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標遠大劍及履及的環保工程 | 盛嘉麟

雖然在1973年,中國政府就成立了環境保護部,開始組織和協調全國的環境保護工作,但初時未獲重視。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破壞日益嚴重,到2006年,各項環保工作才次第開展。到2014年,涵蓋大氣、水源、土壤和資源等全方位的污染防治、農業休耕、工業轉型升級、能源結構調整等一系列環保措施,開始積極推展。

儘管西方歐美的媒體習慣性地指責中國,以犧牲清潔環境來換取經濟成長,但實際上,中國是目前對環境保護投入人力物力最多,成效最高,遠超過西方歐美的國家。中國高層呼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保護已成為國家的施政目標,可惜媒體報導不多,不為大家知悉。在此僅舉出幾項容易理解的項目,來感知其苦心孤詣,維護自然環境、永續人類生存資源的宏偉努力。

【沿海定期休漁】
中國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於1999年夏季開始,為了保護海洋漁業資源,宣佈在中國沿海執行定期休漁,海域範圍涵蓋渤海、黃海、東海及南海海域,監管對象包括國內外的漁船。休漁海域及時間幾經調整及修改,大致以北緯35度及北緯26度,將中國經濟海域分隔為三個區域,休漁期間分別為123天、140天、108天;休漁期間有漁政及海警船進行海上的各種巡查 、取締違法補漁行為,嚴格執行此一休漁規定。

中國在經濟發展到了相當程度以後,願意付出每年休漁平均120天,大約 32%的漁業利益,用來保護海洋的漁業資源及生態環境,相較於其他國家休捕僅限於某種魚類,其格局實更勝一籌。

【長江十年禁捕】
長江流域的每年漁業捕撈量,50年代高達43萬噸,60年代下降到26萬噸,80年代為20萬噸,近年來尚不足10萬噸,顯見其漁業資源已臨枯竭。

2020年起,長江流域的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資源保護區開始禁止商業捕魚,2021年起,長江流域全面禁止捕魚十年;同時長江沿岸有一些砂石轉運碼頭,因以機器攪拌、製造灰砂及噪音,有一些工廠的廢水排放,污染江水,妨礙魚類及水生物的生長繁殖,都由地方政府及長江生態環境監管局巡查取締,維護生態環境。

長江的江豚是一種幾乎消失的珍貴罕見的淡水鯨魚,禁捕兩年多來,2022年9月開展的長江江豚科學考察,結果顯示,長江江豚魚群狀況逐步好轉,在湖北武漢、江蘇南通兩處江水都發現了江豚的身影。

長江十年禁捕影響到28萬漁民的工作,政府積極輔導漁民退漁上岸,包括安排退休、參加巡查禁捕工作、轉業從事工商農業,多數有了較穩定的工作,較高的收入,總體順利滿意。

【保護青海湖湟魚】
青海湖的水源來自70多條大小河流,匯集成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面積達4,583平方公里,盛產湟魚,是青藏高原生態的重要湖泊。上世紀50~60年代是中國糧食短缺的艱難歲月,因而週邊民眾大力捕撈湟魚,被稱為救命魚,造成青海湖漁業資源銳減。到了1982年,青海湖的湟魚幾乎滅絕,青海省政府果斷做出封湖育魚的政策,到了2021年,更嚴厲實施零捕撈政策直至2030年,並且進行人工繁殖,拯救湟魚。

湟魚類似鮭魚是洄游魚類,在鹹水生長,每年回到淡水河流的源頭產卵繁殖。所以保護湟魚必須暢通其生命通道,從淡水河流的河道做起,拆除了所有河流的攔水壩,順暢湟魚的洄游通道;地方政府的執法大隊夙夜匪懈,在主要河岸駐紮帳篷,打擊歹徒偷捕、清除河道垃圾、救助擱淺湟魚。

