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天之後談澳洲 | 盛嘉麟

2022 年5月21日澳洲大選工黨獲勝,九年之後重新執政,政局變天。澳洲是一個典型小國卻以大國自居的國家,是一個罪犯的後裔卻高唱道德人權的國家,是一個比盎薩美國更牛仔的盎薩國家。

【小國的聲音大剌剌】

澳洲是人口2,500萬的小國,但是經常在國際上大剌剌的發聲,讓人感覺是足夠參與國際博弈的大國。東南亞的國家中,印尼人口2.75億,菲律賓1.05億,越南0.96億,緬甸、泰國、馬來西亞人口都遠超過澳洲,但是我們難得聽到他們微弱的聲音,極少關心過他們的事。

只不過澳洲是盎薩民族、是講英語、是五眼聯盟、是受美國保護的國家,便自動擁有全球的話語權,一舉一動倍受關注。全球都知道澳洲總理莫里森Morrison 下台,阿爾巴尼斯 Albanese上台,彷彿是國際大事,而印尼總統佐科威 Joko Widodo 若不是最近的棕櫚油事件,沒幾個人知道他的名字。非州第一大國奈及利亞人口2.06億,總統是何許人也,無人聞問。這種不成比例的媒體焦點及發言聲響,實在莫名其妙,也使我們判斷國際事務不夠正確。

【種族滅絕血跡斑斑】

澳洲及塔斯馬尼亞島,以及一些其它臨近島嶼的原住民統稱Aborigines, 估計原來可能約為100多萬人,現在僅剩45萬人。以塔斯馬尼亞島為例,該島於1803年被英國入侵前,原住民估計有約15,000人。盎薩人對塔斯馬尼亞原住民進行了有計畫的大屠殺,歷史學家將此看作是有紀錄以來最早的種族滅絕行為,稱為黑色戰爭。塔斯馬尼亞島最後一名男性死於1869年,而最後一名女性特魯加尼尼死於1876年(她的屍骸被掘出,並陳列在霍巴特博物館,後來其遺骨於1976年遵從其遺願火化,並且撒在塔斯馬尼亞島的海峽)。歷史學家、科學家和人類學家一致認為塔斯馬尼亞原住民作為種族,已經滅絕。

【白澳政策精神不死】

1851年,澳大利亞東海岸的新南威爾斯州和維多利亞州分別發現大量金礦,掀起一股巨大的淘金熱潮,引來大批中國礦工。截止到1857年,全澳有大約四萬名華人礦工,被稱為黃禍,此後華人移民倍受歧視阻攔。直到1973年,澳洲工黨政府修正移民法,將按出生國家選擇移民的政策廢除。華人移民在二十世紀末期節節攀升,如今澳洲境內的華人人數超過120萬人,來自大陸港台以及東南亞各國。

1901年至1973年間澳洲實行的反亞洲移民的種族主義政策,通稱白澳政策,該政策歧視亞洲人。雖然1973年澳大利亞工黨政府正式取消了白澳政策,但是從政府到民間隱然的種族歧視無所不在。

譬如2016年,澳洲政府的邊境保護局和海軍共攔截拖走了25艘木船,不准700名難民逃難到澳洲,並將這些木船拖回印尼海域的公海,任其繼續漂流。澳洲的自由聯盟黨政府號稱上台600天以來,沒有任何一名船民成功從海上偷渡到澳洲。

【人口小國色厲內荏】

澳洲的面積接近中國,而人口只有2,500萬,稀少的人口不能構成國土的防衞力量,澳洲基本上依賴美國保護。譬如近年來澳洲不斷發生的森林大火、暴雨洪水、高溫乾旱,2,500萬的人口根本無力有效的控制災情,動員救災,只能任其肆虐。稀少的人口也無力發展工業製造的力量,只能依賴出口原材料、能源及農業,支撐澳洲的經濟。

從一個盎薩國家環顧其亞洲的鄰國,日本、韓國、中國、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就國力及軍力而言,澳洲都不是對手。二次大戰時日本皇軍曾經一度登上澳洲的達爾文海岸,1973年之後大量的華人移民,目前超過120萬人佔其總人口的6.5%。所以澳洲對亞洲人有心理上的恐懼,益發依賴美國的保護,追隨美國,形成澳洲色厲內荏的國家政策。

