊的主張是將國號國旗等上層建築的符號讓給中共,換取台灣社會內部自治的最大自由民主生活方式。

王建煊先生系出藍營,但國民黨多年以來皆以「一中各表」、「捍衛中華民國」等話術做大內宣應付台灣人民,始終提不出對於兩岸關係發展的明確主張。王建煊在記者會也說,國民黨的「不統不獨」這樣下去一百年不就是等於獨立?

我們不妨實際檢驗幾位可能總統候選人的兩岸關係論述:

民進黨:有台獨黨綱,還有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賴清德做總統候選人,「務實的認定台灣已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另外再宣布台灣獨立的必要,中華民國主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國民黨:「侯侯做代濟」的候選人侯友宜,幕僚代言他的國際觀是曾經看過關於「以色列與巴基斯坦戰爭」的外國影集。侯宣稱「我們叫中華民國,台灣是咱的家」,基本上是維持國民黨不統不獨的論述。

民眾黨:柯文哲先前擬用「強國等距」的概念,強調與美中兩大國保持等距,務實處理兩岸問題;這口號可能不為美陸兩方青睞,於是訪美之行前再改為模糊的「兩岸和平、台灣自主」。

郭台銘:訪美之行前闡述「台灣經濟不能全部依賴中國,要分散到東南亞和歐洲,並且與日本、美國整合,整合後再將技術轉到東南亞,但先決條件是和平」。他的論述中未觸及兩岸關係的終極解決方案。

王建煊:自認參選總統最大政見就是推動兩岸和平統一,因為「若走到武統,美國介入,台灣將變成烏克蘭,人民變難民,但若走和平統一,可以跟中共談,屆時民主、自由都可以擁有」。

以上三黨五位潛在的候選人,民進黨和國民黨都是堅決拒絕統一,只有「台獨」與「華獨」的微小差異。民眾黨在這個議題的立場曖昧,不刺激大陸,又想保持台灣的獨立性。郭台銘則聚焦科技和經濟,說要更靠攏美日,但也不會刺激大陸,與柯P一樣不想掀開底牌。

大體而言:五人之中的四位都是採取拖延態度,說好聽是「以拖待變」,說難聽則是「但求混完自己的總統任期」,唯獨王建煊有相對較為明確的態度,要在總統任期內追求和平統一,他的理由是今日的共產黨已經不是當年的共產黨了。彼岸老共的態度如何看待這五人?台灣選民會怎樣投票?  (作者為台灣的作家)

川普怎麽失去Arizona州的 | 盛嘉麟

Arizona州是美國共和黨的老本營,從赫赫有名的參議員高華德Goldwater(1964年曾經競選總統),2013年參議員Flake,到(1986年~2018年)參議員麥凱恩John McCain(曾經多次競選總統),都是共和黨嚮叮噹的政治風雲人物,歷次大選Arizona州都是共和黨的基本盤,川普穩贏,無庸置疑。

麥凱恩John McCain家族在Arizona州有根深蒂固的政治勢力,他的父親Jack McCain是美軍太平洋艦隊的總司令,他的妻子Cindy McCain是美國知名啤酒 Anheuser-Busch公司的老闆。麥凱恩John McCain在2000年、2004年、2008年都參選過美國總統,沒有成功。

麥凱恩以海軍飛行員參加越戰,作戰英勇,勳章無數(包括銀星獎章、銅星獎章、功勳勳章、紫心勳章、以及飛行優異十字勳章),但最後一次執行任務時戰機遭越共擊落被俘,戰後釋放回國,1981年以上校的軍階自海軍退休。麥凱恩家族在Arizona州普遍受到尊敬。

麥凱恩和川普一直關係不睦。川普早於2015年參選不久便反諷說麥凱恩是越共的戰俘,不是越戰的英雄。麥凱恩反對川普排斥歧視移民和右翼民粹主義的政策,亦反對他主張改善和俄羅斯的外交關係,拒絕出席2016年7月舉行的共和黨大會,提名川普成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10月,因不滿川普歧視和侮辱女性的言論,宣布不支持他參選總統。11月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麥凱恩與川普仍然關係不睦。他一直強烈批評川普主張改善和俄羅斯的外交關係,川普也不斷的發言羞辱參議員麥凱恩。

