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在中國近代史上,一直是一股重要的社會現象。自從庚子賠款中國首批官派留學生以後,留學在中國形成洶湧的浪潮,成績好的公費留學,身家富裕的自費留學,前仆後繼的留學英美日本,希望留學歸來有比一般人更燦爛的前途。
1949年新中國建立,被美國圍堵在共產集團裡,國家公派留學生分别前往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家,較多的留學生限於留學共產集團內部的國家為主,蘇聯、東德。
而同一時間一直到2000年,台灣赴美國的留學生在「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口號下風起雲湧。這時的留學生在考慮擺脫貧窮及政治飄搖的因素下,絕大多數以移民美國為主流。
2000年經濟開放後大陸的留學生浪潮形成,取代台灣,成為華人赴美國留學生的主流,考慮擺脫貧窮的因素下,絕大多數以移民美國為主流。迄今留學浪潮仍然方興未艾。
【世界最大留學生出口大國】
感覺上中國一直是留學生出口大國,中國學生喜歡去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英語系的AngloSaxon國家留學,當然去德國、俄國、日本也不少,2019年中國有超過70萬留學生出國,50多萬人回來。
中國留學生10大留學國家
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亚、新西蘭、德國、法國、日本、韓國、俄國
【世界第二大留學生進口國】
我們沒有注意的是2018年,有49萬世界各國留學生來中國留學,經濟成長、教育發達、國家開放、一帶一路,都是原因。估計2020年中國已過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留學生目的國。
來華留學生10大來源國家
韓國、泰國、巴基斯坦、印度、美國、俄國、印度尼西亞、老撾、日本、哈薩克斯坦
【留學成為鍍金的惡習難改】
世界上很少有國家像中國這樣,國家已經擺脫貧窮,教育已經如此進步,經濟已經如此發達,而留學外國的風潮百年不退。雖然社會新聞早有報導,回國留學生在就業市場,薪資所得,職位升遷已經不具優勢。家家戶戶仍在積蓄財富,不計成本,不計目的,不計收益的送兒女出國留學,只是為了光宗耀祖,留學鍍金。
國內高等教育的水準已經進入世界水平,國內研究院提供許許多多的高等學位,目前的留學生徒具社會意義、鍍金意義,真正求學意義的留學生是鳳毛麟角,所以留學生對中國不再有促使進步的價值,反而耗費數以千百億計美元的社會及外匯資源。
【美英反華限制中國留學生】
2016年以後,美國總統川普掀起中美貿易戰科技戰,造成反華仇中的民粹,美國英國開始以「國家安全」為理由,頒布行政命令,針對中國留學生限制簽證,阻止了數以千計的中國留學生入境。取消了數以萬計的中國留學生及留學簽證,華府其後吊銷了超過1,000名中國留學生和學者的既有簽證,驅逐回國。同時限制中國留學生的學習領域,如先進的軍事技術,飛機和網絡,還可能包括人工智能、化學、物理、數學、計算機科學,以及一系列工程課程。畢業後就業移民,留在美國,更加困難。2016年發给中國學生的美國F1簽證數量是14.8萬,與前一年相比下降了46%。2017年,下降趨勢仍在持續。
美英倉促決定限制中國留學生,利弊難斷,阻止了中國留學生前來學習,也破壞了美國大學研究所的腦力及財務,阻止了中國留學生也點醒了中國社會留學鍍金的惡習,應該節省社會資源的浪費,減緩了被美國人才掠奪。
【中國人走不出崇拜AngloSaxon的夢魘】
2016年以後中國留學生前往美國有減少的趨勢是來自於美國的限制簽證及刁難,而在北京的美國大使館排隊申請留學簽證的人仍然排成長龍,赴美留學的勢頭方興未艾。證明中國人至今走不出崇拜AngloSaxon的夢魘,能去美國的去美國,美國去不成去加拿大,再不成去英國,去澳洲。只要是AngloSaxon的國家,最不濟的,只生產羊毛奇異果的紐西蘭,中國留學生也絡繹不絕。
不但是本科畢業生出國留學,中國境內的國際學校,英語學校,林立發展。愈來愈多的家庭不屑於本國的基礎教育,國民義務教育,繞道中國的教育體制,直接把孩子送去為在華的外國人社區的孩子設立的國際學校,英語學校,希望從孩提時代就直接和AngloSaxon文化掛鉤,為將來留學AngloSaxon的國家鋪路。這個現象從1950年代台灣的高官幼童選擇進入為在台美軍子弟設立的美國學校,一直到今天在台北、北京、上海各大城市商業經營的國際學校,英語學校,都能吸引眾多的高官富豪的子弟。也就是說在高官富豪的眼裡,再好的中國教育體系都不敵AngloSaxon文化的教育。