【罪犯後裔粗魯牛仔】

今天的澳洲社會,缺乏像美國的扼制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的法律,所以澳洲人在許多場合對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的笑話及動作,並無忌憚。澳洲雖是小國,卻對其周邊的南太平洋許多島國,以霸主自居,習慣頤指氣使。近年來中國的外交活動進入南太平洋的島國,建立邦交的區區小事,立即引起澳洲的驚慌,尤其最近所羅門群島國因為發生反華暴亂,中國派出警察協助鎮暴,之後兩國簽定了警力的安全協議,澳洲如同驚弓之鳥,國家安全成為重大的選舉議題,指責中國侵入澳洲海域。

中國改革開放卅年,從澳洲進口的原材料、能源及農產品年年增加,帶動了澳洲卅年的經濟繁榮,2014年兩國進一步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FTA,關係友好。2018年自由黨的莫里森上任以後不到一年,忽然無厘頭的追隨美國向中國發動外交政治的污蔑攻擊,勢頭之猛恍若與中國是不共戴天的敵人,於是中國約制了澳洲商品的進口作為報復,兩國關係進入低潮,這就是典型的粗魯牛仔行徑。

【政局變天不抱希望】

2022 年5月21日澳洲大選工黨獲勝,黨魁阿爾巴尼斯 ,5月23日成為澳洲新總理,結束了自由黨保守派九年、莫里森四年的執政。在經歷了三年打破紀錄的森林火災和洪水事件,氣候變化是澳洲選民關注的一個關鍵問題,阿爾巴尼斯誓言要把國家帶向一個新的方向,特別針對氣候的政策將有大轉變,把澳洲打造成一個可再生能源的超級大國。

阿爾巴尼斯曾經擔任過陸克文內閣中的副總理,成為陸克文的副手。他和陸克文一樣會說中國話,對中國有相當瞭解,阿爾巴尼斯的內閣用了華裔的黃英賢Penny Wong 擔任外交部長。從兩人過去的紀錄,如果莫里森是見人見鬼一律說鬼話的粗魯牛仔, 阿爾巴尼斯就是一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滑頭政客。

由於美國的策劃、俄烏戰爭的開打,五眼聯盟連同猶太人,形成維護霸權的盎猶集團,帶領著歐盟、北約、馬前卒日本、韓國、新加坡,圍堵打壓中、俄興起的勢力,新冷戰格局已然成形。澳洲即使工黨執政、政局變天,也脫離不了盎薩的反華框架,中、澳回不到四年以前的友好狀態了。我們對澳洲、對美國、對盎薩不能抱有希望,只能預測澳洲的工黨政府至少謹守基本的外交及政治禮儀,不再回到莫里森政府的粗暴言語,但中、澳關係只是換湯不換藥。

美英澳結盟的世界新格局 | Friedrich Wang

美、英、澳三國聯盟,對未來的影響遠比川普時期的所謂印太戰略要大很多。英國申請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一定程度上,英國與歐陸已經完全脫離,加上與美、澳結盟,航艦將常駐亞太,英國已經完成了脫歐入美、亞的工作。

美、英施壓,讓澳洲棄了法國的12艘潛艦大單,擁抱美國提供的核動力潛艦。這證明了盎格魯薩克遜人的世界觀,唯有英語民族才是真正的血親兄弟,而法國,甚至其他的北約國家只算是二線盟友。

英、美、澳將結成核心,加上印、日、韓三國是其第二層,一個由東大西洋橫跨大半個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軍事與經濟聯盟已然形成。我們看看以上的版圖,與當年的大英帝國八成重疊,也就是一個變種的,或者說復活的,海洋新殖民強權在2021年基本完成其雛形,這是本年度的大事,重整了國際局勢的格局。

今日的中國威脅論基本上就是過去幾百年來西方的黃禍論的變形。盎格魯薩克遜的優勢,在美、英等英語國家的意識形態中,是絕不可以動搖的,是文明的根本認同。就像魔戒中的劇情:東方的魔多正在復甦,半獸人大軍日漸壯大,岡多與洛汗等等西方文明的人類國家,必須要結成聯盟,否則世界就會沉淪。所以,杭廷頓還是說對了,文明衝突將是21世紀的主軸。中國文明與盎格魯薩克遜的競爭,就在這裡正式展開。而這,將決定未來20-30年的世界基本政治格局。