對於青海湖區旺盛的旅遊事業也嚴加規範,每個觀光鄉鎮普建公廁、集中污水,以及湖區的工業廢水,每天由多輛水罐車轉運污水到幾十里外的污水處理廠,必須保證湖水零污染。

青海湖幾十年前,水位持續下降,預測將在200年後完全消失,想不到2011年後,因為週邊地區降水增多、氣溫偏高,流入青海湖的積雪融水較多,加上退耕還林和退牧還草政策,環湖地區植被明顯恢復,青海湖面積逐漸增大,面積每年增加約50平方公里。經過多年的治理和保護,如今青海湖明顯的看到魚翔淺底、生物多樣化、飛鷗隨波蕩漾的大自然美景。

【北大荒休耕計劃】
為了達到農田休耕、藏沃於地的目標,2016年起,中國在部分省份地區實行農田休耕制度試點,主要是實行玉米、大豆、稻米的休耕,讓農田得到休養生息,確保農業的永久持續。到了2022年,實施省份包括黑龍江、河北、江蘇、雲南等24省,休耕制度擴大到 6,926萬畝,全國農田的3.6%,中國進入了農業先進國家。

以北大荒為例,北大荒是中國農業生產合作社的一個重要成員,始建於1954年,文革時代數以百萬計的城市知識青年,先後下放到北大荒,參加農業生產和建設工作,發展迅速。在1990年代更進行了現代化改革,發展企業化經營,北大荒成為中國聲譽極佳的現代化農業集團。

但是北大荒位於黑龍江的荒漠化地區,長期以來的過度開墾耕作,導致土地肥力退化和環境污染等嚴重問題。在2017年啟動了農田休耕計劃,目標是實現北大荒地區30%的農田輪流休耕,同時實施退田退耕、恢復草地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截至2020年底,北大荒地區已經放棄了200萬畝耕地,還原為自然生態環境,是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一項重要舉措。

中國在經濟發展達到初步成就以後,國家隨即動用財力人力進行環境保護,恢復自然生態,並不汲汲於追求物質建設增加財富。以上所舉的休漁禁捕、農田休耕只是四個例子,其他的退牧還林、退田還湖、廣泛造林、防制沙化、綠色能源等等正在同步進行,旨在打造人和自然相輔相成、和諧共生的美好新世界。

中國核能發電概況 | 盛嘉麟

中國向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承諾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為做到承諾,中國必須積極發展綠色能源及核能發電,以期減少碳排放。其中核能發電穏定可靠,清潔廉價,是未來重中之重的選擇。

2020年統計,中國核能發電總量5225.9 萬瓩,未達到“十三五”規劃中5800萬瓩的目標,面對“十四五”規劃定調的新目標7000萬瓩,中國核能產業正在努力。

【中央的重視】

2016年“十三五”規劃中闡述:以沿海核電帶為重點,安全建設自主核電示範工程和項目:
建成浙江三門、山東海陽 AP1000項目。
建設福建福清、廣西防城港“華龍一號”示範工程。
開工建設山東榮成 CAP1400示範工程。
加快建設江蘇連雲港的田灣核電三期工程。
積極開展內陸核電項目前期工作。
加強核燃料保障體系建設。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再次明確:深入開展內陸核電研究論證和前期準備工作,認真做好核電廠址資源保護工作。
核電運行裝機容量要求達到5800萬瓩。

2021年“十四五”規劃定調“安全穩妥推動沿海核電建設”:
建設華龍一號、國和一號、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積極有序推動沿海三代核電建設。
推動模塊式小型堆、60萬千瓦級商用高溫氣冷堆、海上浮動式核動力平台等先進堆型示範。
建設核電站中低放廢物處置場,建設乏燃料後處理廠。
開展山東海陽等核能綜合利用示範。
核電運行裝機容量要求達到7000萬瓩。

【世界的現況】

2020年統計,目前世界核能發電大國排名如下:

