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剛三連任習近平完成重大外交成就 | 郭譽申

3月10日,中國第1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習近平連任國家主席和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並完成政府的換屆,如李強取代李克強成為總理。至今不過半個月,當有些媒體還在批評習的三連任的時候,中國已經邁開大步,完成三項重大外交成就:促成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恢復邦交,習近平訪俄並提出「烏克蘭和平計畫」,以及宏都拉斯宣佈即將與台灣斷交而與中國大陸建交。

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是中東伊斯蘭世界最重要的兩個產油國家,分別是遜尼教派和十葉教派的領導者。遜尼派和十葉派的對立超過千年,不時導致教派戰爭。在此背景下,沙國與伊朗一向彼此對立、激烈競爭,甚至在葉門製造至今已8年的代理人戰爭,並在2016年双方斷絕外交關係。沙國一向親美,伊朗一向反美,也是兩國關係惡劣的原因。

現在中國促成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恢復邦交、改善關係,影響非常深遠。遜尼派的一些國家和十葉派的一些國家都很可能彼此改善關係,慘烈的葉門內戰有可能告終,至少可以緩和及進行談判,而整個中東伊斯蘭世界趨向和解,有助於改善其區域經濟和國際地位(過去彼此內耗太損傷國力)。中國的促成和解,對比美國過去總造成對抗,中國在中東伊斯蘭世界的影響力將超越美國,甚至成為世界和平的標竿。

習近平訪俄加強中俄的戰略協作伙伴關係,不僅有助於双方各自長處短處的彼此互補,藉以抵抗美國對中俄的打壓(參見《從現實主義看中俄交好》),習更提出「烏克蘭和平計畫」,期待俄烏盡快恢復對話,並達成全面停火。雖然美國立刻表示反對,習近平從促成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復交,到提出「烏克蘭和平計畫」,幾乎建立了「和平使者」的形象。現在美歐民眾都苦於高通膨,並逐漸厭倦俄烏戰爭,習的「烏克蘭和平計畫」未來不是沒有實現的可能。

宏都拉斯面積11萬平方公里,人口1千萬,在世界算不上大國,但是在台灣邦交國中算得上大國。宏都拉斯位在中美洲,可說屬於美國的後院或勢力範圍。宏都拉斯準備與台灣斷交而與中國大陸建交,美國不是沒有出手阻止,但是歸於失敗。因此中國與宏都拉斯建交,昭示其勢力愈來愈進入中南美洲,而美國無力阻止。

實行選舉民主制度的國家,在政府換屆之前要舉行大選,勝選者然後組成執政團隊。大選的競選活動加上組成執政團隊,大約要花將近1年時間,這段期間政府幾乎做不了什麼大事;而若政黨輪替,有些好的政策可能無法延續。中國大陸沒有這些虛耗。習近平才剛連任及完成政府換屆,半個月內完成三項重大外交成就,當然很多工作早已在進行,才能此時收割。這些充分顯示大陸的政策不因政府換屆而延遲或中斷,是選舉民主國家比不上的。

拜登訪沙,「石油美元」何時崩塌? | 丁紹傑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貨幣的發行,都需要足夠的物資在後面支撐。比如之前的「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靠的是美國充足的黃金儲備,使美元與黃金掛鉤,支撐了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隨著美國黃金儲備減少,這個貨幣體系就破產了,就是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後美元與石油掛上鉤,就成了目前的「石油美元貨幣體系」,簡稱「石油美元」。

在「石油美元貨幣體系」下,美國財政部有直接印鈔票買石油的特權,其他任何國家都要用實實在在的商品或服務,從美國換取美元後,再用美金購買他們需要的石油。

由於美元鑄幣控制在美國一個國家,美國可以通過鑄幣來獲取任何物質,還可以通過美元貶值來收刮他國的貨幣財富。這種利用貨幣政策近似搶劫他國財富的行為,當然引起許多國家反彈,進而倡議他法並減持美元,但這些國家有的政權被顛覆了,有的經濟被制裁了,美國的航空母艦一會兒去這,一會兒那,這就是全球公認的美國霸權。

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也是全球第二大的石油出口國,今年2月爆發俄烏戰爭,俄羅斯在歐美祭出經濟制裁下,盧布曾暴跌至139盧布兌換1美元,逼得俄羅斯的天然氣及石油出口改採盧布交易,結果歐美制裁無效盧布回穩,隔月卻迎來以下的外電報導:

「沙烏地阿拉伯正與北京政府積極協商,把部分賣給中國的石油改以人民幣計價。」

7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訪問沙烏地阿拉伯,外電報導有兩項任務,分別是說服沙國增產石油,特別是增加對歐洲供油量,以及對俄羅斯的出口原油設定價格上限,希望能壓低油價,美國官員稱有信心達成協議。沙國外長朱拜爾表示目前尚無協議,並稱:「石油是一種商品,不是政治武器,更不是坦克,不能用它瞄準某人開火。」

個人認為這次談判當然包括人民幣計價的事,沙國當然也有自己的想法,知道電動車將快速替代燃油車,更知道模組式微型核電廠(主機尺寸長10米,寬10米,高15米)將大量問市,屆時石油交易會大量縮減,由賣方市場改變為買方市場。

石油是一種商品,最大供應商是沙烏地阿拉伯,最大市場在中國。沙烏地阿拉伯最需要的是民生用品,而民生用品最大的供應國是中國。我合理的推測,今年底明年初,中沙石油交易將由美元改為人民幣,此時「石油美元」開始崩塌,美國霸權不再,國力一路往下。