北約的重要性降低,這將是一個趨勢。這代表美國實際上對歐陸並無多大的情感,更不認為這些幾十年的盟友可靠。歐陸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並且還繼續向伊朗買石油,對中國持續投資,這些都與美國的政策背道而馳。對歐洲來講,近代歷史上德、俄協調是歐洲和平的關鍵,美、英的緊靠實際上是加速這個趨勢的進行。歐陸將更加思考自身的利益,歐洲的東向也無法扭轉,雖然美國扶植波蘭與立陶宛等國牽制,但這個趨勢不會變。

歐洲大陸新一輪的整合將開始,是會比較曲折,面對很多的阻撓與挑戰。新的德國政府即將上台,這將牽動整個歐盟的走向。歐盟在這十多年內歷經歐債、難民、疫情等等的幾次重大衝擊,已經顯露疲態,是該要重整腳步重新規劃。歐陸的底子還是很好,教育發達,基礎建設完整,人民的人文素質高,故筆者仍看好歐洲可以在德國的帶領下重整旗鼓。

中國大陸在2013年開始推動一帶一路,在今天這樣的圍堵網之下顯出其遠見。簡單說,未來中國的機會在西向與南向,東面將不斷面對各種挑戰,持續緊張。歐亞大陸的整合將是未來的宏圖,而重新振作的歐陸與持續奮鬥的中國,以及已經危機四伏的俄羅斯,這三者的磨合是需要觀察的。當然,這是一個長遠的努力目標,除了距離與人文、宗教、意識形態等等的阻隔外,俄羅斯的未來有太多未知數。短期內,中國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與壓力都不輕,要步步為營。

台灣在這樣的博弈局勢下,該如何自處?台灣在地緣政治上剛好處於大陸與海洋的交會處,可以被推到對抗的前沿,也可以成為兩大之間的橋樑與緩衝。這,其中關鍵就是台灣人自己的眼光以及規劃。台灣人若不能認知到自己有這樣的優勢,並且敞開心胸,善用智慧處理與兩大集團間的關係,博取最大的利益,爭取長治久安,而是一邊倒地將自己置身在對抗的漩渦中,那麼台灣未來的幾代人都將受到很大的影響。歷史不會忘記2021年。但是,未來的歷史還有沒有台灣?

美英澳同盟棄法國潛艦合約的得失 | 郭譽申

美、英、澳三國組成AUKUS防衛聯盟,美、英將協助澳洲發展核動力潛艦,澳洲於是宣布中止與法國已簽署、執行中的400億美元柴電潛艦合約。法國也有能力建造核動力潛艦,卻被澳洲一聲不吭地棄單轉單,因此痛批此舉是背後捅刀,並召回其駐美、澳大使。美、英、澳、法之間這樣的互動有何得失?

法國丟了潛艦大單,美、英獲得潛艦訂單 (潛艦訂單對法國是大單,對美國這樣的大國,則算不上大),就武器買賣上看,當然是法國損失,而美、英賺到。法國應該可以控告澳洲違約而要求賠償,但是澳洲既然敢斷然棄約,應該已研究清楚原訂合約內的違約賠償金不高,或者有辦法規避,因此法國的損失應已無可避免。此外,國際合作多少會受參與國家國力的影響,現在美國霸主幫澳洲撐腰,使法國對澳洲無可奈何,這是法國特別憤怒的原因。

美國賺到潛艦合約的實利,卻喪失了國際信譽。不久前,美國從阿富汗倉促撤軍,背棄了原來支持的傀儡政權,也背棄了許多共同駐阿的盟國,現在又在盟友法國背後捅刀,美國還有何國際信譽可言?歐盟當然同情支持法國,連不大相干的印度也聲稱要與法國聯合行動,可見美國行動的不得人心。美國偏袒英、澳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同盟,其他盟國豈能無動於衷?美國的行動多少會使其他盟國齒冷離心,這樣的損失無法像潛艦合約估計其金額,卻絕不可低估。

美國不擇手段搶奪潛艦合約,顯示其軍事帝國迷信武力的心態。澳洲獲得核動力潛艦,看似有益於美、英、澳同盟的對抗中國,然而双方真會開戰嗎?幾乎不可能。双方都有核武器,誰敢啓動戰爭?若不發生戰爭,核動力潛艦就沒多大效益,哪值得美國背信棄義,在盟國背後捅刀?

