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電動車產業的明星 ? | 盛嘉麟

我最討厭的就是商家用模稜兩可的誤導廣告。譬如下面的這一篇文宣,標題是「NISSAN不用充電的電動車」,危言聳聽的來模糊你的眼睛,讓你以為這是最新一代不用充電的電動車,並且惡意的說這是日本NISSAN的三大黑科技,利用國人對日本高科技的崇拜心理,相信這款汽車是新一代的未來電動車。

我們應該用科普的常識想一想,電動車的動力來源是電池,電池不需要充電怎麼可能?即使更換電池也只能算是一種快速的充電的方法,仍然需要更換電池時間,需要電池更換站,怎麼能說成不用充電?

對電動車有基本常識的人都知道,電動車有三個階段,也就是有三種電動車:

1)油電混合動力車,使用燃油驅動內燃機加上電池驅動馬達的混合電動車。有電用電,電用完了就用內燃機引擎,引擎一面驅動,一面充電,這樣解決了缺乏充電站的問題,但是一部汽車兩套動力系統(引擎帶動及馬達帶動),結構太複雜,成本昂貴,維修困難,流行不了多久就漸漸出局了。

2)引擎發電動力車,有一個只管充電,不管驅動的,小小的高效率的內燃機引擎,汽車實際上完全是馬達帶動,沒有昂貴的引擎帶動,這樣就簡化了複雜的雙動力系統。而且只管充電的小小的內燃機引擎是設定在最高效率的固定轉速,沒有變速系統,簡單廉價,不依賴充電站。但仍然是使用燃油引擎的汽車,在市區排放二氧化碳,而且燃油引擎的效率一般是30%,最厲害的也不到40%,而馬達帶動的效率高達95%,這種引擎發電動力車不是發展電動車的最終目的。

3)真正電動車,完全依賴電池驅動馬達的汽車,優點是只有馬達帶動,結構簡單廉價,而且電力來源不限於排放二氧化碳污染空氣的燃煤燃油發電廠,可以是綠色能源,這是全球發展電動車的目的。其重大缺點是需要普及的充電站,需要快速的充電時間,需要遠程續航力的電池。現在中美德日韓等汽車生產大國就是在拚比廣設充電站的投資,在拚比更進步的電池,能夠產出快速充電,續航力強大,安全可靠的電池。

目前中、美、德、日、韓五國之間的競爭,中國已經打敗了美國的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公司,特斯拉電動車最大的生產基地在中國上海,用的電池是中國的寧德時代公司製造的電池,最大的銷售市場也在中國,最近競爭的結果迫使特斯拉電動車大幅降價10%以上。美國的電動車第二龍頭福特公司也和寧德時代公司合作,在美國製造優質的磷酸鐵鋰電池。德國的電動車龍頭 Volkswagen 在中國有33家工廠,是電動車最大的生產基地。其它的日本、韓國的電動車都只是排在後面的小咖。

中國的電動車產業,無論在品質、品牌、產量、銷售、電池,都執世界的牛耳,中國的電動車產業,包括比亞迪BYD、寧德時代CATL,加上蔚來汽車、小米汽車、小鹏汽車、理想汽車、長城汽車等等,都將是21世紀的明星。電池革命、市場規模、劇烈競爭、品牌自主、引進技術、不斷創新、半導體自主,投資建設了約四百萬個充電站,這都是中國的電動車產業無與倫比的環境及條件,蓄勢待發,面臨井噴。

回到這篇文章「NISSAN不用充電的電動車」,這是一款過時的,快要被淘汰的引擎發電動力車。日產NISSAN汽車公司在激烈競爭的電動車產業裡只能算是小咖,所謂日本NISSAN的三大黑科技,更是可笑的忽悠話術。

NISSAN「不用充電的電動車」 X-TRAIL e-POWER全新奢華駕馭體驗

中國汽車異軍突起 | 盛嘉麟

【歷史沿革】

2010年中國已經是世界汽車最大生產國,產量超過日本、德國、美國的總和,但主要是內銷。2021年中國的汽車出口已經超過德國,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國,外銷打進歐洲、亞洲、南美洲、非洲。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已開始增強對出口市場的關注;中國的比亞迪(BYD)公司將取代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Tesla),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表明中國在這一產業的主導地位在不斷上升。比亞迪今年上半年銷量為64.1萬輛,同比增長逾300%,中國本土汽車業的崛起是全球汽車市場格局改變的預兆。