伊朗不愧是波斯帝國的後裔 | 盛嘉麟

伊朗對葉門(也門)的胡賽反抗軍的支持幾乎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什葉派的伊朗一向支持什葉派的阿拉伯國家,打擊阿拉伯世界的美國忠狗沙烏地阿拉伯(沙特阿拉伯),一個悉尼派的阿拉伯國家。葉門的胡賽反抗軍驍勇善戰,不但葉門政府沒辦法,胡賽反抗軍去年襲擊了沙烏地阿拉伯的主要石油生產工廠,一度造成世界供油短缺,油價狂漲。

這次被沙烏地阿拉伯海軍攔截的伊朗軍火走私船是一艘木製的帆船,它偽裝成一艘漁船,因為木材對雷達波反射能力弱,所以能躲過軍艦上的雷達搜索,這次是在航行到葉門摩卡海岸附近被發現的。沙烏地阿拉伯軍方認定,船上的軍火最終是要交給葉門胡賽反抗軍。

類似這樣的走私船隻,之前被美國海軍和沙烏地阿拉伯海軍發現並成功攔截的就至少有3次,每次都能抄出一堆新裝備出来,甚至包括反艦導彈和巡航導彈。看看照片就知道武器新潁,數量龐大。所以伊朗不是簡單的國家,他和沙烏地阿拉伯及美國勢力的鬥爭從未停止,讓美國頭痛,必須除之而後快,但是勇敢不屈的伊朗讓美國不敢輕易出手。

美國於2020年(1月3日)在未宣戰的情況下,用無人機刺殺了伊朗第二號實力人物,蘇萊曼尼將軍,導致美、伊對抗升級。伊朗除了採取嚴厲報復,數次以飛彈襲擊美軍在伊拉克的基地之外,最近伊朗法院下了對美國總統川普的全球通緝令,並且通報申請國際刑警組織要求全球通緝殺人犯川普。起訴書中說當川普下台,沒有豁免權之後,要求國際刑警組織逮捕殺人犯川普。雖然可行性有若天方夜譚,但是伊朗的動作讓世人看透美國的醜惡真面目,趁勢打擊川普連任之路。伊朗是勇敢的國家,不愧是波斯帝國的後裔。

Iran issues arrest warrant for Donald Trump over airstrike on top general

哈紹吉案-美國卵翼下獨裁政權的血腥 | 郭譽申

最近最受到關注的國際新聞大約是哈紹吉案。哈紹吉是沙烏地阿拉伯籍、擁有美國居留權的知名記者,他近年時常在媒體發表文章,批評沙國的政策和政權,因此招致沙國政權的不滿。本月2日,哈紹吉為了辦理離婚證明,進入沙國駐土耳其伊斯坦堡的總領事館,卻從此人間蒸發。事件發生至今雖然仍未完全明朗,幾乎已可以確定,哈紹吉在總領事館內被沙國的特勤人員殘酷殺害,而且已有涉嫌的特勤人員被指認是沙國王儲的親信保鑣,因此此案極可能牽涉到沙國的政權最高層,於是造成軒然大波。

沙烏地阿拉伯盛產石油,是美國在中東最重要的盟邦(另一個同等重要的是以色列),長年向美國購買極高金額的軍事裝備,幾乎可說是倚賴美國的附庸。沙國是相當獨裁的王國,在國內長期迫害異議者,卻受到美國的迴護。大約是習以為常吧?沙國這次竟然把迫害的黑手伸到國外擁有美國居留權者,造成全球矚目的大新聞。美國總統川普至今仍發言力挺沙國政權高層,但是隨著全案逐漸明朗,川普恐怕無法再迴護沙國政權了。

筆者不久前才讀完杭士基(Noam Chomsky)教授所著《誰統治世界?主張民主人權的政府為何霸凌他國,勾結財團操控媒體、扭曲真相》 (譯自《Who Rules the World?》2016)。書中述及許多美國支持中東和中南美洲獨裁政權,並縱容獨裁者迫害異議者的事件,而美國有時甚至借刀殺人,指使獨裁者盟友殺害反美者。在蘇聯崩潰之前,美國支持獨裁政權的藉口是反共,蘇聯崩潰之後,美國的藉口是反恐,而有時則不需要任何藉口。哈紹吉案明確印證了杭士基教授的指控,實例真是來得太快了,大概實例太多、俯拾皆是吧!

美國口頭高唱自由民主,為何實際行動卻支持許多獨裁政權?若一個國家實行真正的自由民主,它會有獨立的國格,不會願意完全受美國的擺佈,尤其這個國家若有較深的社會主義傳統(如中南美洲國家)或信仰伊斯蘭教(如中東國家),更會與美國格格不入。對於這樣的國家,美國寧願它有獨裁政權,而不願它有真正的自由民主。獨裁政權多不得民心,而特別需要美國的支持,美國於是可以予取予求,獲得最大的國家利益。沙烏地阿拉伯正是這樣的例子,而又盛產石油,美國當然更樂於迴護沙國王室了。

美國口頭高唱自由民主,卻實際支持許多獨裁政權,並縱容獨裁者迫害異議者。美國實在是假道學、偽君子。一個國家追求自身的國家利益,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美國為了國家利益,做不正義之事,卻偽裝出正義凜然的樣子,就很噁心,令人不齒,可嘆有些人還真相信美國的正義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