美、英協助澳洲發展核動力潛艦,勢必造成核技術的擴散。核動力潛艦以核反應爐為動力的來源,本身雖然不是核武器,其技術與核武器多少有相通之處,澳洲擁有了核反應爐技術,恐怕不難進一步製造核武器。美國可以協助其盟國發展核動力潛艦,是否中、俄亦可?這樣核技術可能無限制的擴散,而美國是始作俑者。世界各國應該都看在眼裡。

中、美的競爭主要在經濟、科技、社會等多方面,但軍事卻不是重點,因為双方都有核武器,都不敢啓動戰爭。美國卻迷信武力,企圖加強澳洲的軍事力量,不擇手段搶奪澳洲的潛艦合約。美國雖然獲得實利,卻損害其國際信譽,使英、澳以外的盟國齒冷離心,不利於對中國的全面競爭。總的看,美國多半是得不償失的。

澳洲棄法國潛艦合約是戰略轉向 | Friedrich Wang

很多人將澳洲棄法國潛艦大單視作純粹的商業與國防考量。這話完全外行,因為澳洲原本要購買的梭魚級潛艦本身也有核動力型,澳洲若要換單完全沒有困難,何以到徹底毀約的地步?這絕不是單純的商業或者國防考量,這是政治以及戰略的轉向。

澳洲為何需要核動力潛艦?簡單說,澳洲原本的潛艦主力是2000年前後與瑞典合造的柯林斯級小型柴電潛艦。但是本世紀之後,澳洲海軍開始負擔更多美國在南太平洋的責任,必須要有大型的潛艦。所以大概2016年開始招標,當時日、德、法都參與投標,最後法國的梭魚級柴電潛艦脫穎而出。12艘,3000噸級,將近500億歐元,是非常可觀的大單。

但是,柴電潛艦或許靜音良好,但是有一個缺點:航程有限,而且噸位小所以無法裝載重型或比較多的導彈。簡單說,若澳洲要擔任美國在南太平洋的副警長,那麼這些柴電潛艦就不足以負擔這個任務。

事實上,法國的梭魚級潛艦同樣也有核動力型,除了法國海軍在使用外,巴西也下了訂單正在建造中,所以若澳洲要修改訂單其實難度不大,結果它這樣一聲不吭就棄單,對原廠商甚至法國造船業都是重大打擊。這,就是法國人吞不下這口氣的關鍵。不過,即使法國召回駐美、英、澳三國大使,放出許多強硬的話語,但實際上都將歸於無效。

所以,澳洲的棄單不只是買了新船而已,更可說是整個國策與國家戰略定位轉變的象徵。澳洲一直以來就是英、美的堅強盟友,兩次大戰都與兩強並肩作戰,而犧牲慘重,關係上更是血濃於水。這次澳洲冒著與法國,甚至許多歐陸國家反目的後果,可說充分將這種意識形態表現到了極致。

這場棄單風波,對於整個亞太局勢的影響將非常深遠。會不會引發新一波的亞太地區的軍備競賽?美國對中國的圍堵網是不是對東協國家也有牽動?都值得觀察。

美國現在組成美、英、澳加日、韓、印,甚至還加上一個隱藏的台灣,這樣一個廣泛的圍堵集團針對中國,或許是要增加對中國的壓力,做為未來談判迫使其讓步的籌碼。相信,中美熱戰的機會不大,但是這種博弈與鬥爭短期內將持續上升。

巴西澳洲皆屬無恥國家 | 盛嘉麟

極端右翼的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 2019年1月選上巴西總統以後,便與當時美國川普總統一搭一唱形同兄弟。

中國疫苗Sinovac在2020年就找到巴西作三期試驗的伙伴,授予就地生產及區域性如拉丁美洲經銷出口權,兩國密切合作。

但是極端右翼的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亟力破壞,從媒體到實驗室資料都受到影響,巴西的實驗室亟力貶低中國疫苗Sinovac的效能,甚至一度傳出只有50.6%。而Sinovac的數據在杜拜是76%,土耳其是90%,埃及是98%。
當時巴西衛生部長計劃購買4600萬劑Sinovac疫苗,以及聖保羅一家公共研究所與中國共同開發新冠疫苗。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一天之內就將巴西應對新冠疫情的戰略轉了180度,禁止進口Sinovac疫苗,禁止共同開發新冠疫苗,從政府到媒體都口徑一致拒絕當中國Sinovac的白老鼠,同時杯葛華為參與巴西的5G建設。