美國, 99反應堆,9918.5 萬瓩, 發電佔比 19.5%。
法國, 58反應堆,6313.0 萬瓩, 發電佔比 76.3%。
中國, 51反應堆,5225.9 萬瓩, 發電佔比 4.9%。
日本, 43反應堆,4029.0 萬瓩, 發電佔比 35.0%。
俄國, 35反應堆,2544.3 萬瓩, 發電佔比 18.6%。
韓國, 25反應堆,2313.3 萬瓩, 發電佔比 31.7%。
全球,440反應堆, 38627.6 萬瓩。

法國在1962年,日本在1971年,美國在1974年,核能電廠就開始營運,中國第一座核能電廠要到1994年秦山核电廠才開始營運,遲了三十年,能夠快速趕上,列入核電大國第三位,很不容易。但是中國的核電國內佔比僅僅4.9%,應該擴大核能發電。

在2020年,有 17 國正在興建核電廠,共有 52 座反應爐正在興建,其中中國佔有 15 座,目標新增容量為 1500 萬瓩。

【中國核電/已營運】

2020年統計,目前中國目前營運中的核電廠有16家,51組反應堆發電機組。

浙江海鹽,秦山核電廠 ,1 組反應堆,中國改進CNP300機組,共33.0萬瓩,1985動工,1994營運。 (中核集團)

廣東深圳,大亞灣核電廠,2 組反應堆,法國M310機組,共196.8萬瓩,1987動工,1994營運。 (中廣核集團)

浙江海鹽,秦山第二核電廠,4組反應堆,中國改進CNP600機組,共262.0萬瓩,1996-2006動工,2002-2011營運。 (中核集團)

廣東深圳,嶺澳核電站,4組反應堆,2組法國M310機組、2組中國改進CPR1000機組,共415.2萬瓩,1997-2006動工,2002-2011營運。 (中廣核集團)

浙江海鹽,秦山第三核電廠,2 組反應堆,加拿大重水CANDU6機組,共145.6萬瓩,1998動工,2002-2003營運。 (中核集團)

江蘇連雲港,田灣核電站,6組反應堆,4組俄國VVER1000機組、2 組法國M310機組,共560.8萬瓩,1999-2016動工,2007-2021營運。 (中核集團)

遼寧大連,紅沿河核電站,5組反應堆,4組中國改進CPR1000機組、1組中國改進ACPR1000機組,共559.5萬瓩,2007-2015動工,2013-2021營運。 (中廣核集團)

福建寧德,寧德核電站,4組反應堆,中國改進CPR1000機組,共435.6萬瓩,2008-2010動工,2013-2016營運。 (中廣核集團)

福建福清,福清核電站,5組反應堆,4組法國M310機組、1組華龍一號HPR1000機組,共550.6萬瓩,2008-2015動工,2014-2020營運。 (中核集團)

廣東陽江,陽江核電站,6組反應堆,4組中國改進CPR1000機組、2組中國改進ACPR1000機組,共651.6萬瓩,2008-2013動工,2014-2019營運營運。 (中廣核集團)

浙江海鹽,方家山核電站,2 組反應堆,法國M310機組,共217.8萬瓩,2008-2009動工,2014-2015營運。 (中核集團)

浙江三門,三門核電站,2 組反應堆,美國AP1000機組,共250.2萬瓩,2009動工,2018營運。 (中核集團)

山東海陽,海陽核電站,2 組反應堆,美國AP1000機組,共250.0萬瓩,2009-2010動工,2018-2019營運。 (國家電力)

廣東江門,台山核電站,2 組反應堆,法國EPR超大型機組,共350.0萬瓩,2009-2010動工,2018-2019營運。 (中廣核集團)

海南昌江,昌江核電站,2 組反應堆,中國改進CNP650機組,共130.0萬瓩,2009-2010動工,2015-2016營運。 (中核/華能)

廣西防城港,防城港核電站,2 組反應堆,中國改進CPR1000機組,共217.2萬瓩,2010動工,2016營運。 (中廣核集團)

【中國核電/建造中】

中國未來規劃中的核電廠有14家,41組反應堆發電機組,包括 4 組反應堆發電機組的示範工程。

江蘇連雲港,田灣核電站,2 組反應堆,俄國VVER1200機組,共239.6萬瓩,2021年動工。(中核集團)