中國汽車工業的最大軟肋是內燃機引擎、水冷系統、傳動組合、變速箱和自動換檔,受制於西方累積的專利,所以廿年來的奮鬥,汽車品質仍然受到置疑。打不開歐美、亞洲的外銷市場,只限於在中東、非洲等落後地區銷售,成不了汽車出口大國。

想不到近年來由於環保概念,電動汽車在世界興起,把空氣污染問題,從千萬輛汽車排氣管分散的污染,集中到發電廠來集中處理。於是中國有機會擺脫內燃機引擎、水冷系統、傳動組合、變速箱和自動換檔的困境,彎道超車,研發製造結構簡單的電動汽車及電油混合車。

2014年,中國就把電動汽車,作為國家未來汽車工業的主軸,經過八年的努力,中國電動汽車及電油混合車搶佔市場火爆,去年銷量已佔全球40%。

由於清潔能源汽車的興起,汽車工業最重要的競爭標的在電池續航力、電池穩定安全及充電速度,中國在這三個領域都已經彎道超車,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中國的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龍頭電池企業,品質領先及產量巨大,目前佔有世界50%的市場;寧德時代甚至決定去美國設廠,搶佔更多的電池市場。

美國 Tesla 電動汽車因為善於廣告宣傳,及美國政府刻意保護,僅僅馳名美國國內,它的電池及許多零件是購自中國,甚至主要工廠都在中國,嚴重依賴中國的產業鏈,只能說是一個軟性的品牌。

2021年,大陸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52.1萬輛,年比增長1.6倍;其中出口31萬輛,年比更增長近3倍。中國自主品牌車企正同國外車企同台競爭,新能源汽車的車型、數量、質量將進一步提升,未來 5 至 10 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變遷和新的龍頭崛起的黃金十年。

【產業優勢】

中國發展的新能源汽車,主要分為電動汽車及電油混合車兩大類,電動汽車就是純粹的以電池及馬達構成的汽車,主要缺點是必須依賴中途充電,延長汽車的續航距離。優點是結構簡單,不需要內燃機引擎、水冷系統、傳動組合、變速箱和自動換檔等等昂貴的複雜裝置,價格理應大幅降低。

但是由於西方資本想要維持暴利,便以新奇不實的廣告,洗腦消費者,把簡單的電動汽車的售價,訂得比傳統的內燃機引擎汽車更高,吸引了一些不瞭解汽車,追趕時髦的消費者。終於中國的雷丁汽車暴出了真實的成本,以一萬美元上下的售價,推出不同品牌的汽車,首先發難。

請看中國的雷丁汽車(Levdeo)的網頁(人民幣定價)
https://newcar.xcar.com.cn/price/pb186/

中國生產的電油混合車與目前市場上的電油混合車大不相同。市場上的電油混合車裝有兩套動力系統,內燃機引擎動力與電力馬達動力,結構更加複雜,成本更加昂貴,維修更加困難,它的電池不能外部充電,只能靠內燃機引擎的動力內部充電;它的優點是內燃機引擎,用剩餘的動力替電池充電,電池充滿之後,立即動用電力馬達動力,停用內燃機引擎,節省汽油。

中國生產的電油混合車只有一套電力馬達動力,外加一個特高效率的定速運轉的小小簡單的內燃機引擎,引擎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電池充電,完全沒有水冷系統、傳動組合、變速箱、自動換檔等等昂貴的複雜裝置;而且它的電池也可以外部充電,不僅僅靠內燃機引擎的動力充電,又稱雙插電動車。他的優點是你可以在任何有加油站的地區行駛,無需擔心找不到充電站,但是遇到充電站也可以直接充電,節省汽油。由於他的內燃機引擎又小又簡單又省油,成本增加不多,這真是聰明巧妙的設計。

【 恨之入骨】

中國發展的產業往往是的西方資本暴利的粉碎機,如果將來推出合理價格的電動汽車, 粉碎了日本、德國、美國電動汽車工業的暴利,歐美的西方資本暴利產業將會所剩無幾,目前只剩航空發動機、半導體,以及一些相關的軟體工產。失去了產業暴利後,人民的生活水準也逐漸滑落,難怪盎撒、西歐、猶太、日韓的資本,都對中國的工業能力恨之入骨。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vdeo

http://www.levdeo.com/zh/mengo-pro.html