沒想到後來巴西疫情爆發失控,沒想到美國根本不給疫苗,這給了中國趁機拓展疫苗外交的機會,中國也不負時機,再度進軍巴西。因為中國掌控了巴西的疫苗供應,華為5G的障礙必須掃除。中國疫苗Sinovac的效率傳出在巴西也提升到78%。

現在巴西甚至傳出50,000人口的小城故事,說這個小城集體參加中國疫苗的實驗計劃,不但防疫效率高達90%,而且對英國、南非的變種病毒都有防疫效果。看得我肉麻疙瘩起來,看來這個葡萄牙的amigo,馬屁功不輸西班牙的amigo。

巴西、澳洲皆屬無恥國家,國家領袖可以不計國家利益,任意破壞正常商貿,任意羞辱中國。
巴西討好美國曾經口咬中國,如今為了乞討疫苗開始擁抱中國。
澳洲為了貿易曾經擁抱中國,如今為了討好美國開始口咬中國。

中國必須習慣面對這些無恥國家,不要過份重視或在意他們的言行,配合國情見機行事即可。
我預料這些無恥國家,無恥政客 :
巴西在疫情過後,或許再來口咬中國,禁止華為。
澳洲在制裁過後,或許再來擁抱中國,一帶一路。

剛剛看到有澳洲媒體要求莫里森總理驅逐中國駐澳洲大使,中澳斷絕外交關係,不好笑嗎?

下一個制裁澳洲的目標-澳洲旅遊 | 盛嘉麟

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上週警告澳大利亞,澳洲的旅遊業可能是下一個被北京打擊的行業。

據澳洲人報報導,在向澳中貿易理事會發表的視頻講話中,成競業稱澳洲對華人社區的種族歧視現象正在增加,澳大利亞不要指望在國際邊界重新開放後,利潤豐厚的中國赴澳旅遊市場能夠復甦。 ”我擔心的是,中國遊客是否能像以前那樣受歡迎,是否還有一個友好、有利的環境,吸引他們來澳洲。”

2019年,赴澳的中國遊客達到創紀錄的144萬人,年消費124億澳元,佔外國遊客總消費的27%。超過了美國遊客當年的39億澳元、英國遊客的34億澳元、新西蘭遊客的26億澳元。

成競業還估計澳中政治關係將進一步惡化,並將此對澳洲的旅遊業的制裁,歸咎於澳大利亞。

成竞业再发威胁 瞄准澳洲旅游业

網路巨頭與澳洲之戰 | 盛嘉麟

網路巨頭與澳洲之戰,Google屈服,Facebook開打。

Google是搜索引擎,他應搜索的人要求,主動進行網路搜索,把搜索到的澳洲新聞供給搜索的人,付點錢給澳洲新聞算是合理。不過除了媒體之外,搜索引擎也提供了許多其他資訊,是不是都要付費?還是因為澳洲媒體聲音大,才能壓迫搜索引擎付費,這有不公平。但是我理解Google屈服的道理。

Facebook是社交平台,不是搜索引擎,是澳洲新聞自己主動在Facebook上開戶,像我們在Facebook上開戶一樣,組織粉絲團,吸引粉絲,擴大散佈澳洲新聞,是Facebook免費讓澳洲新聞拓展影響力,現在反過來要錢,毫無道理。Facebook取消了所有澳洲新聞的各種帳戶及粉絲組織,拒絕付費,有道理。當然Facebook取消了所有澳洲新聞的各種帳戶及粉絲組織,本身也有使用者減少的損失,它願意承擔。Facebook開打之後,澳洲用戶看不到澳洲新聞,受不了又哇哇大叫。澳洲人就是享受了Facebook社交平台的好處,還伸手逼人要錢。