遼寧大連,紅沿河核電站,1 組反應堆,中國改進ACPR1000機組,共111.9萬瓩,2015年動工。(中廣核集團)

福建寧德,寧德核電站,2 組反應堆,華龍一號HPR1000機組,共230.0萬瓩,籌畫中。(中核/中廣核)

福建福清,福清核電站,1 組反應堆,華龍一號HPR1000機組,共115.0萬瓩,2015年動工。(中核集團)

山东海陽,海陽核電站,4 組反應堆,中國改進CAP1000機組,共400.0萬瓩,籌畫中。(國家電力)

海南昌江,昌江核電站,2 組反應堆,華龍一號HPR1000機組,共240.0萬瓩,2021年1 組動工,另1 組籌畫中。(中核/華能)

廣西防城,防城港核電站,2 組反應堆,華龍一號HPR1000機組,共236.0萬瓩,2015年動工。(中廣核集團)

山東榮成,石島灣核電站,7組反應堆,1組中國HTR200,第四代小型氣冷機組,21.1萬瓩,2012年動工。2組美國AP1000機組,共250.0萬瓩,2019-2020動工。2組美國AP1000機組,2組中國改進CAP1400機組,共500.0萬瓩,籌畫中。(華能集團)

福建霞浦,霞浦核電站,6組反應堆,2組中國CFR600溶鹽冷卻快中子示範機組,共136.4萬瓩,2017-2020動工。4組中國改進CAP1000機組,共400.0萬瓩,籌畫中。(華能集團)

福建漳州,漳州核電站,2組反應堆,華龍一號HPR1000機組,共242.2.萬瓩,2019-2020動工。(中核/國家電力)

廣東惠州,太平嶺核電站,2組反應堆,華龍一號HPR1000機組,共240.0.萬瓩,2019-2020動工。(中廣核集團)

浙江溫州,三澳核電站,2組反應堆,華龍一號HPR1000機組,共242.0.萬瓩,2020年1 組動工,另1 組籌畫中。(中廣核集團)

遼寧葫蘆島,徐大堡核電站,4組反應堆,2組中國改進CAP1000機組,共200.0萬瓩,籌畫中。2組俄國VVER1200機組,共239.6萬瓩,2021動工。(中核集團)

廣東陸豐市,陸豐核電站,2組反應堆,中國改進CAP1000機組,共200.0萬瓩,籌畫中。(中廣核集團)。

【中國核能發電的展望】

早期反應堆使用美國、法國、俄國的設計,以及經過改進的中國設計。如中國改進CNP300,中國改進CPR1000,中國改進ACPR1000,這些改進的中國設計,都不足以說是中國的知識產權,無法外銷。

2015年以後,中國全方位開發設計的華龍一號HPR1000品牌反應堆,形成建造的主流,並且外銷。

2020年以後,中國全方位開發設計的玲瓏一號ACP100,商用模塊化小型水冷反應堆,12.5萬瓩,具有大型核電機組無法取代的功能,領先世界,在海南昌江開建。玲瓏一號體積小,輸出功率強勁,既可以用於海上鑚油平台、島嶼、礦區、工廠,海水淡化 ….. 的發電站,又可以用在航母等艦艇上成為核能動力。

目前在山東石島灣核電站實驗的HTR200,是第四代球床模塊式700度高溫氦氣冷卻,以石墨球在堆芯使中子慢化,21萬瓩小型反應堆,是領先世界的第四代反應堆。在此基礎上,石島灣核電站還將規劃建設組更大的100萬瓩級高溫氣冷反應堆(HTR-1000)。

目前在甘肅民勤實驗的液態氟鹽冷卻及釷元素燃料,0.2萬瓩的小型實驗堆,是領先世界的第四代反應堆,適合中國大西北的乾旱地區。同時中國是世界釷礦第二大國,釷的放射性及廢料危害是鈾的千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