2018年5月,麥凱恩反對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的哈斯佩爾(Haspel)擔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當時麥凱恩已經確診腦癌,白宮在一次內部會議中對麥凱恩的反對表示「沒關係,反正他快死了」,該言論遭到美國各界批評,事後白宮拒絕就此道歉,川普亦拒絕回應。

麥凱恩晚年在2017年罹患腦癌,他的家人在2018年8月24日宣布麥凱恩放棄治療後隨即去逝,享壽81歲。在參議員麥凱恩的遺囑中特別申明不要讓川普總統參加他的告別式,使川普蒙受羞辱。

更沒想到在2020年大選,川普要連選連任,麥凱恩的妻子Cindy McCain及家族,在Arizona州以共和黨的身份,領導發動了一場拒絕支持川普,拉下川普的運動,堅持不斷的努力,配合墨西哥拉丁移民的抗議川普,竟然扭轉了共和黨的老本營Arizona州,川普以48.1% vs 50.5% 敗給拜登,11張選舉人票全屬拜登所有。

當FOX電視台在開票未完整之前就宣佈,Arizona州川普大勢已去拜登得勝,川普暴跳如雷,打電話痛罵FOX電視台的老闆默多克(Murdoch),川普為人刻薄這次得到狠狠的教訓。

川普與拜登的支持度拉近 | Friedrich Wang

川普的反中以及激化美國的族群對立,來作為選舉策略,到底有沒有效果?前一段時間筆者一直說這是險招,但是如果奏效那威力會很驚人。最近的幾個民調都顯示川普的支持度從谷底爬升,與拜登的差距開始拉近,尤其在一些重要的搖擺州(共和、民主兩黨過去互有勝負的州)。

事實上早就有研究指出,選民永遠只記得投票前三個星期之內的事情,一般的人永遠是健忘的。更何況現在距離投票還有六十多天,對川普來講能夠作戰的戰場縱深還非常足夠,就看怎麼操作而已。他現在是總統,手上資源多,就跟2004年的陳水扁一樣只要不斷升高對立,製造選民的危機感,就能把票逼出來,或者是迫使共和黨中的白人中產階級選民含淚投票,絕對還有一搏的機會!

您或許會覺得奇怪:美國的疫情已經失控了,每天成千上百的人死掉,為什麼人民還沒有辦法做出選擇?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選舉所訴諸的是人的情緒,人類從來不是由理性所控制的。簡單說,投票就是一個字,爽。誰讓我爽我就投給誰,誰讓我不爽,我寧願不投票也不會投給他。這個爽字也包括了安全感,這完全是人的主觀意識的產物。

能理性思考的選民基本上不超過10%,可能歐洲民主政治比較成熟的國家比例會高一點,如北歐、瑞士、德國等等,但是相信最多也不過三成。美國人的平均教育程度並沒有那麼高,相信讀大學的比例遠低於台灣,美國人基本上大部分是不看書,只接受廉價的資訊。只是因為美國的人口夠多,所以知識分子基數也夠大,所以才能把自己妝點成現在這個樣子。

民主就是這麼回事,我們也不需要覺得什麼意外。當然也還有六十幾天,對拜登來講,若干的問題上他必須表態,而且要明確表態,否則如果給選民他光靠著疫情就想要當選的印象,那結果可能會很不利。

決戰其實還沒開始,就看最後兩個月吧。現在川普與拜登的支持度拉近,兩人的辯論表現於是很重要,一般認為川普較有辯論的優勢。

川普與拜登如何辯論? | 盛嘉麟

候選人辯論是美國總統大選的重頭戲。川普能言善道,口才便給;拜登老弱平庸,有氣無力。川普的競選團隊當然急於尋求與拜登舉行總統候選人的辯論,但是拜登的競選團隊也不是吃素的。