要強行收費的澳洲政府有理,還是說屏蔽就屏蔽的Facebook有理?近年來川普風流行起來,國家成為巨獸,慣用公權暴力對待科技、商務及慣例,粗暴干涉科技合作、商務契約,以及許多國際慣例,澳洲及歐洲國家屢屢向科技及網路業者強行徵收數位稅,美國國會甚至計劃對網路的email收取郵費,用來貼補不思長進,虧損累累的郵局。現在Facebook取消了屏蔽,回到談判桌和澳洲政府協商中。國家公權暴力巨獸對上科技力大無窮的巨獸,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想想。

澳洲這個弱小國家,不要說中國、俄國,日本、韓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泰國….. 都可以打死它,但是這個狗子自以為是Anglo-Saxon人,就以強國自居, 常常在國際上以強國身份吱吱叫(很像鼻屎大的新加坡)教訓別的國家。澳洲已經被中國的貿易戰打得鼻青面腫,但是劣習難改,再找Facebook來欺負,想不到當場被打。為什麼同樣被要錢,Facebook不敢封殺法國、德國、英國?這就是要讓澳洲知道自己是弱小國家。

說到媒體,現在傳統紙張媒體都快消失了,世界大部份的紙張媒體都投下大錢建立自己的網站,有的免費有的收費,建立自己在網路上的銷路及讀者群,有的官方支持,維持高水準的公正媒體(如CCTV, RT)。像是澳洲新聞、台灣媒體、印度媒體,這種不要臉的媒體去死最好,少浪費森林資源人力資源。

力不配位的澳洲 | 盛嘉麟

澳洲人Australian,綽號Aussie 或 Ozzie,有點親暱也有點輕視,澳洲最初的移民是1787年開始,在英國本土犯下重罪被判終生流放的囚犯,後來澳洲漸漸開發變得富裕,又發現了黃金,吸引了更多的普通移民,超過了流放的囚犯。今天的澳洲人如果追溯他們的祖先,有20%是囚犯。

澳洲殖民給予世人和平的印象,沒有美洲大陸殖民的屠殺與血腥,事實卻不然。澳洲殖民初期對原住民的血腥屠殺,包括大量的獵殺、射殺、毒殺(如水井下毒)及將原住民孩童推下懸崖,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殘酷歷史,因為澳洲人集體選擇沉默,又地處偏遠的南太平洋,大部分不為世人所知。如今原住民只佔澳洲總人口不到0.5%,可為証明。

由於自然資源超級豐富,人口稀少,澳洲變成十分富裕的國家、民主安定的社會,吸引更多外來的移民,但是由於嚴重的種族歧視,1901年開始執行「白澳政策」,只歡迎歐洲的白人移民,限制阻止亞洲的移民,一直到1973年,澳洲工黨政府正式取消了白澳政策。亞洲的移民以中國人為主,開始大量增加。

但是法律、政策的改變卻改變不了澳洲社會深沉傳統的種族歧視,澳洲鄰邦馬來西亞首相馬哈地,早期和澳洲領袖經常爆發粗魯不友善的對抗言論。早期貧窮的中國移民被譏為搶奪工作的廉價勞工,近期富裕的中國移民又被譏為圈地買房、干預內政。澳洲領袖經常毫無顧忌的羞辱國內的非白人移民,忘掉了澳洲本身就是移民的國家。

澳洲土地廣袤幾乎和中國大陸一般大小,人口只有2500萬,約略等同台灣,2500萬人口中白種人不到2000萬人,使這個國家的心態嚴重失衡。
因為土地廣袤讓澳洲人覺得自己是強大的國家,忘記了按照它的人口力量,它只是一個弱小國家。

因為是英語系統的AngloSaxon國家,屬於依賴美國保護的五眼聯盟(美、英、加、澳、紐五國),讓澳洲人覺得自己是強大的國家,忘記了如果沒有美國可以仰仗,它只是一個弱小國家。

由於自然資源超級豐富,分配到稀少的人口,生活富裕,讓澳洲人覺得自己是強大的國家,忘記了它是靠輸出初級天然資源換取國民生活的國家,沒有工業力量,它只是一個弱小國家。

因為澳洲人覺得自己是強大的國家,所以在國際事務上澳洲往往表現出力不配位的言論和動作。
澳洲是除了美國之外對中國指手畫腳惡意指責最頻繁的國家,從政治體制、自由民主、專制獨裁、經濟貿易…….幾乎都成了叫罵中國隨心所欲的順口溜,忘記了它只是一個弱小國家。