【小留學生愈來愈多影響國民品質】
中國人走不出AngloSaxon 崇拜的證據,就是中國留學生5~18歲未成年的小留學生愈來愈多,這是尚未完成,或者不屑中國國民教育的小留學生,即使去年全球籠罩在疫情陰霾下,中國準備出國留學的小學生人數卻反而在增加。美國的公立私立中小學、教會學校看到賺錢的大好機會,敞開大門,小留中介、寄宿家庭的行業應運而生,各地為中國小留學生量身定做的私立學校、國際學校更是雨後春筍。
在2006年,中國赴美留學生群體主要以研究生為主,到2016年,赴美本科生比例已超过研究生比例。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留美的中小學生數量增長更為明顯。從2006年的1000人左右增長到2016年的33,000人,到2019年的報告,中國在美的小學生人數急速增為42,000人,佔中國赴美留學生的15%。由於留學生精準資料不易取得,有的資料呈現,目前中國高中及以下低齡的小留學生,已佔出國留學生總人数的35%。
中國駐英大使館公布的最新數據,中國留英學生總人數排名世界第一,約220,000人;未成年小留學生數量排名世界第一,約15,000人。
2018年在加拿大的中國小留學生總數達31,255人。在澳大利亞的中國小留學生人數至少12,000人。加起來AngloSaxon國家(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中國小留學生人數超過十萬人。
根據台灣教育部統計,2010年高中生以下直接出國念書為476人,2018則已增加到2000人左右,也不遑多讓。
這次歐美國家嚴重爆發新冠疫情,中國小留學生身處疫情漩渦,在國外進退維谷。要求中國駐外使領館,協助大批包機回國,耗損大量人力物力,讓小留學生佔盡便宜,實非正常現象。
小留學生尚未完成國家的義務教育,國民的品格培養尚未完善,離開祖國,赴歐美國家接受義務教育,嚴重影響國民品質。將來這些小留學生學成歸國,將是一個格格不入的畸形國民,2016年教育部發言人就曾提到,不鼓勵將未成年人送出國,因為孩子還太小,不能獨立生活和學習。所以中國的教育部有計畫,將建立「不鼓勵低齡出國學習」的政策。
中國民間正在呼籲正視中國小留學生的議題,要求國家應該嚴令禁止小留學生出國留學,而不應該是目前消極的“不鼓勵不提倡”。
第一 、 小留學生正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出國學習長大後必然不會愛國。
第二 、 小留學生出國留學,違反我國的《義務教育法》,凡年满六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别、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第三 、 小留學生出國留學,拿到外國國籍,再以外籍學生申請中國的大學,對國内的學生很不公平。
第四 、 小留學生出國留學造成不良的國際觀感,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不可能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大批出國上學,接受外國的國民義務教育。
【中國政府明白留學生僅存社會意義】
由於留學生對中國不再有促使進步的價值,可有可無。中國政府並不擔心英美限制中國留學生,同時中國還主動的限制中國留學生赴澳留學,打擊澳大利亞的高等教育。中國外交部抗議美國政府公然限制中國的留學簽證,採取損害中國在美留學人員合法權益的措施,嚴重侵犯中國留學人員人權,只是外交上必須的制式反應。
長期以来,中國一直是留學生的輸出國。1978至2016年間,大約有超過450萬名中國學生在海外留學,為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AngloSaxon國家的大學機構輸送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由於認清了中國留學生僅存鍍金炫耀的社會意義,不具實質求知的留學意義,中國政府可以進一步以留學生為武器,制裁不友善的AngloSaxon國家,成為中國軟實力戰略的一部分。
中國必須重新認真檢討留學政策,把百年來的留學政策重新導回求知學習,回歸留學教育的初心,建立健康自信的正常心態,終結崇拜AngloSaxon 的夢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