川普上任快四年了,他不敢順應歷任美國總統的慣例,公佈個人的報稅記錄。川普曾經破產五次,屢次利用宣告破產的法律保護,詐吞合夥人、投資人的錢財,斂財致富,所以川普絕對不敢公佈個人的報稅記錄。

根據華盛頓郵報統計,川普上任1300多天,說謊的次數15000多次,是美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說謊總統。

於是拜登的競選團隊對總統候選人的辯論大會預設兩項條件:

  1. 雙方公佈歷年報稅記錄(拜登早已公佈了他歷年的報稅記錄)。
  2. 設立獨立的「說謊評審委員會」,候選人的發言一旦包含了謊言、不實的資料,委員會立即制止發言,宣佈發言無效。

川普的競選團隊至今不敢回應,如果這次總統大選沒有候選人的辯論,川普能言善道,口才便給無從發揮,明顯失分。而拜登的老弱平庸,有氣無力,明顯躲過失分的風險。

想不到世界霸主美國淪落到總統候選人不敢公佈見不得人的報稅記錄,更想不到總統候選人的辯論會,需要獨立的說謊評審委員會來制止謊言欺騙。這次美國大選的結果,下任總統無論是欺詐狂飆的川普,或是老弱平庸的拜登,都是中國的利多,真是人有運氣,國有國運。

總統大選使兩岸局勢明朗 | 盛嘉麟

蘇起用模糊的辦法發明「九二共識」來解決「一個中國」、「一邊一國」、「一中各表」的問題,沾沾自喜了廿年。他以前是幫李登輝首先吶喊「兩個中國」的傢伙,我看到蘇起,就為這樣的投機政客難過。

蔡英文算是有出息的,她想台灣獨立,就明白的拒絕「九二共識」,根本沒有「一個中國」,模糊的也沒有。洪秀柱喊出「一中同表」算是誠實的態度,她要打破國民黨的模糊稀泥「一中各表」,希望兩岸把「一中」講清楚共同表達。

只有國民黨人還在「九二共識」裡藏著自己發明的「一中各表」,其實就是躲在美國勢力下,在稀泥裡打混過日子。這和馬英九的「不獨不統不武」真是異曲同工,是國民黨最善長的招術。

明末清初,明朝的抗清英雄如史可法、鄭成功都想不出「不明不清不武」的口號,因為他們勇敢誠實。

兩岸演變到今天,從反共抗俄、消滅共匪,到蔣經國的「三不」,到蘇起的「九二共識」,到馬英九的「三不」,這種不明不白的口號,這次大選國民黨大敗,告一終結,因為人民都不耐煩了。

台灣多年獨化綠化的結果,90%的人口不認自己是中國人,顯然兩岸已經沒有模糊空間,沒有一中空間。蔡英文勇敢的拒絕模糊,沒有「一個中國」,我覺得明確總比模糊好,兩岸光明正大的過日子。

中國大陸也不需要喊出「血濃於水」、「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這種沒出息的幻想,也不需要「施惠放利」這種傻瓜灑錢手段。我希望中國重整多年無效的衙門「跪台辦」(國台辦),重新換上「施琅」這一級的領導,和蔡英文一樣,擺明姿態。

因為美國的因素,暫時蔡英文不敢宣佈獨立的「台灣共和國」,中國也不便施琅武統,那麼雙方就各等機會,等待下一步動作。蔡英文賭美國日益強大,中國內部瓦解,待機獨立。中國在賭美國江河日下,台灣沒有出路,待機統一。

在等待過程中,蔡英文加強竄改歷史,反中反華,鞏固未來人口團結一致仇恨中國。

中國大陸不再灑錢施惠,實施「國民待遇」,從台胞證進展到居住證,再一步身份證,召喚台灣的中國人投奔回歸,把台獨的反中反華的惡質族群留在台灣,造成敵我清晰的人口劃分。一方面繼續加強兩岸往來,只鼓勵單向的通學通商旅遊觀光,讓愈來愈多的台灣人目睹中國的進步強大富裕。不再鼓勵中國的觀光客留學生去台灣,不再灑錢台灣,也保護中國人的安全,免於台灣反中法律的迫害。另一方面加強施琅的部隊,使施琅的海空軍足以嚇阻美軍介入,終至足以潰敗美軍。時機一到,施琅的陸海空軍瞬間統一台灣,希望快到兵不血刃,也就是邱毅說的「武統開始,和統結束」。