踴躍參加美國的第二島鏈,在達爾文港及Alice Spring建立美軍基地圍堵中國,踴躍參加美國在中國南海的海軍巡弋行動製造麻煩,踴躍參加美國籌組的由美、日、澳、印組成的印太聯盟圍堵中國,忘記了它只是一個弱小國家。

在奧林匹克運動場上,因為游泳比賽輸给中國,心有未甘,竟然以粗暴語言辱罵中國選手,忘記了它只是一個弱小國家。

中國是澳洲最大的煤碳及鐵礦石的買主,澳洲卻從不尊重中國的大買主地位,任意抬高價格,獨斷獨行。於是中國對澳洲進行了公司併購行動,例如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收購了澳洲鈾礦公司Energy Metals。
中國寶鋼投資2.4億美元,投資澳洲鐵礦石廠商Aquila Resources 15%的股權。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以1,260萬澳元投資澳洲鐵礦石公司FerrAus 12%的股權。
中國兗州煤業以29億美元收購澳洲煤礦公司Felix Resources。
中鋼集團收購澳洲鐵礦石公司Midwest Corp。
中鋼集團投資澳洲鐵礦石公司Murchison Metals 49.9%的股權。
……
這一系列的併購行動顯示澳洲經濟的脆弱,諸多公司經營不善,出售求生。卻造成澳洲政府的恐慌,喊出中國干涉澳洲內政的口號,積極阻礙中國公司的併購行動,忘記了它只是一個弱小國家。

當中國和南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及吉里巴斯建立外交關係時,澳洲抗議中國涉入了澳洲在南太平洋的勢力範圍,影響區域安定,忘記了它只是一個弱小國家。

最近澳洲與台灣合作演出的中共間諜王立強案,故意製造中國間諜無處不在的假像,並且指控中國在澳洲進行間諜活動,後來証明王立強只是中國逃亡國外的詐欺犯,忘記了它只是一個弱小國家。

最近2019年發生的澳洲森林大火,延燒超過4個月,吞噬數百萬英畝土地(超過10000平方公里),奪走超過5億隻動物性命,數十人死亡,數十萬家庭流離失所。南半球的澳洲夏天才剛開始,接下來氣溫可能再往上升,高溫和濃煙,森林將繼續大火直到今年四月,是澳洲的生態浩劫。
這一場空前的森林大火燒出了澳洲是弱小國家的真面目。森林大火之初還有學者倡言是森林生態的自然周期,有益於森林的再生發展,是健康現象。
等到災情範圍迅速擴大,危及國民生命財產以後,更突顯出整個澳洲的消防救火力量脆弱不堪,無論消防車輛、飛機器具、人力警力…….都無力應付,是一個弱小國家。

微弱的人力警力、消防車輛疲敝耗竭,加拿大趕來支援空中滅火的飛機失事墜毀,澳洲共分七個省區,森林大火在其中六個省區(Queensland, New South Wales, Victoria, South Australia, Tasmania,Western Australia)同步焚燒,澳洲只能採取放任不管的消極態度,是一個弱小國家。

數十萬家庭放棄家園,流離失所,澳洲政府缺乏救災的帳篷、食物、飲水、被毯、警力…..無力援救,只得呼籲災民自行逃離災區,自行安頓,是一個弱小國家。

澳洲政府非但無力救援被大火圍困的野生動物如無尾熊、袋鼠,反而藉口野生駱駝和居民搶爭水源,警方出動直升機獵殺了幾萬頭野生駱駝,引起國際動物保護組織的嚴重抗議,是一個弱小國家。

在全國陷入巨大災難之際,澳洲總理莫里森(Morrison)全家卻按計劃前往夏威夷渡假,引起民憤,渡假回國來到災區慰問災民,受到災民辱罵驅趕,是一個弱小國家。

澳洲大城雪梨、墨爾本憤怒的人民抗議政府救災無力無能,幾十萬人街頭抗議,和警察衝突,市民忘了澳洲是一個弱小國家。

澳洲就是這樣一個力不配位的弱小國家,澳洲位於亞洲社區,對亞洲國家並不友善,實際上亞洲的中國、日本、韓國、印尼、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任何一個國家都比澳洲強大,擺平澳洲綽綽有餘,希望這一場森林大火能夠燒醒澳洲狐假虎威的大國夢想、強國幻覺,認清澳洲只是一個弱小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