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三年前開始,很多直播主、政治評論者,都看好歐元。因為他們都認為,歐洲吃美國的虧太久了,在美國反中的新冷戰動向下,歐洲得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擺脫美元的強勢。而這進程中,《中歐貿易協定》就是一個里程碑。
當時,隨便西媒反中黑中(新疆種族滅絕等)的聲浪多麼高,很多直播主(比如岩論)仍看好歐洲,因為他們認為政客沒有那麼笨,什麼才是自己的國家利益,每個人心中雪亮。即便歐洲議會中止了《中歐貿易協定》,但他們仍認為這只是作戲,不久後還是要復活。但是,現在,這樣的聲音沒有了,反而是改口罵歐洲笨,少了梅克爾,什麼事也幹不成了。
如今,歐元大貶,歐洲經濟堪憂,王孟源在今天的「觀點」平台上,也認為歐洲錯過了最好的機會,而上了美國的賊船。歐洲的政客傻嗎?不傻。但為什麼還是要與美國綁在一起,甘為美國的馬前卒,做美國的犧牲品?依我看,這其中關鍵,還在種族主義。
政客要選票,選民都鄙視中國,那個政客敢與民意唱反調?而選民鄙視中國,表面上都是因為媒體的煽動,而媒體煽動之所以那麼靈,那又是因為西方人長期的種族主義優越感。乾柴烈火,一點就著。所以,明知美國對歐洲包藏禍心,但也只能寧要美國的草,不要中國的苗。
這讓我們看清一個真相︰數百年來,我們以為現代西方發展出來的理性主義已經主導了世界走勢,其實遠不是那麼回事。
全球化、國際合作、自由貿易……無數的「主義」、無數宣揚西方先進與高大上的著作被翻譯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地都有「理中客」、「世界公民」等「公共知識份子」(西方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神聖光環)在與之呼應;然而,在理性精緻包裝的表象之下,西方人的真實態度,遠遠不能與這個「進步理性自由平等」的理想世界相匹配。知識與工具理性,已達到全球一體化的程度了,所謂的「先進國家」,能夠產生無數表現進步觀點的感人文藝作品(文學、電影、音樂、無蹈、繪畫…)去影響世界,但自身的民眾,受其沾溉的絕大多數人民,卻仍然活在種族主義的優越感之中。
世界在呼喚一個互相公平對待的「大同世界」,工具與治理能力也具備了,但最後發現,是人們的心態跟不上。影響人作出最後抉擇的,不是什麼理性精神,甚至都不是功利主義,而居然是種族主義。
由此可知,最難進步的,是人心。最具有歷史頑強性格的,還是人心。人心不是大腦與知識就可以改造的。心裡有彆扭,明知對的事,也要與之對抗。
百多年來的科學理性,最忽略的就是人心。(相對而言,中國的傳統學問,尤其宋明以來的儒釋道三教,都致力於人心的自覺與自我修養。)看各種新興宗教蜂起,就可看出人心是多麼的虛弱。世事的劇烈變換,能讓我們有點覺悟嗎?能讓大人先生們有點警醒嗎?希望不要等到屍橫遍野、民無噍類時才知道漠視人心為害之大;那為時已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