我喜歡事態明確正大光明的對壘,雙方各作各的努力,公平解決。

美國愈來愈強,或者中國內部自己不爭氣(慕洋犬太多呼應外力,顏色革命瓦解中國),統一做不到,我們也甘願。

台灣民進黨政府貪污腐敗回復綠色恐怖,將會失去民心;大陸不放利,台灣經濟衰敗,年輕人只要小確幸,不敢對抗施琅,統一成功水到渠成,台灣人也甘願。

如果因此中國厲精,台灣圖治,美國江河日下不再稱霸,那無論兩岸怎麼解決,都是兩岸的福份。

大選撕裂社會 有解嗎? | 郭譽申

總統大選結束幾天,台灣社會仍未平靜。最多聽到的是家庭失和、夫妻反目、朋友絕交、父母子女鬧翻等;韓國瑜的支持者還憤憤不平地在網路上質疑綠營作票,要重新驗票(民進黨的政黨得票遠少於蔡總統的得票,是不大合理,但不能視為作票的證據);最令人痛心的是「小燈泡媽」竟被網友恐嚇「牠還有兩個(孩子)可以被砍」,而恐嚇者看來是一普通中年婦人,很可能也是一個母親;網路上其他較不嚴重的仇恨言論是多得沒人想管,也沒人管得了。一次總統大選嚴重撕裂台灣社會,非這樣不可嗎?有辦法改善嗎?

台灣的選後徵候群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大選幾個月,藍綠双方不擇手段,殺得見肉見骨、痛徹心扉,累積多日的怒火和恨意當然不會立刻平息。尤其綠營掌握國家機器,無端追查韓妻家族的古早資料,又以國家資源豢養網軍,對韓國瑜無底線的人身攻擊、造謠抹黑。韓不是沒有缺點,但是這樣不公平的競爭當然讓韓的支持者輸得不服氣而痛恨不已,於是在敗選後,難免造成家庭失和、朋友絕交,而韓粉在網路上發出仇恨恐嚇言論,也不管對錯地質疑綠營作票,台灣社會的撕裂因此無法避免。其實選舉撕裂社會不僅在台灣,台灣已經算好的;在一些發展中國家,選舉經常出現舞弊以及不同族群、支持者間的流血衝突。

選舉撕裂社會當然是因為選舉活動太激烈、太多造謠抹黑、太不講道德,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選舉是零和競爭,贏者全拿,而輸者幾乎成為一無所有。以總統大選為例,總統能任命文武百官、國營企業高層等,直接、間接任命的職位達數千人,選贏這些人繼續領高薪,選輸這些人全都沒了工作,更別提這些職位所擁有的權力和龐大資源。立委選舉不像總統大選影響大,然而選輸者,包括其幕僚助理,一樣沒了工作,而多半還欠了千萬選舉債,選贏、選輸的差距也是天壤之別。選贏、選輸的差距如此之大,誰會管什麼道德、良心?選舉當然要不擇手段求勝,人類天生就是生存擺第一,活得可以之後才會講道德、良心。

選舉讓政治成為非常殘酷的行業,其他行業很少像政黨政治這樣每四年清掃一次,即使你/妳沒犯大錯,仍可能被掃地出門,成為一無所有。零和競爭的選舉讓政治人物及其支持者非贏不可,於是不管什麼道德、良心,什麼造謠抹黑、假扮對方支持者之類的下三濫手段都能使出來,手段如此卑下,當然撕裂社會,而政治人物越來越無品無德。前面有非贏不可的強烈動機,後面自然有下三濫的選舉手段,結果當然是撕裂的社會和無品無德的政治人物,甚至侵蝕社會的善良風氣。瞭解這樣的因果關係,選舉撕裂社會看來是無解的。台灣人既喜歡選舉民主,就欣然接受其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